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八年级科学上册补充练习--6.5固态物质
一、选择题
1.关于碳元素组成的几种单质叙述错误的是
(
)
A.石墨是最软的矿物之一
B.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C.石墨是最优良的绝缘材料
D.C60是新型超导材料
【答案】C
2.科学家用有机分子和球形笼状分子,首次制成了“纳米车”(如图)。“纳米车”底盘和轮轴由一种有机分子构成,而轮轴末端是四个球形笼状的C60分子制成的轮子。“纳米车”可以用来运输单个的有机分子,生产复杂的材料或药物。下列有关“纳米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60是一种新型的非金属单质
B.“纳米车”是混合物
C.“纳米车”运输单个的有机分子的过程肉眼可见
D.“纳米车”研制成功说明人类操纵分子技术又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答案】C
3.下列关于碳的几种单质的组成和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璀璨夺目的天然钻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B.长期未用而难开启的铁锁,可在锁孔中加入少量铅笔芯来作润滑剂
C.铅笔芯主要是用铅和少量碳粉制成的
D.活性炭可作防毒面具的滤毒剂
【答案】C
4.假设两套完全相同的(如图甲所示)加热装置,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体积的M固体和N固体.它们的加热时间一温度曲线如图乙所示(M为实线,N为虚线),在35min内M物质从固体熔化成了液体,N物质始终是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乙知,M、N肯定都是晶体
B.由图乙知,M、N肯定都是非晶体
C.由图乙知,M肯定是晶体,N肯定是非晶体
D.这种加热方法一般称为“水浴法”优点是被加热物质受热比较均匀,缺点是加热温度一般不会超过100℃
【答案】D
5.科研人员发现,将一种合金液添加到两金属块之间,合金液固化后能把金属块连接起来,从而实现常温焊接.这种合金液发生的物态变化与下列现象相同的是(
)
A.初春,薄雾缥缈
B.盛夏,夜深露重
C.深秋,天降浓霜
D.寒冬,滴水成冰
【答案】D
6.下列现象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
)
A.烟雾缭绕
B.花香怡人
C.雪花飘飘
D.尘土飞扬
【答案】B
7.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
A.初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
B.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
C.深秋,红红的苹果蒙上白霜
D.严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
【答案】A
8.下列材料,既是晶体又是导体的是(
)
A.塑料
B.冰
C.陶瓷
D.铁
【答案】D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晶体熔化时温度不断上升
B.非晶体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
C.物质熔化时都要在一定温度下进行
D.物质凝固时都要放出热量
【答案】D
10.下列物质中,可用于制作铅笔芯的是
(
)
A.金刚石
B.生石灰
C.石墨
D.石灰石
【答案】C
11.探究科学规律和解决实际问题常用到许多重要的科学思想和方法,下列过程中运用的科学方法错误的是(
)
A.测量一张白纸的厚度。(累积法)
B.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控制变量法)
C.根据熔化过程的不同,将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分类法)
D.用扩散现象证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等效替代法)
【答案】D
二、填空题
12.晶体都有一定熔化温度和凝固温度分别叫做_____、______。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熔点_______,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凝固点;熔点与物质的_____
和_____有关。
【答案】熔点
凝固点
相同
种类
气压
13.下面是碳的几种单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小圆圈均代表碳原子。
(1)在物质甲的结构中,每个碳原子最多连有______个碳原子。
(2)根据乙物质层与层之间能发生滑动,具有滑腻感的特点,写出它的一种用途_________。
(3)图中物质丙的化学式为C60,已知硅的一种单质也有与物质丙相同的原子数和类似的结
构,有科学家尝试把物质丙的一个分子放进硅的这种单质的一个分子中,反应形成一种新型分子,该分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答案】(1)4
(2)制作润滑剂。(3)Si60C60
14.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像,根据图像能够知道:
(1)该物质是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___℃,熔化时间为________________min。
(3)熔化过程中该物质处于_______________状态。
【答案】晶体
48
6
固液共存
15.如图所示是某液体物质在降温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像,由图可判断此物质是属于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从t=0起经过_______min后该物质完全变为固体,在这个过程中,该物质的内能将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答案】晶体
3
减小华师大版八年级科学上册补充练习--6.5固态物质
一、选择题
1.关于碳元素组成的几种单质叙述错误的是
(
)
A.石墨是最软的矿物之一
B.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C.石墨是最优良的绝缘材料
D.C60是新型超导材料
2.科学家用有机分子和球形笼状分子,首次制成了“纳米车”(如图)。“纳米车”底盘和轮轴由一种有机分子构成,而轮轴末端是四个球形笼状的C60分子制成的轮子。“纳米车”可以用来运输单个的有机分子,生产复杂的材料或药物。下列有关“纳米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60是一种新型的非金属单质
B.“纳米车”是混合物
C.“纳米车”运输单个的有机分子的过程肉眼可见
