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 《草原就是我的家》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用优美的音色唱《草原就是我的家》,感受草原的美及蒙古人民对草原的热爱。
2、了解蒙古族的风情风貌。
3、表演、了解蒙古舞蹈,并能用简单动作表现。
4、学习4/4拍子的强弱规律以及它的拍击法
学情分析
整个教学紧紧围绕主题“草原就是我的家”通过“看、说、听、唱、舞”的教学活动,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向学生介绍蒙古的风土人情、民族服饰和“那达慕”及摔跤、骑马、射箭等运动项目。把学唱歌曲与蒙古舞蹈相联系的教学,让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感受蒙古音乐。
重点难点
1、听、唱、跳体验蒙古音乐的美。
2、唱准歌中大跳的旋律。
教具准备
钢琴、_è?????_、鼓、奥尔夫乐器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律动
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美丽神奇的地方,想知道去哪里吗?我先不告诉大家,一会儿到了你就知道了!今天我们不坐汽车、火车也不乘飞机,那让我们一起骑上马儿出发吧!。(听音乐做骑马动作)
活动2【活动】了解蒙古风情
(示图)师:来,看看我们到了哪里?(蒙古草原)图有上什么呢?
生:羊、马、房子、草原
师:这么美丽的地方,是蒙古族人民居住的地方,瞧:草原上有珍珠般的湖泊,成群的牛羊、马匹,还有一座座蒙古包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洒落在草原上,孩子们景色美不美啊?(美)对,非常美,就连蒙古劳动人民在干活时,也喜欢喊着劳动号子干活,他们是怎么叫的呢?(嘿哟嗬哟……)
师生一起模仿喊着劳动号子(让学生感受4/4拍的强弱规律)
师:同学们做的真不错,让我感受到了你们好像正在劳动干得热火朝天。这么美丽的地方,瞧:你们可知道他们住的房子叫什么?
生:蒙古包。
师:他们的房子叫蒙古包,也叫毡房,它的四周是用木杆纺织成一个栅栏,然后围上毡子,再盖上一个顶棚。这些蒙古包拆装方便,适合游牧民族放牧时用。蒙古包主要以白色为主,蒙古人认为白色象征着纯洁、真诚,再现出蒙古人民热情好客的性格。同学们,你们现在明白什么叫蒙古包了吗?
生:蒙古族的服饰怎样?
(示图)师:他们的服饰由四部分组成:长袍、靴子、头饰和腰带。头饰是用珍珠、玛瑙和金银制成,非常精美。节日里他们要穿上盛装以示隆重,平时他们以长彩绸包头,那里的男女老少都爱穿长袍。
(示图)师:孩子们他们的服装漂亮吗?
生:漂亮。
师:在蒙古草原上,他们有一年一度的盛会,叫做那达慕盛会,非常热闹,你们知道那达慕吗?
生:那达慕是什么?
师:那达慕是一项活动。那达慕是娱乐和游戏的意思,这项活动是蒙古族最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活动,我们看看他们在做些什么?
(示图)
师:那达慕盛会上他们会做些什么?我们首先看看这幅图,他们在干什么?(有的唱歌,有的跳舞,其中这三大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哪三大活动呢?)(课件依次展示:摔跤、骑马、射箭三副图片)
生:赛马、摔跤、射箭
师:谁来表演一下骑马动作?
(指名表演)(集体表演)
师:谁来表演一下射箭的动作?
(指名表演)(集体表演)
师:拉起弓,弓拉满,射远远的
师:还有一个是摔跤,看过摔跤吗?
生:看过。
(示图)师:摔跤是两个对手谁把对方摔下来就算赢,谁先倒下谁就输。这三项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民族特色活动。
师:你们知道为什么有这三项活动吗?
师:成吉思汗是我国古代元朝的开国皇帝,在最初他被推举为大汗的时候,他要检阅自己的军队,所以要举行三项比赛。后来,蒙古人就把这三项活动称为那达慕。师:那达慕盛会非常热闹动人,所以他们唱一首歌来赞美他们的美好生活,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大家说好不好?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是导入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教学的必须手段。我根据主题内容运用多媒体,创设蒙古族那达慕大会的情景进行教学,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兴趣,积极参与,并能产生相关的联想、想像。 2.借助观看蒙古族那达慕大会的课件,让学生在模仿摔跤、射箭、赛马等动作来体验民俗的同时,也让学生能在玩玩跳跳中轻松达到教学目标。
活动3【活动】课件播放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学习蒙族歌舞 (让学生初步感受蒙古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听曲、老师还配上舞蹈。
师:好听吗?(好听)师:舞蹈好看吗?(好看)师:想不想学?(想)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动起来,刚才你们看到的舞蹈中最具特色的是什么动作?(硬肩、耸肩)
师:肩膀动,头不动,肩膀前后动(师做,生模仿)
师:骑马的动作前面你们都学会了(师做提压腕、生模仿)
师:手腕用点力(听音乐做动作)
师:脚做骑马的动作
师:下面请同学们听着音乐跟老师一起来跳舞----孩子们真的是太棒了!
