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1课 动物的花衣裳岭南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1课 动物的花衣裳岭南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岭南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11-26 10:13: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动物的花衣裳

教材分析:
《动物的花衣裳》是美术第11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主要特点是将美术与自然相结合,把动物的斑纹“花衣裳”——生动有趣的课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中图片的呈现,客观上需要学生走进自然,观察、了解动物的斑纹及其作用(保护作用、警戒作用、美化作用),初步感受这些斑纹的美;主观上则需要学生根据对动物斑纹的观察,发现动物斑纹的美术造型特点,为创意新的“花衣裳”建立良好的基础。学生可以利用点、线、面、色彩、肌理等美术语言来剖析动物的斑纹造型特点,以便更好地构思改变斑纹的方法,创造新的斑纹。
学情分析:
低年级的孩子年龄小,好奇心重,对所有的事物都充满浓厚的兴趣,尤其善于观察生活中细微的东西。本课中先让学生欣赏动物的整体图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再局部分析动物的花纹和色彩,引导学生认识点、线、面、色彩,能利用点、线、面、创造新的斑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观察、感受动物的斑纹自然之美,了解并分析不同动物斑纹的造型元素——点、线、形状、肌理等,学会表现“花衣裳”的美术语言。
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各种各样的动物的整体图片和局部的动物斑纹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认识了动物身上的斑纹是点、线、面和色彩构成,通过剪、绘画等手法改变动物的斑纹的形状或者色彩,创新表现动物的“花衣裳”,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中树立爱护、保护动物的意识,在学会美化生活的基础上更加热爱生活。
教学准备:1.学生:剪刀、彩色笔等。
2.教师:花纹作品、课件、制作工具等。
教学重点:利用点、线、面、形状、肌理等美术语言剖析动物斑纹的造型特点。
教学难点:用剪画的表现形式大胆改变动物斑纹的局部特点(改变形状或色彩)。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视频展示,感受动物身上的花纹、色彩。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漫游“动物世界 ”好吗?我们来欣赏一个视频,但是,看之前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在看的过程中你们要认真观察动物身上有什么特点?(花纹、颜色)
提问:看完视频,你最喜欢哪只动物?为什么?谁来说说?(花纹和色彩是怎么样?)
小结:真棒!你真是个细心的小朋友,动物身上都有独一无二的花纹和颜色。
揭示课题:如果我们一生中只穿一件衣服会漂亮吗?穿久了我们都会觉得腻。动物它们也很爱美,好羡慕我们人类小朋友可以有那么多的衣服可以换,这节课就请同学们来当小小设计师,为你喜欢的小动物来设计一件好看的花衣裳吧!
板书:动物的花衣裳
(设计意图:学生欣赏教师带来的视频,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进入新课。)
局部分析
认识、了解点、线、面。
师: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看斑纹,猜动物”,比一比看,谁是火眼金睛?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张图片分别是什么动物?(指名回答)(斑马,豹子,长颈鹿,熊猫。)
师:再认真看看,它们身上有什么特点?
小结A:豹子是点的排列,斑马是线的排列,长颈鹿是面的排列等等。
师:动物身上除了漂亮的花纹之外,还有什么呢?色彩是什么样的呢?
小结B:还有色彩,比如斑马身上是黑白色的,就是我们学过的对比色。还有鹦鹉身上的漂亮的颜色由红色慢慢变为黄色,就是我们学过的邻近色。
师:猜一猜,动物身上的花纹除了好看之外,还有没有什么用途吗?(指名回答)
小结C:太厉害了!同学们懂得真多,花纹不仅漂亮,具有装饰的作用。它还有保护作用、隐蔽作用。比如变色龙是典型的具有保护色的作用,它能根据周围的环境迅速的改变体色,达到保护自己的作用。
(设计意图:学生在欣赏、比较中了解动物身上的花纹、色彩和花纹的作用。)
分析演示
师:现在,老师有两只穿不同“花衣裳”的斑马。它们要去森林里参加时装秀,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它们的“新衣裳”漂亮吗?接下来,你们仔细观察穿“新花衣裳”的两只斑马与原来的斑马一样吗?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你说的真好。发现一只斑马身上保留了原来的形状,但是改变了色彩。另外一只保留原来的色彩,但是改变了原来的形状。
师:那你们想知道这“新衣裳”是怎么制作的吗?大家仔细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做完后请同学来说一说都有哪些步骤。(教师示范)
引导学生分析创作步骤
师:看了老师刚才的示范,我请一位同学来回答步骤有哪些呢?
板书:1.对折纸
2.画花纹
3.画外形
(3)PPT展示:欣赏学生作品
师:这种方法是不是很有趣呢?老师这里还有几幅小朋友的作品,一起来看看吧!
小结:用点、线、面的装饰方法,给小动物设计漂亮的花衣裳。
(设计意图:学生仔细观察,探究、学习运用点、线、面的装饰方法。)
课堂实践,动手制作。
师:学习了点、线、面的装饰方法,也欣赏了其他小朋友的作品,现在你会用这种方法来表现动物的花衣裳了吗?
一起动手做做吧,一起来读一读今天的作业要求:
选一只你喜欢的小动物,运用点、线、面和色彩搭配为它设计花纹。
用绘画和剪刻的形式来表现。
温馨提示:
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
剪下的纸屑放一边,保持教室卫生整洁.
(设计意图: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讨论,交流设计与制作方法。)
展示作品,评价交流。
组织学生展示作品。
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
(设计意图:展示作业,进行自评、互评,明确优点和缺点。)
小结课堂,拓展延伸。
同学们都有一双灵巧的手和发现美的眼睛,你们设计的“新花衣裳”都能运用我们今天学的知识,点、线、面和色彩来装饰,你们真是太棒了!我们今天只是运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动物身上的新衣裳,其实还有很多其他的方法可以制作,可以用线描、剪贴、拓印和水粉等等,各种方式来装饰,希望同学们课后的时间能试试其他的方法来设计出更漂亮的花衣裳!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创作。)
《动物的花衣裳》的教学反思
赖店玉山小学 张颖
本节课开始的部分,我是用视频来将学生带入“动物世界中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再是通过观察动物身上的特点,斑纹和色彩,引出本节课的课题,第二个环节是用小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动物的局部图片让学生观察,发现动物身上有点线面的花纹和颜色,并且了解了花纹的用途。第三个环节是分析演示,给出不同“花衣裳”斑马,让学生对比发现,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发现动物身上“花衣裳与原来的斑马的不同之处,再演示绘画步骤,欣赏其他学生的作品图片,第四个环节是学生动手制作,老师巡视,第五个环节是展示学生作品,评价交流,第六个环节是拓展延伸,引导和鼓励学生的课后继续创作。
本节课的重点是能运用点、线、面、形状、色彩和肌理等美术语言剖析动物斑纹的造型特点。难点是大胆改变动物斑纹局部的特点,改变动物的形状或色彩。
在本节课中,我觉得自己还存在很多不足:
1语言上还不够精练。
2应该引导学生说,而不是一味的我在教。
3评价环节比较薄弱。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提高自己教学时语言上的培养,多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目的的引导学生“说”,在评价方面我会多多的实践,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薄弱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