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代议制 说课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英国代议制 说课课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10-31 22:10: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渐进的民主制度创新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学军中学 颜先辉
说课课件
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教法分析
三、教学设计与构想
四、教学反思
欢迎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一、教材分析
(一)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
英国的代议制,开创了近代民主制度,对近代西方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专题七的开篇之作,学好本课,能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争取民主
确立民主
完善民主
1640 1688 1689
资产阶级革命
《权利法案》
责任内阁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光荣革命”,了解《权利法案》的制定和责任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君主立宪制的含义、特点与作用。
2、过程与方法:
①探究式学习为主
②注重应用史料教学
③情景再现法
④本课以“启示”的形式贯穿始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复杂性与曲折性;体会在英国代议制确立过程中妥协、渐进、制衡、创新等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形成(史实)
2.难点:理解英国代议制特点(认识)
二、学情、教法分析
(一)学情分析:
本课而言,学生在初中主要侧重于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一些重大事件,关于英国的政治制度的有关知识比较陌生,而且本课的知识时间跨度大、政治性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充分利用历史资料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方法,培养他们从社会变迁的过程中获得政治智慧。
(二)教法分析
1.探究式教学:
2.史料教学法:
3.创设情景剧:鼓励学生参与,攻克课本重难点
4.以启示形式引导学生收获人生智慧
三、教学设计与构想
导入新课:
从引起世人高度关注的那场“世纪婚礼”入手
2011年4月19日威廉王子的这场“世纪婚礼”,是英国王室近三十年来最隆重的喜事,开创诸多纪录:电视观众最多的婚礼(30亿人观看)、网络搜索最热的婚礼、最盈利的婚礼(10亿英镑)
设计意图:学生熟悉、兴趣点,点出王子、王室,以此引入课堂。
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而非法律创造国王……假如臣民认为国王滥用权力,他们只能祈求上帝开导国王,把他引到正确的道路上去……正像争论上帝能做什么是无神论和渎神一样,作为一个臣民去争论国王能做什么,或者国王不能做这做那,也是僭越和高度的侮辱。
──詹姆士一世(1603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国王处于怎样的地位?
时间
1640
1649
1653
1660
1688
民主
专制
道路漫长而又曲折,地狱一出即光明。 ----弥尔顿
革命开始
两次内战
建共和国
处死国王
克伦威尔就
任“护国主”
斯图亚特
王朝复辟
光荣革命
启示一:有一条道路叫曲折
争取民主
设计意图:直观、具体的展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获得启示。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对于“国王”,是废?是立?英国人有过多次不同的选择……
第一次,他们选择了——
处死国王
艰难的抉择:王位沉浮与权力转移
第二次,他们选择了——
请来国王
第三次,他们选择了——
“进口”国王
启示二:有一种智慧叫妥协
争取民主
关于英国光荣革命是否保守的问题
观点1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保留了国王、确立君主立宪制度而不是共和制度,因此它是一次保守的、不彻底的革命。
——王荣堂
观点2 将君主立宪作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保守的论据是站不住脚的,君主立宪不一定比共和制保守,实践证明,君主立宪体制是适合英国资本主义发展需要的。
——刘宗绪
形式
实质
启示三:有一种态度叫和平
争取民主
英国顺利地在旧瓶里装进了新酒,还不致于引起旧瓶爆炸。
——汤因比
设计意图:由争取民主向建立民主过渡,引出《权利法案》
——英国上下两院联席会议
时间: 1689年
地点: 伦敦西敏寺宫
主题: 讨论通过《权利法案》
人物: 威廉三世 饰
玛丽 饰
下院议员甲 饰
下院议员乙 饰
上院议员 饰
思考: 1.法案从哪些方面限制王权、加强议会的权利?
2.《权利法案》极大限制国王权力,那么国王是 否就毫无权利?
设计意图:将《权利法案》内容融入其中,引出后边代议制完善的内容,使学生可以参与其中,突破重点。
确立民主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 议会必须定期召开;
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
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议会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之外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为伸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经常集会
立法权
征税权
军事权
选举权
言论自由权
集会权
司法权
归纳:限制了国王哪些权力?保障了议会哪些权利?
