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课时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课时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1-25 08:16: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课时训练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一、选择题
1.1938年,中国军队在李宗仁的指挥下,完成对日军的包围,并发动全面反攻,共歼敌1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重大胜利的战役是(  )
A.台儿庄战役 B.贺胜桥战役
C.汀泗桥战役 D.淞沪会战
2.武汉保卫战后,抗日战争进入 阶段。(  )
A.相持 B.反攻
C.决战 D.上升
3.下图反映的信息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

李宗仁
A.领导保卫北平战役
B.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
C.参与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D.指挥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了一次重大战役的胜利
4.“热血沸腾在鄱阳,火花飞迸在长江,全国发出暴烈的吼声,保卫大武汉!武汉是全国抗战的中心……”这一首歌曲最有可能创作于(  )
A.1931年 B.1935年
C.1937年 D.1938年
5.1942年1月英国的《泰晤士报》评论道:“1941年12月以来,同盟国唯一决定性之胜利,系华军之长捷。”此评论是指(  )
A.第一次长沙会战 B.第二次长沙会战
C.第三次长沙会战 D.第四次长沙会战
6.1944年,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豫湘桂战役,导致国民党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日军实力强大,武器先进
B.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C.国共之间矛盾激化
D.国民党实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7.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主要在于(  )
A.消灭日军主力
B.粉碎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
C.掌握战争主动权
D.配合敌后战场
8.毛泽东对正面战场抗战评价道:“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如此评价的主要依据是(  )
A.国民政府组织大规模会战 B.独立自主地进行游击战争
C.为敌后战场开辟创造条件 D.配合了各国反法西斯战争
9.李宗仁在回忆中写道:“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为抗战以来的第一快事。”“抗战以来的第一快事”指的是(  )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长沙会战 D.湘西会战
10.如图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幅漫画,图中的日本侵略者左脚深陷中国大陆,右脚艰难迈向太平洋。下面符合其主题的是(  )

A.日本企图从海上封锁中国 B.国共开始合作抗日
C.中国抗战牵制了日本的主要兵力 D.日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这里,我们发挥了震天的威力!在这里,我们用血写就了伟大的史诗!在这里,我们泄尽了敌人的底!在这里,我们击退寇兵!在残破的北关城墙插上的国旗……台儿庄,一片灰烬;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
——《红血洗过的战场》
(1)台儿庄战役的指挥者是谁?结果怎样?




(2)这场战役有何重大意义?




材料二 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中一场大规模战役,超过一百万名国民革命军在蒋介石的领导下防守武汉,以抗击由畑俊六指挥的日本帝国陆军,战场在长江南岸及北岸,横跨安徽省、河南省、江西省及湖北省,该战役共进行了四个半月,是整个抗日战争中时间最长、规模最庞大和最出名的战役。
(3)武汉会战的结果怎样?有何影响?





材料三 第三次长沙会战指1941年12月至1942年1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第九战区国民革命军部队在湖南岳阳新墙河至长沙浏阳河之间地区抗击日本军队第11军进攻的防御战役。
(4)第三次长沙会战的结果怎样?有何影响?





(5)你如何看待正面战场的抗战?
参 考 答 案
1. A 2. A 3. D 4. D 5. C 6. B 7. B 8. A 9. A 10. C
11. 答:(1)李宗仁。中国军队大败日军,歼敌1万余人。
(2)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3)武汉失陷。打破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
(4)第三次长沙会战取得胜利,歼灭大批日军。支援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5)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组织一系列大规模的会战,极大地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给日本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由于国民党政府消极避战,导致一些不应有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