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1 匀变速直线运动—【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检测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1 匀变速直线运动—【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检测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1-25 14:5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匀变速直线运动练习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其中1-8为单选题,9-12为多选题,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现有八个描述运动的物理量:①位移;②路程;③时间;④瞬时速度;⑤平均速度;⑥速率;⑦速度变化量;⑧加速度。全部是矢量的组合是(

A.①②④⑤⑥
B.①⑤⑥⑦⑧
C.④⑤⑥⑦⑧
D.①④⑤⑦⑧
2.关于速度、速度的改变量、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速度等于零,加速度一定等于零
B
物体的速度改变量大,加速度就大
C.物体的速度改变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D.在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不可能减小
3.物体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下列哪个量一定是相等的( 

A.
位移
B.
加速度
C.
平均速度
D.
平均速率
4.在光滑足够长的斜面上,有一物体以10m/s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运动,如果物体的加速度始终为5m/s2,方向沿斜面向下,那么经过3s后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是
A.25m/s,沿斜面向下
B.5m/s,沿斜面向下
C.5m/s,沿斜面向上
D.25m/s,沿斜面向上
5.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的关系是:x=4t-1.5t2,x与t的单位分别为m和s,则质点的初速度与加速度分别为(

A.4
m/s与-1.5
m/s2
B.8
m/s与-1.5
m/s2
C.4
m/s与-3.0
m/s2
D.4
m/s与3.0
m/s2
6.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相继经过两段距离均为16
m的路程,第一段用时4s,第二段用时2s,则物体的加速度是(

A.
m/s2
B.
m/s2
C.1
m/s2
D.
m/s2
7.一辆汽车以20
m/s的速度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突然发现前方有障碍物,立即刹车,汽车以大小为5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那么刹车后2
s内与刹车后6
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大小之比为(  )
A.
1:3
B.
3:4
C.
3:1
D.
2:3
8.物体做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2s末速度大小为3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在前2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3m/s
B.
物体在前4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3m/s
C.
物体在前2s内的位移大小为3m
D.
物体在前4s内的位移大小为3m
9.物体由静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
s内通过的位移是3
m,则(
)
A.
第3
s内平均速度是3m/s
B.
物体的加速度是1.2m/s2
C.
前3
s内的位移是6m
D.
2.5s末的速度是3m/s
10.完全相同的三块木块并排固定在水平面上,一颗子弹以速度v水平射入,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穿过第三块木块后速度恰好为零,则子弹依次射入每块木块时的速度之比和穿过每块木块所用时间之比为( 
 )
A.v1∶v2∶v3=3∶2∶1
B.v1∶v2∶v3=∶∶1
C.t1∶t2∶t3=1∶(-1)∶(-)
D.t1∶t2∶t3=(-)∶(-1)∶1
11.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汽车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接着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到乙地刚好停止。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在0~t0和t0~3t0两段时间内(

A.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1
B.位移大小之比为1:2
C.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1
D.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2:1
12.如图所示,两光滑斜面在B处连接,小球从A处由静止释放,经过B、C两点时速度大小分别是3
m/s和4
m/s,AB=BC。设球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球在AB、BC段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4∶3
B.球由A运动到C的过程中平均速率为2.1
m/s
C.小球在AB、BC段的运动时间之比为7∶3
D.小球从B运动到C过程中平均速度大小为3.5
m/s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实验题(每空2分,共24分)
13.(1)电火花计时器是利用火花放电在纸带上打出小孔而显示出点迹的计时仪器,它的工作电压是
V,当电源的工作频率是50
Hz时,它的打点间隔是
s。
(2)在做“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取下一段纸带研究其运动情况,如图所示,设0点为计数的起始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则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s,第一个计数点与起始点的距离s1

cm,打第一个计数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为
m/s,物体的加速度为
m/s2。
14.用打点计时器可测纸带运动的时间和位移,下面是没有按操作顺序写的不完整的实验步骤。按实际操作的合理步骤,将各步骤的字母代号顺序写在空白处。
A.在电磁打点计时器的两接线柱上分别接上导线,导线的另一端分别接在约
V的
电源的两个接线柱上。
B.把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让纸带穿过
,并压在
下面。
C.切断电源,取下纸带,用刻度尺测量从计时开始点到最后一个点间的距离Δx。
D.如果打点周期为T,则纸带上n个清晰的点间记录的时间Δt=

E.打开电源开关,再用手水平的拉动纸带,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
F.利用公式v=Δx/Δt计算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

三、计算题(本题共3个小题,15题8分、16题8分、17题12分,共28分,解答时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飞机着陆后做匀变速直线运动,10
s内前进450
m,此时速度减为着陆时速度的一半.试求:
(1)飞机着陆时的速度;
(2)飞机着陆后30
s时距着陆点多远?
16.一辆汽车遇紧急情况刹车,以8m/s的初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0.4m/s2。从刹车开始计时,求:
(1)汽车10s末的速度大小;
(2)汽车经30s位移大小。
17.一个物体的初速度是2m/s,以0.5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
(1)物体在第3秒末的速度;
(2)物体在前3秒内的位移;
(3)物体在第4秒内的位移;
(4)物体在第4秒内的平均速度。
匀变速直线运动练习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其中1-8为单选题,9-12为多选题,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现有八个描述运动的物理量:①位移;②路程;③时间;④瞬时速度;⑤平均速度;⑥速率;⑦速度变化量;⑧加速度。全部是矢量的组合是(
D

