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锐角三角函数 数学活动 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8章 锐角三角函数 数学活动 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1-25 22:46: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第二十八章
锐角三角函数
数学活动
人教版
九年级数学下册
教学课件
1.
情景导学
1
2.
活动目标
2
3.
新课进行时
4.
知识小结
目录
Contents
5.
随堂演练
6.
课后作业
第一部分
情景导学
  半圆形量角器,细线,小挂件(或其他小重物),软尺,利用这些小物件可以制成什么器具呢?
  测角仪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利用测角仪测定实际物体的高度.
想一想
情景导学
第二部分
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
1.能自制测角仪,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测
量物高的方案.
2.能运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根据测量
的数据计算物高.
重点:自制测角仪,测量物高.
难点:测量活动.
新课目标
第三部分
新课进行时
制作测角仪,测量树的高度
活动1
阅读课本“活动1”.
1.测角仪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
2.测角仪上角的读数与仰角有怎样的关系?
思考:
如何制作一个简易的测角仪呢?
1
把一根细线固定在半圆形量角器的圆心处.
在细线的另一端系一个小挂件即可.
2
新课进行时
将仪器拿到眼前,使视线沿着仪器的直径刚好到达树的最高点(如图).
1.如何使用测角仪呢?

思考:
2.如何测出物体的高度呢?
(1)读出仰角α的度数
(2)
测出人到树的底部的距离L.
(3)根据三角函数可计算出树的高度h.
新课进行时
利用测角仪测量塔高
活动2
思考:
如何测量塔高呢?
1.在塔前的平地上选择一点A,用活动1中制作的测角仪测出看塔顶的仰角α(如图).
步骤
新课进行时
步骤
2.在A点和塔之间选择一点B,测出你由B点看塔顶的仰角β.
3.
测出A,B两点间的距离.
如何计算出塔的高度呢?
思考:
解:
设塔高为x,测量者的身高为y,根据题意列方程,得
解这个方程,就可以求出塔高x.
新课进行时
第四部分
知识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知识小结:
1.制作测角仪,测量物体的高度.
2.利用测角仪,测量塔高
思想方法小结:
建模思想、数形结合思想
知识小结
第五部分
随堂演练
1.如图,某数学兴趣小组想测量一棵树CD的高度,他们先在点A处测得树顶C的仰角为30°,然后沿AD方向前行10
m到达B点,在B处测得树顶C的仰角为60°(A、B、D三点在同一直线上).请你根据他们的测量数据计算这棵树的高度.
解:由题意知,∠CAD=30°,
∠CBD=60°,则
∠ACB=30°=
∠CAB,AB=BC=10
在Rt△BCD中,CD=CB?sin60°=
随堂演练
2.如图,在活动课上,小明和小红合作用一副三角板来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已知小明的眼睛与地面的距离(AB)是1.7
m,他调整自己的位置,设法使得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保持水平,且斜边与旗杆顶端M在同一条直线上,测得旗杆顶端M的仰角为45°;小红眼睛与地面的距离(CD)是1.5
m,用同样的方法测得旗杆顶端M的仰角为30°.两人相距28
m且位于旗杆两侧(点B、N、D在同一条直线上).求旗杆MN的高度(结果精确到0.1
m)
解:如图所示,作AE⊥MN于E,CF⊥MN于F.设MN=x.
在Rt△MAE中,ME=MN-EN=MN-AB=x-1.7,∠MAE=45°,
∴AE=ME=x-1.7.
随堂演练
在Rt△MCF中,MF=MN-NF=MN-CD=x-1.5,∠MCF=30°,
又∵BD=BN+ND=AE+FC,
∴x-1.7+
(x-1.5)=28.
∴x≈11.8.∴MN≈11.8(m).
因此,旗杆MN的高度约为11.8
m.
随堂演练
3.(2019.天门)如图,为了测量旗杆AB的高度,在教学楼一楼C测得旗杆顶部的仰角为60°,在四楼点D处测得旗杆的仰角为30°,已知点C,B在同一条水平线上,CD=9.6米.求旗杆AB的高度.
随堂演练
第六部分
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
1、完成教材本课时对应习题;
2、完成同步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欣赏
谢谢大家!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