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九单元溶液实验活动5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同步提升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九单元溶液实验活动5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同步提升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1-24 22:40: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九单元溶液实验活动5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同步提升
一、单选题
1.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取、量取、溶解、转移
B.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以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度
C.氯化钠称量完毕放回砝码时,发现5g的砝码有缺损,则所配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15%
D.量取水时,用规格为50mL的量筒量取42.5mL蒸馏水
2.稀释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
mL)的浓硫酸配制500
mL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密度为1.14g/
mL),稀释时需用的水的体积约为
A.436.8
mL
B.453.7mL
C.456.0
mL
D.458.3mL
3.下列关于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将硫酸钠和汽油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都能形成溶液
B.把30%的硝酸钾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5%
C.向20℃时的蔗糖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食盐不再溶解
D.配制100g10%的氯化钠溶液一般经过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装瓶存放等步骤
4.现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是1.84g/cm3)配制560g质量分数为14%的稀硫酸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配制稀硫酸时,用到的玻璃仪器只需量筒和烧杯
B.配制稀硫酸时,将水加入到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杯不断搅拌
C.将80g98%的浓硫酸沿1000mL烧杯内壁缓缓倒入481.6mL水中,并不断搅拌
D.将43.5mL98%的浓硫酸沿1000mL烧杯内壁缓缓倒入480mL水中,并不断搅拌
5.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氧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托盘天平未经调零即用来称取氯化钠固体
B.称量时托盘天平指针偏左,移动游码至天平平衡
C.量取水时,用规格为50mL的量筒
D.把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倒入刚用蒸馏水润洗过的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
6.配制5%的氯化钠溶液100g时,一般不会用到的仪器是
A.玻璃棒B.酒精灯C.烧杯D.托盘天平
7.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13.5g食盐,在称量中发现天平指针向右偏,正确的做法是(  )
A.减少砝码
B.加入食盐
C.减少食盐
D.调节平衡螺母
8.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烧杯
B.量筒
C.铁架台
D.玻璃棒
9.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B.溶解、量取、计算、称量
C.计算、溶解、称量、量取
D.称量、量取、溶解、计算
10.在粗盐提纯实验中最后进行NaCl溶液的蒸发时,一般有如下操作:
①固定铁圈位置②放置蒸发皿③放置酒精灯④加热并搅拌⑤停止加热,借余热蒸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④⑤
C.③②①④⑤
D.③①②④⑤
11.实验室欲用氯化钠固体配制
100g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溶液配制步骤包括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签
B.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
C.称量固体时左物右码放反了,导致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D.量取水时仰视读数会导致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
12.为预防禽流感,某同学为养鸡场配制消毒液,在用量筒量取浓的氯胺(NH4C1)消毒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量取水的体积时俯视读数(其他操作过程均正确),则所配消毒液的质量分数
A.无影响
B.偏大
C.偏小
D.无法确定
13.用氯化钠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现有下列操作:①溶解;②称取氯化钠固体;③过滤;④量取蒸馏水;⑤计算。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⑤②④①
C.⑤①②④
D.③②④①
14.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C1溶液时,会导致结果偏大的是
A.称量氯化钠时左物右码放反了
B.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C.烧杯用水洗涤后未干燥就使用
D.转移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溅出
15.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长期放置不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C.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一定有晶体析出
D.配制好的6%的NaCl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不慎撒漏一部分,浓度减小
二、简答题
16.科学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途径。请根据下列实验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科学家利用电解水实验(如A图所示)证明水的组成,写出该实验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实验中a试管内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
(2)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时(如B图所示),请你指出实验操作中的错误___________;原计划配制食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操作③使用玻璃捧的目的是__________。
(3)实验可利用(如C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该实验的原理是通过___________(选填“化学”或“物理”)方法分离或除去混合物中的一种成分,从而测定混合物中某成分的含量。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同学经过讨论比较C图的①、②两个装置,认为装置①更合理,理由是_______。
17.现需要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g,需要水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_mL。(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
g﹒mL-1
)
(2)称量:用调好的托盘天平称取所需氯化钠的过程中,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向右盘,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量取:量取水时,应选用量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L(填“50”或“100”)的量筒。
(4)溶解:将量筒内的水倒人盛有氯化钠固体的烧杯中,并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断地搅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转移:装瓶并贴上标签。该标签上应该填写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误差分析:经测定某同学配制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小于6%
,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氯化钠固体不纯
B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18.地震震区救援要开展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防疫部门统一购置、配用一些医用消毒剂:①过氧乙酸是一种高效消毒剂,可迅速杀灭各种微生物,过氧乙酸易挥发、易分解生成醋酸和氧气,而醋酸对皮肤有腐蚀作用。②过氧化氢俗称为双氧水,具有较强的消毒杀菌能力,是一种无色液体,易分解成水和氧气。则回答:
(1)运输和保存过氧乙酸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如果不慎将过氧乙酸的浓溶液沾到皮肤上,正确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
(2)在一段时间内,地震灾难居住环境需要用______消毒剂进行严格消毒。
(3)如果在生活中不小心出现外伤,对患者的伤口进行消毒时,应选用的合适消毒剂为_____的稀溶液,其原因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1.C2.B3.D4.D5.C6.B7.B8.C9.A10.D11.C12.B13.B14.B15.B
16.
H2
物质与砝码放反了
16%
搅拌加速溶解
化学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便于空气左右流通,更利于铜粉和管内氧气充分接触反应
17.3
47
继续添加氯化钠,直到天平平衡
50
玻璃棒
加速氯化钠溶解
6%氯化钠溶液
A
采用密封、阴凉、低温方式保存
大量水冲洗
过氧乙酸
双氧水
对人体皮肤没有腐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