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张PPT)
悼念玛丽·居里
——爱因斯坦
法国著名的放射化学家和物理学家。 1867年11月7日生于波兰华沙,原名玛丽·斯科罗多夫斯卡,后因嫁给法国科学家皮埃尔,居里,故称她为居里夫人。1883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高级中学,获金质奖章。由于当时波兰大学不接受女生及家庭经济拮据,故在华沙当了8年家庭教师,1891年才到法国上大学。1893年以物理学第一名的成绩获巴黎大学理学院学士,次年又获数学学士。1906年丈夫居里因车祸去世,她接替丈夫而成为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和法国科学院第一个女院士。 她的主要贡献是以毕生精力研究放射性元素,是放射性化学和物理的奠基人。居里夫人用验电器检验了当时80种已知元素的化合物,发现钋元素的化合物也有放射性,铀化合物比纯铀有更强放射性,从而推断其中必有一种比铀更强的新放射性元素的存在。1898年居里夫妇从沥青矿中首先分离到门捷列夫预言的“类碲”元素,居里夫人为纪念她伟大的祖国波兰,命名为钋。接着他们再接再厉,处理了数十吨沥青矿残渣,历时4年。终于提取到0.1克氯化镭,并确定镭是一种新元素。
居里夫人简介:
1906年 4月19日,皮埃尔·居里死于车祸,居里夫人毅然接替丈夫工作,更进一步纯化氯化镭,测定镭原子量为225。1910年9月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的首届放射学大会上,与会者一致同意:为纪念皮埃尔·居里,以1克镭处于平衡时所放出的辐射量为1居里。尽管居里夫人已是世界知名科学家,但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她和她的长女约里奥·居里毅然一起参加战地服务,为伤员担任X光透视工作。战后,她又提倡把镭用于辐射医疗,特别是在抗癌方面造福人类立了大功。更可贵的是对这项伟大发现,她拒绝申请专利而致富。 居里夫人是一位非常杰出的女科学家,曾得到过两次诺贝尔奖(1903年物理奖和1911年化学奖); 一生担任过25个国家l06个荣誉职位,如英国皇家学会、德国化学会会员;接受过7个国家24次奖金和奖章。 由于她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使她于1934年得了癌症——恶性白血病。1934年7月4日逝世于法国尚萨瓦省的疗养院,终年67岁。
荣誉就像玩具
有一天,有位女士来居里夫人家作客。 她看见居里夫人的小女儿在玩一枚奖章。她仔细一瞧,发现是英国皇家学会发给居里夫人的金质奖章,感到十分惊讶,便不解地问:“玛丽,能获取这枚奖章,是件不容易的事情。这是极高的荣誉啊!您怎能给小孩子当玩具玩呢 ” 居里夫人淡淡一笑,平静地对女友说:“我想让孩子们从小明白一个道理。” “什么道理 ”女友急切地问。 “正确对待荣誉。在我看来,所有荣誉就像玩具一般,仅仅玩玩而已。孩子不能守着这种荣誉生活,不然,她将一事无成。” 女友不禁赞同地点头。
射线的发现引起了居里夫人的极大兴趣,她决心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经过多次请求,她才得以使用一间潮湿的小屋作理化试验。虽然室温只有6度,但她完全投入到研究中去了。他们从1898年一直工作到1902年,经过几万次的提炼,处理了几十吨矿石残渣,终于得到了0.1克的镭盐,测定出了它的原子量是225。
镭宣告诞生了!
玛丽·居里帮助奠定了现代核物理学基础;她和丈夫皮埃尔· 居里一起发现了具有极强的放射性元素镭和钋。她是医学上使 用X射线和放射线的早期倡导者。
1903年,居里夫妇与亨利·贝克勒克(Henry Becquerel)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11年,因分离出纯的金属镭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主要贡献
谈一谈你对居里夫人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你如果要写一篇悼念文章,会从哪里入手?学生自由发言。
居里夫人有坚韧不拔的精神,顽强的意志,淡泊名利,甘于宁静和简单不畏世俗诱惑,热爱自己 的祖国。
1935年,伟大的科学家玛丽·居里夫人离开了这个世界。爱因斯坦在追悼会上发表了著名的演讲,他没有崇扬居里夫人在科学上的光辉业迹。按理,居里夫人开创了放射化学,发现了2种新的元素,深入研究了放射性元素镭的性质,她的科学成就是应该认真介绍的。但是,爱因斯坦谈的却是她伟大的精神。他指出,居里夫人在放身性研究和元素镭的研究中的巨大成就的取得,“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是靠着难以想象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他还深刻指出:“居里夫人的人格力量和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还存在于欧洲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爱因斯坦的演讲含义深长。
请大家用圈点勾画的方法阅读文章,并从文中找出相关内容:
(1)课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课文着重从哪一方面来悼念居里夫人,并具体论述了哪些内容?
