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原创,转载出版必究
部编版四语上知识点易考点一线名师梳理
(知识点梳理与本课所编标准化试题内容同步)
24*延安,我把你追寻
学习目标
1.认识“延、昔”等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懂得诗歌表达的意思,了解延安和延安精神。
3.能借助资料,理解不懂的诗句。
一、我会读。
二类字:
生字组词:延:yán(延安、延长、延迟) 昔:xī(昔日、往昔、今非昔比)
笋:sǔn(春笋、竹笋、笋干) 茅:máo(茅屋、茅草、茅舍)
炕:kàng(火炕、土炕、上炕) 旦:dàn(元旦、一旦、危在旦夕)
媚:mèi(妩媚、明媚、一笑百媚)
易错音: 茁(zuó zhuó)壮 脊(jí jǐ)梁 大厦(shà xià)
延(yán ?yàn)安 ?一旦(dàn ?dān) 辉煌(huāng huánɡ)
春笋(sǔn ?shǔn) 奥(ào ?ao)秘 ? 茅(máo ?mào)屋
昔(xī ? xì)日 明媚 (mèi ?mìe) 土炕(kànɡ ?kánɡ)
答案:zhuó jǐ shà yán ?dàn ?huánɡ ?sǔn ?ào ?máo ?xī ?mèi ?kànɡ
多音字:厦:shà(大厦)xià(厦门) 露:lù(雨露)lòu(露怯)
二、我能理解.
追寻:跟踪寻找。
昔日:往日;从前。
茁壮:(动植物、年轻人、孩子)强壮;健壮。
叮咚:形容玉石、金属等撞击或水滴落下的声音。
清香:清淡的香味。
开荒:开垦荒地。
镢头:刨土用的一一种农具,类似镐。
雨后春笋: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
满目琳琅:形容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
茅屋:屋顶用茅草、稻草等盖的房子,大多简陋小。
犹豫:拿不定主意。
顶天立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
信念: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
三、我能归纳词语。
★与延安精神有关的四字词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不屈不挠
★词语搭配:(叮咚)的流水 ? (明媚)的春光 (破旧)的茅屋
(温热 )的土坑 (火红)的太阳 (金色)的理想
★近义词:昔日一一往昔 茁壮一一繁茂 犹豫一一迟疑?
明媚一一明净 奥秘一一奥妙 温热一一温暖
满目琳琅一一美不胜收 顶天立地一一威风凛凛
★反义词:破旧一一崭新 辉煌一一暗淡 昔日一一今朝?
首壮一一柔弱 明媚一一昏暗 犹豫一一果断
美妙一一丑陋 顶天立地一一低头折节
四、课文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1、2节),讲了对于延安精神的追寻。
第二部分(3、4节),讲了实现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
第三部分(5、6节),讲了追寻延安精神的重要。
五、课文易考点梳理。
1.诗的一、二两节写对于延安精神的追寻,三、四两节写实现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五、六两节写追寻延安精神的重要性。表达了作者对延安精神的赞扬和对人们在现代化建设中继续发扬延安精神的希望。
2.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读出,“我们”毫不犹豫丢掉的是贫穷和落后,但是不能丢掉的是延安精神。
3.追寻延安精神就是追寻信念、温暖、光明。
4.“延安精神”具体指哪些精神?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为崇高理想献身的精神,革命队伍中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5.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延安的标志是宝塔山。延安精神主要指的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
6.《延安,我把你追寻》这首诗通过对延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具体事物的歌颂,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心情。(枣园,南泥湾;继承,发扬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
7.《延安,我把你追寻》是一首新体诗,作者是祁念曾,抒发了追寻延安精神的迫
切心情。追寻延安,就是追寻信念、温暖、光明。
8.联系自己学习生活实际,谈谈怎样才能把延安精神发扬光大。
如: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挫折要勇敢面对,不退缩,不低头;学习上要勤奋,肯吃苦;团结同学,乐于助人;节约粮食、纸张,不浪费一粒米、一张纸……
六、特殊句型。
(1)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一件件家用电器满目琳琅;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比喻、对比)
(2)像翩翩归来的燕子,在追寻昔日的春光;像茁壮成长的小树,在追寻雨露和太阳。(比喻)
(3)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镢头,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排比)
(4)延安,我把你追寻,追寻信念,追寻金色的理想;追寻温暖,追寻明媚的春光;追寻光明,追寻火红的太阳。
七、课文重点句子理解。
1.像翩翩归来的燕子,在追寻昔日的春光;像茁壮成长的小树,在追寻雨露和太阳。
第一小节通过两个比喻句,把我对延安的追寻比作是燕子对春光的追寻和小树对雨露和太阳的追寻。从而表现了我对延安追寻的急迫和必要。
2.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镢头,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
叮咚的流水,实际是讲人们在延安度过的革命岁月。讲梨花的清香,实际上是讲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在这里从事的革命活动。讲开荒的镢头,实际是讲大生产运动中所体现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讲讲话的会场,实际是讲当年党中央和毛主席对中国革命的正确领导。
3.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一件件家用电器满目琳琅;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航天飞机探索宇宙的奥妙,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但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作者运用了对比、比喻等方法描写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作者忘不了、丢不掉的是艰苦奋斗的伟大民族精神。
八、阅读链接。
◇试着用多件事串联的概括方法连起来说说《难忘的一课》的主要内容。
(1)文章的主要人物是谁?写了几件事?
第一件事:“我”看到年轻的台湾教师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
第二件事:年轻的台湾教师领“我”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
(2)串联事件概括。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我”看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之后又领“我”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
(3)《难忘的一课》讲述的是日本侵略者强迫台湾人民学习日语,禁止说国语,妄图从文化根源改造国人。文章中直接体现爱国之情的一句话是“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梳理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策略:
先概括每件事,然后厘清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再紧扣主要人物,将几件事按照事情的先后顺序串联起来,最后将串联好的内容根据文章特点说完整。
★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 程砚秋 尚小云 荀慧生
★爱国名言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梅兰芳(1894-1961),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苏泰州。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8岁学戏,9岁拜吴菱仙为师学青衣,10岁登台。后又求教于秦稚芬和胡二庚学花旦。于1949年前先后赴日本、美国、苏联演出,并荣获美国波莫纳学院和南加州大学的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50年任中国京剧院院长、1951年,任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1953年,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梅兰芳因病在北京病逝。享年67岁。
梅兰芳在50余年的舞台生活中,发展和提高了京剧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世称“梅派”。与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并称为“京剧四大名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