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人们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认识历程,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主要推理过程和推论,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意义。
3.知道什么是惯性,会正确地解释有关惯性的现象,知道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
基础知识:
一.力与运动的关系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亚里士多德
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
伽利略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笛卡儿
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伽利略的理想实验
(1)斜面实验:让静止的小球从第一个斜面滚下,冲上第二个斜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与原来释放时相同的高度。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仍将到达原来的高度,但是运动距离更长。当把第二个斜面放平时,小球要到达原有高度将永远运动下去。
(2)推理结论:力不是(填“是”或者“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二.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及其意义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2)意义
①揭示了物体具有的一个固有属性,即物体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惯性。
②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惯性
(1)描述物体惯性的物理量是它的质量。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
(2)质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为kg。
重难点理解:
1.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1)运动状态改变即速度发生变化,有三种情况:
①速度的方向不变,大小改变。
②速度的大小不变,方向改变。
③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同时发生改变。
(2)牛顿第一定律所描述的状态是一种理想状态,它是利用逻辑思维进行分析的产物,不可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2.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
(1)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
①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②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运动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揭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的一种固有属性——惯性,即物体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因此牛顿第一定律也被叫作惯性定律。
3.对惯性的理解
(1)惯性与质量
①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②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2)惯性与力
①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性质,因此说“物体受到了惯性作用”“产生了惯性”“受到惯性力”等都是错误的。
②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越大,运动状态越易改变;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③惯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无关。
(3)惯性与速度
①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性质。
②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和物体是否有速度及速度的大小均无关。不能说“速度大惯性就大”。
(4)惯性与惯性定律
惯性不是惯性定律。惯性没有条件限制,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运动所遵循的一条规律。
典例1、(多选)下列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物体不受外力的作用时的运动规律
B.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C.在水平地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是没有外力维持木块运动的结果
D.奔跑的运动员,由于遇到障碍而被绊倒,这是因为他受到外力作用迫使他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
解析:A、B对: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不变.C错、D对:牛顿第一定律还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在水平地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是由于摩擦力的作用而改变了运动状态;奔跑的运动员,遇到障碍而被绊倒,是因为他受到外力作用而改变了运动状态.答案:ABD
典例2、关于物体的惯性,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速度大的物体不能很快地停下来,是因为物体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
B.静止的火车启动时,速度变化慢,是因为静止的物体惯性大
C.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惯性小
D.在宇宙飞船中的物体不存在惯性,因此可飘浮起来
解析:A、D错: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外界因素(受力大小及所处环境)无关.B错:静止的火车启动时,速度变化缓慢,是因为火车质量大,惯性大,而不是因为静止的物体惯性大.C对: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其质量小,惯性小,在相同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容易改变.答案:C
巩固练习:
1.关于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完全是理想的,没有事实为基础
B.是以可靠事实为基础的,经科学抽象,深刻反映了自然规律
C.没有事实为基础,只是理想推理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交通法规中规定,坐在小汽车前排的司机和乘客都应系上安全带,这主要是为了减轻在下列哪种情况出现时可能对人造成的伤害( )
A.车速太快 B.车速太慢
C.紧急刹车
D.突然启动
3.如图所示,小明用水平方向的力推一木箱.小明发现:用力推时,木箱才能运动;撤去推力,木箱便停下来.有四位同学对此过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木箱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B.木箱由静止到运动需要力的作用,由运动到静止不需要力的作用
C.撤去推力,木箱停下来是木箱具有惯性的表现
D.撤去推力,木箱停下来是由于摩擦力的作用
4.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通过大量实验总结出来的实验结论
C.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D.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5.如图所示,小车上竖直放置一个小木块,让木块随小车沿着桌面向右运动,当小车碰到挡板时,车上的木块向右倾倒.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木块上部有惯性,下部没有惯性
B.惯性使木块具有倾倒的性质
C.小车碰到挡板时,木板上部受到了惯性力的作用而向前运动
D.木块底部受到摩擦力很快停止运动,上部没有受摩擦力由于惯性要继续运动
参考答案:
1.解析: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是建立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之上的.以事实为依据,以抽象为指导,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而深刻地揭示了自然规律.答案:B
2.解析:小汽车车速太快或太慢时,只要速度不发生变化,人就不会向前冲或向后仰,所以不会使人受伤,故选项A、B不符合题意;当紧急刹车时,车停止而人由于惯性向前冲,安全带可以防止人向前冲而受伤,故选项C符合题意;突然启动时,人会向后仰,有靠背支撑,安全带不起作用,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答案:C
3.答案:D
4.解析: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选项A正确;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在伽利略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抽象推理总结出来的结论,选项B错误;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一切物体都有惯性,选项C正确;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选项D正确.答案:B
5.解析: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木块的上部与下部都有惯性,选项A错误;当小车碰到挡板后,由于惯性,木块具有保持原来的速度运动的性质,选项B错误;小车碰到挡板时,木块上部由于惯性才具有倾倒的性质,不能说受到了惯性力的作用而向前运动,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