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 11盐、化学 本章综合(教案3份)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 11盐、化学 本章综合(教案3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1-10-31 22:04:43

文档简介

课 题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第1课时氯化钠) 课 型 新 授
教学媒体 多媒体、实验器材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加深了解“盐”概念。了解氯化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用途以及在人体中的生理功能。2、学会粗盐初步提纯的操作方法。
过程 方法 1、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氯化钠的知识,拓宽视野。2、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初步学会粗盐提纯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实验设计能力、操作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 1、通过氯化钠的学习进一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可服务于生活”。 2、通过粗盐提纯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态度及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知道氯化钠的用途,学会粗盐初步提纯的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粗盐初步提纯的操作方法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设 计 意 图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播放视频】两则“工业用盐”中毒新闻⑴南京某高校女生连吃多根火腿肠昏迷⑵某地误食工业用盐致多人死亡。【过渡】如果他们多一点盐的知识该有多好啊,也许惨剧就不会发生。食盐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我们真的了解它吗?【提问】盐的概念是什么?并填写下列练习:1.常见的金属离子: 2.常见的酸根离子: 3.请写出3种常见盐的化学式: 。【提问】食盐和盐是什么关系?【小结】生活中的盐,除了食盐外,还有很多,例如碳酸钠、碳酸氢和碳酸钙、高锰酸钾、硫酸铜等。而有些盐是有毒的,如误将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当作食盐用于烹调而引起的中毒事件;硫酸铜也是有毒的。本节课我们先来讨论有关食盐的知识。食盐的功能用途【提问】这晶莹雪白的食盐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您对食盐又知多少?1.说一说食盐常见的用途。2.食盐的生理功能是什么?3.食盐从哪里来?【指导阅读】教材P70—71有关氯化钠的知识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观看视频,讨论,渐入盐的世界。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是盐。练习答:盐是一类物质的总称,食盐是这类物质的一种。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食盐的相关知识阅读教材P70—71有关氯化钠的知识学生活动 通过两则“工业用盐”中毒新闻,引起学生对盐的关注和思考使学生产生了认知冲突,产生对盐知识的学习兴趣。通过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回顾和书写,使学生对盐的认识更具体化。通过讨论和观看录像,学生从中懂得了“我为什么要吃盐?”“盐从哪里来?”等生活常识,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学生学设 计 意 图
【提问】通过阅读教材,你对氯化钠有了哪些进一步了解?【播放录像】介绍食盐的功能、用途、在自然界的分布。【投影】1.氯化钠的构成2.氯化钠的用途3.氯化钠的分布【过渡】人们通过晾晒海水或者煮盐井水等,可以蒸发除去水分,得到粗盐,再次加工提纯可得精盐。实验探究粗盐提纯【提问】1、粗盐中可能含有那些杂质?2、可通过那些方法除去杂质?【小结】粗盐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铝)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除去可溶性杂质的方法-化学试剂将杂质反应掉,同时不产生新的杂质除去不可溶性杂质的方法-过滤法(溶解、过滤、蒸发)【追问】过滤器的准备需要那些仪器?滤纸如何使用?过滤操作时应注意那些问题?过滤后的液体仍浑浊的原因?【投影】过滤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设问】在粗盐提纯中还要涉及到新的操作-蒸发在蒸发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呢?【投影、示范并讲解】蒸发是用加热的方法,使溶剂不断挥发的过程。蒸发时应注意:1蒸发皿应放在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停止加热后,不要立即把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以免烫坏实验台。2、蒸发溶液时要注意倒入蒸发皿的溶液以不要超过蒸发皿的三分之二为宜,防止加热至沸腾时易飞溅。3、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4、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 【过渡】了解了上述操作注意事项,下面我们实践粗盐的初步提纯。【活动与探究】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步骤: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巡回指导 搜集实验信息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口答观看录像尝试归纳讨论口答观察教师的一些示范动作记住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分组实验将实验结果与同学们交流,并填写实验报告汇报讨论结果学生活动 习兴趣、参与度、主动性有效地提升,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讨论交流得出除泥沙的方法。通过复习旧知识掌握过滤的基本操作操作及注意事项,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通过对新仪器和新操作方法的适时指导、实验步骤的呈现等,为实验顺利进行提供有利的保证。通过分组实验,增进同学间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基本、规范的实验操作技能。设 计 意 图
