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二章 压力 压强 综合测试(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二章 压力 压强 综合测试(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11-25 16:14: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上第二章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一个杯子的口径为10厘米,装满水后用硬纸板盖好,然后倒过来,水并没有把纸板压下,其原因是(?? )
A.?水对纸板的黏结作用力造成的?????????????????????????????B.?杯口对纸板的粘力造成的
C.?大气对纸板的向上压力大于杯中水的重力???????????D.?上面的说法都不正确
2.大气对你一只手掌上表面的压力最接近以下值中的(???? )
A.?10牛????????????????????????????????B.?100牛????????????????????????????????C.?1000牛????????????????????????????????D.?10000牛
3.如图所示,晓明用塑料管可以把盒中的牛奶吸到嘴里,这是由于(?? )
A.?晓明对牛奶产生吸引力的作用?????????????????????????????B.?吸管本身有吸牛奶的作用
C.?大气压作用在牛奶液面上的结果?????????????????????????D.?牛奶压力的作用
4.我们生活在大气“海洋”的底层,承受着大气对我们的压强——大气压。下列有关大气压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值?????????????????????????B.?大气压的数值为1.01×105帕
C.?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也越大??????????D.?大气压的地区差异引起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
5.随着“一带一路”进入世界各国,核电和高铁已经成为中国响亮的名片。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铁轨铺在枕木上,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B.?核废料具有放射性,必须要合理处理
C.?核电站利用核裂变将核能转化为电能??????????????????D.?在安全线候车,是因为气体的流速大,压强小
6.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盛有同种相同质量的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容器底受到的压力比乙容器底受到的压力小
B.?甲容器底受到的压强比乙容器底受到的压强大
C.?甲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比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小
D.?甲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比乙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小
7.对流层是大气层中与人们生活生产最密切的一层,人类就生活在对流层的底部,承受着大气对我们的压强——大气压。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如果把手掌摊开,大气对手掌上表面的压力大约有1800N
B.?对流层中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也越大
C.?对流层的对流运动明显,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出现在这一层中
D.?大气压不仅随高度而发生变化,同时还受天气、季节等因素的影响
8.小敏利用海绵、桌子和砝码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下列对整个探究活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探究的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B.?探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C.?探究过程分析:通过观察海绵凹陷面积的大小判断受力效果
D.?探究的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9.物理知识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下列用品中利用大气压原理工作的是(  )
A.?高压锅煮饭????????????????????B.?吸管喝饮料????????????????????C.?注射器注射药液????????????????????D.?洒水壶洒水
10.下列四种动物的运动方式能用压强与流速关系来解释的是(? )
A.?乌贼向后喷水面前行?????
B.?流线型的鲫鱼在水中快速前进
C.?展开双翅的鸟在空中滑翔?
D.?壁虎靠脚上的“吸盘”在墙上爬行
11.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装满豆浆的密闭杯子,以下列四种不同的方式放在水平桌面上,若杯子上表面面积是下表面面积的2倍,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分别是p甲、p乙、p丙、p丁 , 则(??? )

A.?p甲<p乙<p丙<p丁???????????????????????????????????????????B.?p乙<p甲<p丁<p丙
C.?p乙<p甲=p丁<p丙???????????????????????????????????????????D.?p丙<p乙<p丁=p甲
12.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已知距容器底部h处A、B两点所受液体的压强pA和pB相等,则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力F甲、F乙和压强p甲、p乙的关系是(?? )
A.?F甲>F乙 , p甲>p乙??????????????????????????????????????????B.?F甲=F乙 , p甲>p乙
C.?F甲<F乙 , p甲<p乙??????????????????????????????????????????D.?F甲<F乙 , p甲=p乙
13.如图所示,一个装满水的饮料瓶,正放在水平桌面上时,瓶底对桌面的压力为Fa、压强为pa , 倒放在水平桌面上时,瓶盖对桌面的压力为Fb、压强为pb , 则(?? )

A.?Fa=Fb?? pa<pb??????????????B.?Fa>Fb??? pa=pb????????????C.?Fa=Fb? pa=pb??????????????D.?Fa<Fb??? pa<pb
14.叠人塔是一种二人以上层层叠成各种造型的游戏娱乐形式,也是一种高难度的杂技,目前世界纪录为9层人塔。图示为六人叠成的三层静态造型,假设每个人的重力、脚底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均相等,下面两层五人的背部均呈水平状态,上面人的脚均踩在下面人背的正中间,则最底层三人从左到右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

A.?1∶2∶1????????????????????????????B.?2∶1∶2????????????????????????????C.?7∶10∶7????????????????????????????D.?10∶7∶10
15.如图,往浴缸中匀速注水直至注满,下列表示此过程中浴缸底部受到水的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其中合理的是
A.???????????????????????????????????????????B.?
C.????????????????????????????????????????????D.?
