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反射和折射
知识要点:
光的折射:
(一)、折射定律:21世纪教育网
1、折射现象: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的界面时,其中一部分光进另一种介质中传播,并且改变了传播方向:这种现象叫折射观察(光由一种介质,垂直界面方向入射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
2、折射定律:
3、折射率(n):
①定义:光从真空射入某介质时,入射角正弦和折射角正弦的比,称为该介质的折射率。用n表示。
即21世纪教育网
②折射率反映了介质对光的折射能力。如图光从真空以相同的入射角i,入射不同介质时,n越大,根据折射定律,折射角r越小,则偏折角越大。
③折射率和光在该介质中传播速度有关。
a.折射率等于光在真空中速度c,与光在介质中速度之比。21世纪教育网
即
b.由于。所以
④光疏介质和光密介质:
光疏介质:折射率小的介质叫光疏介质。在光疏介质中,光速较大。
光密介质:折射率大的介质叫光密介质在光密介质中,光速较小。
4、反射和抑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二)全反射:
1、全反射现象:
①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时,折射光消失,只剩下反射光,光全部被反射回光密介质中,这种现象叫全反射。
②增大入射角时,不但折射角和反射角增大,光的强度也在变化,即折射光越来越弱;反射光越来越强;全反射时,入射光能量全部反射回到原来的介质中。
2、临界角(A):
定义:当光从某种介质射向真空时,折射角度为90时的入射角叫做临界角。
用A表示。根据折射定律:
3、发生全反射的条件:
①光从光密介质入射光疏介质。
②入射角大于临界角。
(三)棱镜:
1、棱镜的色散:
(1)棱镜对一束单色兴的作用:
一束光从空气,射向棱镜的一侧面时,经过两次折射,出射光相对入射光方向偏折角,出射光偏向底边。
(2)棱镜对白光的色散作用:
a.现象:白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不同的色光。并按顺序排列为红、橙、黄、绿、蓝、靛、紫。这种现象称色散现象。
b.说明:①白光是复色光,由不同颜色 的单色光组成。
②各种色光的偏折角度不同,所 以介质对不同色光的折射率 不同。由于所以各种色 光在同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如图对红光偏折角最小;对红光折射率最小;红光在玻璃中传播速度最大。21世纪教育网
对紫光偏折角最大;对紫光折射率最大;紫光在玻璃中传播速度最小。
2、全反射棱镜:
全反射棱镜,为横截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棱镜它可以将光全部反射,常用来控制光路。
(四)、透镜:
1、透镜:是利用光的折射控制光路和成像的光学器材。
①透镜:是两个表面分别为球面(或一面为球面,另一面为平面)的透明体。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
②透镜的光心、主轴、焦点和焦距的概念(略)。
③本节研究的内容适用薄透镜、近轴光线。
2、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注意理解:
①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是通过两次折射来实现的。
②从凸透镜射出的光线不一定是会聚光束。
从凹透镜射出的光线也不一定是发散光束。
3、透镜成像规律:
(1)规律:[来源:21世纪教育网]
透镜 物的位置 像的位置 像的性质 像的下倒 像的大小
异侧 实像点
凸 异侧 实像 倒立 缩小
透 异侧 实像 倒立 等大
镜 异侧[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实像 倒立 放大
不 成 像
同侧21世纪教育网 虚像 正立 放大
凹透21世纪教育网镜 同侧 虚像21世纪教育网 正立 缩小
(2)实像和虚像比较:
实像 虚像
形成 由射出光学元件的光线实际会聚而成 由射出光学元件的光线的反向沿长线会聚而成
观察 可成在光屏上,也可用眼睛直接看 只能用眼睛直接看不能成在光屏上
4、透镜成像公式:
(1)公式:
符号:物距:取“+”。
像距v:实像取“+”;虚像取“-”。
焦距f:凸透镜取“+”;凹透镜取“-”。
(2)放大率(m):
5、透镜成像光路作图。
(1)三条基本光线。
a. 平行主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出射光线过焦点。
b.过焦点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平行主轴。
c.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后不改变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