D.“纳米车”研制成功说明人类操纵分子技术又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3.下列关于碳的几种单质的组成和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璀璨夺目的天然钻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B.长期未用而难开启的铁锁,可在锁孔中加入少量铅笔芯来作润滑剂
C.铅笔芯主要是用铅和少量碳粉制成的
D.活性炭可作防毒面具的滤毒剂
4.假设两套完全相同的(如图甲所示)加热装置,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体积的M固体和N固体.它们的加热时间一温度曲线如图乙所示(M为实线,N为虚线),在35min内M物质从固体熔化成了液体,N物质始终是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乙知,M、N肯定都是晶体
B.由图乙知,M、N肯定都是非晶体
C.由图乙知,M肯定是晶体,N肯定是非晶体
D.这种加热方法一般称为“水浴法”优点是被加热物质受热比较均匀,缺点是加热温度一般不会超过100℃
5.科研人员发现,将一种合金液添加到两金属块之间,合金液固化后能把金属块连接起来,从而实现常温焊接.这种合金液发生的物态变化与下列现象相同的是(
)
A.初春,薄雾缥缈
B.盛夏,夜深露重
C.深秋,天降浓霜
D.寒冬,滴水成冰
6.下列现象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
)
A.烟雾缭绕
B.花香怡人
C.雪花飘飘
D.尘土飞扬
7.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
A.初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
B.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
C.深秋,红红的苹果蒙上白霜
D.严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
8.下列材料,既是晶体又是导体的是(
)
A.塑料
B.冰
C.陶瓷
D.铁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晶体熔化时温度不断上升
B.非晶体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
C.物质熔化时都要在一定温度下进行
D.物质凝固时都要放出热量
10.下列物质中,可用于制作铅笔芯的是
(
)
A.金刚石
B.生石灰
C.石墨
D.石灰石
11.探究科学规律和解决实际问题常用到许多重要的科学思想和方法,下列过程中运用的科学方法错误的是(
)
A.测量一张白纸的厚度。(累积法)
B.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控制变量法)
C.根据熔化过程的不同,将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分类法)
D.用扩散现象证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等效替代法)
二、填空题
12.晶体都有一定熔化温度和凝固温度分别叫做_____、______。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熔点_______,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凝固点;熔点与物质的_____
和_____有关。
13.下面是碳的几种单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小圆圈均代表碳原子。
(1)在物质甲的结构中,每个碳原子最多连有______个碳原子。
(2)根据乙物质层与层之间能发生滑动,具有滑腻感的特点,写出它的一种用途_________。
(3)图中物质丙的化学式为C60,已知硅的一种单质也有与物质丙相同的原子数和类似的结
构,有科学家尝试把物质丙的一个分子放进硅的这种单质的一个分子中,反应形成一种新型分子,该分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14.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像,根据图像能够知道:
(1)该物质是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___℃,熔化时间为________________min。
(3)熔化过程中该物质处于_______________状态。
15.如图所示是某液体物质在降温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像,由图可判断此物质是属于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从t=0起经过_______min后该物质完全变为固体,在这个过程中,该物质的内能将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参考答案
1.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石墨乌黑柔软,是世界上最软的矿石.故选项正确;
B、金刚石是自然界最硬的矿石.在所有物质中,它的硬度最大.故选项正确;
C、石墨能导电,所以石墨被大量用来制作电极,故选项错误;
D、把K、Cs、Tl等金属原子掺进C60分子的笼内,就能使其具有超导性能,所以C60是新型超导材料.故选项正确。
故选C。
2.C
【解析】
【分析】
【详解】
A、C60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一种新型的非金属单质。正确;
B、“纳米车”是由有机分子和球形笼状分子等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正确;
C、“纳米车”运输单个的有机分子的过程肉眼看不到。错误;
D、“纳米车”研制成功说明人类操纵分子技术又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正确。
故选C。
3.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璀璨夺目的天然钻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正确;
B、长期未用而难以开启的铁锁,可在锁孔里加入少量铅笔芯粉末做润滑剂。正确;
C、铅笔芯不是用铅和少量炭粉制成的,铅笔芯是由石墨和粘土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的。错误;
D、活性炭可用作防毒面具的滤毒剂。正确;
故选C。
4.D
【解析】
【详解】
ABC.由图可知,M这种物质,有一段吸热,但温度不再升高,说明此时物质达到了熔点,正在熔化,因此这种物质属于晶体,但在35min内N物质始终是固体,不能由此确定N是晶体还是非晶体,故ABC错误;
D.将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是水浴法,采用水浴法,温度变化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缺点是加热温度一般不会超过100℃,故D正确。
5.D
【解析】
【分析】
【详解】
合金液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
A.