(3) 你认为最好的句子有哪些?简述理由。
(学习批注、作摘录、写心得、谈感受等阅读方法。)
自主阅读 掌握方法
自由演讲,我说你评——教师范读,总结特点——尝试演讲,激情演绎。
(提示:语气、语调、表情和手势可以使演讲更有感染力和吸引力。)
尝试演讲 把握特点
1 引导学生以本课的 “友谊”“学习”“品德”等主题自行设计演讲稿的开头与结尾,“我手写我口,我口抒我心。”
2 组织学生交流评价。
3 以小组为单位推荐最优秀的演讲稿,并演绎自己的作品,评选出最佳演讲稿与最佳演讲者。
合作探究: 激情演绎
演讲词(稿) 语言有什么特点
一、 准确性。演讲使用的语言一定要确切、清晰地表现出所要讲 述的事实和思想,揭示出它们的本质和联系。
1、思想要明确。 2、具备丰富的词汇量。 3、注意词语的感彩 4、恰到好处地使用一些有生命力的文言词语。
二、简洁性。以最少的语言表达出最多的内容。注意文字的锤炼和推敲并做到精益求精,一字不多,一字不易。
三、通俗性。 1、演讲的语言要口语化。 2、演讲的语言要个性化。
3、要说自已的话。
4、语言要生动感人。
5、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悼念玛丽·居里》说课稿
一、关于教材
《悼念玛丽 居里》是鲁教版八年级(下)第二单元的第四篇课文。本文是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于1935年11月23日怀着悲痛的心情在居里夫人的悼念会上的演讲,作者并没有按照一般的悼念文,从叙述死者的生平和业绩着手写,而是独辟蹊径,在悼文的开头提出“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强调居里夫人的道德品质方面的成就大于才智方面,紧接着从人格、品德、力量、热忱等方面作具体阐述,最后发出呼吁,照应开头,总结全文。现在学生的生活时代与居里夫人的年代相距较远,背景完全不同,因此学生如果对居里夫人生活的时代、文化背景、艰苦的科研环境、不平凡的人生历程没有充分的了解,难以理解居里夫人高尚的品质和人格力量,是难以理解作者对居里夫人的高度评价,结合我们以前学习的《我的信念》,简单补充玛丽居里的有关事例,使学生了解有关背景。
二、学习目标:
1、在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能品味文章语言,学会用精辟深刻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爱因斯坦真挚的感情,感受并学习居里夫人的高
贵品质及人格力量。
三、学习重点
品味文章的语言;学习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和人格力量。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学习任务
在现代物理学地发展史上,有两位物理学家是必定会被提到的。他们就是玛丽 居里和爱因斯坦。
对这两位伟人,你知道多少?
过渡:1934年7月,居里夫人因病去世。1935年11月,在美国纽约罗里奇博物馆举行了一场居里夫人悼念会。安因斯坦怀着极度悲痛的心情,在悼念会上发表了一片著名演讲。那么,作为科学界的巨人和居里夫人的挚友,安因斯坦会在悼念会上说些什么呢?
让我们共同阅读安因斯坦的《悼念玛丽 居里》
板书:悼念玛丽 居里
三、走进课文
1、了解作者
2、请大家阅读课文,出示自学指导
①课文着重从哪一方面悼念居里夫人的?并具体论述了哪些内容?
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找出相关信息,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性地回答问题。
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初读课文。(交流内容只要能围绕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和人格力量即可,不必纠缠于语言文字的表达。)
3、再读课文,品位语言、体会感情
成功的演讲,能以机智的语言、诚恳的态度、自信的气势,让思想的清泉流进每个听众的心田,让听众产生强烈的共鸣。那么,本文哪些字词语句让你深刻地感受到了安因斯坦对居里夫人的崇敬赞扬和因居里夫人的去世而极度的悲伤呢?
