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排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模块课题:排球
总体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排球的起源和发展,掌握排球的基本技术并能够实际运用
课时
内容
重、难点
教学目标
主要教学手段、方法
预计练习密度与强度
?1
讲解排球的起源和发展
重点:了解排球运动
难点:学习兴趣的培养
1、初步了解排球的起源和发展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教师讲解排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2、教师讲解排球运动的比赛方法和规则
?
?2
球性练习
2、排球的步法移动
重点:步法灵活动作协调
难点:学习兴趣的培养
通过课堂练习,能够熟悉排球的球性
初步掌握准备姿势各种移动步法并能够说出正确技术动作方法
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分组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组织个别学生进行循环演示,提高学生对动作的理解
?密度:30%-35%
强度:大
3
垫球
重点:垫球的手型和正确的击球部位
难点:上下肢协调用力
1、初步学习垫球技术,85%的同学能够掌握正确的垫球动作
2、发展学生身体协调性,增强上下肢力量
1、教师讲解示范练习方法,学生徒手和有球的模仿练习
2、组织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分组展示
密度:30%—35%
强度:一般
4
1、复习垫球技术动作
2、排球双手传球
重点:垫、传球的正确手型
难点:对球的控制
复习垫球动作,近一步规范垫球正确动作
学习传球技术,75%的同学能够正确的传球动作,95%的同学能够说出传球的击球手型
教师巡回指导学生练习,纠正个别同学垫球的错误动作
讲解示范传球技术
分组练习,组织优差生分为一组,帮助差生纠正错误动作、
密度:30%—35%
强度:一般
5
复习双手传球
学习上手发球
重点:抛球和击球正确动作
难点:发球动作的连贯性
复习传球技术,85%的同学能够连续传5个球
学习下手发球技术,75%的同学能够做出侧面下手发的连贯动作
1、教师讲解示范发球动作,集体纠错和个别纠错相结合
2、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评价
密度:30%—35%
强度:一般
6
正面扣球
排球扣球助跑步法
重点:正确的扣球步法和扣球的正确手型
难点:扣球步法和正面躯体扣球方法的完整练习
体会扣球技术,绝大部分的学生能够了解扣球技术组成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
教师讲解扣球的动作要领,示范分解动作
讲解示范扣球步法,组织学生统一练习
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集中或分组评价学练情况
密度:30%—35%
强度:大
7
技术组合练习运用
组织趣味比赛
重点:所有技术的串联
难点:技术的实际运用
1、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垫、传、发球技术水平,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2、提高学生自学、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1.学生分组合作练习,教师指导、评价。
2.学生交流展示。
3.趣味比赛。
密度:30%—35%
强度:大
8
技能考核
方法:垫球、传球、扣球和发球当中选择其中两项项进行考核
评价形式;教师评价
评价标准:
优秀:技术动作较准确,动作协调,击球点准确,击球效果好。
良好:技术动作基本正确,动作比较协调,击球效果较好。
合格:技术动作不规范,动作协调性一般,击球效果一般。
重点:技术的熟练运用
难点:控制球的能力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示已学过的排球基本技术并由小组和教师进行评价。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学过的技术,有95%的同学能够合格,75%的同学能够达到良好标准,50%的同学能够达到优秀
2、提高学生对排球基本工和技术实际运用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团结协作精神
1、教师讲解评价内容方法要求标准。
2、学生分组练习。
4.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排球技能评价。
密度:30%—35%
强度:大
第
六年级《体育与健康》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内容来源 六年级《体育与健康》
主题 排球球性和移动脚步练习
课时 共8课时,第2课时
授课对象 六年级
设 计 兴隆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学生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排球的球性,掌握排球练习中的几种基本的移动步法并且能够熟练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分析:
排球是一项隔网运动,对基本技术的要求很高,
述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排球已有初步的了解,对运动技技术也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所以对于他们的技能要求要有一定的水平。
目标 1、通过语言表述知道准备姿势与移动步法的动作要点;至少85%以上的同学初步掌握准备姿势与移动步法动作技术;学会同伴之间相互配合、指出对方的优缺点,相互提高。
2、通过课课练,练习上下肢力量,提高身体灵敏和协调能力。
3、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课堂开展小组合作练习,形成积极应对挫折和挑战的意志品质以及团结合作的精神。
评价任务 通过球性练习,对排球球性有一定的了解,能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评价要点:能正确说出练习的名称和技术要点。技术要点,蹬腿伸臂将球垂直向上抛出
通过移动步法的练习,说出移动练习过程中重难点,分组练习相互说练习过程中的优缺点
评价要点:练习时积极主动,能够正确说出动作名称和完整练习方法,相互交流学习,提高团队意识。
教学过程
结构 学习内容 指导与练习 组织形式与过程评价 量或强度 校内优化 个性设计
导入与热身(8~10分钟) 课堂常规
教师宣布本课内容:
球性练习
移动步法练习
热身练习
慢跑
徒手操
1. 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2. 师生问好。
3. 教师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4. 教师宣传本课的任务
1. 教师讲慢跑与方法,跑的过程中师生口令配合,教师口令引导学生统一练习。
2.、教师示范正确动作
3、组织学生统一练习,个别纠错
1. 教师语言引导,提示练习
2. 学生分组练习。
3.教师注意观察,提示个别动作。 集合整队组织形式四列横队如下图:
××××××
××××××
××××××
××××××
△
评价方式:语言表述。
评价要点:快、静、齐、精神饱满。
练习二组织形式:
××××××
××××××
△
学生成二列纵队绕排球场慢跑。
评价方式:语言表述。
评价要点:队列整齐,精神饱满,动作正确。
练习三组织形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评价方式:观察、语言、表述。
评价要点:动作到位,协调自然,精神饱满;
4×8次
1次
1次
实践与提高(26~29分钟) 一、熟悉球性
1.原地双手向上抛球然后原地接住。
二、准备姿势与移动步法练习
1.准备姿势
(稍蹲姿势)
动作要领:两脚前后开立略同肩宽,膝稍蹲,脚跟离地重心偏前。体前倾臂弯曲,两眼注视来球方向。
三、并步移动练习。
动作要领:采用稍蹲姿势,并步时前脚向来球方向跨出一步,后脚迅速跟上并做好击垫球姿势。并步可前后左右各个方向移动。
1.交叉步移动
动作要领:两脚左右开立。以向右侧移动为例,移动时上体稍向右转,左脚从右脚交叉迈出一步,然后右脚再向右侧方向跨出一大步,同时重心移至右脚身体转向来球方向,保持垫球姿势。 一熟悉球性练习
1.讲解示范动作要领引导学生进行练习。
2.巡回指导与纠错。
二准备姿势与练习
1.教师讲解示范动
作,引导学生认真
观察,动脑思考。
并进行练习。
2.教师巡回指导与
纠错。
三、移动步法练习
(并步与交叉步)
1.教师要求学生模
仿练习。教师巡回
指导与纠错
2.教师组织学生
分组进行演示,并说出优缺点。教师进行评价与指导。
1.熟悉球性分组练习如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评价方式:观察、语言、表述。
评价要点:动作舒展大方,球起落点稳定。
2.准备姿势练习组织形式如下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评价方式:观察、交流、语言表述与肢体语言表达。
评价要点:能说出、做出动作技术要点。
移动步法组织形式如下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评价方法:语言表达.
评价要点:动作协调,步法快准,交叉步子要大。重心稳。并能够引申出前后左右各个方向的移动。
2-3次
4-5次
5-6次
调
节总结与评价(3~4分钟) 一、放松练习
二、总评。
三、布置收拾器材、宣布下课。
教师领做放松运动,学生统一练习。
师生共评,总结本课收获。
布置学生收还器材。 组织形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评价方式:语言表述。
评价要点:动作舒展身心放松。
1次
预计强度:1.2~1.3 教学反思:
预计练习密度:35%~40%
材料来源 六年级《体育与健康》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内容来源 六年级《体育与健康》
主题 排球排球正面双手垫球
课时 共8课时,第3课时
授课对象 六年级
设 计 兴隆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学生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排球垫球的技术动作,掌握正面双手垫球的技术要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材分析:
垫球是排球的基本技术之一,最常见的是前臂垫球,垫球主要用于接发球,接扣球,接拦回球以及防守和处理各种困难球。
3、学情分析:
学生对垫球技术也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相互合作探讨解决问题,对于学习内容能够快掌握,学习兴趣较高。
目标 1、通过语言表述知道正面双手垫球的动作要点;至少85%以上的同学初步掌握正面双手垫球动作技术;学会同伴之间相互配合、指出对方的优缺点,相互提高。
2、通过课课练,练习上下肢力量,提高身体灵敏和协调能力。
3、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课堂开展小组合作练习,形成积极应对挫折和挑战的意志品质以及团结合作的精神。
评价任务 1、通过教师讲解示范正面垫球的完整技术动作过程,学生模仿练习。
评价要点:能正确阐述技术要点。技术要点,蹬、伸、夹、压、提肩。
教学过程
结构 学习内容 指导与练习 组织形式与过程评价 量或强度 校内优化 个性设计
导入与热身(8~10分钟) 课堂常规
教师宣布本课内容:
1.正面双手垫球
二、.热身练习
1.慢跑
2.徒手操
1. 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2. 师生问好。
3. 教师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4. 教师宣传本课的任务
二、
1. 教师讲慢跑与方法,跑的过程中师生口令配合。
2. 教师语言引导,提示练习
3. 学生两人一组结伴练习。
4.教师注意观察,提示个别动作。 集合整队组织形式:四列横队。
××××××
××××××
××××××
××××××
△
评价方式:语言表述。
评价要点:快、静、齐、精神饱满。
练习二组织形式:
××××××
××××××
△
学生成二列纵队绕排球场慢跑。
评价方式:语言表述。
评价要点:队列整齐,精神饱满,动作正确。
4×8次
2~3次
实践与提高(26~29分钟) 一、游戏-运输排球
将学生均匀四路纵队,由每组第一名同学双手抱拳,两臂伸直前平举,将球放在手腕上跑到并绕过指定的标志后返回。将球传给下一名同学。中途如果球掉了,拾起球并回到掉球点再起跑。否则视为犯规。直到最后一名同学成以时间长短排名次。
二、习准备姿势与移动步法练习。
三、正面双手垫球
1学习正面双手垫球原地徒手无球练习动作要领:采用稍蹲姿势对正来球方向,两手手指重叠后合掌互握,掌跟靠拢,手臂伸直,手腕下压,两臂外翻,前臂形成一个击球平面。击球点在腹前约一臂距离,用前臂腕关节以上10厘米左右,桡骨内侧平面触球。击球时,手臂插入球下,蹬腿抬臂。同时含胸,压腕,等动作协调配合。
2.垫固定球
动作要领:两人一组。其中一人双手持球于胸前。另一人对准击球部位做原地垫固定球。
3.自垫球练习
一人一球做连续击垫球练习
4.抛垫
两人一组,间隔一定距离,一人做好准备姿势,另一人将球抛到对方的胸前,然后对方将球尽量垫回抛球人的手中
5.老师介绍体侧双手垫球与背向垫球
一、师组织游戏
1讲解戏规则并将学生进行分组。
2.公平公正的排出
名次并给予最后一
名的小组一定的惩
罚。
3.教师讲评。
二、复习准备姿势与移动步法练习。
1.教师给予一定的提示让学生回忆动作要领。
2.学生根据记忆进行练习。
3.教师进行巡回指导与纠错。
三、学习正面双手垫球
1、学习正面双手垫球原地徒手无球练习
①.教师讲解示范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动脑思考。
②.学生进行统一练习
③教师巡回指导与纠错
2、练习垫固定球
①.教师讲解示范
②.学生分组练习
③.教师巡回指导与纠错。
自垫球练习
教师讲解示范
学生分组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
与纠错
抛垫练习
①教师讲解示范抛球要领,学生分组练习抛球若干次
②教师讲解示范抛垫完整动作
生分组练习
④教师巡回指导
5.介绍其他垫球方式
①教师讲解示范
②学生作为了解并记住动作要领
一、游戏组织形式如下图:
×××××××× ×
×××××××× ×
×××××××× ×
×××××××× ×
△
评价方式:语言表达。
评价要点:遵守游戏规则以及对待活动的态度是否积极。
二、复习组织形式如下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评价方式:语言表达,师生交流。
评价要点:动作协调,步法快准,交叉步子要大。重心稳。并能熟练掌握。
三、正面双手垫球练习方法
1、原地无球练习组织形式如下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评价方式:语言表达,师生交流。
评价要点:动作协调,舒展大方,重心前移。
2、垫固定球练习组织形式如下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评价方式:语言表达,师生交流。
评价要点:动作协调,舒展大方,重心前移,找准击球点。
3、自垫球练习组织形式如下图:
× × × ×
× × × ×
△
× × × ×
× × × ×
评价方式:语言表达,师生交流。
评价要点:动作协调,舒展大方,重心上下的移动,击球部位与击球方向。
4、抛垫球练习组织形式如下图:
× × × ×
× × × ×
△
× × × ×
× × × ×
评价方式:语言表达,师生交流。
评价要点:动作协调,相互配合,抛球合适,击垫球准确。
5.组织形式如下图:
× × × × × × × ××
×
×
×
× × × × × × ×
评价方法:语言表达,师生沟通。
评价要点:能说出动作要领。
3~4次