16.两船并行时不能靠得太近,否则会发生相撞事故,这是因为(??? )
A.?两船外侧水流速度比内侧大,外侧压强大
B.?两船内侧水流速度比外侧大,外侧压强大
C.?两船外侧水流速度比内侧大,外侧压强小
D.?两船内侧水流速度比外侧大,外侧压强小
17.用两种物质分别制成棱长相同的实心正方体甲、乙,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甲︰p乙为(??? )
A.?8︰1????????????????????????????????????B.?4︰3????????????????????????????????????C.?4︰1????????????????????????????????????D.?1︰2
18.小辉在晚会上表演了一个节目,如图所示。他一只手握住胶管的中部,保持下半部分不动,另一只手抓住管的上半部,使其在空中快速转动,这时下管口附近的碎纸屑被吸进管中,并“天女散花”般地从上管口飞了出来。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下管口空气流速大,导致下管口的压强大于上管口的压强
B.?下管口空气流速大,导致下管口的压强小于上管口的压强
C.?上管口空气流速大,导致上管口的压强大于下管口的压强
D.?上管口空气流速大,导致上管口的压强小于下管口的压强
19.下列日常用品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茶壶???????????????????????????B.?自来水笔???????????????????????????C.?锅炉水位计???????????????????????????D.?液体压强计
20.如图所示,比较A、B两点液体的压强pA和pB的大小,则(??? )

A.?pA=pB??????????????????????????????B.?pA>pB??????????????????????????????C.?pA21.如图所示,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试管内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设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为p甲和p乙 ,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D.?无法确定
22.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倒入甲和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若甲和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
B.?若甲和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密度等于乙的密度
C.?若甲和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
D.?若甲和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和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
23.高度相等的柱形物体A和B放在水平地面上,A、B底面积之比为3:2,对地面的压力之比为2:1,对地面压强分别为pA、pB . 将A沿水平方向切去 12 的高度,B沿竖直方向切去 12 的宽度,则A、B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A′、pB′.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pA:pB=2:1???????????????B.?pA′:pB′=2:3???????????????C.?pA:pA′=1:1???????????????D.?pB:pB′=2:1
24.如图是测定大气压值的实验装置,此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是760mm,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将玻璃管稍倾斜一点,管内水银柱长度将不变
B.?如果管中进了些空气,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小于760mm
C.?将它从山下移到山上,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变大
D.?如果在玻璃管顶穿一个小孔,管中的水银将从上面喷出
25.如图所示,把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通过橡皮塞插入装有红色水的玻璃瓶中,从管口向瓶内吹入少量气体后,瓶内的水沿玻璃管上升的高度为h。把这个自制气压计从1楼带到5楼的过程中(对瓶子采取了保温措施),观察到管内水柱的高度发生了变化,如表所示。根据实验现象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楼层
1
2
3
4
5
管内与瓶内水面的高度差(cm)
5
5.3
5.7
6
6.3
A.?往瓶内吹气后,瓶内气压小于瓶外大气压
B.?水柱高度h增大,说明大气压降低了
C.?上楼的过程中,给瓶子保温是为了避免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D.?水柱高度h越大,瓶内外的气体压强差越大
二、填空题
26.一平底圆柱形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杯子的底面积为50cm2 , 装水后,水对杯底的压强为1000Pa,则杯内所装水的高度是 ________?cm,杯子和水的总质量是0.6kg,则杯子对桌面的压强是 ________? Pa.(杯壁的厚度忽略不计)
27.如图所示的平底容器,其质量为0.2kg,底面积为3×10﹣3m2 , 内装有1kg的水,测得容器中水的深度为20cm,若将该容器放在面积为1.5m2的水平桌中央,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___?Pa,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________?Pa.(g取10N/kg)

28.人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撑着太阳伞走在大路上(如图所示),一阵强风水平吹过来,伞面会向上翻,这是因为伞的上表面受到的气体压强比下表面受到的气体压强________ , 导致伞面受到向上的压力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向下的压力.
