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同步练习(含解析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同步练习(含解析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1-25 16:44: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十一课同步练习(含答案)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图片反映的都是抗日战争时期发生的战役,其中图片与意义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A.图一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B.图二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利
C.图三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D.图四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2、下列影视作品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民英勇抗敌的事迹。其中,以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抗敌为主题的有(
)
①《地道战》②(地雷战》
③K
血战台儿庄》
④X铁道游击队》⑤(
长沙保卫战》
A.②③④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①④⑤
3、(江苏镇江中考)日方《华北方面军作战记录》记载:“1940年8月20日夜,(八路军)向我交通线发动奇袭,将铁路、桥梁及通信设施加以炸毁或破坏,因此损失甚....日军的这一作战记录是对下列哪一战役的总结(
)
A.平型关战役
B.百团大战
C.武汉会战
D.台儿庄战役
4.下面表格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时间
地点
参战部队
战果
1937年9月
山西东北部
八路军第一一五师
全歼日军1
000多人
A.平型关大捷
B.长沙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5.下列不属于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敌后抗8根据地的是(
)
A.晋察冀根据地
B.苏南根据地
C.晋冀豫根据地
D.陕北根据地
6.为了巩固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采取的政策和措施不包括(
)
A.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B.领导根据地军民发展生产
C.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D.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7.“一.且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奔战场。”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组织发起的重大战役是(
)
①平型关大捷②台
儿庄战役③百
团大战④卢沟桥守卫战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8.(山东聊城中考)下图是某同学整理的“百团大战”资料卡片。其中表述错误的是百团大战的(
)
A.时间'
B.背景
C
指挥
D.意义
9.某人在抗日战争《千字文)中写道:“平型告捷,狙歼板垣。南京屠杀,血腥毕见。卅万军民,含恨九泉…….晋冀鲁豫,报仇焰燃。”此文直接涉及的史实有(

平型关大捷②淞沪会战
③南京大屠杀④敌后抗日斗争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37
年9月25日拂晓,日军板垣师团第.二十一旅后续部队乘汽车100
余辆,附辎重大车200余辆,由东向西开进我军预伏阵地。我军抓住战机,全歼被围日军。此战役对配合友军作战,保卫山西,振奋军成有着重要意义。
材料二
材料三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
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战斗日以继夜,一连厮杀了5个月。100
团人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敌人占有的煤矿、电厂.铁路、桥梁、公路、车辆和电讯都遭到破坏。
请回答:
(1)材料-
-所述是哪次战役?“我军”指哪支部队?“友军”指什么?这场战役具有什么重大意义?
(2)材料二图片反映的是抗日根据地军民坚持抗战的情景。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根据地抗战的特点。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次战役?指挥者是谁?主要目标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十一课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图片反映的都是抗日战争时期发生的战役,其中图片与意义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A.图一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B.图二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利
C.图三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D.图四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重要历
史事件的掌握。图一九一八事变是局部抗战的开始;图二所示与百团大战有关,其属于敌后战场的抗战;图三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而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图四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因此,D项表述正确。
2、下列影视作品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民英勇抗敌的事迹。其中,以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抗敌为主题的有(
)
①《地道战》②(地雷战》
③K
血战台儿庄》
④X铁道游击队》⑤(
长沙保卫战》
A.②③④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①④⑤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地道战)《地雷战》《铁道游击队》都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抗敌的事迹,所以①②④符合题意。《血战台儿庄X长沙保卫战》反映的是国民党正面战场抗击日军的事迹。
3、(江苏镇江中考)日方《华北方面军作战记录》记载:“1940年8月20日夜,(八路军)向我交通线发动奇袭,将铁路、桥梁及通信设施加以炸毁或破坏,因此损失甚....日军的这一作战记录是对下列哪一战役的总结(
)
A.平型关战役
B.百团大战
C.武汉会战
D.台儿庄战役
答案B
解析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对日
本侵略者打出重拳,敌后战场成为全国抗战焦点。100
多个团一齐奔赴抗日火线,破坏交通线、摧毁日伪据点。敌占区不再是侵略者的乐因,敌后无畏又聪慧的“反抗者”们,足使日军如临深渊、心惊胆寒。
4.下面表格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时间
地点
参战部队
战果
1937年9月
山西东北部
八路军第一一五师
全歼日军1
000多人
A.平型关大捷
B.长沙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答案.A
解析:1937
年9月,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师长林彪率领下,在平型关一带伏击日军,歼灭日军1
000多人。这就是平型关大捷。故选A项。
5.下列不属于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敌后抗8根据地的是(
)
A.晋察冀根据地
B.苏南根据地
C.晋冀豫根据地
D.陕北根据地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全民
族抗战爆发后,八路军和新四军挺进敌后,先后建立了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山东、苏南等抗日根据地。陕北根据地早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就已经建立了,故选D项。
6.为了巩固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采取的政策和措施不包括(
)
A.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B.领导根据地军民发展生产
C.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D.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答案.C
解析:为巩固根据地,争取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各项政策和措施: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发展生产,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政策,故选C项。
7.“一.且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奔战场。”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组织发起的重大战役是(
)
①平型关大捷②台
儿庄战役③百
团大战④卢沟桥守卫战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知识的理解判断能力.台儿庄战役是由国民党领导的;卢沟桥守卫战是卢沟桥事变后国民党第二十九军与日军进行的激烈战斗。平型关大捷和百团大战都是八路军取得的重大胜利,①③符合题意。
8.(山东聊城中考)下图是某同学整理的“百团大战”资料卡片。其中表述错误的是百团大战的(
)
A.时间'
B.背景
C
指挥
D.意义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百团大战的背景是日军实行“囚笼政策”,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和蚕食,故选B项。
9.某人在抗日战争《千字文)中写道:“平型告捷,狙歼板垣。南京屠杀,血腥毕见。卅万军民,含恨九泉…….晋冀鲁豫,报仇焰燃。”此文直接涉及的史实有(

平型关大捷②淞沪会战
③南京大屠杀④敌后抗日斗争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C
解析:由材料关键信息“平型告捷”“南京屠杀”“晋冀鲁豫”可知,此文直接涉及平型
关大捷、南京大屠杀、敌后抗日斗争。故逸C项。
二、非选择题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37
年9月25日拂晓,日军板垣师团第.二十一旅后续部队乘汽车100
余辆,附辎重大车200余辆,由东向西开进我军预伏阵地。我军抓住战机,全歼被围日军。此战役对配合友军作战,保卫山西,振奋军成有着重要意义。
材料二
材料三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
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战斗日以继夜,一连厮杀了5个月。100
团人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敌人占有的煤矿、电厂.铁路、桥梁、公路、车辆和电讯都遭到破坏。
请回答:
(1)材料-
-所述是哪次战役?“我军”指哪支部队?“友军”指什么?这场战役具有什么重大意义?
(2)材料二图片反映的是抗日根据地军民坚持抗战的情景。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根据地抗战的特点。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次战役?指挥者是谁?主要目标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
(1)平型关大捷。八路军第一-五师。国民党军队。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2)根据地军民以主力部队和民兵为骨干,以广大群众为基础,展开人民游击战争。
(3)百团大战。彭德怀。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