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

文档属性

名称 我的母亲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6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3-20 13:4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3张PPT。贤母使子贤。
——韩婴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高尔基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但丁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
——米尔 在孩子们的口头心里,母亲就是上帝的名字。                      ——萨克雷 我的母亲胡适 胡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诗人、学者。中国白话文的倡导者、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荣获35项美国博士桂冠。
留学美国,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校长。出版新诗集《尝试集》,第一个引发白话文运动,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很有影响的人物。
曾任国民政府驻美国大使,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胡适一生在哲学、文学、史学、古典文学考证诸方面都有很大成就。 找出文中胡适对她母亲的称呼。慈母
恩师
严父
严师母亲是如何督促我学习的? 母亲除了督促“我”学习外,还训练“我”做人,她是如何做的? 母亲对我的严格要求,是一种爱的表现,那么母亲对我的爱还有没有别的表达方式呢? 我们家乡的蒙馆学金太轻,每个学生每年只送两块银元。先生对于这一类学生,自然不肯耐心教书,每天只教他们念死书,背死书,从来不肯为他们“讲书”……
我一个人不属于这“两元”的阶级,我母亲渴望我读书,故学金特别优厚,第一年就送了六块钱,以后每年增加,最后一年加到十二元。这样的学金,在家乡要算“打破纪录”的了。 有一天,一件小事使我突然明白我母亲增加学金的大恩惠。一个同学的母亲来请禹臣先生代写家信给她的丈夫;信写成了,先生交她的儿子晚上带回家去。一会儿,先生出门去了,这位同学把家信抽出来偷看。他突然过来问我道:“糜,这信上第一句‘父亲大人膝下’是什么意思?”他比我只小一岁,也念过《四书》,却不懂“父亲大人膝下”是什么!这时候,我才明白我是一个受到特别待遇的人,因为别人每年出两块钱,我去年却送十块钱。
——《胡适自传·四十自述》“当家的后母”:
母亲(23)
大女儿(30)、二女儿(27)、大儿子(25)、三女儿(21)、二儿子和三儿子(19)、
我(4)
胡适与鲁迅
胡适与鲁迅相识北大,先是朋友,后来因为思想与政见的不同,导致他们最后分道扬镳。鲁迅当年骂胡适,是尽人皆知的,但是,胡适则采取 “老僧不见不闻 ”的态度,不反击,不回应。鲁迅去世之后,胡适不仅没有说过一句恶话,相反还说了不少公道话。胡适曾在书信中说:“凡论一人,总须持平。爱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方是持平。鲁迅自有他的长处。如他早年的文学作品,如他的小说史研究,皆是上等工作。”
胡适有一句名言:“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待人要在有疑处不疑。”
胡适还说过:“人家骂我的话,我统统都记不起了,并且要把它忘记得更快更好!”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先母行述》中,他曾这样写到:
生未能养,病未能侍,毕世勤劳
未能丝毫分任,生死永诀乃亦未
能一面。平生惨痛,何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