29.如图所示是一款自动清洁地面机器人,它工作时内部的电动机带动风扇转动,把尘盒内的空气排出,利用________将垃圾吸入尘盒内。已知机器人的质量是2kg,滚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10cm2 , 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它对地面的压强为________Pa。(g取10N/kg)

30.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
(1)在图乙中,将橡皮膜先后放在 a、b 处进行实验,当液体深度增大,液体内部强也增大。支持该结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2)为了探究密度对液体内部压强的影响,还需将橡皮膜放在图丙中________(选填“c”或“d”)处。
31.为了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小刚将液体压强计进行了改进。当两探头置于空气中时,U形管液面相平,现将两探头分别放在甲、乙容器内,且容器中分别装有两种不同的液体,当两探头所处的深度相同时,U形管中的液面位置如图所示,则p甲________p乙(选填“>”“<”或“=”);若要使U形管中的液面再次相平,应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乙容器中的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

32.边长为12cm的均匀正方体,重为72N,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则正方体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___?Pa;如图所示,若沿水平方向截下一部分a立放在水平桌面上,且使a对桌面压强为剩余部分b对桌面压强的1.5倍,则剩余部分b的高度为________cm。

33.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丙三个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则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ρ丙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p丙大小关系为________。当从三个容器均倒入相同体积的液体后(未溢出),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甲,F乙,F丙大小关系为________。
三、解答题
34.帕斯卡在1648年表演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他用一个密闭的装满水的桶,在桶盖上插上一根细长的直管,从楼房的阳台上向细直管子里灌水。结果只用了几杯水,就把桶裂了,桶里的水就从裂缝中流了出来。
(1)几杯水灌进去后,桶便被压裂的原因是________?;
(2)直管的横截面积为3cm2 , 木桶能承受的最大压强约为1.15×105Pa,若一杯水约500mL,请计算估测帕斯卡倒了几杯水(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液=ρgh);
(3)如果选用盐水做该实验,所需盐水的体积应该________(选填“增多”或“减少”)。
35.如图为高压锅的示意图,锅盖上有一个空心柱为排气孔,空心柱上带有一个帽子为限压阀。当高压锅内气体的压强超过安全值时,锅内的气体会顶起限压阀逸出一部分,使锅内气体压强减小,保证高压锅安全使用。已知空心柱小孔横截面积为10mm2 , 大气压为1.0×105Pa,高压锅工作时锅内气体压强最大为1.8×105Pa。(g取10N/kg)

(1)用此高压锅烧水至沸腾时,水的温度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0℃。
(2)计算高压锅工作时锅内外气体的最大压强差。
(3)计算限压阀的质量。
36.如图为一款高科技智能双轮电动平衡车,它利用了动态平衡原理控制前进及后退,因其体积较小、操控新颖方便等优点深受年轻人的喜爱。下表是该双轮电动平衡车的部分技术参数:
车身自重
最高速度
轮子与地面总接触面积
200N
5m/s
20cm2

(1)该电动平衡车在水平直路面上以最高速度匀速行驶30分钟时,通过的路程为多少?
(2)质量为60kg的小科同学站在该双轮电动平衡车上,则地面受到的压强是多大?
(3)若该双轮电动平衡车以最高速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总重的0.2倍,小科骑着它在水平路面上以最高速度匀速行驶30分钟,牵引力做功为多大?
37.小科发现中性笔的笔帽上有小孔,为了解小孔作用,小科查阅资料:儿童不小心将笔帽吸人引发窒息,这个通气孔能保证呼吸道不被完全堵塞,因此被称为“救命孔”。

(1)若不小心吸入笔帽,人体在用力吸气时,通过该笔帽通气孔的气体流速可达20m/s。为确保生命安全,人体与外界通气量要达到1.36×10?4m3/s,则通气孔的面积至少为________mm2。
(2)若不小心将没有通气孔的笔帽吸入气管,此时由于呼吸道堵塞导致肺内气压比外界气压小1.25×104Pa,笔帽的横截面积约为0.8cm2 , 医生至少需要多大的力才能将笔帽取出。(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3)医学上抢救气管异物堵塞的标准方法是:急救者从背后环抱患者,用力向患者上腹部施压,从而排出异物,被称为“生命的拥抱”。此方法应用的科学原理是: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 ________时,压强增大。
四、实验探究题
38.在游泳时,小金发现越往深水区走,越感到胸闷,由此猜想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液体的深度有关。于是用液体压强计对此进行了探究。
步骤一:将金属盒放入水中深度5厘米处,观察现象;
步骤二:将金属盒放入水中深度15厘米处时,发现金属盒的位置不动,但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逐渐减小;
步骤三:调整好器材后,重新实验。在深度5厘米处观察到现象如图(甲)A所示,在深度15厘米处观察到现象如图(甲)B所示。
得出结论:同种液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请完成下列问题:
(1)该实验过程用到的科学方法有???? ?(填字母);
A.转换法
B.控制变量法
C.类比法
(2)步骤二中金属盒在水里的位置不动,但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逐渐减小的原因是________;
(3)小金反思:只进行两次实验就得出结论,结论是不可靠的,还需改变深度、更换液体进行多次实验,其目的是________?;
(4)对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深度关系的进一步思考。图(乙)为一圆柱形容器,容器内装有密度为ρ的液体,a点在深度为h处的水平横截面上,横截面上方的液柱对横截面产生的压力大小等于该液柱的重力。根据压强公式p= FS ,推导出a点所在横截面受到的液体压强pa与深度h之间的关系式是pa=________。
39.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周末开展了一次登山活动,他们想利用随身携带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线、刻度尺等相关用品测量山顶的大气压。测量方案如下:

①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针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
②如图甲所示,用细线拴住注射器活塞颈部,使线的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针筒,当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③读出注射器针筒上有刻度部分的容积V;
④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针筒上有刻度部分的长度L。
请根据他们设计的方案回答以下问题:
(1)测量中,分析研究的是大气对________(选填“针筒”或“活塞”)的压力,当活塞相对于针筒开始滑动时,以地面为参照物,研究对象处于________状态。若不考虑其他因素,根据________的知识可知,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所受的大气压力与拉力大小相等。
(2)实验时同学们发现注射器顶端装针头处空气无法排尽,这将会使测量结果__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同学们联想到去医院打针的情景,可采取简单的办法将注射器内空气排尽。你的方法是________。
(3)测量前,有同学建议在活塞周围涂抹润滑油,然后将其插入针筒中,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活塞的密封性好;二是可以________。实验过程中他们让弹簧测力计和注射器保持在水平方向,可以减小________对实验的影响,从而提高实验的精确程度。
(4)若同学们用图乙中B注射器,在测量时弹簧测力计被拉到5N,活塞仍没有滑动。可改用图乙中的________?(选填“A”或“C”)注射器。用测量步骤中的V、L和F表示大气压的值,则p=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C
【解析】从分析纸片受到的压强情况入手,知道大气压托住了纸片以及杯中的水.分析纸片的受力情况可知,水对纸片产生向下的压强,大气对纸片有向上的压强,大气对纸板的向上压力大于杯中水的重力,所以纸片不会落下.