2~3次
10*3次
10*4次
5分钟
30~40次
调
节总结与评价(3~4分钟) 一、放松练习
二、总评。
三、布置收拾器材、宣布下课。
5、教师语言提示并领做放松运动,学生统一练习。
6、教师点评,学生提问,总结本课收获。
7、安排学生收还器材。 组织形式:分组进行。
评价方式:语言表述。
评价要点:动作舒展身心放松并能描述出本节课的技术重点。
1次
预计强度:1.2~1.3 教学反思:
预计练习密度:35%~40%
材料来源 六年级《体育与健康》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内容来源 六年级《体育与健康》
主题 复习垫球技术动作与排球双手传球
课时 共8课时,第4课时
授课对象 六年级
设 计 兴隆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学生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加熟练的掌握正面垫球技术并初步掌握双手传球技术,提高学生的对排球的运动技能。
2、教材分析:
传球是排球基本技术之一,也是不可缺少的,是组织进攻战术的基础,尤其是二传手被现代排球推崇为全队的核心灵魂。
3、学情分析:
通过前三课时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基本垫球技术,对排球有了新的认识,对新的技术有了学习得兴趣,所以本课时学习双手传球技术在一定上使学生对排球的技能和兴趣有了一定的提高。
目标 1、通过本课时让全部学生了解并加深对排球双手传球的技术要领。
2、通过本课时的练习,让绝大部分学生初步掌握双手传球动作技能。
3、通过教师的组织与要求,课堂开展小组合作练习,增强团结合作的精神。
评价任务 1、通过复习正面双手垫球和学习双手传球的练习
评价要点:能正确复述出练习的技术要点。技术要点,蹬地伸臂正对球,手型以及上下肢的协调用力。
教学过程
结构 学习内容 指导与练习 组织形式与过程评价 量或强度 校内优化 个性设计
导入与热身(8~10分钟) 课堂常规
教师宣布本课内容:
1、复习正面双手垫球与学习正面双手传球
二、热身练习
慢跑
2、原地徒手无球垫球练习
3、移动步法练习
1. 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2. 师生问好。
3. 教师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4. 教师宣传本课的任务
口令配合,学生统一练习。
2.、教师示范正确动作
3、组织学生统一练习。
4、教师巡回指导与纠错。
集合整队组织形式:四列横队。
× × × × × × × ××
×
×
×
× × × × × × ×
评价方式:语言表述。
评价要点:快、静、齐、精神饱满。
1、慢跑组织形式:
××××××
××××××
△
学生成二列纵队绕排球场慢跑。
评价方式:语言表述。
评价要点:队列整齐,精神饱满,动作正确
2、练习原地徒手无球垫球与移动步法的组织形式:
× × × ×
× × × ×
△
× × × ×
× × × ×
评价方式:语言表述。
评价要点:技术动作到位,协调自然,注意力集中,重心的控制,精神饱满。
4×8次
3圈
30次与10次
实践与提高(26~29分钟) 一、游戏-垫球入园
将学生分为四组,各小组分别站在距离提前画好距离圈三米的标志线外并每组派一名同学站在圈内抛球,其余同学人手一球,依次将球交给圈内的同学,圈内同学再将球抛给自己的队员,队员再以垫球的形式将球垫入圈内则得分,否则不得分。每组每个队员10次垫球机会,依次进行,得分多者胜。
二、正面传球学习
动作要领:
采用稍蹲姿势,手触球时,双手成半球状,拇指相对成“一”字,击球点在额前上方一球距离,当传球时,蹬地伸臂正对球,指腕缓冲控制球,
全身各部位动作协调一致。
双手传球
无球练习
采用稍蹲姿势,进行无球传球练习。
传固定球
两人一组,一人将球固定在对方额前一球距离,另一人采用稍蹲姿势传固定球,控制手型以及蹬地伸臂协调用力。
对墙传球
人手一球,面对墙大约30公分,将球传到墙上弹回,反复练习。
对传练习
在教师的组织下,用正确的传球姿势向上传球,尽量控制球。 一、师组织游戏
1讲解戏规则并将学生进行分组。
2.公平公正的排出
名次并给予最后一
名的小组一定的惩
罚。
3.教师讲评。
二、正面传球练习
双手传球无球
练习
教师讲解示范
传球手型
学生模仿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
与纠错
教师讲解示范
正面传球完整动作
学生进行传球
姿势的无球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
与纠错
传固定球练习
教师讲解示范
传固定球完整动作
学生进行分组
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
与纠错
对墙传球练习
教师讲解示范
对墙传球完整动作
学生进行对墙
传球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
与纠错
对传练习
教师讲解示范
自传练习完整动作
学生进行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
与纠错 .1、游戏组织形式如下图;
××××××× ×
××××××× ×
××××××× ×
××××××× ×
评价方式:观察、语言。
评价要点:遵守游戏规则以及对待活动的态度是否积极。
二、正面传球
双手传球无球练习
组织形式如下图:
× × × × × × × ××
×
×
×
× × × × × × ×
评价方法:语言表达.
