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1-25 22:53: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2021学年历史八年级上册综合复习及检测卷
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7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短暂的春天”是在(
)
A.一战期间
B.一战之后
C.辛亥革命后
D.洋务运动后
2.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决定创办的学校是(
)
A.京师同文馆
B.福州船政学堂
C.北洋西学堂
D.京师大学堂
3.中国近代处于夹缝中的民族工业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顽强地挣扎着,我国当时出现的著名企业家有(
)
①荣氏兄弟
②卢作孚
③侯德榜
④徐悲鸿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4.深刻解剖整个民族的精神弱点,成为批判国民性问题的经典之作的文章是(
)
A.《阿Q正传》
B.《子夜》
C.《愚公移山
D.《狂人日记》
5.他熟悉中西画法,并以西洋写实主义的技法来改革中国画法,创作了《愚公移山》《田横五百士》等鸿篇巨作,在中国画技法和意境上开辟了新时代。他是(
)
A.齐白石
B.郭沫若
C.徐悲鸿
D.冼星海
6.我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是(
)
A.《歌女红牡丹》
B.《渔光曲》
C.《定军山》
D.《智取威虎山》
7.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规定取消“老爷”“大人”等称谓。代之以“先生”的称呼;人们在社交场合中,出现鞠躬、握手、鼓掌等新礼节。这些变化体现出当时的(
)
A.婚姻自主意识
B.崇洋逐新趋向
C.民族风情特征
D.自由平等风尚
8.1912年,荣氏兄弟合资在上海创办福新面粉厂,逐渐成为“面粉大王”。荣氏企业在1923年至1924年两年中就亏损百余万元,福新厂的产销也在下降,从盈余转为亏损。判断荣氏企业亏损的外部原因是(
)
A.南京临时政府的法令
B.“实业救国”的思潮
C.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
D.洋务运动的推动
9.在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生活。下列不能反映民国时期社会习俗变化的是(
)
A.禁缠足,倡导女权,追求男女平等
B.见面称“先生”“某君”,不再使用“老爷”“大人”等称谓
C.废八股,开办新式学堂
D.强令男性剪发辫
10.据《清代日记汇抄》记载:19世纪60年代“前日为春甫婚期,行夷(外国)礼”,光绪年间,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出现了婚姻论财不问门第的现象,西式婚礼渐有影响。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官僚门第的实力下降
B.物质生活的巨大变化
C.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
D.商品经济的发展
11.严重阻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导致其在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的三座大山是(
)
①帝国主义
②封建主义
③官僚资本主义
④工商主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不平衡的,总的特征是(
)
A.东南各省的变化小于西北各省的变化
B.沿海地区的变化大于内陆地区的变化
C.与民众受教育程度的高低无关
D.大中城市的变化与广大乡镇的变化基本相当
13.“初创时期的商务印刷馆主要是印一些商业用品,如名片、广告等,因此称为‘商务印书馆’。张元济主持馆务工作后,聘请知名学者编撰新式教科书,相继出版了整套初等、高等小学教科书,深受读者欢迎,为新知识、新思想的传播和教育事业的普及做出了重要贡献。”上述材料说明(
)
A.商务印书馆于1897年在上海创办
B.商务印书馆创办人是张元济
C.商务印书馆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出版机构
D.商务印书馆为近代文化传播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14.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报纸。1876年通车的“淞沪铁路”是由英商怡和洋行在未经中国当局同意下私自修筑的,侵犯了国家主权。《申报》受出资者影响,倾向英商立场,仅一味强调铁路在物质和经济等方面是对中国“大有益之事”。上述材料反映了(
)
A.《申报》是英国人在中国创办的报刊
B.《申报》的观点受到出资者的影响
C.铁路推动了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D.外商在中国修筑的铁路都侵犯了中国国家主权
15.下列关于科举制度废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1901年,清政府以科举流弊太多,决定从次年开始,废除八股文
B.1903年,清政府以科举阻碍学校发展,决定逐步废除科举制
C.1905年,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存在约1300年的科举制度至此寿终正寝
D.戊戌变法期间道光帝诏令废除科举制度并得以实现
二、简答题(共10分)
16.“千呼万唤始出来”“小荷才露尖尖角”“忽如一夜春风来”“无可奈何花落去”四句诗形象概括了中国民族工业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请回答:
(1)“忽如一夜春风来”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指什么时期?这一时期发展最快的行业有哪些?(4分)
(2)中国民族工业在1919年后和1937年后都出现了大幅度下降,造成这两个时期下滑的共同原因是什么?(3分)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近代民族经济发展的前提。(3分)
三、材料解析题(共18分)
17.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起来!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前进!前进!进!