(再读课文,进一步圈点勾画写批注。)全班交流。
4、问题研讨:爱因斯坦曾说:“在人生丰富多彩的表演中,我觉得真正可贵的,不是政治上的国家,而是有创造性的、有感情的个人,是人格…… ”在演讲对玛丽 居里这么一位人格高尚的朋友的悼念词时,他一度哽咽,呼吸急促。那时,他不仅在对居里夫人表示着最真诚地歌颂,更是对自我精神世界的自白。
如果让你来读这篇演讲稿,你会怎么读呢?(评价时,不仅要注重语音的准确性和朗读的流畅性,更要注重通过语调语速表现感情的程度。)
6、问题情境:本文着重介绍了居里夫人的人格、品格、力量等,她给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什么?
结合居里夫人的《我的信念》一文,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这么一位崇高人物”的“品德力量”。并以“我从居里夫人身上学到 ”的句式小结。
板书:
居里夫人 人格 品德 力量
热忱
爱因斯坦 诚挚的感情
四、拓展阅读
玛丽 居里(1867-1934)
居里夫人1867年11月7日出生于波兰华沙市,当时波兰正在俄国统治之下。玛丽的父母都是教师,在她出生(她是他们的第五个孩子)后不久他们就失去了教师职位。为了糊口,他们包下了一些学生的伙食。为此,年轻的玛丽也要协助做饭,每天要工作很长时间。然而她仍获得了中学生的优秀奖章。中学毕业后,她当了家庭教师。1891年她到巴黎进了巴黎大学,攻读物理学和数学,毕业时成绩名列全班第一。1894年她与法国物理学家皮埃尔 居里相识,第二年他们结了婚。
1898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可勒尔(Antoine Henri Becquerel)发现含铀矿物能放射出一种神秘射线,但未能揭示出这种射线的奥秘。玛丽和她的丈夫彼埃尔 居里(Pierre curie)共同承担了研究这种射线的工作。他们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对沥青铀矿进行分离和分析,终于在1898年7月和12月先后发现两种新元素。居里夫人即玛丽居里(Marie Curie),是一位原籍为波兰的法国科学家。她与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Pierre Curie)都是放射性的早期研究者,他们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Po)和镭(Ra),并因此与法国物理学家亨利。贝克勒尔(Henry Becquerel)分享了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居里夫人继续研究了镭在在化学和医学上的应用,并且因分离出纯的金属镭而又获得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
为了纪念她的祖国波兰,她将一种元素命名为钋(polonium),另一种元素命名为镭(Radium),意思是“赋予放射性的物质”。为了制得纯净的镭化合物,居里夫人又历时四(MarieCuI7e,1867棗1934)载,从数以吨计的沥青铀矿的矿渣中提炼出1O0 mg氯化镭,并初步测量出镭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5。这个简单的数字中凝聚着居里夫妇的心血和汗水。
1903年6月,居里夫人以《放射性物质的研究》作为博士答辩论文获得巴黎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11月,居里夫妇被英国皇家学会授予戴维金质奖章。12月,他们又与贝可勒尔共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06年,彼埃尔 居里遭车祸去世。这一沉重的打击并没有使她放弃执著的追求,她强忍悲痛加倍努力地去完成他们挚爱的科学事业。她在巴黎大学将丈夫所开的讲座继续下去,成为该校第一位女教授。1910年,她的名著《论放射性》一书出版。同牟,她与别人合作分析纯金属镭,并测出它的性质。她还测定了氧及其他元素的半衰期,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放射性的重要论著。鉴于上述重大成就,1911年她叉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成为历史上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伟大科学家。
这位饱尝科学甘苦的放射性科学的奠基人,因多年艰苦奋斗积劳成疾,患恶性贫血症(白血病)于1934年7月4日不幸与世长辞,她为人类的科学事业,献出了光辉的一生。
居里夫人对孩子的“智力体操”