2.【答案】 C
【解析】将手掌看做一个长方形,对它的长和宽进行估测,根据面积公式S=ab计算出面积,最后根据公式F=pS计算作用在手掌上的压力即可。将手掌看做一个长方形,长大约20cm,宽大约5cm;那么手掌的面积大约为:S=ab=20cm×5cm=100cm2=10-2m2;
那么作用在手掌上的大气压力大约为:F=pS=105Pa×10-2m2=1000N。?
3.【答案】 C
【解析】用塑料管吸牛奶时,是先把塑料管内的空气吸走、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牛奶被压进吸管里.用吸管吸牛奶时,吸管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牛奶被压入吸管.
4.【答案】 D
【解析】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一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1.0×105Pa;大气压的大小和高度有关,高度越高,气压越小;气流会从大气压高处向大气压低处运动,形成了风.
A、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托里拆利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值,故A错误;
B、一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1.01×105Pa,故B错误;
C、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也越小,故C错误;
D、大气压的地区差异引起空气的流动,空气的流动形成风,故D正确.
5.【答案】 A
【考点】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核电站及其工作原理
【解析】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压强用来比较压力产生的效果,压强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压强的计算公式是:p=F/S,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Pa。
A、铁轨铺在枕木上,通过增大接触面积来减小压强;故A错误;
B、核废料具有放射性,污染性非常强,容易产生核污染,所以要合理处理;故B正确;
C、目前利用核能的方式有两种,分别是核裂变和核聚变,核聚变还无法人为的控制,所以核电站利用的核裂变将核能转化为电能;故C正确;
D、在安全线内候车,主要是因为火车通过时,空气的流速大,压强小,容易发生事故;故D正确;
6.【答案】 D
【解析】(1)上下粗细一致的容器,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
(2)已知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根据公式p=FS比较容器底部受到压强的大小;
(3)水平面上,固体对桌面的压力等于上面所有物体的重力之和;
(4)根据(2)中的方法分析判断。
A.两个容器上下粗细一致,因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因为液体质量相等,根据G=mg可知,所以它们的重力相等,那么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相等,故A错误;
B.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相等,且容器的底面积S甲>S乙,根据公式p=FS可知,甲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小于乙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故B错误;
C.水平面上,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的重力和液体重力之和,因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故C错误;
D.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且S甲>S乙,根据公式p=FS可知,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比乙对桌面的压强小,故D正确。
7.【答案】 B
【解析】地球对流层位于大气的最低层,集中了约75%的大气的质量和90%以上的水汽质量。其下界与地面相接,上界高度随地理纬度和季节而变化,它的高度因纬度而不同,在低纬度地区平均高度为17~18公里,在中纬度地区平均为10~12公里,极地平均为8~9公里,并且夏季高于冬季。
【解答】
A:通常情况下,大气压强是1.0×105Pa,一只手掌的长18cm,宽10cm,面积约为180cm2,即0.018m2,故一只手掌的上表面受到的大气压力F=PS=1.0×105Pa×0.018m2=1800N.故A正确;
B:地球上大气压力是随着地理位置、海拔及季节等因素的影响而变化,主要是随海拔升高而减小。故B错误;
C:由于90%以上的水气集中在对流层中,所以云、雾、雨、雪等众多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故C正确;
D:地球上大气压力是随着地理位置、海拔及季节等因素的影响而变化,主要是随海拔升高而减小。故D正确。
8.【答案】 C
【解析】该实验是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法,分析图示实验,根据实验控制的变量与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该实验还采用了转换法:用海绵的凹陷程度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由图示的实验器材可知探究的问题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该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还采用了转换法,即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实验探究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9.【答案】 B
