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悼念玛丽居里

文档属性

名称 26悼念玛丽居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0-30 20:25:01

文档简介

 悼念玛丽·居里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玛丽·居里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人,一位永远活在世界人民心中的伟人。玛丽·居里逝世了,人们都在怀念他,《悼念玛丽·居里》一文就是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悼念她的文章,文中蕴含着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对居里夫人深切的怀念与哀痛,也饱含着发自内心的赞美之情……
  一、初读课文,回答问题
  1、给红色字注音
  公正不阿(  )  真挚(  )  热忱(  )  抑郁(  )
  2、解释词语
  真挚:真诚恳切(多指感情)。
  钦佩:敬重、佩服。
  公仆:为公众服务的人。
  抑郁:心有愤恨,不能诉说而烦闷。
  气质:指人的相当稳定的个性特点,如活泼、直爽、沉静、浮躁等。
  直觉:未经充分逻辑推理的直观。
  3、填空:
  本文选自《 》第一卷。作者是( ),犹太人,生于德国,物理学家。1921年获( )奖。
  二、阅读思考,回答问题
  (一)学习重点
  1、了解“悼词”这种文体的特点。
  悼词,对死者表示哀悼的文辞。它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1)介绍死者逝世前的身份、职务、逝世原因和时间及终年岁数;(2)追怀死者生平业绩,并充分肯定其社会意义和价值;(3)表示对死者的悼念,激励生者。
  按表达方式分,悼词可分为记叙式悼词、议论式悼词、抒情式悼词三种。本文属于议论式悼词。
  2、通读全文,整体把握内容,理解作者思路。
  第一段,阐明像居里夫人这样崇高的人物,其道德品质要比其业绩更具有深远的时代和历史意义。
  第二段,详写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和无以伦比的气质。
  第三段,阐明居里夫人的科学功绩与其工作的热忱和顽强分不开的。
  第四段,高度赞扬居里夫人的品格和热忱是后世永远不会忘记的,将会激励后人。
  分析思路:作者第一段提出基本观点;第二段在此基础上阐释居里夫人的优秀品质,第三段说明居里夫人人格的深远意义;第四段照应第一段,仅以对欧洲的影响为例,在一次肯定居里夫人的人格力量。
  即:提出观点——阐释优秀品质——说明其人格的深远意义——以欧洲为例,再次肯定其人格力量。
  (二)、学习难点
  1、分析比较《居里夫人传略》、《悼念玛丽·居里》两篇文章。
篇目 体裁 写作目的 主要内容 中心主题 语言特色
《居里夫人传略》 传记 记录居里夫人的身世、业绩。 比较客观地记述了居里夫人的生前事迹。 记录生前事迹,展示居里夫人一生的伟大贡献和人格。 朴实精当
言简意赅
《悼念玛丽·居里》 悼词 抒发作者对于居里夫人的无限追念之情。 盛赞居里夫人的高风亮节。 表达作者对她的钦佩与怀念。 热情奔放
真挚强烈
富有感染力
  2、体会本文语言的特点——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1)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
  分析:此句运用了排比句,句式均匀,音律铿锵,节奏感强。这段文字一气呵成,文笔奔放,感情强烈而奔放,尽情抒发了对居里夫人的无限敬佩之情,浸透着演讲者无尽的颂赞。
  (2)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分析:“哪怕”、“只要”以肯定的语气阐明只需居里夫人的品质与热忱的“一小部分”,就足以使欧洲面临光明的未来。这是多么高级的赞扬和钦佩呀!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3、中心主题
  本文是议论式悼词,将近600字,仅有30多个字谈到居里夫人的科学成绩,其他大部分都用来赞美她的品德力量。爱因斯坦在这里不仅仅追怀居里夫人为世界留下的功勋,更是追念她优秀品质、高尚人格对世界的影响及意义,抒发了他对居里夫人无限的赞慕之情。
中 考 解 析
会飞的蒲公英
  童年的我,在初夏,常常和妈妈去小木屋后面的山坡。山坡上盛开着一丝丝火红的杜鹃、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我快活地拍着小手,蹦蹦跳跳采摘这些五颜六色的花儿,可妈妈却总是轻轻地挽着我走到山坡的另一侧,那里开满着一朵朵白色的小花。花儿怪逗人的:圆圆的脑袋,白白的茸毛,风一吹,就轻____(yíng)地飞了起来,飞呀飞,飞得老高老高的,我费了好大的劲,才抓住一朵飞在空中的小白花。
  妈妈说:“这是蒲公英,它从不满足于呆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
  妈妈的话,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晚上,我常常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广阔的世界上空飘荡。
  不久,我上小学了,妈妈缝了个花书包给我,书包上绣着几朵白色的蒲公英,花旁还歪歪斜斜地绣着几个字——会飞的蒲公英。每天,我就像一朵快乐的蒲公英,在小木屋到学校的山路上飞来飞去。
