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上)省六校高一期中联考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道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蓝巨星是非常巨大的蓝色星球,亮度是太阳的五百倍以上,但其寿命却比太阳短得多;其引力较强,有时会吞噬行星。宇宙中的蓝巨星很多,但一般认为,以其为中心绕转的天体存在生命的可能性极小。读下图,完成1-2题。
1.蓝巨星属于
A.星云
B.恒星
C.行星
D.卫星
2.围绕蓝巨星运行的天体很难有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①光照条件差 ②宇宙环境不安全 ③体积太小 ④温度过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地球因太阳“氦闪”而被迫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流浪地球”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步,终止地球自转;第二步,将地球推入木星轨道,借助木星引力,弹射出太阳系;第三步,地球经历2500年的星际流浪,抵达的新家园为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比邻星。下图为地球流浪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
3.影片中地球之所以要逃离太阳系是由于(
)
A.日心与地心距离发生变化
B.地球的体积、质量发生变化
C.地球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D.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发生变化
4.地球进入比邻星宜居轨道后,下列推测最可信的是(
)
A.比邻星位于河外星系
B.比邻星位于银河系
C.比邻星不会发光发热
D.比邻星绕太阳运动
5.比邻星能成为地球新家园是因为比邻星可以为地球提供(
)
A.充足的食物
B.适宜的大气
C.稳定的光照条件
D.大量的液态水
凌日即指太阳被一个小的暗星体遮挡,这种小的暗星体经常是太阳系行星,
也可以解释为凌日是内行星经过日面的一种天文现象。下图为某摄影师抓拍到的“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对接成功后“天神组合体”穿过日面的场景。完成6-7题。
6.“天神组合体”穿过日面的场景是一种“凌日”现象,在地球上看,太阳系中能产生“凌日”现象的行星是(
)
A.金星、木星
B.水星、金星
C.火星、木星
D.金星、火星
7.照片中的其他黑点属于某种太阳活动,它一般(
)
A.温度相对较低
B.会影响地球无线电长波通信
C.出现在太阳内部
D.以18年为一个活动周期
在有些城市的十字路口,我们能见到以太阳能为能源的交通信号灯,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8-9题。
8.有人注意到,同一交通信号灯在前后两天同一时段的亮度略有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最有可能是
A.海拔高低
B.风力大小
C.天气阴晴
D.交通流量
9.从太阳辐射角度考虑,下列城市中最适合设置这种交通信号灯的是
A.四川成都
B.西藏拉萨
C.吉林长春
D.浙江杭州
太阳的活跃区域在2018年3月2日的18个小时内喷发2次。这次的事件属于X级太阳耀斑事件,事件持续了整整48小时,能释放相当于10亿枚氢弹的能量。据此完成10-11题。
10.此次耀斑爆发对下列部门影响最小的是
A.航空运输服务业
B.广播电视传输服务业
C.卫星传输服务业
D.电力生产和供应业
11.此次爆发的大耀斑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
A.光球层
B.日冕层
C.色球层
D.平流层
读下图,完成12~13题。
12.关于图中地层叙述正确的是
A.组成该地层的岩石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
B.从上往下地层的年龄越来越老
C.从上往下地层化石中的生物越来越复杂
D.
该地层记录了地球46亿年来地壳运动的痕迹
13.图中甲化石的名称及其所处时代地球的演化特点是
A.
藻类化石--重要的成矿时期
B.
鱼类等脊椎动物化石--形成联合古陆
C.
鸟类化石--联合古陆解体
D.