议会>王权
议会主权
法律至上
确立民主
设计意图:论丛史出,继续突破重点
(威廉三世)有独立的行政权,是实实在在的行政首脑,他有权遴选政府大臣,并亲自主掌国务大事。大臣们只对国王负责,而且以个人身份接受国王领导,大臣之间不存在横向联系,也不需要协商一致……威廉并不知道一旦议会多数党派发生变化,内阁成员也必须随之变化,他把内阁看成是国王的仆从……当时议会对政府并没有控制权,尽管议会有充分的权力可以制定法律,国王却可以不加理会,而行使国王的特权。大臣不对议会负责,而只以个人的身份对国王负责,议会对此毫无办法。
——钱乘旦《英国通史》
设计意图:由建立民主向完善民主过渡,引出后边责任内阁制的内容
安妮女王
乔治一世
乔治二世
乔治三世
1702-1714
1714-1727
1727-1760
1760-1820
德国人:汉诺威王朝
完善民主
设计意图:梳理责任内阁制形成过程中的英国国王世系,为后边内容展开做铺垫
完善民主
“性格恬淡的安妮女王”
安妮认识到政府大臣必须与议会多数党相一致,议会换了,政府也要换,否则政府将受到议会的强烈抵制,行政事务便无法运作。因此,虽然从个人感情上说她极其讨厌辉格党,但她还是在1708年听从劝告,组织了一个辉格党政府。
安妮性格软弱,优柔寡断,往往是一件事情已经说好,一旦出现另一种意见,她立刻会改变初衷,接受新建议。为改革这种状况,大臣们逐渐形成一个习惯,即遇事先在他们自己内部磋商,取得一致意见再报告安妮,让她无可选择。
——钱乘旦《英国通史》
思考:安妮女王时确立了哪些政权运作的原则?
原则一:开创内阁与议会多数党一致原则
原则二:内阁意见统一原则
逐步发展成内阁的集体负责制
设计意图:以几个案例的形式突破重、难点
“两个德国人治下的英国”
安妮女王去世,一个德意志的小王侯登上联合王国的王位。乔治一世此时54岁,他在英国统治了13年。但他不会说英语,又不熟悉英国的政风民情。作为外国人,即使想改变政治制度也无从下手,于是他很明智,乐得做一个安乐天子,便放手让大臣代他去料理国事,自己什么也不管。乔治二世和他的父亲一样对英国事务不感兴趣。连续两个外国国王给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带来发展良机,内阁制由此成形。掌控行政大权的内阁会议逐渐由国王主持转向由财政大臣主持,罗伯特 沃波尔实际上成为英国第一任首相。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思考:不懂英语的国王丧失了什么权力?
原则三:内阁掌握行政大权
完善民主
“最伟大首相之一——小威廉·皮特”
1782年,因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的冲击波,议会通过对内阁的不信任案,福克斯—诺思内阁被迫辞职。1783年24岁的小威廉·皮特出面组阁,赢来了议会的一片嘲讽之声,下院多数议员反对国王“把国家委托给一个小学生来管理” 。但血气方刚的小皮特要求国王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结果在上院贵族的支持下,他大获全胜,得到新议会支持,并在大选中取得胜利,巩固了首相权力。
思考:当议会和内阁发生矛盾时,会有几种解决方案?
原则四:如议会通过对政府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
首相也可不辞职,提请国王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启示四:有一种权力叫制衡
完善民主
原则一:开创内阁与议会多数党一致原则
原则二:内阁意见统一原则
原则三:内阁掌握行政大权
原则四:如议会通过对政府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
首相也可不辞职,提请国王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启示五:有一种方式叫渐进
设计意图:对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进行总结,从而得出启示
破土而出
茁壮成长
大树成荫
代议制的建立
代议制的完善
代议制的影响
材料一:到光荣革命为止,合适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已经在英国形成了,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英国率先走向工业革命,也就从一个文明边缘的小国走向了世界的中心,并开创了一种的新的文明。 ——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二:美国史学家柯麦芝说:“成百的国家,无论是新国家还是老国家,都选择了英格兰的议会制度。”
总结: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影响?
对英国:民主;称霸世界
对世界:提供摹本
17、18世纪的英国和中国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道路,这种由道路的不同所带来的命运的天渊之别给我们怎样的政治启迪?
康熙皇帝
启示六:有一种精神叫创新
设计意图:收尾,横向比较,主题的升华
小结:本课启示
启示一:有一条道路叫曲折
启示二:有一种智慧叫妥协
启示三:有一种态度叫和平
启示四:有一种权力叫制衡
启示五:有一种方式叫渐进
启示六:有一种精神叫创新
四、教学反思
(一)本课内容以倒叙的形式,从当前学生较为熟悉的威廉王子大婚的系列图片引入。
(二)本课设计了一幕情景改编剧,引进一些感性材料,增加学生的参与度,以情景剧带出后边内容。
(三)启示的形式贯穿始终,使主题升华。
(四)以案例形式对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发展予以形象展示。
(五)课前需学生进行充分资料搜集、整理、编排的工作,对学生素质要求相对较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