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两种电荷
明确学习内容
教材P32-35
厘清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摩擦起电现象。?
2.初步认识两种电荷及它们的相互作用。?
3.认识电荷量及其单位。?
4.了解电子是带电量最小的电荷,金属中存在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电子。?
清晰重点难点
重点?1.两种电荷及它们间的相互作用。?
2.电荷量及单位。?
难点?金属中的电子可以自由移动。?
自主预习练习
1.自习课本,归纳本节应学习、掌握的知识点。
2.独立完成《学生用书》中“自主学习案”部分练习题
激情导入十分
请同学们欣赏屏幕上的图片,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到的电灯、电视、电扇,还有屏幕上的静电竖发,脱毛衣事件以及上海世博会场馆的夜景。展示PPT2、3
? 师:这些都与什么有关?那么,你们想了解电的有关知识吗?好!这节我就带大家进入电的世界。
? 师: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老师利用矿泉水瓶在底部扎一小孔形成水流,先让梳子靠近水流观察现象,然后在头发上摩擦几下梳子再靠近水流观察现象。你看发生了什么现象?
? 师:摩擦后气球能吸引水流,你知道这是什么现象吗?
?师:对!这是摩擦起电现象,人类对电世界的认识就是从这一现象开始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最基本的问题──电荷。(板书)
聚焦主题合作探究
探究一 知道电荷有两种和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合作实验一:探究电荷间相互的作用(请写出注意事项和小组的心得)。?
1.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时,它们之间相互 ;(可以将一根摩擦过的玻璃棒悬挂起来,用另一根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时,仿课本P32页图)
2.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时,它们之间相互 ;(用和上述相同的方法探究,以下相同)?
3.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之间相互 。?
观察上述三个实验现象,思考一下,你能不能把下面的结论补充完整:?
这说明自然界中只有 种电荷,即 电荷和 电荷。
把 规定为正电荷,把 规定为负电荷,同时也说明了同种电荷互相 ,异种电荷互相 。?
合作实验二:探究验电器的构造和使用(请写出注意事项和小组的心得)?
观察课本P33页图,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验电器。?
4.验电器的原理是 ;?
5.验电器的用途是 ;?
6.验电器的构造有 。?
探究二 电荷的定向移动
7.根据你预习的内容观察课桌上准备的实验器材,(橡胶棒、玻璃棒、丝绸、毛皮、带铁夹的铁架台、验电器、金属棒)思考一下,你能够设计出哪些实验?在进行实验时,你能想到的问题有哪些?应该如何解决??
小组活动?
8.摩擦起电?
(1)原因:
(2)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
9.导体和绝缘体?
(1)善于导电的物体叫 ;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
(2)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 ;如:橡胶、玻璃、塑料等;?
(3)金属导体靠 导电,酸碱盐水溶液靠 导电;?
(4)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课堂探究案
?1.?排斥?
?2.?排斥?
3.?吸引 两 正 负 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 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排斥 吸引?
?4.?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5.?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6.?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7.?可以设计的有:①摩擦起电实验;②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实验;③电流实验等。?8.?(1)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2)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而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
?9.?(1)导体 (2)绝缘体 (3)自由电子 正负离子?
总结梳理整合提高
板书设计
课堂小结
结合《名师学案》“预习导学”师生共同小结本节知识。
针对训练规律总结
请随机完成《学生用书》中“课堂探究案案”中针对训练部分
1.甲、乙、丙三个带电小球,已知甲、丙互相吸引,乙、丙互相排斥,乙球带负电,则(C)? A.甲球带负电,丙球带负电?
B.甲球带负电,丙球带正电?
C.甲球带正电,丙球带负电?
D.甲球带正电,丙球带正电〖ZK)〗?
2.专门用来运输汽油的油罐车,它的尾部总装有一根拖在地上的铁链条,这是因为(B?)?A.雨天路滑,可以增大摩擦,使汽车不打滑?
B.汽车行驶时,油罐中的汽油随车的振动摩擦起电,铁链使油罐表面与大地相连,使油罐中的电荷不断导入大地,不致静电引起的油罐爆炸?
C.铁链在汽车行驶时与地面撞击,可以发出响声,使其他车辆行人让开,避免车祸?
D.可以使汽油不遭受雷击
3.当某物体去接触带正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后,发现金属箔片张角变大了。则这个物体带正电,如果金属稍后片张角先变小,后变大,则这个物体带负电。
4.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粘有灰尘,这是因为电视机工作时,屏幕上有静电,而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5..甲、乙两同学在学习了本节知识后,共同做了如下实验:甲同学站在靠近自来水管处的由四个蜡块支起的木板上,如图所示,乙同学站在地上,手持毛皮在甲同学的背上朝各个方向用力摩擦10余次,这时让甲同学的手指指向并逐渐靠近自来水管,将会看到水向手指靠近;木板用四个蜡块支起的目的是为了与大地绝缘。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发生这种现象,请举一个事例:晚上脱毛衣时,会看到小火花并听到噼啪声。
当堂检测反馈矫正
课后作业测评
学习至此:请完成学生用书“课后评价案”部分.
教学反思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