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原子质量》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相对原子质量”是人教版上册化学第三单元课题2 中的内容。本课时内容也是原子结构的一部分,它使原子的知识体系更加完整。本课时是从量的角度,继续构建微观与宏观的联系, 继续形成微粒观,同时,对相对原子质量的深刻理解也是后续的定量研究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的基础。通过学习相对原子质量,让学生体会衡量原子质量的大小,要用特定的标准,简化用宏观的单位进行计量带来的复杂,进而感悟科学计量的重要性,形成科学的计量观念和计量意识。
二、教学对象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在水分子的引领下进入了物质的微观世界,已经建立了分子、原子的微观概念,认识了原子的结构,并且知道原子质量很小,这是本课时的知识基础。在前面的学习中, 学生已经形成了“原子质量到底有多小”、“怎么表示这么小的质量”、“用常见的方法行不行”等潜在疑问,这是本课时的生发点。学生之前并没有接触微观粒子的计量,而相对原子质量又比较抽象,对一般学生来讲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2、学会应用概念计算某一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3、能说出原子的实际质量和相对质量的关系,认识到选择相对原子质量的优点(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习用相对值代表实际值的方法
2.通过独立思质考、小组交流合作、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明白原子的质量和相对原子量的区别
3.通过计算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体会科学计量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科学的计量观和计量意识以及敢于向权威质疑的科学精神。
2.通过科学方法的介绍与学习培养学生用化学方法认识物质世界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和计算
2.教学难点: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的实际质量的比较。
六、教学方法
自学研究法、讲述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
七 、教学工具:多媒体
八、学习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意图
【视频导入】在正式开始新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播放一段视频,请大家仔细观看。 【设疑】 大家知道这是什么爆炸嘛?
当时包括现在很多人们都无法详细一粒我们肉眼都无法看到的原子经过核裂变后竟然会产生如此破坏性的能量。 我们已知道原子很小但有质量,那么原子的质量究竟有多大呢?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讲解】 不同的原【子、质量各不相同,可以用现代科学仪器精确地测量出来。
【投影】 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993千克
即1.993×10-26千克
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2657千克
即2.657×10-26千克
一个铁原子的质量是: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9288千克
即9.288×10-26千克
【设疑】你们能把它们的质量大声的读出来吗?
【讲解】 这样小的数字,书写、记忆和使用起来都很不方便,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讲解】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会给大家带来灵感。
如:钻石的质量很小,用克不好表示质量,所以我们采用克拉来表示钻石的质量。
光年是距离单位,宇宙中天体间的距离很远很远,如果采用我们日常使用的米、千米(公里)作计量单位,那计量天体距离的数字动辄十几位、几十位,很不方便。于是天文学家就创造了一种新的计量单位--光年,
因此,在国际上,一般不直接用原子的实际质量,而采用不同原子的相对质量——相对原子质量。
【设疑】计量原子质量时,选取谁做标准呢?为此科学家们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其中有几位科学家最为有名。之前已经给大家布置了有关这些科学家事迹的查找我们来找小组的同学来介绍一下他们的事迹。
【讲解】1957年提出以碳12原子的1/12为基准的方案。这一方案得到德国著名质谱学家马陶赫的支持。 1960年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接受了这项建议,于是一个为世界公认的新相对原子质量准诞生了。
【板书】 二、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数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相对原子质量 ==
【讲解】一种碳原子,指的是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这种碳原子。
【板书】1个碳原子的质量:1.993×10-26千克,其1/12是1.993×10-27千克≈1.66×10-27千克,计算下列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即原子的原子量=
【比喻讲解】我们 引用一个形象的例子来讲解一下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我有一堆水果,有人让我记住每个水果的质量,我选取了一个苹果作为参照物,称其质量为100克,现称得梨的质量为300克,猕猴桃的质量为500克,分别将这二者的质量与100克相除,所得倍数即为梨和猕猴桃相对于苹果的质量,我只要记住梨是3,猕猴桃是5就可以了。
【拓展延伸】今后学习中,我们可直接查阅元素周期表(师生一起查阅)
【设疑】 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真实质量吗?
(投影)
附表2:
你们有没有发现: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与该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有何关系?
【设疑】 为什么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
【课堂小结】请你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与感悟
即原子的原子量=
观看视频
原子弹爆炸
认真听讲
认真听题;思考并回答
?
学生体会数据的复杂
学生思考
学生阅读教材的相关内容。
(板书) 1.定义(略)。
。
学生分组,派代表讲述有关科学家的事迹
。
学生听讲
学生记忆
学生练习计算。
练习查表。
阅读教材的“资料”栏。
学生思考
观察后找出规律:
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中子数
小组讨论,得出答案
小组讨论 学生总结
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回忆旧知识引“让事实说话,”通过列举数字,让学生真切体会到原子质量书写、使用时的不便,从而更能理解原子质量的表示方法——相对原子质量。
?
从生活和以前的学习中找到灵感。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独立思考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知识巩固
。
学以致用,加深对
概念的理解。
通过对数据的观察与分析,找出规律,拓展思维,
便于运用。
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
当堂检测 (每组解决一道练习,并讲出为什么) 练习1:
练习2
2、原子中决定相对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 )
A.质子数和电子数 B.质子数和中子数
C.中子数和电子数 D.核电荷数
练习3
1991年,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In)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中子数为 。
练习4
已知某原子中的电子、质子、中子等粒子数之和为40,其中14个粒子不带电,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板书设计
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1.相对原子质量=一种原子的质量/一种碳原子的质量×1/12
2.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师在学生已有知识--原子质量很小,原子的构成,分子的构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阅读交流讨论归纳类比来学习相对原子质量并很好的将相对分子质量计算整合过来一起学习,使知识系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