评价要点:动作协调,手型正确。
传固定球组织形式如下图:
× × × × × × × ××
×
×
×
× × × × × × ×
评价方法:语言表达,师生沟通。
评价要点:手型成半球状与传球位置和方向。
对墙传球练习组织
形式如下图:
×××××× ×
×××××× ×
×××××× ×
×××××× ×
×××××× ×
×××××× ×
评价方法:语言表述
评价要点:手型以及球的稳定性。
对传练习组织形式
如下图:
× × × ×
× × × ×
△
× × × ×
× × × ×
评价方式:语言与学生讨论
评价要点:传球的手型以及蹬地伸臂的协调用力。两人之间的配合。
1次
30~40次
30~40次
40*3次
5分钟
调
节总结与评价(3~4分钟) 一、放松练习
二、总评。
三、布置收拾器材、宣布下课。 体育委员带领
做放松运动。
教师点评,总结
本课收获。
学生归还器材。 组织形式:分组进行。
评价方式:语言表述。
评价要点:动作舒展身心放松。
1次
预计强度:1.2~1.3 教学反思:
预计练习密度:35%~40%
材料来源 六年级《体育与健康》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内容来源 六年级《体育与健康》
主题 复习双手传球与学习上手发球
课时 共8课时,第5课时
授课对象 六年级
设 计 兴隆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学生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上手发球技术和巩固垫传球
技术,并且能够熟练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材分析:
发球是比赛的开始,也是进攻的开始,发球要强调进攻性和准确性,但首先要保证稳定性。
3、学情分析:
通过前4课时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垫、传球的基本技术,而发球是比赛的基础,由于是六年级的学生,力量较好,所以教授学生上手发球。
目标 1、通过本课时让至少85%以上的同学初步了解并能复述上手发球技术要领。
2、通过本课时,让绝大部分同学掌握上手发球的动作技能。
3、培养学生的不怕苦,不怕痛的坚强的意志力,增强团结合作的精神。
评价任务 通过发球练习,能掌握发球技术的要领。
评价要点:能正确的掌握上手发球技术要点,并能够找准击球点以及击球方向。
教学过程
结构 学习内容 指导与练习 组织形式与过程评价 量或强度 校内优化 个性设计
导入与热身(8~10分钟) 课堂常规
2、教师宣布本课内容:
复习双手传球与学习上手发球
一、热身练习
1、慢跑
徒手操
头部运动
扩胸运动
振臂运动
体转运动
腹背运动
弓步压腿
仆步压腿
压指起踵
徒手模仿
传球练习
移动步法
结合传球无球练习
1. 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2. 师生问好。
3. 教师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4. 教师宣传本课的任务
1.口令配合,教师口令引导学生统一练习。
2.、教师示范正确动作
3、组织学生统一练习,
4、教师巡回指导与纠错。
集合整队组织形式:四列横队。
××××××
××××××
××××××
××××××
△
评价方式:语言表述。
评价要点:快、静、齐、精神饱满。
1、慢跑组织形式:
××××××
××××××
△
学生成二列纵队绕排球场慢跑。
评价方式:语言表述。
评价要点:队列整齐,精神饱满,动作正确
2、徒手操、传球无球练习与移动步法结合传球无球练习组织形式如下图:
× × × × × × × ××
×
×
×
× × × × × × ×
评价方式:观察、语言、表述。
评价要点:动作到位,协调自然,手型正确。 1次
2~3圈
4*8拍
10*3次
20*2次
实践与提高(26~29分钟) 一、复习传球练习
1.自传球
人手一球在老师规定的地方进行练习。
2.抛传球
两人一组,间隔3~4米,一人做好传球准备姿势,另一人将球抛到对方的斜上方。对方将球在传给抛球者。10次交换。
3.对传球两人一组间隔一定距离,相互传球。
二、学习上手发球
动作要领:面对球网两脚自然开立(以右手为例)左脚在前,左手托球于体前,抛球高度适中,右臂抬起,屈肘后引,肘与肩平,上体稍向右侧转动,抬头、挺胸、展腹,手掌自然张开,蹬地上体向左转动,同时收腹带动手臂向前上方快速挥动,用全掌击球的后中下部。
1、徒手动作练习
2、抛球练习
3、击固定球练习
两人一组,一人持球位于对方前斜上方适当的高度,另一人挥臂击固定球。
4、抛球与击球结合练习
一、复习传球
1.教师讲解示范动作重点
2.组织学生分组练习
巡回指导与纠错。
二、学习上手发球
1、徒手动作练习
2、抛球练习
①教师讲解示范
②分组练习
③教师巡回指导与纠错
3、击固定球练习
①教师讲解示范
②分组练习
③教师巡回指导与纠错
4、对墙练习
①教师讲解示范
②分组练习
③教师巡回指导与纠错 一、复习
1.组织形式如下图:
× × × ×
× × × ×
△
× × × ×
× × × ×
教师语言引导学生根据上节课分组练习。
评价方式:观察、语言、表述。
评价要点:手型与蹬地伸臂协调用力等。
2、抛传球与对传球练习组织形式如下图:
× × × ×
× × × ×
△
× × × ×
× × × ×
评价方式:语言表达,师生交流。
评价要点:动作协调,相互配合,抛球合适,传球手型准确。
二、学习上手发球
1.徒手模仿练习组织如下图:
× × × ×
× × × ×
△
× × × ×
× × × ×
评价方式:语言,相互交流。
评价要点:动作协调到位,理解重难点。
2.抛球练习组织如下图:
× × × ×
× × × ×
△
× × × ×
× × × ×