  一个有风的黄昏,我从学校跑回家,高兴地拉着妈妈来到开满蒲公英的山坡。我把老师刚刚教的儿歌《蒲公英的种子》唱给妈妈听,我一边唱一边在蒲公英丛中跳来跳去,一朵朵白色的小花在我的歌声中轻轻飘上了天空。妈妈的神情有些激动,目光亮亮的,深情地追随着那一朵朵飘飞远去的小白花。
  从妈妈的目光里我仿佛看到了晚上常常做的那个梦: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轻风的吹送下,飞呀飞,飞过一间间古旧的小木屋,飞过一片片茂密的山林,飞进金色的阳光中……
  带着这个白色的梦,我考上了中学。那个绣着蒲公英的花书包旧了破了,有几个深夜,妈妈把花书包放在桌子上,望了好久好久。后来,妈妈又守着小油灯,为我做了一件蓝色连衣裙,裙上绣着一朵白色的蒲公英。每天,我穿着蓝色的连衣裙,在学校和山村的大马路上飞来飞去。
  几年之后,一张从遥远的地方飞来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使我那关于蒲公英的梦更真切了。临别前的一个黄昏,风很大,妈妈和我不知不觉来到了小木屋后的山坡,山坡上一朵朵蒲公英飞来比以往更高了。我惊讶地睁大了双眼,妈妈站在离我不远的地方,眼睛里含着泪花。暮色渐浓,我和妈妈默默地往回走,快到小木屋时,妈妈拉了拉我的手,轻轻地说:“孩子,你算是一朵会飞的蒲公英了,但你还要飞得更高一些。”
  从此,我牢牢记住了妈妈的话,开始尽情地在大学的林阴小道上飞来飞去。
  一年后,我把从林阴小道上飞进报纸和杂志的诗寄给了山里的妈妈,并写了一段话:“妈妈,从你身边飞出的那朵娇____(nèn)的蒲公英,不仅学会了飞,而且还懂得怎样才能飞得更高了。”
  很快,妈妈回信了,信里夹了一幅水彩画:一片蓝色的天空下,有一座开满了白色蒲公英的小山坡。画上题有一行字:山里的孩子。
  从这幅画里,我读出了妈妈心中的那片诚挚的向往——
  蓝天下,一群群孩子,明亮的双眸,痴痴地凝望着山坡上一朵朵白色的蒲公英,口里欢快地唱着:我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
  这不正是每一个山里母亲期待的吗?
(选文有改动)
  1.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①轻______(yíng)  ②娇______(nèn)
  2.文章第一段中写“火红的杜鹃、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中最能体现蒲公英性格特点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我成长的不同时期,妈妈为我做的事都和______有关。妈妈这样做的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_。
  5.的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以“会飞的蒲公英”为题,有什么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最后一段中“每一个山里母亲期待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阅读记叙文的综合能力
  【分析】:
  1.本题不仅考查了对汉语拼音的认读, 而且同时考查了对汉字的识字及书写能力。 正确的词语是:轻盈、娇嫩。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写法的分析。文章第一段中写“火红的杜鹃、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是为衬托蒲公英白色小花的淡雅(或平凡)。
  3.本题考查对文章行文线索的分析。文章中最能体现蒲公英性格特点的一句话是:它从不满足于呆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我”成长的不同时期,妈妈为“我”做的事都和蒲公英有关。妈妈这样做的用意是:教育“我”像蒲公英那样,不满足现状,积极进取,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5.本题引导学生品味关键词语,感受“我”在妈妈的教育下求知、成长、努力进取的情景。文章中三次运用了“飞来飞去”这个词语,这样写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我”在妈妈的教育下求知、成长、努力进取的情景。
  6.本题通过分析文题,深层次的考查了学生对全文的理解。文章以“会飞的蒲公英”为题是因为“会飞的蒲公英”既揭示了蒲公英的性格特征,又包含了母亲对“我”的殷切希望。
  7.本题主要考查对重点句子含义的理解。文中“每一个山里母亲期待的”是孩子像蒲公英那样飞出大山,飞向更广阔的天地。
实验室外的居里夫人
  吝啬有理
  两次获得诺贝尔奖金的居里夫人和比埃尔·居里结婚时,新房里只有两把椅子,正好一人一把。比埃尔·居里觉得两把椅子未免太少,建议多添几把,为的是来了客人好让人家坐一坐。居里夫人却说:“有椅子是好的,可是,客人坐下来就不走啦。为了多一点时间搞科学,还是一把不添吧。”几度春秋之后,这对没有给自己的新房增添一把椅子的年轻夫妇,却给世界化学宝库增添了两件闪闪发光的稀世珍宝——钋和镭。
  从1933年起,居里夫人的年薪已增至4万法郎,但她照样“吝啬”。她每次从国外回来,总要带回一些宴会上的菜单,因为这些菜单都是很厚很好的纸片,在背面书写物理、数学算式,方便极了。她的一件毛料旅行衣,竟穿了一二十年之久。有人说居里夫人一直到死“总像一个匆忙的贫穷妇人”。有一次,一位美国记者追踪这位著名学者,走到村子里一座渔家房舍门前,向赤足坐在门口石板上的一位妇女打听居里夫人,当她抬起头时,记者大吃一惊:原来她就是居里夫人!