【考点】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解析】大气压的应用一般靠的是压强差,所以要看事例是否为大气压的应用,主要是判断有没有压强差;液体的沸点随着液面气体压强的增大而升高;连通器的原理可用液体压强来解释,连通器内装入同一种液体,U形玻璃管左右两个液柱的密度相同,根据液体压强的公式P=ρgh可知,当两边液柱的高度相等时,两边液柱相同高度的压强相等;
A、高压过煮饭,利用的原理是:液体的沸点随着液面气体压强的增大而升高;故A错误;
B、吸管吸饮料时,是先把吸管内的空气吸走,饮料瓶内的压强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被压进吸管里;故B正确;
C、把药液注入病人体内,是靠活塞推进产生的压强,不是大气压强;故C错误;
D、洒水壶洒水利用连通器的原理;故D错误;
10.【答案】 C
【解析】乌贼与鱼在水中前进都利用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水的反作用力使乌贼与鱼进进,鸟的滑翔利用鸟上下两侧气体流速不同,上面流速快而下方流速慢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强支持鸟在空中滑翔,壁虎脚上的“吸盘”是利用了大气压。
A.乌贼向后喷水面前行,是相互作用力,喷出的水而乌贼一个反作用力使之前行,A错误;
B.流线型的鲫鱼在水中快速前进,流线型设计可减小阻力,B错误;
C.展开双翅的鸟在空中滑翔,鸟在空中滑翔利用上下气流的速度不同产上向上的压力,C正确;
D.壁虎靠脚上的“吸盘”在墙上爬行,“吸盘”是利用大气压,D错误。
11.【答案】 C
【解析】水平桌面上,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等于上面所有物体的重力之和,然后根据公式p=FS计算出各个压强,然后比较大小即可。 设一个杯子的总重力为G,甲的底面积为S,
那么甲桌面受到的压强:p甲=F甲S甲=GS;
乙桌面受到的压强:p乙=F乙S乙=G2S;
丙桌面受到的压强:p丙=F丙S丙=2GS;
丁桌面受到的压强:p丁=F丁S丁=2G2S=GS;
因此压强的大小关系为:p乙<p甲=p丁<p丙。
12.【答案】 C
【解析】
(1)首先利用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根据A、B两点压强相等,比较得到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然后再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列出两个容器底部所受压强的关系式,最后比较二者的大小即可得到它们压强之间的大小关系;
(2)已知压强和受力面积根据F=pS比较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力的大小关系。
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得到:
pA=pB
ρ甲ghA=ρ乙ghB
ρ甲hA=ρ乙hB;
因为:hA>hB;
所以:ρ甲<ρ乙。
那么甲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为:p甲=ρ甲g(hA+h)=ρ甲ghA+ρ甲gh;
那么乙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为:p乙=ρ乙g(hB+h)=ρ乙ghB+ρ乙gh;
比较可得:p甲 根据公式F=pS可知,
因为:S甲=S乙;
所以:F甲13.【答案】 A
【解析】
水平桌面上装满水的饮料瓶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瓶和水的重力之和;无论正放还是倒放,瓶和水的总重力不变,因此瓶底对桌面的压力不变,即Fa=Fb;正放时,瓶底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比瓶盖大,根据公式p=FS可知,当压力不变时,瓶底对桌面的压强小于瓶底对桌面的压强,即pa<pb。
14.【答案】 C
【解析】六个人都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受力都是平衡的。用隔离法分别受力分析就可以知道最底层三人从左到右对地面的压力关系,由于脚底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均相等,再利用P=F/S分析压强即可。以上方三人为研究对象,设中间层两人每只脚受到的支持力为F,每个人的重力为G,因上方三人静止,所以有4F=3G,F=3/4G,即中间层每只脚对底层人的压力3/4G。
最底层左边的人对地面的压力F1=G+3/4G=7/4G
最底层正中间的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2=G+3/4G+3/4G=10/4G
最底层右边的人对地面的压力F3=G+3/4G=7/4G
因最底层每个人脚底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均相等,所以由P=F/S可得压强之比等于压力之比,则最底层三人从左到右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1:P2:P3=F1:F2:F3=7/4G:10/4G:7/4G=7:10:7
15.【答案】 B
【解析】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深度和液体的密度有关,据图可知,浴缸的形状是上宽下窄,所以在向浴缸中倒水时,相同时间倒入相同质量的水,但水在浴缸中的增加的高度越来越小,所以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的压强的增加量也会越来越小,故B是正确的。
16.【答案】 B
【解析】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分析解答。两船内侧的水流速度等于两船速度之和,大于两船外侧的水流速度,因此内侧的水的压强小于外侧水的压强,于是产生一个推力,将两艘船挤向一起。如果两船靠的太近,那么可能发生碰撞事故,故B正确,而A、C、D错误。
17.【答案】 A
【解析】由图可知,当m甲=8g时V甲=1cm3 , 当m乙=2g时V乙=2cm3,
则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分别为: , ,
所以 ;
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
甲、乙两物体的棱长相同,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 ;
【分析】从图中读出相关数据求出甲乙的密度之比是解题的前提。
18.【答案】 D