评价方式:语言。
评价要点:抛球稳定,距离适当。
3.击固定球练习组织如下图:
× × × ×
× × × ×
△
× × × ×
× × × ×
评价方式:语言表述。
评价要点:击球位置的准确性,击球动作的协调性。
4、对墙练习组织形式如下图:
×××××× ×
×××××× ×
×××××× ×
×××××× ×
×××××× ×
×××××× ×
评价方式:语言描述与观察,师生交流。
评价要点:动作的协调以及舒展性,重点蹬转发力挥臂的连贯性。
30~40次
20~30次
20~30次
20次
20*2次
30*2次
调
节总结与评价(3~4分钟) 一、放松练习
二、总评。
三、布置收拾器材、宣布下课。
1、教师语言提示并领做放松运动,学生统一练习。
2师生共评,总结本课收获。
3、布置学生收还器材。 组织形式:
× × × × × × × ××
×
×
×
× × × × × × ×
评价方式:语言表述。
评价要点:动作舒展身心放松。 1次
预计强度:1.2~1.3 教学反思:
预计练习密度:35%~40%
材料来源 六年级《体育与健康》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内容来源 六年级《体育与健康》
主题 正面扣球以及排球扣球助跑步法
课时 共8课时,第6课时
授课对象 六年级
设 计 兴隆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学生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扣球的基本技术,并能熟练的应用扣球步法完成扣球。
2、教材分析:
扣球是排球的基本技术之一,也是排球技术中进攻性最强的一项技术,在比赛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3、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几次课程的学习,学生已基本能够完成排球教学比赛,并对进攻技术中的扣球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所以本堂课将教授排球正面扣球技术动作。
目标 1、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全部学生能够准确的复述出正面扣球以及扣球步法的技术要领。
2、通过本课时的练习,使绝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扣球的完整动作过程。
3、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提高配合应变能力。
评价任务 1、通过扣球练习,对扣球技术有一定的了解,并能掌握扣球的完整动作过程。
评价要点:助跑起跳与击球有节奏,击球点准确,全掌包球击上旋。
教学过程
结构 学习内容 指导与练习 组织形式与过程评价 量或强度 校内优化 个性设计
导入与热身(8~10分钟) 1、课堂常规
教师宣布本课内容:
正面躯体扣球以及排球扣球助跑步法
一、热身练习
1、慢跑与追逐跑
2、徒手操
头部运动
扩胸运动
振臂运动
体转运动
腹背运动
弓步压腿
仆步压腿
压指起踵
1. 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2. 师生问好。
3. 教师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4. 教师宣传本课的任务
1. 教师讲慢跑与方法,跑的过程中师生口令配合,教师口令引导学生统一练习。
2.、教师示范正确动作
3、组织学生统一练习。
4、教师巡回指导与纠错
集合整队组织形式:四列横队。
××××××
××××××
××××××
××××××
△
评价方式:语言表述。
评价要点:快、静、齐、精神饱满。
1、慢跑组织形式如下图:
××××××
××××××
△
学生成二列纵队绕排球场慢跑。
评价方式:语言表述。
评价要点:队列整齐,精神饱满,动作正确
追逐跑组织形式如下图:
× × × ×
× × × ×
△
× × × ×
× × × ×
评价方式:语言表达,师生交流。
评价要点:反应快,启动快,速度快。
2、徒手操组织形式如下图:
× × × × × × × ××
×
×
×
× × × × × × ×
评价方式:观察、语言、表述。
评价要点:动作到位,协调自然。
4×8次
2~3次
实践与提高(26~29分钟) 一、正面扣球
助跑技术
动作要领:
步法种类很多,以右手扣球为例,采用稍蹲姿势,站在离网3米左右处,左脚先向前迈一小步,紧跟着右脚再快速跨出一大步,左脚及时并上,踏在右脚之前,两脚尖稍向右转,两臂绕体侧向上引摆跳起,挺胸展腹,右臂向右方抬起成反弓,挥臂时迅速转体收腹发力,五指微张,全掌包满球,击球的后中部。
1、助跑起跳练习
2、挥臂击固定球练习
3、原地自抛自扣练习
4、助跑起跳扣抛球练习
1、助跑起跳练习
①教师讲解示范
②学生分组练习
③教师巡回指导与
纠错
2、挥臂击固定球练习
①教师讲解示范
②学生分组练习
③教师巡回指导与
纠错
3、原地自抛自扣练习
①教师讲解示范
②学生分组练习
③师生个别交流
④教师巡回指导并纠错
4、助跑起跳扣抛球练习
①教师讲解示范
②学生分组练习
③师生个别交流
④教师巡回指导并纠错
1、助跑起跳练习组织形式如下图:
× × × × × × × ××
×
×
×
× × × × × × ×
评价方式:语言描述
评价要点:助跑节奏与重心。
2、挥臂击固定球练习组织形式如下图:
× × × ×
× × × ×
△
× × × ×
× × × ×
评价方式:语言描述
评价要点:击球部位以及手型。
3、原地自抛自扣练习组织形式如下图:
×××××× ×
×××××× ×
×××××× ×
×××××× ×
×××××× ×
×××××× ×