(1)这首歌词的作者是谁?为它谱曲的音乐家是谁?(2分)
(2)这首歌的歌名是什么?它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创作的?(4分)
(3)唱着这首歌,你有何感想?抗战时期被誉为“人民音乐家”的是谁?(3分)
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876年,未经清政府同意,英国人修建了吴淞铁路。
这是中国境内的第一条客运铁路。这条铁路建成运行后,不久便发生了火车轧死人的事件。清政府遂以20多万两白银买下铁路,随即拆毁。
材料二:挑铁路,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
——义和团揭帖
材料三:要想富,先修路。
——当代一句流行语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中国的第一条铁路的命运和义和团的揭帖反映了当时人们对铁路的什么态度?(3分)
(2)铁路和轮船等交通工具传入中国后,产生了哪些影响?(3分)
(3)材料三反映了人们的观念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
四、探究题(共17分)
19.教育是一个国家振兴的基石,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社会,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走进中国近代教育,探究问题。
【百年名校立丰碑】
(1)图一是我国古代最早设立的最高学府,它的建立与古代哪一位皇帝有关?这所学校宣传的是哪家思想?有何
影响?(3分)
(2)图二是中国近代第一所由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它的名称是什么?它的创立得益于我国近代哪次改革?(3分)
【千年科举终被废】
(3)图三、图四与我国哪项制度有关?这种制度建立于哪一朝代?明朝时,这种制度成为强化君权的重要举措,主
要表现为什么?你能说出它废除的时间吗?你如何看待它在我国教育史上的重大作用?(5分)
(4)针对我国废除科举制度,思想家严复曾说:“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想一想,为什么说废除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3分)
【大众传媒谱新篇】
(5)图五、图六是我国近代新闻出版业发展的缩影,说出它们的作用及出现的原因。(3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第八单元测评卷
1.a
2.d
3.d
4.a
5.c
6.a
7.d
8.C
9.c
10.c
11.a
12.b
13.d
14.B
15.D
【解析】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诏令废除八股取士,但是并没有得以实现,戊戌变法最终失败,故D叙述错误,符合题意。ABC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D
16.(1)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面粉业和纺织业。
(2)外国的侵略。
(3)民族独立。
17.(1)田汉。聂耳。
(2)《义勇军进行曲》。创作背景是日本大规模地侵略中国,企图灭亡中国,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最危急时刻。
(3)如:使我们居安思危,不断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与崛起,自强不息,奋勇前进。冼
星海。
18.(1)反对的态度。
(2)新式交通工具的引入,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3)由反对到提倡修路的变化。主要原因: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观念和意识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也认识到了
现代化交通在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言之有理即可)
19.(1)汉武帝。儒家思想。从汉代开始,儒家思想确立起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
(2)京师大学堂。戊戌变法。
(3)科举制。隋朝。八股取士。1905年。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和文学艺术的发展,对今天的考
试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4)①科举制度的废除,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了一千多年的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②废科举,兴学堂,有利
于培养各方面的人才。③从课程设置、教育行政及学校管理等方面,都与以往有本质的区别。可见科举制度的废除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5)作用: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原因: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及其对生活方式的影响;先进的中国人主动向西方学习,使中国社会发生变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