【提问】1:归纳整个操作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有哪些?2、分析实验出现误差的原因?巩固练习解开疑难也许你已经是提纯食盐的能手了,小民在做提纯粗盐实验时遇到了许多问题,你能帮他解决吗?①.在溶解时为什么不加足量的水呢?②.滤液浑浊的原因有哪些?③.蒸发时为什么不能把水蒸干?④.有没有加快过滤速度正确方法呢?课堂小结本节课你知道了哪些知识?学会了什么?布置作业:课后习题4,补充关于过滤的相关练习。 结合实验思考问题积极讨论交流并回答:氯化钠组成和用途;过滤的操作方法等。课后完成。 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及时反馈,有利于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及时反思,培养学生的归纳总能力。
板书设计 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氯化钠一、氯化钠1.氯化钠的构成:Na+:对维持细胞内外正常的水分分布和促进细胞内外物质交换起主要作用;Cl-:是胃液的主要成分,具有促生盐酸、帮助消化和增进食欲的作用。2.氯化钠的用途:工业、农业、医疗、生活等3.氯化钠的分布:海水,盐湖、盐井、盐矿等二、粗盐的提纯1、粗盐初步提纯步骤: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2、过滤的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3、蒸发的注意事项:玻璃棒不断搅拌,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4、玻璃棒的作用
教学反思课 题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2课时) 课 型 新 授
教学媒体 多媒体、实验器材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了解碳酸钙、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了解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理解复分解反应及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过程 方法 通过比较碳酸盐的相关化学方程式,能简单的归纳出相同点,为复分解反应概念的引出做好铺垫。通过相关资料的阅读,增加课外知识。
情感态度 引导学生热爱科学和尊重科学、应用科学的思想。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创新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碳酸根离子检验的方法、复分解反应及条件
教学难点 复分解反应及发生条件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食盐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它属于哪类物质?在化学上是怎样给盐这类物质定义的?一、学习几种常见的盐情境引入:生活中还有许多盐类物质正在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服务。大家看一组图片,图片中涉及到的物质均为盐类物质。投影展示图片:华表、大理石柱子、钙片(标明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纯碱(主要成分是碳酸钠),小苏打、胃药(碳酸氢钠)、蓝矾、高锰酸钾等。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了解几种常见的盐:结合教师所给表格,学习教材72—73页的相关内容,将表格填写完整。 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化学式 主要用途 组成上的共同点引导学生总结归纳:1、完成表格中内容的正确填写。明确他们都属于盐类物质。2、补充:碳酸钠俗称纯碱 、苏打(虽然是盐但溶液显碱性), 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 (溶液也显碱性), 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回答问题。了解盐在生活中用途广泛。观看图片对图片所涉及到的物品和其主要组成有所了解。结合表格自主学习,并完成表格中需要补充的内容。归纳、总结。学生活动 通过对所提问题的回答让学生真正理解什么是盐,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给出学生总体印象—盐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用途。由熟悉的图片引出本节课主要学习的几种物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本段知识简单但比较琐碎,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并填写表格,可以将这些知识系统化,同时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运用对比法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设计意图
