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4节《中国的河流与湖泊——黄河》
一、设计理念
依据地理新课标的要求,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教学设计要体现探究学习的理念,鼓励学生通过探究学习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本节课我在教学实践中努力突出学生主体参与,及时反馈,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根据本节知识特点,我采用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读图、析图、绘图。增强通过地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并对信息加工提取的能力。
二、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教材分析
本节黄河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四部分,包括“黄河的源流概况”、“黄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贡献和忧患”、和“黄河的治理”。
其中“黄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介绍了黄河为我国经济建设、自然景观及文明起源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也介绍了黄河下游的地上河,常决堤改道,泛滥成灾对我国产生的不利影响,也就是黄河的“忧患”。?
应该指出的是,黄河还有两个“忧患”,即断流问题和凌汛问题,这两个问题目前显得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后者,把凌汛问题作为“阅读”来处理的。应该让学生了解这两个问题,加深对黄河问题的认识。对于凌汛,应该让学生了解以下几点:一是凌汛发生的地点(自低纬向高纬流动的、处在温带地区的河段)、发生的时间(秋末冬初或冬末春初)、造成的危害及目前解决的办法。
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考虑黄河有没有其他的忧患,例如水污染问题等,要让学生认识到,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影响,黄河的问题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帮助他们树立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的意识。
“黄河的治理”介绍了黄河的治理。从教材内容可以看出,黄河“害”的根源是“沙”,就应该对“沙”采取措施,途径有二:一是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包括造林植草、修建梯田或打坝淤地;二是下游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使得防洪和防沙并举。
四、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的思维发展主要表现为形象思维为主体,并开始向逻辑思维转换的过程。本课应重视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通过小组合作、积极动脑、独立思考培养学生析图内化知识的逻辑思维。
学生在小学阶段的自然课、语文课以及日常生活经验中对本课知识有了初步了解,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但是对本课知识理解浅显,缺乏系统的归纳。所以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分析过程与方法的提炼。另外,初一学生生性活泼,课堂形式不宜单调。
五、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黄河的源流概况及各河段的水文特征,知道黄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
(2)掌握黄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3)了解黄河的开发利用状况、现存问题及治理黄河措施。
过程与方法:
(1)在图上找出并记住黄河的主要支流:洮河、湟水、汾河、渭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内蒙古河口镇和河南省郑州市桃花峪.
(2)分析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黄河水害的原因,以及对黄河的治理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黄河”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一是黄河哺育了华夏儿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被誉为“母亲河”;二是千百年来,黄河又给中华民族带来过深重灾难,是世界上公认的最难治理的河流,从而培养学生辨证的思想方法。
(2)通过对黄河水害成因及治理黄河措施的讲解,使学生了解新中国以来治理黄河的成就,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六、教学重、难点
重点:黄河的水文特征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难点:黄河“地上河”的成因
七、教法与学法
教学方法:读图法、合作探究法法、归纳总结法
学法指导:读图观察、合作探究
八、课时划分
(计划用两课时)
黄河的源流概况、各河段的水文特征及巨大贡献? (1 课时)
黄河的忧患与治理?????????????? (1 课时)
九、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视频导入
课件播放
教师:她从高原走来;她是一碗水半碗泥;她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让我们一起走进黄河。 学生观看视频,
直观感知黄河,
回忆关于黄河
的诗句。 用视频导入,直观形象,
引起学生兴趣,导出本课学习内容。
承转过渡 PPT出示出示学习目标 学生齐读 做到
心中有数
第一站
走近黄河
掌握:
源流
概况
河段
特征
活动一 :小组学习 解密黄河
分发学习任务卡
PPT展示要求:每个任务卡中有一组关于黄河的数字或者词语等关键词,如:2,9;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泾渭分明;0,5,0,5;两个城市——河口,桃花峪;四大地形区。本组成员共同解开这些关键词语所描述的黄河的哪方面基本概况。
活动二:图话黄河 分析概括
PPT出示上游的黄河说:“我穿过危岩耸立的龙羊峡,闯过峭壁的青铜峡,奔腾怒啸,百折不回。”配上黄河上游的图片;中游的黄河说:“我越过黄土堆积的高原,走过九曲十八弯,重新装点着壶口巨澜。”配上中游的图片;下游的黄河说:“我载舟鼓帆,亦决堤覆舟,扰乱了人们的安宁。”并配以地上河的图片。
紧接着出示黄河各河段年平均含沙量图,用数字说话,深度分析各河段含沙量的变化和原因。
教师:河流的水文特征可以从水量大小、含沙量大小、结冰期、汛期、流速、水位等方面来概括。
我们一起来概括黄河各河段的水文特征:
上游: 多,
大,
丰富。
中游:多 ,
多 。
下游:流速 ,
泥沙 ,
形成 河。
小组合作,解密卡片上的数字、成语、诗句、城市,积极思考所指的含义。
模仿不同的语气说出黄河的心声
学生合作完成各河段含沙量的变化及原因。并积极展示
学生积极思考
并填空
通过解密一些符号来了解黄河源流概况,避免死记硬背
从模拟黄河的语言先感知黄河上、中、下游的不同,为后面做铺垫。
这一环节旨在锻炼学生的归纳现象、总结提炼原因的能力。
及时总结,
加强记忆
承转过渡 不同河段的黄河这么调皮,甚至没心没肺,但请不要忘记她也曾经善良过。
第二站 感恩黄河
了解:
黄河的巨大贡献 课件:PPT出示图片
提到黄河,我们炎黄子孙总是满怀深情地称之为 “母亲河”观察以下图片,说说黄河给我们带来了哪些贡献?
教师:强调水能资源丰富,注意主要水电站的名称和位置;强调塑造平原、灌溉水源,其中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和华北平原的位置要注意,并指出宁夏平原被称为“塞上江南”。
学生看图说话,说说黄河有哪些巨大的贡献。
学生填注图中的内容,强化记忆。
从图片中筛选信息,提取关键词,理解黄河的巨大贡献
理解黄河的贡献,加深印象。
承转过渡 在我们的心目中,黄河像母亲一样,是伟大的,是无私的,那在你的笔下它是什么样的,让我们一起为母亲河画像。
第三站 绘画黄河
绘图落实 教师分发绘画纸
指导学生绘制黄河水系图
绘制一幅黄河水系图,要求有标注以下内容。
A.发源地名称和所注入的海洋
B.上中下游的分界点(河口、桃花峪)
C.两大支流(渭河和汾河)
D.河套平原、宁夏平原
E.三门峡、小浪底
学生按要求
完成画图
可有一名学生
在黑板完成
推选优秀的
交流展示
亲手绘制黄河水系图,把文字知识图示化,清晰明了。既体现了学科特点,又落实了知识要点。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河流的分析方法:河流概况 河流河段特征(上游、中游、下游) 河流的开发和应用;黄河母亲河为我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它也有它的心酸,黄河的忧患和治理,下节课再见。
课堂检测
1.上、中、下游分界点:A ______、 B ________。
2.支流名称: (1)______ (2) ________。
3.黄河发源于_____省,入海处所在地是_____省
4.黄河流经的地形区:
(3) 高原、(4) 高原
(5) 高原、(6) 平原
十、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