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粤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第4课《歌曲 《凤阳花鼓》》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花城粤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第4课《歌曲 《凤阳花鼓》》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11-25 22:28: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凤阳花鼓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安徽民歌《凤阳花鼓》的产生背景及历史发展,能背唱这首家喻户晓的民间小调。
2.对比式的学习旧时的《凤阳花鼓》与现在的《凤阳花鼓》。
3.深刻体会歌曲情绪,并能根据歌曲情绪用自制的打击乐器为歌曲《凤阳花鼓》伴奏。
二、教学难点
1.掌握切分节奏。
2.正确并有感情地演唱含一字多音的前十六后八的乐句。
3.掌握衬词“得儿”的正确唱法。
三、教学重点
深刻体会歌曲所包含的内在情绪,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教学准备
电钢琴、自制打击乐器、花鼓、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
(一)学生随音乐进教室
(二)师生问好
(三)发声练习
要求:音准、气息流畅
(四)导入
1.播放歌曲《茉莉花》,学生聆听。
2.谈话导入新课《凤阳花鼓》。
3.播放录音《凤阳花鼓》,要求学生注意歌曲的情绪并拍出强拍。
4.了解歌曲的历史背景及“凤阳花鼓”,分析歌曲情绪并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来表现《凤阳花鼓》的歌曲情绪。
(五)新歌教学
1.学生用la随琴声哼唱歌曲旋律。
2.出示切分节奏及前十六后八的节奏,用不同的方式让学生去感受体会。
3.教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
4.教师弹琴,学生轻声填唱歌词。
5.教师教唱歌词(重点教唱衬词“得儿”等难点教学)。
6.学生随音乐律动。
7.教师指挥,学生随伴奏带进行演唱。
(六)视唱另一首《凤阳花鼓》,并与本课学唱的歌曲《凤阳花鼓》进行比较。
1.播放录音《凤阳花鼓》并出示歌谱,教师随音乐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2.启发学生思考这首《凤阳花鼓》与本课学唱的歌曲《凤阳花鼓》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同,并用颜色表现出来。
3.教师谈话总结新旧时期这首歌曲所表现的不同。
4.学生随琴哼唱《凤阳花鼓》。(要求:哼唱时速度不要过快,应唱出卖艺人悲伤的心情)
(七)用自制的打击乐器为《凤阳花鼓》伴奏
方法:1.教师出示节奏型,将学生按所带的乐器分为两个声部进行教学。
2.学生随录音为《凤阳花鼓》伴奏。
(八)课后作业:为《凤阳花鼓》设计新的伴奏型
要求:1.小组讨论设计节奏型
2.各小组自由选择打击乐器
3.下节课各小组展示
(九)结束部分
1.播放舞蹈视频《花鼓新声》片段,教师小结。
2.学生唱着《凤阳花鼓》,愉快地结束本节课的学习。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