小型哺乳动物化石--剧烈的地壳运动
在陕西某矿区,工人们发现在矿灯照耀下,夹在页岩地层中的煤层乌黑发亮,仔细辨认,还能看出苏铁、银杏等裸子植物粗大的树干。据此完成14-16题。
14.了解地球历史的主要途径是
A.地层和化石
B.生物和化石
C.岩石和地貌
D.古地理环境
15.该煤层形成的地质年代和该地质年代最繁盛的动物可能是
A.古生代,三叶虫
B.中生代,恐龙
C.前寒武纪,哺乳类
D.新生代第四纪,鱼类
16.根据材料推测,该煤层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是
A.湿热的森林地区
B.温暖广阔的浅海
C.湿热的草原地区
D.干旱的陆地环境
下图为地球上大气CO2浓度变化曲线示意图(设工业革命初期浓度倍数为1)。读图完成17-18题。
17.地质时期,地球CO2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海陆变迁
B.频繁的火山爆发
C.生物的呼吸作用
D.植物的出现和发展
18.古生代时期出现的森林大部分是
A.海生藻
B.裸子植物
C.被子植物
D.蕨类植物
五大连池风景区总面积1060
km2,14座新老时期火山的喷发年代跨越200多万年,被誉为“天然火山博物馆”和“打开的火山教科书”。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流将五个火山堰塞湖连在一起,形成了五大连池。结合五大连池(局部)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回答19-21题。
19.从火山口喷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A.①圈层
B.②圈层
C.③圈层
D.④圈层
20.五大连池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21.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④圈层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比较小
B.③圈层最可能为液态
C.②圈层横波不能通过
D.①圈层厚度海洋大于陆地
2020年北京时间5月6日21时53分,印度尼西亚班达海发生7.2级强震,震源深度110千米,震中位置如图1,随后多个国家相继发布海啸预警,。图2为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与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回答22-23题。
22.此次地震的震源所在圈层,在图2中对应的字母是(
)
A.A
B.B
C.C
D.D
23.此次地震发生后,地震波横波(S波)和纵波(P波)的传播速度在向上经过莫霍界面时发生的变化是(
)
A.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增加
B.S波完全消失,P波的波速突然下降
C.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下降
D.P波完全消失,S波的波速突然下降
2017年9月8日,在俄罗斯阿德勒上空,一架飞机与龙卷风狭路相逢,三条大小不一的风柱从天际垂到海面,飞机在极其危险的距离内躲过了这股自然之力,平安飞越该区域,成功着陆。据此完成24-25题。
24.飞机与龙卷风狭路相逢时,飞机正位于地球大气层中的
A.对流层
B.平流层
C.电离层
D.高层大气
25.该飞机在下降过程中,周围大气整体温度变化正确的是
A.逐渐下降
B.逐渐上升
C.先上升后下降
D.先下降后上升
地球大气中进行着各种不同的物理过程,产生着高天流云、风霜雨雪等异彩纷呈的自然现象。运用所学知识回答26-27题。
26.云雨现象主要分布在对流层,原因不包括( )
A.上冷下热
B.水汽、杂质含量多
C.对流旺盛
D.二氧化碳含量多
27.“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说明( )
A.对流层气温分布特点是随高度上升,气温降低
B.对流层空气上热下冷,空气不稳定
C.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
D.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有科学家通过实验提供了治理全球变暖的新视角,其主要是向高空发射一颗热气球,这颗热气球在平流层喷射雾状的金刚石粉、氧化铝、方解石等物质,进而在冷却地球的同时能修复臭氧层。结合下图,完成28-30题。
28.热气球喷射雾状的金刚石粉、氧化铝、方解石等物质发生在左图中的
A.a
层
B.b
层
C.c
层
D.d
层
29.“这些物质能冷却地球”主要是因为增大了右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30.以下各圈层对人类活动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对流层天气现象多发,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B.平流层存在着电离层,可以反射无线电波
C.平流层常有极光发生,是人类最佳观测点
D.高层大气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利于飞机飞行
生活中,我们在切大葱或洋葱的时候,会忍不住“泪流满面”。为此,我们可以在切菜的时候在旁边点燃一支蜡烛,便可极大的缓解眼部的不适感。下图为切大葱或洋葱示意图。据此完成31-32题。
31.从热力环流的角度看,点蜡烛后,切大葱或洋葱处(
)
A.空气受热上升
B.空气遇冷下沉
C.空气遇冷上升
D.空气受热下沉
32.下列热力环流示意图能反应上图蜡烛附近空气环流的(
)
A.
B.
C.
D.
