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第3节
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知识回顾:
4、声音是一种波,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2、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不同的物质传播声音的速度不同。
那么声音是怎样被耳朵听见的呢?
1
4
3
2
5
6
7
8
9
10
一、耳的结构
一、耳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外耳
中耳
耳
内耳
一、耳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外耳道
耳廓
收集声波
声波的通道
外耳
鼓膜
产生振动
鼓室
使鼓膜能正常振动
听小骨(6块)
传递振动
咽鼓管
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中耳
半规管
前庭
耳蜗:
耳
内耳
感受头部位置变化,维持身体平衡
具听觉感受器,能产生神经冲动
晕车、晕船和航空病
二、听觉的形成
外界声波
外耳道
鼓膜
振动
听小骨
耳蜗内听
觉感受器
信息
听神经
大脑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耳廓
放大、传递
传递
问题思考
“失聪”的原因有哪些?
①传导性耳聋:
鼓膜破裂、听小骨损坏等
②神经性耳聋:
耳蜗、听神经、听觉中枢损伤等
失聪——听不见任何声音。
1、急性中耳炎没有及时治疗
2、巨声或打耳光形成耳膜内外压力差
3、潜水过深
有关的听神经损伤,药物影响等等
思考与讨论:遇到巨大声响时,应迅速捂紧双耳或张嘴,这是为什么。
因巨声会形成耳膜的内外压力差、导致鼓膜破裂,因此,张嘴、捂耳是为了防止巨声造成的耳膜内外的压力差,压破鼓膜。
3.耳的另一种作用:
耳除了听觉以外还有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
------因为内耳中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前庭和半规管)。
感受器过于敏感的人,在受到过长或过强的刺激时,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出汗、流涎等到症状,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晕车、晕船和航空病。
三、探究:为什么要用两耳听
#听觉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弱
#感受器过于敏感会出现晕车、晕船现象
1、提出问题:
2、建立假设:可能……可能………………
3、设计实验方案:1、……2、…………
4、实验检验:
5、作出解释、交流和评价
#两只耳朵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呢?
对听觉的猜想:
#两只耳朵有利于对声源方位的判断
课内探究
探究“为什么要用两只耳朵听?
结
论:根据声音到达两耳的时间差,辨别声源的方向和位置。
如果你是五官科医生……
病人:我的耳朵听声音听不清楚了……
医生:可能1、
2、
3、
病人:我的孩子耳朵里有虫子等东西进去了……
病人:我游泳的时候,经常耳朵进水……
病人问你如何保护耳朵和听觉,你会告诉他生活中要注意些什么呢?
一般听觉保护的常识:
洗头及游泳时,避免污水进入耳内,引起耳朵发炎。
不要大力「醒」鼻子。
异物进入耳道时,切勿自行掏挖,以免弄伤耳膜,应尽快求医。
避免长时间收听耳筒收音机或录音机,音量亦应调较至中度或以下。
在噪音环境中,要用手掩着耳朵或戴上护耳用具。
在医生指导下,才可服用药物,因为过量服用某些药物可能会导致耳鸣或失听。
当发觉耳部不适时,例如痛楚或流脓,应尽快找医生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