居里夫人一生科研工作十分繁忙,然而她很注意对子女进行早期教育,并善于把握孩子智力发展的年龄优势。居里夫人在女儿们不足1岁时,就让她们开始所谓的“幼儿智力体操”训练:让她们广泛接触生人,到动物园看动物,让她们与猫玩,带她们到公园去看绿草、蓝天、白云,看色彩绚丽的各种植物和人群,让她们到水中拍水,使她们感受大自然的美景。孩子大点后,居里夫人又开始了一种带有艺术色彩的“智力体操”,教孩子唱儿歌和讲童活。再大些,就开始智力训练和手工制作,如数的训练,字画的识别,弹琴画画做泥塑,让她们自己在庭园栽花、种菜等。居里夫人还抽出时间与孩子们一起散步,在散步时给她们讲许多关于植物和动物的趣事,如种子是怎样在花里长成的,小老鼠和鼹鼠是怎样打洞的,哪里能找到兔子窝等等。她的教育都力求从实物开始,而且每天更新,以提高孩子兴趣。她还教孩子骑车、烹调等。这种全方位的幼儿早期“智力体操”训练,不仅使孩子增长了智力,同时也培养了孩子良好的性格。
从1896年开始,居里夫妇共同研究起了放射性。在此之前,德国物理学家伦琴(Wilhelm Roentgen 1845-1923)发现了X-射线(他因此获得19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贝克勒尔发现了铀盐发射出类似的射线。居里夫人发现钍(Th)亦具有放射性,并且沥青铀矿的放射性比任何含量的铀和钍的放射性都要强。居里夫妇于是努力寻找,终于在1898年宣布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他们最终从8吨废沥青铀矿中制得1克纯净的氯化镭,还提出了-射线(现在已知它是由电子组成的)是带负电荷的微粒的观点。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居里夫人用X-射线设备装备了救护车,并将其开到了前线。国际红十字会任命她为放射学救护部门的领导。在她女儿依伦(Irene Curie)和克莱因(Martha Klein)的协助下,居里夫人在镭研究所为部队医院的医生和护理员开了一门课,教他们如何使用X-射线这项新技术。20世纪20年代末期,居里夫人的健康状况开始走下坡路,长期受放射线的照射使她患上白血病,终于在1934年7月4日不治而亡。在此之前几个月,她的女儿依伦和女婿约里奥-居里(Joliot-Curie)宣布发现人工放射性(他们俩因此而荣获1935年诺贝尔化学奖)。
居里夫人的大半生都是清贫的,提取镭的艰苦过程是在简陋的条件下完成的。居里夫妇拒绝为他们的任何发现申专利,为的是让每个人都能自由地利用他们的发现。他们把诺贝尔奖金和其奖金都用到了以后的研究中去了。他们研究工作的杰出应用之一就是应用放射性治疗癌症。
母亲卓越 女儿超群
居里夫人,作为一位杰出的女科学家,曾在仅隔8年的时间内就分别摘取了两次不同学科的最高科学冠军——诺贝尔物理学奖与诺贝尔化学奖。并且一生中获得了难以计数的其他科学殊荣,可谓智慧超群、硕果累累。她的长女——核物理学家伊伦娜,与丈夫约里奥因发现人工放射性物质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次女艾芙是音乐家和传记作家,她的丈夫曾以联合国儿童基金组织总干事的身份接受瑞典国王于1965年授予该组织的诺贝尔和平奖,作为普通的母亲,居里夫人又是怎样培养和教育自己的子女的呢?
德育教育与品格培养
居里夫人从整个科学生涯和人生道路上体会出一个道理:人之智力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品格之高尚。因此,她把一生追求事业和高尚品德的精神,影响和延伸到自己的子女和学生身上,利用各种机会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
居里夫人的品德教育包括四个方面:(1)培养她们节俭朴实、轻财的品德。她对女儿的爱,表现为一种有节制的爱,一种有理智的爱。她在生活上严加管束,要求她们“俭以养志”。她教育女儿说:“贫困固然不方便,但过富也不一定是好事。必须依靠自己力量,谋求生活。”(2)培养她们不空想、重实际的作风。她告诫两个女儿:“我们应该不虚度一生。”(3)培养她们勇敢、坚强、乐观和克服困难的品格。她常与女儿们共勉道:“我们必须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4)教育她们必须热爱祖国。除了教她们波兰语,居里夫人还以自己致力于帮助祖国科学发展和关心波兰留学生的行动感染伊伦娜和艾芙。尤其使女儿们念念不忘的是:母亲以祖国波兰来命名首次发现的新元素“钋”所表现出的赤子之情。所以,居里夫人的女儿们都成为杰出的人才,尤其是伊伦娜夫妇,不仅继承了居里夫人的科学事业,也继承了母亲的崇高品德。1940年他们夫妇把建造原子反应堆的专利权捐赠给了国家科学研究中心。
居里夫人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而且还具有高尚的品格.她还告诫她的子女们俭以养志,不要虚度一生,我们要以居里夫人为榜样,努力学习,争取取得比居里夫人更卓越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