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附答案(深圳专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附答案(深圳专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1-25 20:27: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时间:100分钟)
倾听思考
1、认真听老师读短文两遍,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5分)
1.“煮书”指的是?????????????????????????___。???
2.短文中提到唐代大诗人杜甫,文中写了他关于读书的诗句??????????__?。
你还知道其他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吗?????????????????????。
3.听完短文后,你认为学语文时,应该怎么“煮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积累运用(35分)
2、读拼音,写词语。(6分)
líng
lóng
fán
zhí
liáng
shi
méi
tàn
xiá
zhǎi
miǎn
qiǎng







)(



三、在(
)里填上合适的词语。(3分)

)的眼睛

)的关系

)的世界
四、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6分)
细菌(jūn
jǔn)
苔藓(xiǎn
xuǎn)
驯养(xún
xùn)
矫健(jiāo
jiǎo)
躲藏(cáng
zàng)
差不多(chā
chà)
五、比一比,再组词。(5分)
歇(

滑(
)?
疗(

抵(

梳(

竭(

猾(
)?
辽(

低(
)
疏(

六、依据课文回答问题。(12分)
1.《太阳》这篇课文介绍了太阳的_________以及太阳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密切关系,使我们懂得了太阳的重要性。
2.《松鼠》通过介绍松鼠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的特征和___________,展示了松鼠的漂亮、驯良、乖巧、讨人喜欢,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明文中常见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七、按要求改写句子。(3分)
1.
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改为反问句)

2.
天上无数的星星闪烁着迷人的光辉。(缩句)

3.
松鼠在树枝间跳来跳去。(改为拟人句)

阅读理解
8、
认真阅读下列短文,按要求作答。(30分)
(1)(9分)
?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
驯良
乖巧
很讨人喜欢
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鸟类似的住在树上,满树林里跑,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它们在树上做窝,摘果实,喝露水,只有树被风刮得太厉害了,才到地上来。在田野里,在平原地区,是找不到松鼠的。它们从来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呆在小树丛里,只喜欢大的树林,住在高大的树上。在晴明的夏夜,可以听到松鼠在树上跳着叫着,互相追逐的声音。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
1.
给短文中画曲线的句子加上标点。(2分)
2.
第1段中那句话说明“松鼠最不像四足兽”?(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运用了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1分)
4.
第2段划线句中的加点词“好像”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2段中从哪写地方可以看出松鼠驯良的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21分)
______________
小河对岸的桃子熟了。鲜绿嫩白的大水蜜桃引诱着猴儿们,他们一窝蜂地涌到通向对岸的独木桥,争先恐后要过桥,谁不想先吃上那鲜红的桃呢?可由于众猴你拽他扯,谁也不能通过独木桥,全都急得吱吱乱叫。
  这时,猴王跳出来主持公道:“别争了,别抢了!现在进行考试,优胜者先过桥。”
  众猴静了下来,焦急而专注地应(  )对,猴王绞尽脑汁地想出了几道考题。
  一道道考题过去了,优胜者却还是没能决出,因为进化论哪一道题都不止一只猴子能答对,而独木桥却只能容一只猴子通过。没办法,只得(  )继续考下去。
  终于,一只猴子不耐烦了,眼珠儿一转,瞄准了头顶上的一根藤条,纵身一跃,攀住藤条荡过河去了。
  另一只猴子也抱着一跟从河上飘来得圆木浮(  )过河去了。
  当这两只猴子爬上桃树大吃特吃时,众猴仍然再独木桥前聚精会神地考试呢。
  1.在短文中的括号里给加粗的字注音。(3分)
  2.短文最后两个自然段里共有4个错别字,请你用“____”画出来,并在下面改正。(4分)
    ⑴ ____  ⑵ ____  ⑶ ____  ⑷ ____
  3.用“=”画出文中的3个成语,并解释其中的一个。(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照样子,写词语。(5分)
    例:争先恐后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例:聚精会神地(考试)
      聚精会神地(  ) 
聚精会神地(  )
  5.写近义词。(2分)    
    专注──(  )  焦急──(  )
  6.用“~~~”画出文中的一个反问句,然后把它改写成陈述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下面选择一个最恰当的题目,写在短文前的横线上。(1分)
   ⑴
谁该吃桃?

考试 ⑶
过河
  
    
创作表达
九、习作。(30分)
选择你喜欢的物品介绍给大家,要抓住物品的特点,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
100字
200字
300字
400字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答案(时间:100分钟)
倾听思考
一、认真听老师读短文两遍,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5分)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很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我指着条幅问爷爷:“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在锅里煮,不是要煮坏了吗?”爷爷笑着说:“书是精神食粮嘛,既然是食粮,怎么就不能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啊。”爷爷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琢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就能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做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
1.
反复诵读品味,把书读熟读透不可
2.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不动笔墨不读书
积累运用(35分)
二、读拼音,写词语。(6分)
玲珑
繁殖
粮食
煤炭
狭窄
勉强
三、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3分)
明亮
密切
美丽
四、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6分)
jūn
xiǎn
xùn
jiǎo
cáng
chà
五、比一比,再组词。(5分)
歇息
光滑
治疗
抵挡
梳理
竭力
狡猾
辽阔
低头
疏远
六、依据课文回答问题。(12分)
1.特点
自然界
人类生活
2.
外形
性格
行为
生活习性
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3.列数字
举例子
打比方
分类别
七、按要求改写句子。(3分)
1.没有太阳,难道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2.星星闪烁着光辉。
3.松鼠在树枝间跳舞。
阅读理解
八、认真阅读下列短文,按要求作答。(30分)
(一)(9分)
答案:1.




2.
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
3.打比方
4.
不能,“好像”是似乎的意思,表明松鼠很怕强烈的日光只是作者的猜测,去掉后则表明松鼠怕日光是事实,过于肯定,不符合原意,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5.
它们从来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呆在小树丛里,只喜欢大的树林,住在高大的树上。
(二)(21分)
1.在短文中的括号里给加粗的字注音。
    应(yìng)  得(de)  浮(fú)
  2.短文最后两个自然段里共有4个错别字,请你用“____”画出来,并在下面改正。
    ⑴ 跟──根  ⑵ 飘──漂  ⑶ 得──的  ⑷ 再──在
  3.用“=”画出文中的3个成语,并解释其中的一个。
   ⑴ 争先恐后  绞尽脑汁  聚精会神
  5.写近义词。   
    专注──(专心)  焦急──(着急)
  6.用“~~~”画出文中的一个反问句,然后把它改写成陈述句。(1分)
    谁不想先吃上那鲜红的桃呢?
    改写为陈述句:谁都想吃上那鲜红的桃。
  7.从下面选择一个最恰当的题目,写在短文前的横线上。
   ⑴ 谁该吃桃?
创作表达
九、习作。(30分)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