A.①②④⑤⑥
B.①⑤⑥⑦⑧
C.④⑤⑥⑦⑧
D.①④⑤⑦⑧
2.关于速度、速度的改变量、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
物体的速度等于零,加速度一定等于零
B
物体的速度改变量大,加速度就大
C.物体的速度改变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D.在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不可能减小
3.物体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下列哪个量一定是相等的( B

A.
位移
B.
加速度
C.
平均速度
D.
平均速率
4.在光滑足够长的斜面上,有一物体以10m/s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运动,如果物体的加速度始终为5m/s2,方向沿斜面向下,那么经过3s后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是
A.25m/s,沿斜面向下
( B

B.5m/s,沿斜面向下
C.5m/s,沿斜面向上
D.25m/s,沿斜面向上
5.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的关系是:x=4t-1.5t2,x与t的单位分别为m和s,则质点的初速度与加速度分别为(
C

A.4
m/s与-1.5
m/s2
B.8
m/s与-1.5
m/s2
C.4
m/s与-3.0
m/s2
D.4
m/s与3.0
m/s2
6.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相继经过两段距离均为16
m的路程,第一段用时4
s,第二段用时2
s,则物体的加速度是(
B

A.
m/s2
B.
m/s2
C.1
m/s2
D.
m/s2
7.一辆汽车以20
m/s的速度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突然发现前方有障碍物,立即刹车,汽车以大小为5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那么刹车后2
s内与刹车后6
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大小之比为( B )
A.
1:3
B.
3:4
C.
3:1
D.
2:3
8.物体做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2s末速度大小为3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物体在前2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3m/s
B.
物体在前4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3m/s
C.
物体在前2s内的位移大小为3m
D.
物体在前4s内的位移大小为3m
9.物体由静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
s内通过的位移是3
m,则(
ABD
)
A.
第3
s内平均速度是3m/s
B.
物体的加速度是1.2m/s2
C.
前3
s内的位移是6m
D.
2.5s末的速度是3m/s
10.完全相同的三块木块并排固定在水平面上,一颗子弹以速度v水平射入,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穿过第三块木块后速度恰好为零,则子弹依次射入每块木块时的速度之比和穿过每块木块所用时间之比为( BD )
A.v1∶v2∶v3=3∶2∶1
B.v1∶v2∶v3=∶∶1
C.t1∶t2∶t3=1∶(-1)∶(-)
D.t1∶t2∶t3=(-)∶(-1)∶1
11.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汽车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接着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到乙地刚好停止。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在0~t0和t0~3t0两段时间内(
BC

A.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1
B.位移大小之比为1:2
C.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1
D.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2:1
12.如图所示,两光滑斜面在B处连接,小球从A处由静止释放,经过B、C两点时速度大小分别是3
m/s和4
m/s,AB=BC。设球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CD

A.球在AB、BC段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4∶3
B.球由A运动到C的过程中平均速率为2.1
m/s
C.小球在AB、BC段的运动时间之比为7∶3
D.小球从B运动到C过程中平均速度大小为3.5
m/s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实验题(每空2分,共24分)
13.(1)电火花计时器是利用火花放电在纸带上打出小孔而显示出点迹的计时仪器,它的工作电压是
220
V,当电源的工作频率是50
Hz时,它的打点间隔是
0.02
s。
(2)在做“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取下一段纸带研究其运动情况,如图所示,设0点为计数的起始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则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0.1
s,第一个计数点与起始点的距离s1

4
cm,打第一个计数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为
0.45
m/s,物体的加速度为
1
m/s2。
14.用打点计时器可测纸带运动的时间和位移,下面是没有按操作顺序写的不完整的实验步骤。按实际操作的合理步骤,将各步骤的字母代号顺序写在空白处。
A.在电磁打点计时器的两接线柱上分别接上导线,导线的另一端分别接在约
8
V的
交流
电源的两个接线柱上。
B.把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让纸带穿过
限位孔
,并压在
复写纸
下面。
C.切断电源,取下纸带,用刻度尺测量从计时开始点到最后一个点间的距离Δx。
D.如果打点周期为T,则纸带上n个清晰的点间记录的时间Δt=
(n-1)T

E.打开电源开关,再用手水平的拉动纸带,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
F.利用公式v=Δx/Δt计算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
BAECDF

三、计算题(本题共3个小题,15题8分、16题8分、17题12分,共28分,解答时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飞机着陆后做匀变速直线运动,10
s内前进450
m,此时速度减为着陆时速度的一半.试求:
(1)飞机着陆时的速度;
(2)飞机着陆后30
s时距着陆点多远?
16.一辆汽车遇紧急情况刹车,以8m/s的初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0.4m/s2。从刹车开始计时,求:
(1)汽车10s末的速度大小;
(2)汽车经30s位移大小.
解:(1)设汽车10s后的速度为v,
则由?v=v0+at
代入数据:v=8+(-0.4)×10
?得v=4m/s
(2)由
代入数据:
??得t=20s
由于汽车只要经过20s即停止,故
由02-v02=2ax?
代入数据:
??得x=80m???
答:(1)汽车10s末的速度大小为4m/s;
(2)汽车停止所用的时间20s;
(3)汽车经30s位移大小80m
17.一个物体的初速度是2m/s,以0.5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
(1)物体在第3秒末的速度;
(2)物体在前3秒内的位移;
(3)物体在第4秒内的位移;
(4)物体在第4秒内的平均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