二、探究几种盐和酸反应情况,总结检验碳酸根的方法提出问题:1、我们已经学过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请同学们想想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是什么?反应原理是什么?观察到什么实验现象?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能否与酸反应呢?实验验证:演示实验: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并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生成物。引导学生将几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得出结论:根据实验得出检验碳酸根(或碳酸氢根)离子方法:向物质中加入酸溶液,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原物质中有碳酸根(或碳酸氢根)离子。三、学习什么是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条件提出问题:我们已经学习了几种基本反应类型?它们的定义是如何说的?以上几个反应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属于已学过的基本反应类型吗?归纳概念:上述这些反应,它们都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这样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讨论:1、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否属于复分解反应?2、习题:判断以下的反应是否属于复分解反应(见投影)3、分析以上几个复分解反应的生成物有什么特点?讲解:酸碱盐之间并不是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只有当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时,生成物中有气体、水、沉淀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当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还有对反应物的要求:反应物溶于水或溶于酸。现在我们主要要求会通过生成物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了解物质的溶解性:见附录1,分析表格并教学生便于记忆的顺口溜。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回答,并将化学方程式写在练习本上,一位学生板演,叙述反应现象。猜测能或不能。观察实验现象:反应有气泡冒出,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学生书写以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学生试着说出检验碳酸根离子的方法。并将规范的表述方法熟悉掌握。回答:化合、分解、置换,分别说出它们的定义。观察、分析、寻找几个方程式的共同点,尝试归纳。理解记忆。讨论交流。分析判断。分析讨论,得出结论:生成物中有气体、水或沉淀生成。:学生观察表格,了解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情况,并结合顺口溜进行记忆。学生活动 使学生温故而知新,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印象深刻。由实验得出检验碳酸根的方法更能使真正理解体会,并培养他们总结、归纳的能力。通过对比的学习方法,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对具体反应的分析使反应条件的得出更加自然和简单,便于学生理解。通过顺口溜的方式使学生有记忆相关内容的捷径,同时提高学习兴趣。设 计 意 图
活动与探究:硫酸、氢氧化钙、氯化钡、硝酸钾四种物质之间两两混合,能发生反应的有几个?并写出反应化学方程式。课堂小结:本节课你知道了哪些知识?学会了什么?结合学生的总结适当补充或拓展。作业布置:教材习题、练习册相关练习。 活动探究。总结、交流、回答:知道了什么是复分解反应以及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还对常见的盐: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的性质和用途。课后完成。 对学习的主要内容,加以灵活应用让学生有对已学知识归纳总结的意识。
板书设计 课题一 生活中常见的盐二、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 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化学式Na2CO3 NaHCO3 CaCO3俗称纯碱、苏打 小苏打(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主要用途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等。制发酵粉、治胃酸的药剂。建筑材料、摩擦剂、补钙剂等。组成上的共同点由金属和酸根组成,属于盐类物质三、复分解反应1、定义: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2发生条件:反应物溶于水或溶于酸; 生成物有气体、水、沉淀生成。
教学反思课 题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课题2 化学肥料 课 型 新 授
教学媒体 多媒体、实验器材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知道化学肥料的种类、作用及施用时的注意事项;2、认识到化肥、农药对环境造成污染和负面效面;3、通过实验探究初步学会区分氮、磷、钾肥的方法。
过程 方法 通过对化肥知识的调查研究和课堂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 通过了解化学肥料对农作物的作用,体会化学与农业的密切关系,并增强社会生产意识,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常见化肥的种类、作用及区分氮、磷、钾肥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设 计 意 图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出示两盆同时种植而生长状况不同的马蹄莲【提问】同学们分析两盆马蹄莲生长不同的可能原因有哪些?【小结】影响作物生长的因素很多,其中肥料就是一个重要因素,大家听说过:“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就是说明肥料对作物生长的重要性。【过渡】肥料从来源分有农家肥和化肥,而现在广泛使用的是化学肥料。