  不求名利
  居里夫人天下闻名,但她既不求名也不求利。不相识的人问她:“你是居里夫人吗?”她总是平静地回答:“不是,你认错了。”她一生获得各种奖金10次,各种奖章16枚,各种名誉头衔117个,却给人一种全不在意的印象。有一天,她的一位女朋友来她家做客,忽然看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学会刚刚奖给她的一枚金质奖章,大吃一惊,忙问:“居里夫人,现在能够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学会的奖章,是极高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说:“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永远守着它,否则就将一事无成。”悼念玛丽 居里
教学目的
1、学习演讲稿中显示了作者严密的逻辑和睿智的思想。
2、理解文章内容,学习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1、诚挚的感情,睿智的思想。
2、短小精悍,结构严谨。
教学时数: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借助多媒体播放介绍居里夫人生平事迹的资料片,让学生了解居里夫人的事迹。
介绍居里夫人。
玛丽 居里(1867—1934),法藉波兰物理 ( http: / / www.teachercn.com / WuLi / " \t "_blank )学家、化学 ( http: / / www.teachercn.com / HuaXue / " \t "_blank )家。生于华沙。1891年进巴黎大学深造,1893年参加李普曼实验室工作。1895年与比埃尔 居里结婚。夫妇共同研究放射性元素。1903年,她与居里、贝可勒尔共获诺贝尔物理 ( http: / / www.teachercn.com / WuLi / " \t "_blank )学奖。1911年获诺贝尔化学 ( http: / / www.teachercn.com / HuaXue / " \t "_blank )奖。著有《同位素及其组成》、《论放射性》等。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德国科学家、思想家爱因斯坦。他曾获诺贝尔物理 ( http: / / www.teachercn.com / WuLi / " \t "_blank )学奖。被认为是上世纪最杰出的科学家。本文是作者在1935年11月23日在纽约罗里奇博物馆举行的居里夫人悼念会上的演讲。
二、阅读 ( http: / / www.teachercn.com / Xxyw / Yd / " \t "_blank )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讨论、交流 ( http: / / www.caidown.cn / " \t "_blank ),理清文章思路。
明确:全文共四段,可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全文中心论点,阐述人品与才智的关系,高度赞扬居里夫人的人品比才智更加出色。
第二部分(第2~3段),具体阐述居里夫人的人格、品德、力量的热忱。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
第三部分(第4段)指出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的现实意义。
全文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提出论点,第二部分是具体阐述,第三部分是结论。这三部分紧密联系,融成一体。
三、学习第一部分
思考:第一段文字由三句话组成,这三句话有何特点?对表现居里夫人的品质起着怎样的作用?
明确:第一句:“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作出的贡献”。这句话至少有三层意思:一、居里夫人是一位崇高人物;二、她已去世;三、对她的悼念不能仅仅只回忆她的工作成果,还有更值得回忆的东西。文章的第二句话就紧接着说:“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 ( http: / / www.teachercn.com / LiShi / " \t "_blank )进程的意义,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这里通过比较法,强调了居里夫人有道德品质方面对于时代和历史 ( http: / / www.teachercn.com / LiShi / " \t "_blank )的意义。第三句强调“才智”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因为“才智”也需要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的精神来支撑。这段文字由三句话组成,这三句在意思上层层递进,一句比一句深入,突出了居里夫人在道德品质方面的光辉榜样。
四、学习第二部分
朗读第二段。结合自己了解的居里夫人的事例,说说作者阐述居里夫人怎样的人格、品德和力量?