【考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分析判断。当塑料管被摇动时,上口高速旋转,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口基本不动,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于是在下口处产生一个向内的压强差,于是碎纸屑就被吸入管中,从上口飞出去,故D正确,而A、B、C错误。
19.【答案】 B
【解析】上边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据此分析判断。
A.茶壶的壶嘴和壶身底部相连,上面开口,构成一个连通器,故A不合题意;
B.自来水笔打钢笔水时,通过挤压胶囊排出里面的空气,从而使里面的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强的作用下,将钢笔水压入钢笔,与连通器无关,故B符合题意;
C.锅炉水位计的水桶与外面的观察管底部连通,上面开口,构成一个连通器,故C不合题意;
D.液体压强计的U形管,底部连通上面开口,构成一个来年同期,故D不合题意。
20.【答案】 B
【解析】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比较两点的压强大小。根据公式p=ρ液gh可知,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成正比。根据图片可知,A、B两点深度相同,但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因此A点压强大于B点压强,即pA>pB,故B正确,而A、C、D错误。
21.【答案】 A
【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液体的压强
【解析】首先根据公式ρ=mV比较液体密度的大小,然后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比较两点的压强大小。
根据图片可知,液体的体积V甲ρ乙。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可知,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成正比。根据图片可知,两种液体的液面相平,即深度h相等,因为ρ甲>ρ乙 , 所以p甲>p乙 , 故A正确,而B、C、D错误。
22.【答案】 D
【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1)(2)首先根据图片分析液体的体积大小,然后根据ρ=mV判断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
(3)根据图片比较液体的深度大小,然后根据p=ρ液gh比较液体密度的大小;
(4)根据公式F=pS比较容器底部受到压力的大小。
根据图片可知,液体的体积V甲 根据图片可知,液体的深度h甲 根据图片可知,容器的底面积S甲=S乙 , 且p甲=p乙 , 根据公式F=pS可知,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故D正确。
23.【答案】 B
【解析】 已知压力之比和底面积之比根据公式 p=FS计算对地面的压强之比;将A沿水平方向切去 12 , 根据压力的变化计算压强的变化;同理,用同样方法计算B的压强变化,最后再求变化后的压强之比。
A、B底面积之比为3:2 ,即 SA:SB=3:2;
对地面的压力之比为2:1,即 FA:FB=2:1;
根据公式 p=FS得到,
A、B对地面的压强之比: pApB=FASAFBSB=2312=43 , 故A错误;
将A沿水平方向切去 12 , 压力就是变成原来的 12 , 但受力面积不变,
那么这时A对桌面的压强 pAp'A=FASA12FASA=21 , 故C错误;
B沿竖直方向切去? 12? , 压力和受力面积都变成原来的 12 ,
那么这时B对桌面的压强: pBp'B=FBSB12FB12SB=11 , 故D错误;
pA’:pB'=12pA:pB=12×4:3=2:3 , 故B正确。
24.【答案】 B
【解析】根据托里拆利实验的设计思路和实验过程分析判断。
A.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是通过用水银柱来测量大气压强的。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可知,当大气压强不变时,玻璃管和水银槽内的液面高度差保持不变。如果将玻璃管稍微倾斜一点,那么管内水银柱的长度将变大,故A错误;
B.如果管内进入了空气,那么大气压强等于水银柱的压强和管内空气压强之和,因此水银柱的压强会小于标准气压,那么内外的液面高度差应该小于760mm,故B正确;
C.将它从山下移到山上,那么大气压强会变小,根据公式p=ρ液gh可知,因此管内外的高度差也会变小,故C错误;
D.如果在玻璃管顶部穿一个小孔,那么玻璃管内和管外的大气压强相等。根据连通器原理可知,玻璃管内的水银会流回水银槽,直到内外高度相等,故D错误。
25.【答案】 A
【解析】当水柱静止不动时,瓶内气体的压强等于水柱的压强和大气压强之和,即p内=p水+p0,因此p内>p0,故A错误符合题意;
根据公式p水=ρ水gh可知,水柱的高度h增大了,水柱的压强p水增大。根据p内=p水+p0可知,大气压强p0降低了,故B正确不合题意;
如果瓶子的温度升高,那么瓶内气体的压强增大。根据p内=p水+p0可知,水柱的压强会增大,就它的高度增大,最终判断出的大气压强p0会偏小,故C正确不合题意;
水柱高度h越大,那么水柱压强p0增大,即p内和p水的压强差增大,故D正确不合题意。
二、填空题
26.【答案】 10;1200
【解析】已知水的杯底的压强,根据p= ρgh计算水的高度;
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压力F=G总,根据p=FS计算杯子对桌面的压强.
水的杯底的压强p=1000Pa,
根据p=ρgh,杯内所装水的高度:
h==1000Pa1.0×103kg/m3×10N/kg=0.1m=10cm;
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压力F′=G总=m总g,
杯子对桌面的压强:p′=F'S==0.6kg×10N/kg50×10-4m2=1200Pa.
27.【答案】 4×103;2×103

【解析】(1)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G=(m水+m容器)g=(1kg+0.2kg)×10N/kg=12N,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FS=12N3×10-3m2=4×103Pa;
(2)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ρgh=1.0×103kg/m3×10N/kg×20×10﹣2m=2×103Pa.
故答案为:4×103;2×103 .