图4示意2019年10月1日某时亚洲局部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据此完成33-34题。
33.此时,广州与上海相比(
)
A.风速小
B.风速大
C.气压低
D.气温低
34.此时,甲地的风向为
(
)
A.西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海水运动的形式是复杂多样的,表层海水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有海浪、潮汐、洋流。据此完成35-36题。
35.有关海浪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浪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
B.海啸只能由地震、火山爆发引起
C.风力是形成波浪的唯一动力
D.海浪主要由地、日、月三者的相互吸引产生
36.人类积极利用潮汐的方式有(
)
①麦田灌溉
②候潮进港
③潮汐发电
④滩涂养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潮汐时刻表能够反映不同时刻的潮水高度,是船舶进出港口的重要依据。2020年6月20日某海洋运输船来到中国辽宁省锦州港,该船是符合进港条件的最大吨位船舶。下图表示锦州港当日的潮汐时刻表,据此完成37-38题。
37.下列关于潮汐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水上升称为潮,海水下降称为汐
B.潮汐的形成与太阳对月球的引力有关
C.潮汐是深层海水最基本的运动形式之一
D.钱塘江大潮与杭州湾“口大肚小”的形状有关
38.此日,这艘船舶要进港卸货,最合理的进港时间是(
)
A.6
时
B.11
时
C.16
时
D.21
时
洋流对调节全球水热平衡起重要作用,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重要影响。读图,回答39-40题。
39.图中洋流对沿岸地区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①影响,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的纬度上限较高
B.②为暖流,使非洲西海岸温度升高
C.③为暖流,给北美洲带来丰沛降水
D.④为寒流,加剧了南美洲沿岸地区的荒漠化
40.图中渔场的成因是
A.寒暖流交汇
B.水温高
C.上升补偿流
D.水质好
二、综合题(共4大题,40分)
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在“中国太阳城”德州,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无处不在,低碳经济悄然融入百姓生活,下图示意德州的全国首条接受阳光照射8小时就可以使用7天的长达10千米的太阳能路灯街道。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
(1)若在下列城市中推广太阳能路灯,自然条件最不适宜的是(
)(1分)
A.银川
B.拉萨
C.成都
D.呼和浩特
(2)纬度大致相当的重庆、拉萨两地的年太阳总辐射量有什么差异?分析其原因。(4分)
(3)太阳能在生活中的应用,除了材料中提到的太阳能路灯之外,还有哪些?(3分)
42.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完成下列各题。(12分)
(1)图中字母代表的箭头含义分别是
A___
___;C_
_____;D_
_____;E____
__;F__
____;I__
____;(6分)
(2)从数量上看,A>D的原因是___
__。图中I的作用是___
。(2分)
(3)深秋,我国北方有寒潮活动的地区,农民常用浓烟笼罩大白菜地,可以防止大面积冻害,其主要原因是(
)(1分)
A.浓烟散射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B.浓烟反射大气逆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C.浓烟可阻挡冷空气入侵,防止大面积作物冻害
D.浓烟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
(4)如果夜晚多云,人们制造烟雾所起到的作用将变____(填“大”或“小”),原因是__
_。(3分)
4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各环节名称。(5分)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水循环的三种类型中,水循环总量最大的是________循环,能使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得到补充和更新的是________循环,黄河径流所属的水循环类型
___________循环。(3分)
(3)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的是______
环节(用字母表示)(1分)
(4)对水循环重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___
___。(1分)
①使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在其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②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
③使陆地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
④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44.下图为全球降水量及海洋表面平均温度、蒸发量与盐度的纬度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图中所示的全球表层海水盐度变化曲线与________变化曲线比较接近,海水盐度最高值出现在南北________附近的海域。(2分)
(2)图中显示,大部分纬度地带的海水盐度随水温上升而升高,而赤道附近海域水温最高,海水盐度曲线却呈波谷状,其原因是________。(1分)
(3)南纬60°附近的海水盐度约为________‰,与北纬60°附近的海域相比,其盐度更高的是
,原因是___________
____
_
。(4分)
(4)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可以看出
、
、
是影响海水盐度的重要因素。(3分)
地理答案
一、选择题答案
1—5
BDDBC
6-10
BACBD
11-15
CBBAB
16-20
ADDBC
21-25
BBCAB
26-30
DABBA
31-35
BAADA
36-40
DDCAA
二、综合题答案
41.【答案】
(1)
C
(1分)
(2)
拉萨年太阳总辐射量较重庆大。(1分)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中尘埃含量小,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晴天多,日照时间长。重庆位于四川盆地,盆地地形中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含水汽多,云雾天气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3分)
(3)
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子显示屏、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灶等。(任答3点得3分)
42.【答案】
(1)太阳辐射
大气反射的太阳辐射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地面反射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每空1分,共6分)
(2)大气的削弱作用
补偿地面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每空1分,共2分)
(3)
D
(1分)
(4)小
(1分)
因为夜间多云,大气逆辐射强,气温不会太低
(2分)
43.【答案】
(1)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2)海上内
海陆间
海陆间
(3)
B
(4)
C
(每空1分,共10分)
44.【答案】
(1)蒸发量
回归线
(每空1分,共2分)
(2)地处赤道低气压带,降水丰富(1分)
(3)
34
(1分)
南纬60°(1分)
北纬60°海区有大陆淡水大量注入,南纬60°基本上全是海洋
(2分)
(4)蒸发量
降水量
入海径流量
(每空1分,共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