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6课 风凉的扇子冀美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6课 风凉的扇子冀美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11-26 10:14: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风凉的扇子》
教学内容:
冀教版美术实验教材第6册第16课
教学目标:
1.能够选用合适的材料创造性地制作一把既实用又美观的扇子。
2.在练习中,逐渐形成设计意识,进一步提高动手能力。
3.愿意了解扇子文化,感受扇子的美,体验制作扇子的乐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设计制作一把既实用又美观的扇子。
教学难点:
打破思维定势,创造性地设计扇子。
教学准备:
课件、范品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2008年8月8日是什么日子吗?
生:北京奥运会。
师:在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现场,真是人山人海,老师发现了一件有意思的事,咱们来看看。(出示课件)
师:这些扇子是我们送给贵宾们的小礼物。那么,奥组委为什么会选择这小小的扇子作为礼物送给大家?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扇子虽然很小,但是却方便、实用,而且它还代表了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大家想不想拥有一把属于自己的扇子呢?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风凉的扇子》一课。(课件出示课题)
二、探究发现,引导制作
1.介绍学生带来的扇子
师:今天,同学们从家里带来了一些扇子,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介绍,教师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扇子的外形,材料等特点,并介绍扇子的分类(折扇和平扇)
2.欣赏各种各样的扇子
刚才同学们介绍了自己带来的扇子,老师这也有许多不同种类的扇子,大家要认真观察,看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播放课件)
生:羽毛扇子,像诸葛亮的扇子。师:诸葛亮的孔明扇。
生:孔雀羽毛的扇子很漂亮。师:看起来像孔雀开屏。
生:一家三口人的扇子。师:卡通造型的扇子看起来很可爱。
……
师小结:我们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扇子的国家,扇子常常被人们当作工艺品挂在厅堂,藏于书房,从古到今,很多文人墨客还喜欢在扇子上题诗作画,使小小的扇子身价倍增。
3.研究制作
⑴提出要求
刚才看了这么多漂亮的扇子大家一定很想自己动手做一把扇子了,但是,要想做一把既实用又美观的扇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教师出示自己制作的扇子
下面老师就把这些扇子发给每个小组的同学,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它们的制作方法。
(课件出示制作要求:)
小组合作观察研究扇子的:
????1、材料
????2、造型特点
????3、制作难点
????进行讨论后,由小组代表进行总结汇报。
⑵小组研究
小组同学研究、拆折扇子,教师巡视,注意学生发现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方法。
⑶小组汇报
学生汇报,教师应注意:
a纸扇的折法
将纸对折、对折、再对折,一直折到你想要的宽度。然后打开,再按照折痕一正一反地折叠起来。这样,折出的纸扇就会宽窄一样,更加均匀,更加漂亮。(教师可演示)
b扇面与扇柄的连接方法
将扇柄粘在两层纸的中间,既结实又漂亮;
扇柄应插入扇面中,插的太短也不容易结实。
三、制作扇子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找到了制作扇子的难点,并一起解决了这些问题,那么现在我们就要动手做扇子了。
(出示制作要求)就请你选用合适的材料进行大胆创意,制作一把既美观又实用的扇子。
(学生制作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不要用剪刀伤到自己和其他同学;还要注意收集边角废料,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整个制作过程,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缺点,及时提醒学生避免错误的制作方法,并把同学们好的做法告诉大家。)
四、展示、评价
师:大部分同学的作品已经做完了,老师也看到了很多奇特、富有创意的构思,谁来跟大家说一说?(及时肯定学生好的创意和制作方法,不足的地方师生共同给出修改建议。)
五、总结、下课
今天,同学们让老师看到了这么多花样的扇子设计,真是大开眼界呀,大家回家后还可以找一找哪些材料可以做扇子,我相信大家一定能制作出更有想象力的新奇、独特的作品来。
?
课后反思:
开课伊始,我通过出示奥运会开幕式的图片,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在新授环节,我首先从生活入手,让学生介绍自己带来的扇子.通过这一环节,学生自主的发现了扇子的形状、图案、类别以及材料特点。然后,通过欣赏古今中外的扇子图片使学生思维得以拓展,从而激发学生通过对周围事物的联想、创作。在研究制作环节,我采用小组合作,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探究范品扇的材料、造型及制作方法,不仅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了扇子的不同特点,还解决了扇柄与扇面的粘接、如何使折扇更均匀的难题。随后,直观地教师演示,不仅化简了难点,还拓宽了学生的创作思路,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整节课环节紧凑、衔接顺畅,达到了预期效果。
本课内容较多,既要介绍扇子,发现扇子的造型、材料等特点,还要研究扇子的制作方法及制作难点,所以在学生创作时时间就明显的不够充足,在制作时对于学生新产生的问题没能及时总结是本课最大的遗憾。如果在学生制作中再次发现问题,一起解决问题,我相信孩子的创新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一定能更大限度的得到发展,对孩子的一生都是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