学生讨论、交流 ( http: / / www.caidown.cn / " \t "_blank )。
明确:居里夫妇是镭的发现者,镭可以用来治疗癌症,具有很高的商业用途。有人建议他们申请专利权,这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财富。但居里夫人认为利用科学发明来图利,“这是违反科学精神的。”她与居里毫无保留地向世界公布了镭的研究成果,这一事例,充分表明了居里夫人“人格的伟大”,具体指“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已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
镭的发现和应用,使居里夫人成为闻名世界的大科学家。她成了法国科学院的第一位女院士、巴黎大学的第一位女教授。她一生中有7个国家24次授予她奖金和奖章,担任了25个国家的100多个荣誉职位。在荣誉面前,居里夫人虚怀若谷。表现居里夫人的崇高品德,即: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
居里夫人出生在波兰,当时她的祖国正在沙皇俄国的铁蹄下呻吟。她后来在巴黎上大学生活也非常艰苦。后来居里突然被马车撞死,这给她的打击更为严重。祖国的不幸,家庭的不幸,使“她的心情总是抑郁的”。这种抑郁,就会使她的外貌严肃,甚至使人误解。这并不影响她走自己的路。居里夫人的“毫不妥协”、“极端顽强”表现为她为探求科学秘密而奋不顾身、百折不挠的精神。
朗读第三段,概括大意。
明确:第三段照应了第一段的第三句话,赞颂居里夫人的热忱和顽强:“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难以想像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 ( http: / / www.teachercn.com / LiShi / " \t "_blank )中是罕见的。”居里夫人一生最伟大的科学功绩是“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
六、小结
文章开头提出论点,强调居里夫人的道德品质方面的伟大胜于才智方面的成就。紧接着从人格、品德、力量、热忱等方面分别作具体阐述。最后发出呼吁,照应开头,总结全文。
七、布置作业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 http: / / www.teachercn.com / Xxyw / Fx / " \t "_blank )旧课
谈谈读了《悼念玛丽 居里》的感受。
二、学习第三部分
明确:结尾这段文字,高度评价 ( http: / / www.teachercn.com / Kcgg / Kcpj / " \t "_blank )了居里夫人的品格和作风,指出居里夫人的品格和作风对欧洲未来的重要性,希望欧洲知识分子为了欧洲的未来向居里夫人学习。爱因斯坦本人也是继承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的最好实践者。这一段照应第一段的第二句话。
三、探究活动 ( http: / / www.teachercn.com / Kcgg / Hdkc / " \t "_blank )
1、文章一开头就指出:“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作出的贡献。”那么,本文是着重从哪一方面来悼念居里夫人,并具体论述了哪些内容呢?试根据课文作出回答。
学生讨论、交流 ( http: / / www.caidown.cn / " \t "_blank )。
明确:从人格、品德、力量、热忱、意义等方面来悼念居里夫人。
人格:具体指“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已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
品德: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极端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
力量:一旦她认识到某一道路是正确的,她就毫不妥协地并且极端顽强地坚持走下去。
热忱: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像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
意义: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2、阅读 ( http: / / www.teachercn.com / Xxyw / Yd / " \t "_blank )下面两句话,回答后面的问题。
⑴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⑵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采用“即使……也……”“哪怕……”这样的句式对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有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交流 ( http: / / www.caidown.cn / " \t "_blank )。
明确:“即使……也……”“哪怕……”这样的句式表示让步关系。在偏句里用“即使”“哪怕”引出一层说话人认为是达到了某种极限的情况作为让步的条件,来强调和突出正句的意思。与“即使”“哪怕”相呼应的关联词有“也、都、总、还”等。这样的句式先退一步,再进两步,强化了肯定的语气,充分突出了优秀品质的意义。
第一句,强调和突出了“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偏句中的后者指的是“单纯的才智成就”,连才智方面的成就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优秀品格,这还不表明优秀品格的意义吗?这句中的“即使”后面引出的是已经出现或存在的实际情况,这种让步不带假设性。
第二句退一步讲“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被继承很少很少(一小部分),也对欧洲的未来具有重要意义。这也充分表明优秀品德是改造社会的重要因素。这句中的“哪怕”后面引出的是尚未出现的情况。这种让步带有假设性、预见性。
四、小结
本文作者深切怀念了与居里夫人长达20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高度赞颂了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指出她所具有的人格力量远胜于才智,呼吁欧洲科学家继承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
五、布置作业
第 3 页 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