今天我们来学习化学肥料(简称化肥)认识常见的化学肥料【课前准备】学生各自搜集的常见化肥的样品,并思考:本地区市场上出售的化学肥料有哪些,要求实物展示,说出每种化肥对植物所起的作用了解化肥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及农村中简易的鉴别方法。化学肥料、农药在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同时,带来哪些负面效应及如何减少污染?【交流】学生的调查报告,教师做适当点评类别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名称 化学式 主要作用 植物缺少时的症状 【指导阅读】教材P76-77的内容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生答:阳光、水分、温度生答:养分……调查汇报 实物展示各组代表上讲台展示样品,做简要介绍阅读课文整理资料填写表格学生活动 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引出课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明确学习的方向。通过学生自己课外调查,集中汇报的形式,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合作学习的能力;也使学生明白了肥料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对信息的选择、归纳能力。设 计 意 图
【投影】农作物养分充足和因缺乏氮、磷、钾生长不良的图片或影视资料结合图片和影视资料分别归纳氮、磷、钾的作用。【角色扮演】让学生选择扮演农民和技术员,开展施肥咨询活动。【例】我家地里的苗苗叶发黄,老抽缩着长不快,该施啥肥?认识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过渡】化肥在使农作物增产的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影响。【提问】你能说出所知道的一些污染情况吗?【指导阅读】用以下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内容1、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为什么会带来土壤、水、大气环境的污染?2、农药是如何在自然界中转移的?【投影】展示因化肥、农药使用不当、残留超标水果、蔬菜在国内外市场滞销或被迫销毁的报道【提问】怎样减少污染和危害呢 探究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的方法【演示实验】试管中放少量的铵盐,加入适量的碱溶液并在试管口放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小结】鉴别铵根离子:取适量待鉴别物质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实验一】出示六种化肥样品分别请学生做以下实验:六种物质的气味、外观、溶解性并做好记录。(表格见板书)【实验二】提供碳酸氢铵、氯化铵、硫酸钾、氯化钾样品各0.5g分别加入熟石灰粉末,观察现象并做好记录。【设置情境】某农科所现有碳酸氢铵、氯化铵、磷矿粉、过磷酸钙、硫酸钾、氯化钾,标签模糊,无法看清,你能帮忙区分开来吗?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分别叙述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的作用。【生答】该施用像尿素这一类的氮肥,缺氮不能形成新细胞和合成叶绿素,所以叶发黄,长不快。【农民】我家田里的小麦出现大面积倒伏现象,应怎么办?【技术员】应在地里增施抗倒伏的化肥,像氯化钾这一类的钾肥…【生】1.对水的污染 2.土壤的污染 3.对大气的污染。阅读教材,回答问题。观看投影认识化肥、农药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生】1.合理使用;2.有机肥与化肥混合使用;3.减少剧毒农药的使用,开发高效低毒农药;4.大力发展无土栽培植物 ……观察现象,学会鉴别铵根离子,并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分组做实验。观察做记录。观察做记录。结合实验归纳区别方法。学生活动 使学生对肥料的作用有更深的了解。选择一些生活生产实际的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学习化学的兴趣,体验化学的实用性。让学生了解化肥、农药的两面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进一步引发学生对因化肥、农药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树立合理使用化肥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积极参与课堂实验。设 计 意 图
【出示样品】将六种贴有1-6标号的试剂瓶放在试验台上。【追问】剩余的该如何区别【追问】如何将两种钾肥区分开?【小结】归纳鉴别氮、磷、钾肥的方法,以及存放时的注意事项。反思与总结你们用所学习的知识解决了许多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布置作业:课后练习1、2、3题。 【生】看颜色找出磷肥又通过闻气味区别两种磷肥【生】余下的分别跟熟石灰反应,有氨气生成的为氮肥,其余的是钾肥。【生】将两种钾肥分别于氯化钡溶液反应能反应的是硫酸钾,无变化的是氯化钾。生阅读教材P80资料及课后总结。知道了氮磷钾肥的作用,以及如何将它们鉴别开。了解农药和化肥对环境的影响,树立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的意识。课后完成。 将化肥的知识与酸碱盐的知识联系起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及时归纳知识的好习惯。
板书设计 课题2 化学肥料常见的化肥 二、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类别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名称 化学式 主要作用 植物缺少时的症状 1、 造成的危害:水的污染、 土壤的污染 大气的污染 2、、如何减少危害: 合理使用,有机肥与化肥混合使用 减少剧毒农药的使用,开发高效低毒农药 大力发展无土栽培植物。 三、化肥的鉴别氮肥钾肥磷肥碳酸氢铵氯化铵硫酸钾氯化钾磷矿粉过磷酸钙外观气味溶解性加熟石灰注意:铵态氮肥不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铵根离子的检验原理:NH4++OH-===NH3 +H2O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