雾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
露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
霜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不经液态直接变成了气态,是凝华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
滴水成冰是液态的水变成固态的水,是凝固现象,故D符合题意。
6.B
【解析】
【详解】
烟雾缭绕、雪花飘飘、尘土飞扬都是物质运动,可以用眼睛观察得到,分子运动是看不见的,所以都不属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现象。花香怡人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ACD项不符合题意、B项符合题意。
7.A
【解析】
【详解】
A.春天,白雪开始融化;是固态的雪熔化为液态的水,此过程吸热;故A项符合题意;
B.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此过程放热;故B项不符合题意;
C.深秋,红红的苹果蒙上白霜,是湿润的空气属于凝华,要放热。故C项不符合题意;
D.严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属于凝固,要放热。不符合题意。故D项不符合题意;
8.D
【解析】
【分析】
【详解】
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塑料、陶瓷属于非晶体,冰、铁属于晶体,根据导电性固体又分为导体和绝缘体,在冰和铁中,铁属于导体,冰属于绝缘体,故既是晶体又是导体的为铁,D符合题意。
9.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不变,故A错误;
B.
非晶体凝固时,温度降低,故B错误;
C.
晶体熔化时,需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故C错误;
D.
物质凝固时都放出热量,无论晶体还是非晶体,故D正确。
10.C
【解析】
【分析】
【详解】
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切割玻璃等,不能用来制作铅笔芯。
B、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可用作干燥剂,不能用来制作铅笔芯。
C、石墨是天然存在的最软的物质之一,在纸张上划过时容易留下痕迹,可用来制作铅笔芯。
D、石灰石硬度较大,不能用来制作铅笔芯。
故选C。
11.D
【解析】
【详解】
A.1张纸的厚度也不容易测量,应该测量几十张纸的厚度,然后计算1张纸的厚度,这种方法叫做累积法;故A正确;
B.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多个,探究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应采用控制变量法,故B正确;
C.固体分为两类,根据熔化过程的不同,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即分类法,故C正确;
D.扩散现象就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没有试用等效替代法,故D错误。
12.熔点
凝固点
相同
种类
气压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分析知:晶体在熔化、凝固时的温度分别叫做熔点、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物质的种类和气压有关,同一种物质的熔点相同;非晶态没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13.(1)4
(2)制作润滑剂。(3)Si60C60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图中可知,每个碳原子最多连有
4个碳原子。故填:4。
(2)因为乙物质层与层之间能发生滑动,具有滑腻感,可以制作润滑剂。故填:制作润滑剂。
(3)形成的新物质的化学式为:C60Si60(或Si60C60)。
14.晶体
48
6
固液共存
【解析】
【分析】
【详解】
(1)[1]由图象可知,BC段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说明该物质是晶体;
(2)[2]水平线段对应的温度是48℃,也就是该物质的熔点;
(3)[3]由图象可知,从6min开始熔化,12min熔化结束,则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的时间是:
12min?6min=6min;
[4]熔化过程中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15.晶体
3
减小
【解析】
观察图像可以知道,从t=0开始温度降低,当t=1min时温度开始不变,表示此时开始凝固,而只有晶体才会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不变,当t=3min时,凝固结束,全部变为固体,此后温度继续下降.t=1min到t=3min过程中是凝固过程,此过程是固液共存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