28.【答案】 小;大于
【考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如图,在相同时间内,空气经过上方的路程长,速度大;经过下方的路程短,速度小.上方空气流速越大,压强越小;下方空气流速越小,压强越大.所以伞下方的气压大于伞上表面的气压,所以伞会被向上吸起来.
29.【答案】 大气压;2×104
【解析】(1)如图所示是一款自动清洁地面机器人,它工作时内部的电动机带动风扇转动,把尘盒内的空气排出,利用大气压强将垃圾吸入尘盒内。
(2)机器人对地面的压力为:F=G=mg=2kg×10N/kg=20N;
机器人对地面的压强为:p=FS=20N10×10-4m2=2×104Pa。
30.【答案】 (1)橡皮膜所处深度越深,U型管内液面高度差越大。(2)c
【考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解析】
(1)在图乙中,将橡皮膜先后放在 a、b 处进行实验,当液体深度增大,液体内部强也增大。支持该结论的实验现象是:橡皮膜所处深度越深,U型管内液面高度差越大。。
(2) 为了探究密度对液体内部压强的影响 ,必须控制橡皮膜的深度相同而改变液体的密度;因为只有b、c两点的深度相同,所以还需将橡皮膜放在图丙中的c处。
31.【答案】 >;增大
【解析】(1)根据图片可知,与甲相连的玻璃管内液柱高度小,因此甲的压强大于乙的压强,即p甲>p乙;
(2)与乙容器相连的玻璃管中液柱高度大,因此乙容器中橡皮膜上受到的压强小。若要使U形管中的液面再次相平,就要增大乙容器中探头受到的压强。根据公式p=ρ液gh可知,应该增大乙探头的深度。
32.【答案】 5×103;8
【考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
(1)正方体的底面积:S=a2=(0.12m)2=0.0144m2;
正方体对桌面的压强:p=FS=72N0.0144m2=5×103Pa。
(2)根据公式p=ρgh得到:
a对桌面的压强与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之比为:papb=ρghaρghb=hahb;
即:12cmhb=1.51;
解得:hb=8cm。
33.【答案】 ρ甲>ρ乙>ρ丙;p甲=p乙=p丙;F甲>F乙>F丙
【解析】
(1)根据公式ρ=mV可知,当液体的质量相同时,液体密度与体积成反比。根据图片可知,液体的深度相同,三种液体的体积大小依次为V甲ρ乙>ρ丙。
(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的重力和液体重力之和,即F=G容+G液体 , 因为容器和液体重力都相等,所以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根据公式p=FS可知,当压力和受力面积相同时,三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即p甲=p乙=p丙。
(3)当三个容器内均倒入相同体积的液体后,液面上升的高度大小依次为△h甲>△h乙>△h丙 , 而原来液面的深度相同,根据h现=h+△h可知,容器底部液体的深度大小依次为h现甲>h现乙>h现丙。根据公式F=pS=ρ液ghS可知,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 F甲>F乙>F丙?。
三、解答题
34.【答案】 (1)水的压强超过了木桶的可承受范围
(2)水柱的高度h=pρ液g=1.15×105Pa103kg/m3×10N/kg=11.5m=1150cm;
注入水的体积:V=Sh=1150cm×3cm2=3450cm3;
加入水的杯数:n=V总V=3450cm3500mL≈7。
(3)减少
【解析】(1)几杯水灌进去后,桶便被压裂的原因是:水的压强超过了木桶的可承受范围 ;
(2)水柱的高度h=pρ液g=1.15×105Pa103kg/m3×10N/kg=11.5m=1150cm;
注入水的体积:V=Sh=1150cm×3cm2=3450cm3;
加入水的杯数:n=V总V=3450cm3500mL≈7。
(3)直管上下粗细一致,因此水柱对木桶的压力等于水的重力。
根据公式V=Gρg可知,当盐水和水的重力相同时,盐水的密度比水大,所以盐水的体积比水减少。
35.【答案】 (1)大于
(2)高压锅工作时锅内外气体的最大压强差Δp=p内-p外=1.8×105Pa-1.0×105Pa=0.8×105Pa。
(3)由p= FS 可得,限压阀的重力G=F=ΔpS=0.8×105Pa×10×10-6m2=0.8N,则限压阀的质量m= Gg=0.8N10N/kg =0.08kg。
【解析】(1)高压锅内水上方的空气压强大于标准气压,因此水的沸点高于100℃;
(2)当高压锅内的限压阀要起来而未起来时,外面的大气压强、限压阀重力产生的压强和锅内压强之间的关系为:p内=p外+p重力 , 据此计算锅内外的压强差。
(3)锅内外的压强差就是由于限压阀的重力产生的,因此根据G=F=ΔpS计算限压阀的重力,再根据m=Gg计算限压阀的质量。
36.【答案】 (1)s=vt=5m/sx30x60s=9000m
(2)p= PS=200N+600N20×10-4m2 =400000Pa
(3)f=0.2G=0.2×800N=160N
匀速F=f
W=Fs=160N×9000m=1440000J
【解析】(1)已知速度和时间,根据公式s=vt计算平衡车通过的路程;
(2)电动平衡车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车和人的总重力,即F=G总 , 然后根据公式p=FS计算对地面的压强;