评价方式:语言描述,观察
评价要点:抛球高度以及击球位置。
4、助跑起跳扣抛球练习组织形式如下图:
× × ×
× × × ×
评价方式:观察,语言描述
评价要点:助跑与起跳与击球的连贯性。
3~4次
2~3次
调
节总结与评价(3~4分钟) 一、放松练习
二、总评。
三、布置收拾器材、宣布下课。
1、教师语言提示并领做放松运动,学生统一练习。
2、教师讲评。
3、布置学生收还器材。 组织形式:
× × × × × × × ××
×
×
× × × × × × ×
评价方式:语言表述。
评价要点:动作舒展身心放松。
1次
预计强度:1.2~1.3 教学反思:
预计练习密度:35%~40%
材料来源 六年级《体育与健康》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内容来源 六年级《体育与健康》
主题 排球技术的实际运用
课时 共8课时,第7课时
授课对象 六年级
设 计 兴隆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学生通过本次课的练习能够对前面所学习的基本技术进行巩固和提高,进一步规范技术动作的正确性,学生能够理解气排球比赛的相关规则掌握场上的位置和轮换顺序,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
教材分析:
比赛的作用在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对技术的灵活运用都有相当大的帮助,所以组织比赛是有必要的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课程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够基本掌握所学过的技术,对教讲授的内容也能够理解,对排球比赛的兴趣较大。通过开展兴趣比赛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标 通过本次课教师的指导和纠正,全班95%的同学各项技术动作徒手练习正确到位,动作舒展协调
通过本次课的练习,90%的同学能够连续自垫球5次以上,85%的同学能够连续自传球5次以上,50%的同学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发球
3、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课堂开展小组合作练习,形成积极应对挫折和挑战的意志品质以及团结合作的精神。
4、学生能够将所学过的技术运用到实际的比赛当中,熟悉的掌握规则,加强比赛的氛围,提高效率。
评价任务
教学过程
结构 学习内容 指导与练习 组织形式与过程评价 量或强度 校内优化 个性设计
导入与热身(8~10分钟) 课堂常规
教师宣布本课内容:
前面所学内容的综合运用
组织趣味比赛
二、热身练习
游戏: 追逐跑
规则:全班分为两个组,在左右两个半场进行,选出一个人追逐,其余的人沿着排球场地内的线跑动,被抓住就换人进行追逐。
三 徒手操
头部运动→扩胸运动→
振背运动→
体转运动→体侧运动→伏背运动→弓步压腿
1. 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2. 师生问好。
3. 教师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4. 教师讲解本课内容,鼓励学生运用所学技术结合实际运用。
1. 教师讲游戏方法后,口令引导学生统一练习。
2.教师参与到游戏中,不断语言提示学生跑动技巧,提高游戏氛围。
1. 教师语言引导,提示练习
2. 学生两人一组结伴练习。
3.教师注意观察,提示个别动作。 集合整队组织形式:
××××××
××××××
××××××
××××××
△
四列横队。
评价方式:语言表述。
评价要点:快、静、齐、精神饱满
练习二组织形式:
× ×
× × ×
×
×
×
学生分为两个组,在排球场左右两个半场进行游戏
评价方式:语言表述。
评价要点:精神饱满,气氛活跃
练习三队形:
×××××××××××××
×
×××××××××××××
评价方式:观察、语言、表述。
评价要点:动作到位,协调自然,精神饱满
1次
4×8次
实践与提高(26~29分钟) 一.复习前面所学技术
1.自垫球练习
自传球练习
3.分组对发球练习
二、组织趣味气比赛
方法:全班分为4支队,每次由5个人上场比赛,由3名男生和2名女生组成,采用一局,每局打是10个球,输球的队伍下场,由另外的队伍顶替上场,局间交换场地,依次循环
一、复习
1.教师提醒分组练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多用用鼓励性的语言激励学生,
2.教师提示练习要点,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3.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各组学生练习情况,及时纠错。
二、趣味比赛
1.教师讲解发球顺
序、位置轮换和具
体比赛规则
2.语言引导,每个
队成员选出一名队
长
3.教师充当裁判
员,引导学生在场
上互相协作,相互
配合,培养集体主
义精神
4.教师进行讲评。 1.自垫球、自传球内容组织形式;教师语言引导学生根据上节课学习小组分组练习。
评价方式:观察、语言、表述。
评价要点:学生练习过程中技术动作正确,能够一定的控制球能力,完成目标二
2.两组对发球练习组织形式:半场边线外两个小组进行对发球
× ×
× ×
× ×
× ×
× ×
× ×
评价方式:观察、交流、语言表述。
评价要点:学生动作准确到位,能够说出下手发球的完整动作,同学之间相互帮助,提高解决问题方法的有效性。
完成目标二
