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 必修一 6.1设计表现图——识读效果图、正等轴测图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 必修一 6.1设计表现图——识读效果图、正等轴测图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通用技术
更新时间 2020-11-25 21:02: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章:设计图样的绘制
一、设计表现图——识读效果图、正等轴测图
(一)教学内容分析:
在《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中本节的内容标准是:能识读一般的机械加工图、线路图、效果图等常见的技术图样。
本节课的另一个重点内容是几种常见的技术图样中的一种——正等轴测图,它能直观真实地反映产品的色彩、外观、比例、功能、空间的体量、内部结构及色彩,因此本节的内容在常见图样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对象分析:
高中学生虽然接触过图形,但对图形的理解还是不够深入的。因此,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立体图,避免教师过多口授,要多让学生通过参与教学活动来经历和体验识读效果图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效果图的作用,能识读效果图和了解基本几何体的正等轴测图的画法(基本几何题是指棱柱、棱锥(台)、圆锥(台)、圆环)。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和体验识读效果图并学会识读效果图。
2、练习绘制基本几何体——正等轴测图,初步学会一些技术交流的方法,发展技术的表达和评价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从事技术活动必须具备的良好技术素养,并在生生互动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识读效果图,绘制正等轴测图。
教学难点:长宽高与XYZ的对应关系。
(五)教学策略和手段
在识读效果图教学中,尽可能的多演示效果图,创设情景引领学生多体验、多练习。
在画物体的正等轴测图时,让学生亲自动手作图来学会物体的正等轴测图的画法,而教师主要是起提示、引领、矫正、补充的作用。通过师生互动、做中学来完成教学任务。
(六)课前准备
(1)用于演示的图片;(2)绘图工具、纸。(3)多媒体教室,有实物投影仪。
(七)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媒体展示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直观情境引入
3.透视效果图的识读
效果图更能真实地表现产品的式样、材质和空间效果。
从效果图上注意把握产品的形态、功能和特征,了解产品各部分结构之间的实际比例关系和色彩搭配及材质感。
会识读效果图
识读
效果图
识读
效果图
体验识读
方法
体验识读
方法
4.





4.





(1)正等轴测图是一种可以表现物体三维结构特征的图形。基本几何体
(2)平面结构形体的正等轴测图的绘制
A.根据形体特征,确定长(X)、宽(Y)、高(Z)等三维坐标轴在图纸上的位置。
1.作XYZ坐标轴
学生一起作



B.沿着上述三轴分别量出物体的长、宽、高的尺寸,画出长方体的轴测图。
2.画出长方体的轴测图
学生一起作
C.根据长度方向、高度方向的尺寸,画出左上角斜切面。
3.画出左上角斜切面
学生一起作
D.根据长度方向、宽度方向的尺寸,画出左前方斜切面,完成全图。
4.画出左前方斜切面
学生一起作



练习
正等轴测图上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坐标轴之间的夹角是多少度?
回答:120
(3)圆的正等轴测图的绘制
4.





1.画出平面上圆外切正方形的正灯轴测图
学生一起作






2.连接水平对角线,过上下两顶点01、02向对边作垂线,交水平对角线于点03、04
学生一起作
3.以01为圆心,以01到对边的距离为半径,分别作园弧
学生一起作基本几何体
4.以02为圆心,以02到对边的距离为半径,分别作园弧
学生一起作
4.





5.
以03为圆心,以03到对边的距离为半径,分别作园弧,
学生一起作
6.
以04为圆心,以04到对边的距离为半径,分别作园弧,完成正等轴测园
学生一起作



小结
引导
能识读效果图
画正等轴测图
回答:
互动


1.
画正等轴测图
巡视
纠错
表扬
展示
完成练习




2.画正等轴测图,引导学生完成。
画一个边长50mm正方形的正等轴测图,并在三视图面上各画一个正等轴测圆。
完成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