(3)首先根据 f=0.2G 计算出电动车受到的阻力,然后根据二力平衡计算出电动车的牵引力,最后根据W=fs计算牵引力做的功。
37.【答案】 (1)6.8
(2)△F=△pS=1.25×104Pa×0.8cm2=1.25×104Pa×8×10-3m2=1N,P=△P=1N
(3)减少
【解析】
(1) 通气孔的面积至少为 :S=1.36×10-4m3/s20m/s=0.68×10-5m2=6.8mm2;
(2) 医生至少需要用的力为:△F=△pS=1.25×104Pa×0.8×10-4m2=1N;
(3)医学上抢救气管异物堵塞的标准方法是:急救者从背后环抱患者,用力向患者上腹部施压,从而排出异物,被称为“生命的拥抱”。此方法应用的科学原理是: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减少时,压强增大。
四、实验探究题
38.【答案】 (1)A,B
(2)装置气密性不好(或装置漏气合理即可)
(3)获取普遍规律(或避免偶然性)
(4)ρgh
【分析】(1)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探究一个因素对物理量的影响时,控制其它因素相同而改变这个因素,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某种属性,可以推测与其类似的事物也应具有这种属性的推理方法叫类比法。
(2)U形管两侧的高度差逐渐减小,说明与金属盒连接的导管部分气压在减小。如果橡皮膜的深度不变,即液体压强不变,那么只能说明管内漏气了;
(3)在科学研究中,使用最多的就是不完全归纳法。收集的数据越多,得出的结论就更接近实际,即更客观、更公正;
(4)a点的压强由上面水柱的重力产生。首先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出液柱的质量,再根据重力公式计算出液柱的重力,最后根据压强公式计算该点的压强即可。
【解答】(1)用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反映金属盒上受到压强的大小,这种方法叫转换法,故A正确;
探究深度对液体压强的影响时,保证液体的密度相同,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故B正确;
本实验过程没有使用类比法,故C错误;
故选AB。
(2) 步骤二中金属盒在水里的位置不动,但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逐渐减小的原因是 : 装置气密性不好 ;
(3)小金反思:只进行两次实验就得出结论,结论是不可靠的,还需改变深度、更换液体进行多次实验,其目的是获取普遍规律(或避免偶然性);
(4)设液柱的横截面积为S,那么a点上方液柱的重力为:G=mg=ρVg=ρShg;
那么a点上方受到的压力为:F=G=ρShg;
因此a点上方受到的压强为:p=FS=ρShgS=ρhg。
39.【答案】 (1)活塞;静止;二力平衡
(2)偏小;在注射器内装少量水,再排出空气
(3)减小摩擦;活塞自身重力(或重力)
(4)C;FLV
【分析】(1)根据题目描述可知,当注射器的活塞刚刚被拉动时,它受到的大气压力和测力计的拉力刚好平衡,这样就能确定大气在活塞上的压力。然后测量出活塞的横截面积,根据公式p=FS计算出大气压强。如果物体相对参照物的位置不发生改变,那么它是静止的;否则,它是运动的。
(2)如果注射器内残留空气,那么将会产生向外的压强,这样会使测力计测出的拉力偏小,从而导致计算出的大气压强偏小。如果在注射器内装入少量的水,从而占据那些空间,那么将水排出后,注射器内就不会有空气了。
(3)减小摩擦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改变接触面;④注入润滑油;⑤变滑动为滚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在水平方向完成实验,可以防止重力对测量产生影响。
(4)大气压强的值是相同的,根据公式F=pS可知,活塞的横截面积越大,注射器受到的大气压力越大,要求测力计的量程就越大。注射器的针筒为圆柱体,首先根据V=Sh计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然后根据压强公式p=FS计算大气压强。
【解答】(1)测量中,分析研究的是大气对活塞的压力。当活塞相对于针筒开始滑动时,以地面为参照物,活塞相对地面的位置保持不变,因此研究对象处于静止状态。若不考虑其他因素,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所受的大气压力与拉力大小相等。
(2)实验时同学们发现注射器顶端装针头处空气无法排尽,这将会使测量结果偏小。同学们联想到去医院打针的情景,可采取简单的办法将注射器内空气排尽,我的方法是:在注射器内装少量水,再排出空气。
(3)测量前,有同学建议在活塞周围涂抹润滑油,然后将其插入针筒中,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活塞的密封性好;二是可以减小摩擦。实验过程中他们让弹簧测力计和注射器保持在水平方向,可以减小活塞自身重力(或重力)对实验的影响,从而提高实验的精确程度。
(4)若同学们用图乙中B注射器,在测量时弹簧测力计被拉到5N,活塞仍没有滑动,这说明活塞的横截面积太大,应该选用横截面积最小的,可改用图乙中的C;
大气压强的值:p=FS=FVL=FL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