趣味比赛组织形式:
Ⅱ
评价方式:观察、语言、表述
评价要点:学生能够按照比赛规则的要求进行比赛;在比赛中将学过的技术 运用到实际当中;队员相互配合,集体意识要强,听从队长的安排,比赛氛围好
3~4次
2~3次
1×2次
调
节总结与评价(3~4分钟) 一、放松练习
二、总评。
三、布置收拾器材、宣布下课。
学生统一放松练习。
师生共评,总结本课收获。
布置学生收还器材。
组织形式:分组进行。
评价方式:语言表述。
评价要点:动作舒展身心放松。
1次
预计强度:1.2~1.3 教学反思:
预计练习密度:35%~40%
材料来源 六年级《体育与健康》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内容来源 六年级《体育与健康》
主题 技能考核方法
课时 共8课时,第8课时
授课对象 六年级
设 计 兴隆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学生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巩固排球的几个基本技术动作,并且能够熟练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材分析:
排球的基本技术非常重要,所以我们要加强基本技术的练习与巩固。
3、学情分析:
通过对前几课时的学习,学生对移动、发球、扣球、垫球、传球的基本技术有了初步的掌握,所以本堂课的内容是加强以上技术的练习,从练习中教师对每位学生进行考核。
目标 1、排球基本素质排球步法移动、正面双手垫球、传球、发球、扣球、身体素质练习
2、使90--100%的学生掌握正面双手垫球、传球、发球、扣球的动作技术。
3、培养学生机智、果断、勇敢、顽强的优良品质。
评价任务 1、通过本堂课的练习,对以往学习的技术的巩固,更加深了学生对排球步法移动、正面双手垫球、传球、发球、扣球技术的认识。
评价要点:能正确的完成以上各个技术的动作过程。
教学过程
结构 学习内容 指导与练习 组织形式与过程评价 量或强度 校内优化 个性设计
导入与热身(8~10分钟) 1、课堂常规
教师宣布本课内容:
步法移动、正面双手垫球、传球、发球、扣球、身体素质练习
一、热身练习
1、慢跑
2、徒手操
3、步法移动
1. 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2. 师生问好。
3. 教师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4. 教师宣传本课的任务
1、口令配合,统一练习。
2.、教师示范正确动作
3、组织学生统一练习
1、 教师讲解示范
2、组织学生练习
3、教师巡回指导与纠错 集合整队组织形式:四列横队。
××××××
××××××
××××××
××××××
△
评价方式:语言表述。
评价要点:快、静、齐、精神饱满。
1、慢跑组织形式如下图:
××××××
××××××
△
学生成二列纵队绕排球场慢跑。
2、徒手操与步法移动组织形式如下图:
× × × ×
× × × ×
△
× × × ×
× × × ×
评价方式:语言表述。
评价要点:动作舒展大方,迅速灵敏,注意低重心的控制。
实践与提高(26~29分钟) 一、练习与技评考核
1、自垫
人手一球,分组练习。
2、抛传
两人一组,间隔3~4米,一人抛,另一人传球,10次交换。两组
3、对传
两人一组,间隔3~4米,进行相互传球,20*3次。
4、垫传结合
两人一组,间隔3~4米,根据来球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技术来接来球。
5、发球
对墙发球和对球网发球,视场地而定。
6、扣球
3号位抛扣传球练习
1、自垫
①教师通过讲解示
范完整动作过程。
②学生分组练习。
③教师巡回指导并
加以考核。
2、抛传、对传与垫
传结合练习
①教师分别讲解与
示范
②学生分别分组练
习
③教师巡回指导并
对各个技术进行考
核,做出评价。
3、对墙与对网发球练习
①教师讲解示范
②学生分组练习
③教师巡回指导与纠错
④学生对网发球练习
⑤教师考核与评价
6、扣球
①教师讲解技术要领
②学生分组练习
③教师指导与纠错
1、自垫组织形式如下图:
× × × × × × × ××
×
×
×
× × × × × × ×
评价方式:观察,语言表述与打分
评价要点:两臂插、夹、压腕、蹬地、抬臂等全身的协调用力。
2、抛传、对传与垫
传结合练习组织形式
如下图:
× × × ×
× × × ×
△
× × × ×
× × × ×
评价方式:观察,语言表述与打分
评价要点:传球手型、蹬地伸臂的协调用力对来球的速度、高度、方向等的情况进行判断,能够及时选择出正确的击球方式及技术。
3、对墙发球练习组织形式如下图:
△
×××××× ×
×××××× ×
×××××× ×
×××××× ×
×××××× ×
×××××× ×
对网发球练习组织形式如下图:
× × ×
× × ×
× × ×
× × ×
× × ×
× × ×
评价方式:巡回观察与交流,教师考核与打分
评价要点:腹前低抛球,蹬地转体发力带摆臂,击球后下部,控制球的运动轨迹。
6、扣球组织形式如下图:
× × ×
× × × ×
评价方式:语言描述,观察,交流,考核打分
评价要点:扣球动作的流畅性以及与传球同学的配合。
调
节总结与评价(3~4分钟) 一、放松练习
二、总评。
三、布置收拾器材、宣布下课。
1、教师语言提示并领做放松运动,学生统一练习。
2、师生共评,总结本课收获。
3、布置学生收还器材。 组织形式:
× × × × × × × ××
×
×
×
× × × × × × ×
评价方式:语言表述。
评价要点:动作舒展身心放松。
1次
预计强度:1.2~1.3 教学反思:
预计练习密度: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