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1-26 08:52:18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1.
口算
①5÷6=
②7÷12=
③3÷8=
④10÷3=
⑤12÷24=
⑥18÷4=

=(
)÷(


=(
)÷(

2.
思考: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
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
除数
(除数不为0)
5
9
15
14
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顺利升空。在太空中执行此次任务的航天员杨利伟在飞船里向人们展示了联合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10cm
15cm
15cm
10cm
15cm
15cm
长比宽多多少厘米:
宽比长少多少厘米:
长是宽的多少倍:
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15-10
15-10
15÷10
10÷15
学习目标:
1.我能知道什么叫做比,会读写比,知道比各部分的名称,会求比值。
2.我能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长是宽的几倍,长和宽的比是
15比10,
宽是长的几分之几,宽和长的比是
10比15。
注:两个数量进行比较,一定要弄清谁和谁比,谁在前,谁在后,不能随便颠倒位置,否则,比表示的具体意义就变了。
同类量的比
,一定要是同级单位。
“神舟”五号进入运行轨道后,在距地
350km的高空作圆周运动,平均90分钟绕地球一周,大约运行42252km。那么飞船进入轨道后平均每分钟飞行多少千米?
42252÷90
能不能用比的关系表示出来呢?
路程和时间的比是
42252比90
非同类量的比
自学提示:(课本第49页)
1.什么叫做比?
2.比的读、写法。
3.比的各部分名称分别叫什么?
4.怎样求一个比的比值?
5.比值可以怎样表示

自学检测:
1.两个数的比表示

2.“:”是
,读作

15比10
记作
,10:15
读作

3.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
,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

4.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

5.比值可以用
表示。
两个数相除
比号

15:10
10比15
前项
后项
比值
分数、小数、整数
考考你:
15÷10=
15:10=
=
比和除法、分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15÷10=
=
15:10
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类别

系(相当于)
区别

比的前项
一种关系
除法
除数
分数
—分数线
一种运算
一种数
注意
因为除数、分母不能为0,
所以比的后项不能为0。
综合检测:
一、判断
1.4÷5又可以说成4比5,比值是



2.小强身高148厘米,小明身高12分米,
小强和小明身高的比是148﹕12。


3.六(2)班有男生30人,女生20人,六
(2)班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
。(

厘米
分米
二、填空
1.小敏和小亮在文具店买同样的练习本。小敏买了6本,共花了1.8元。小亮买了8本,共花了2.4元。
小敏和小亮买的练习本数之比是(
):(
),比值是(
);
小敏和小亮花的钱数之比是(
):(
),比值是(
)。
总价÷数量=单价
6
0.3
6
2.4
1.8
0.75
8
0.75
1.8
2.
3:(
)=24

):8=0.5
比值=前项÷后项
后项=前项÷比值
前项=比值×后项
4
辨一辨:足球比赛中的比分9∶0与这节课所学的比一样吗?
各类比赛中的比不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比,它只是一种计分形式,是比较大小的,是相差关系,不是相除关系。
注意
收获《比的意义》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48-49页的相关内容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会读写比,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掌握求比值的方法,能准确地求出比值。
2.使学生理解比、分数、除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通过观察和思考,理解数学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体会变中有不变的思想。
3.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能力,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求比值的方法。
难点:理解比的意义。
四、教学准备与手段:多媒体课件、学习单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子曰:温故而知新。我们先来做几道复习题,看你能否从中获取新的知识。
口算
①5÷6=
②7÷12=
③3÷8=
④10÷3=
⑤12÷24=
⑥18÷4=
⑦=(
)÷(

⑧=(
)÷(

思考: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请学生把答案写在练习本上,做完思考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是什么?。
出示答案,对照答案改正错误。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
这一部分内容大家掌握的还不错,老师再考你一题,你知道中国航天第一人是谁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情景问题: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顺利升空。在太空中,执行此次任务的航天员杨利伟在飞船里向人们展示了联合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出示两面旗帜的图片)观察这两面旗帜,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明确两面旗帜都是长15CM,宽10CM。
比较它们的长和宽的关系,你能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
预设:
长比宽多多少厘米?
15-10;
(2)宽比长少多少厘米?
15-10;?
(3)长是宽的多少倍?
15÷10;?
(4)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10÷15。
其中长和宽的倍数关系,除了用除法表示,还有一种表示方法,那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比。
为了更高效地学习,老师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出示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我能知道什么叫做比,会读写比,知道比各部分的名称,会求比值。
2.我能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请学生自由读学习目标,然后指名读一遍。)明确目标,开始本节课的学习。
(二)探究新知
长是宽的几倍,可以说长和宽的比是
15比10,
宽是长的几分之几,可以说宽和长的比是
10比15。
强调:两个数量进行比较,一定要弄清谁和谁比,谁在前,谁在后,不能随便颠倒位置,否则,比表示的具体意义就变了。
不论是长和宽的比还是宽和长的比,都是两个长度的比,相比的两个量是同类的量,这种叫做同类量的比。同类量的比一定要是同级单位。
出示情景:“神舟”五号进入运行轨道后,在距地
350km的高空作圆周运动,平均90分钟绕地球一周,大约运行42252
km。那么飞船进入轨道后平均每分钟飞行多少千米?
问题要求的是什么?
怎样求速度?(速度=路程÷时间,42252÷90)
能不能用比的关系表示出来呢?(路程和时间的比是42252比90)
路程和时间是两个不同类的量,这种叫做非同类的比。
(出示自学提示)说了那么多的比,到底什么是比?如何读写比?比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怎样求一个比的比值?比值可以怎样表示?
带着这些问题,认真阅读课本第48-49页的内容。可以采用“圈一圈”“画一画”等方法,找出答案,并把不懂的地方标注下来。
现在老师来看看你学会了吗?请独立完成自学检测。
两个数的比表示

“:”

,读作

15比10
记作
,10:15
读作

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
,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

比值可以用
表示。
指名汇报,相即板书。
15

10
=
15
÷
10
=












通过自学检测,了解学生自学情况。你觉得现在我们完成了哪一个目标?
老师来考考你,计算15÷10=
,15:10=
,=
比较3道等式,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思考比和除法、分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并完成表格。
类别
联系(相当于)
区别

比的前项
一种关系
除法
除数
分数
—分数线
指名汇报,集体纠正。提醒因为除数、分母不能为0,所以比的后项不能为0。
(三)巩固练习
现在我们的目标都达成了,你敢接受挑战吗?请完成综合检测。
1.判断
①4÷5又可以说成4比5,比值是。


②小强身高148厘米,小明身高12分米,小强和小明身高的比是148:12。


③六(2)班有男生30人,女生20人,六(2)班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


2.填空
①小敏和小亮在文具店买同样的练习本。小敏买了6本,共花了1.8元。小亮买了8本,共花了2.4元。
小敏和小亮买的练习本数之比是(
):(
),比值是(
);
小敏和小亮花的钱数之比是(
):(
),比值是(
)。
小敏所花的钱数和练习本数之比是(
):(
),比值是(
)。

3:(
)=24

):8=0.5
指名汇报,集体交流,共同订正,针对易错问题进行指导强调。
(四)课堂小结
愉快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不知不觉不觉中一节课就要结束了,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你们的收获可真多。前几天我们进行了足球比赛,最后帮老师辨一辨:足球比赛中的比分9∶0与这节课所学的比一样吗?
明确:各类比赛中的比不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比,它只是一种计分形式,是比较大小的,是相差关系,不是相除关系。
现在你对比是不是又有了新的认识?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板书设计

两个数相除
15

10
=
15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