【设计意图】
在体验民俗舞蹈时,采用本课歌曲做为背景音乐,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反复感受、体验蒙古民歌《草原就是我的家》的风格特征,提前熟悉歌曲的旋律,为下面的歌曲教学做准备。
活动4【活动】学习歌曲 《草原就是我的家》
(示歌谱)学习歌曲
师:歌曲运用了怎样的速度?怎样的情绪演唱的?
生:欢快、深情、赞美
师:歌曲描绘了怎样的景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生:描绘了内蒙古草原富饶、美丽、和平的景色,表达了草原人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师:这是什么拍子的歌曲?(4/4拍子)有谁知道4/4拍子的强弱规律?(强、弱、次强、弱)(教师用鼓示范一遍)
师:下面我们来听音乐、用4/4拍的拍击法伴奏(请1位同学用鼓伴奏试一遍)。
师:好听吗?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最后这里有一个什么记号?
生:反复记号
师:那唱到这里的时候记得要反复喽
师:那我们全班同学用4/4拍子的拍击法伴奏来一遍好吗?(全班一起拍一遍,奥尔夫器乐发给部分同学伴奏)
师:下面我们一起有节奏读歌词
(师生读词)
师:能唱了吗?
生:能
(生随琴声用li练唱)
师:哪句比较难唱?
生:温暖舒适的白毡房
师:la/la 大跳要唱好,附点节奏要唱好
(跟随录音唱)
师:同学们唱得真好,你们想不想也准备一个节目参加那达慕盛会?
师:那我们一起边歌边舞。(奥尔夫器乐发给部分同学伴奏)
(师生一起歌舞)
【设计意图】
由于有前面的铺垫,学生对蒙古风情已有所了解,并产生喜爱之情。当学生有了较为深刻的情感体验时,再进行认知教学,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一片段采用了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注重引导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之从小养成主动学习、互动、关注、欣赏他人的品质。
活动5【活动】总结
师:今天我们游览了蒙古美丽的风光,学会了唱《草原就是我的家》这首歌曲,并学会了跳蒙古舞蹈,还学会了如何使用4/4拍子的拍击法伴奏,你们真是太棒了!有机会我们一起去蒙古做客,大家说好不好?
生: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骑着马儿去参加那达慕盛会吧!
设计意图
我感受最深刻的是:学生积极参与,兴趣盎然,情绪随着教学的推进不断高涨,快乐地歌唱舞蹈,通过“看——说——听——唱——演”的教学活动,一步一步加深对“蒙古族”的了解。特别是他们高歌的同时骑马挥鞭表演,仿佛是真的奔驰在辽阔的草原上,还情不自禁地在歌曲的间隙加上“驾”的衬词,恰倒好处地表现了蒙古族儿童骑上马儿奔驰草原的情景以及他们对草原、家乡深深的挚爱之情。他们的情绪深深地感染了我,不知不觉中我也和他们一起尽情高歌舞蹈了。《草原就是我的家》_??????__??????_
《草原就是我的家》是一首原汁原味的内蒙古短调民歌,歌曲旋律明朗豪放,有着进行曲雄壮有力的特点,节奏较为整齐,简单、易唱,表现了蒙古族儿童对草原,对家乡深深的挚爱之情。
在这节课中,首先是创设情景,激发情感,我用谈话导入,接着很自然的进入播放蒙古美丽景色片段请_??????_欣赏,把学生的心引入到美丽的大草原上,以及一些比较有蒙古特色的活动中,让学生初步感受到蒙古音乐的特点、了解蒙古,从而导入新课,体验情感,揭示课题欣赏《草原就是我的家》。然后通过老师舞蹈让_??????_初步了解蒙古舞并简单了解蒙古族,给学生创设良好的音乐情景,接着再让学生学跳这首歌的蒙古舞蹈,学生积极参与,兴趣盎然,情绪随着教学的推进不断高涨,同时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熟悉歌曲的旋律,为后面的歌曲教学打下基础,最后用听唱法学唱歌曲,反复练唱,让学生自己找演唱难点, 让学生掌握旋律中的难点(五度音程、八度音程大跳和附点音符的唱法),接着是歌曲延伸,升华情感,让学生准备一个节目,用学到的蒙古舞蹈和歌曲参加那达慕盛会,孩子们很高兴的加入了歌曲的表演中。 整个_??????_以“草原就是我的家”的情景为主线,层层推进,突出审美的愉悦性,轻松地达到了教学目标。
本课教学我感受最深刻是:学生积极参与,兴趣盎然,情绪随着教学的推进不断高涨,通过“看——说——听——唱——演”的教学活动,一步一步加深对“蒙古族”的了解。特别是他们高歌的同时骑马挥鞭表演,仿佛是真的奔驰在辽阔的草原上,恰倒好处地表现了蒙古族儿童骑上小红马奔驰草原的情景以及他们对草原、家乡深深的挚爱之情。课堂中也有许多不足和缺点,如:不能做到学生人人手中有器乐;学生个体学习的差异;学生在进行律动时,相互之间的距离太挤了,还有学生在演唱和舞蹈方面不能很好地同时兼具配合表演,这就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摸索前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表演空间,创新自我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潜能,才能使学生更好地表现自己,从而产生表现美、创造美的欲望。
因此我觉得我们的课堂教学过程,应将学生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给学生创设最大的空间去感受、体验、想象、表现和创作,从而使他们展示才华、挖掘潜力、释放情感、体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