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时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连续两个问题的数学问题的结构,学会分析这类题型中的数量关系,解决这类问题。
2.过程与方法:试着运用画图的方式帮助分析解决这类数学问题,并试着列出综合算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合作探索、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连续两问的数学题的数量关系及解题思路。
教学难点
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找准中间问题。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小朋友们大家认识我是谁吗?我是你们喜欢的黑猫警长,来我最喜欢破案了,今天有个案件不知道怎么破解,我可以请你们来帮忙吗?让我们一起带着我们智慧来破案吧!
二、合作探究
教学例4。
1.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
课件出示学校二年级卫生评比情况,一班得了12面小红旗,二班和三班的小红旗数被遮住了。只知道二班比一班多得3面,二班得了多少面?
学生用圆片代替小红旗,动手摆一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摆法。选代表进行交流汇报。
生:先摆出一班的12面红旗,也就是12个圆片。再摆二班的,当二班摆到12个时,还要再摆3个,也就是15个。
师:对照刚才摆圆片的过程,想一想,可以怎样列式计算二班要摆多少面小红旗?
学生列式计算口答:12+3=15(面)
根据算式,说说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学生小组内交流讨论。
小结:要求出二班应得多少面小旗,只要把与一班摆的同样多的圆片数加上比一班多的3面,就可以求出摆的个数。所以当遇到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时要用加法计算。
2.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
(1)出示问题:三班的小红旗比一班少4面,三班得了多少面?
师:本题中知道了哪些条件?要求什么?
生:知道一班得了12面红旗,三班比一班少4面;要求三班得了几面红旗。 (2)学生用圆片代替小红旗,动手摆一摆,先同桌摆,再指名学生上台摆。
师:从哪里看出三班比一班少摆了4个?
生:先摆12个,再去掉4个就可以了。
(3)列式。
学生口答:12-4=8(面)
小结:要求三班摆多少个圆片,就是从一班摆的圆片中去掉比一班少的4个,也就是求比12少4的数是几,用减法计算。
师:刚才我们帮二班和三班同学算出他们分别得了几面小红旗,想一想,这两道题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同学听一听。
学生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发言。
师追问:为什么前面是12+3,而这里是12-4?
三、巩固新知
1.完成教材第24页的“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四的1~3题。
四、归纳新知
提问:比较一下,今天学习的知识和以前学习的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小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用加法算;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减法算。
五、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1)一班得了12面小红旗
二班比一班多得3面
二班得了多少面?
一班:○○○○○○○○○○○○
二班:○○○○○○○○○○○○○○○
12+3=15(面)
(2)三班比一班少得4面
三班得了多少面?
一班:○○○○○○○○○○○○
三班:○○○○○○○○
12-4=8(面)
小结: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用加法算,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用减法算。
六、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