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中的阳刻和阴刻
一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旨在让学生了解剪纸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的基础上,通过对剪纸历史及其特点的掌握,学习两种重要的剪纸形式—阳刻和阴刻。并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和低年级相比具有较强的自行探究能力,学生在观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都有了一定提高,同时他们还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动手能力。通过前一节课的学习,学生们能初步掌握关于剪纸的基础知识,但如何用阳刻和阴刻的方法来创作剪纸作品还有一定难度。
三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了解剪纸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分清楚阳刻和阴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激趣导入,阳刻、阴刻对比分析,小组讨论,学生实践等环节让学生感受阳刻和阴刻的特点。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体验生活乐趣,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关于剪纸的历史,掌握阳刻和阴刻的特点。
难点: 创作一幅阳刻或阴刻的剪纸作品。
五 教学教法
本课我主要采用讲授法、展示法和启发法。 学生主要通过观察法和讨论法进行学习。
六 教学准备?
PPT、彩色卡纸、剪刀、铅笔、美工刀、胶棒、剪纸素材。
七 教学过程
设疑启发导入
1师:PPT展示动画,猜一猜动画中的形象主要用了哪一种表现形式?
生:剪纸
师:真棒!这个动画中形象的表现方法是我国民间艺术——剪纸中的两大秘密,同学们想不想一起来揭开这两秘密?
生:想
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剪纸的世界——剪纸中的阳刻和阴刻。
师:带领学生分析课题,抓住“阳刻”和“阴刻”。
(板书课题)
(二) 新授课
剪纸知多少趣味知识赛
师:引导复习剪纸别名、载体及与代表的含义。
剪纸,又叫刻纸,是一种镂空艺术。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并且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这种民俗艺术的产生和流传与中国农村的节日风俗有着密切关系,逢年过节亦或新婚喜庆,常常会贴"囍"这个字,多反映人民生活的艺术形式。
游戏一:猜一猜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幅剪纸作品,猜一猜哪一幅是阳刻,哪一幅是阴刻?
生 :根据自己判读回答。
生:不知道
师:不知道也没关系,那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它吧!
师:观察两幅作品有什么特点?
生:第一幅图只是刻去了少部分,还留了很多没画的部分。
生:第二幅作品感觉都是线条,没有面。
师:观察得真仔细,像第一幅这样刻(剪)去图案上的装饰纹样,形成镂空效果的剪纸,我们称为“阴刻。”像第二幅这样将装饰纹样留下,花纹以外的地方刻(剪)去,感觉线线相连的剪纸,我们称为“阳刻。”
火眼金睛辨阴阳
师:请同学们辨一辨下面的剪纸作品,哪些用的是阳刻的方法,哪些用的是阴刻的方法,并说出你的判断方法。
师:师随机抽取学生回答问题,对有困难的地方及时解决。
师:现在我们揭开了剪纸的神秘面纱,但是离创作一幅剪纸作品还有很关键的一步,同学们看一看下面这两个动物造型,思考哪一个更合适做剪纸呢?为什么?(同桌讨论)
生:小猪,因为第小猪更整体,比较好刻。
生:小羊也行,但是刻的时候容易把纸弄坏。
师:小羊也可以,但是小猪图案比较整体,更适合我们创作。
师:那是不是我们的小猪就是一幅剪纸作品呢?
生:不是,他没有纹样,不是剪纸作品。
师:你们知道的可真多呀,那可以给小猪添上哪些纹样呢?(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小猪图案贴在黑板上,随机抽取学生上台添加纹样)
师:作简单总结,补充纹样。
水纹、毛毛纹、月牙纹、涡纹、花朵纹……
对比发现
师:PPT展示图片,生观察,思考在设计纹样时应注意什么?
生:纹样要画大一些,最好是多用几种纹样。
生:纹样可以适当夸张。
生:设计的纹样要能增加视觉动感。
师示范剪纸步骤
(三)实践提升
师:通过前面对剪纸的了解,我看有些同学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自己创作一幅剪纸作品了?赶快拿出你们的工具吧。在创作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独立或合作设计一件剪纸作品。
2 看谁设计的剪纸造型简练、夸张,
花纹巧妙独特?
(四)评价总结
1 剪纸中以什么纹样为主?
2 剪纸是以阳刻为主,还是以阴刻为主?
(五) 拓展延伸
剪纸的运用
剪纸在包装设计、服装设计、建筑设计、书籍装帧、海报上等广泛应用。
(六)小结
剪纸艺术作为中国的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在欣赏的同时,还要动手操作,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