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1-26 20:31: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2021学年历史八年级上册综合复习及检测卷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7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有学者在提及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时指出:这些条款(包括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等)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现在有五口通商,外人可以横行天下,防不胜防,这一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2.2020年5月,圆明园遗址公园发文悼念港澳爱国人士何鸿燊,他曾两度重金购回流失海外的圆明园文物并转赠给国家。圆明园文物大量流失海外始于(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这种近代史上有组织的国际犯罪活动,为早期英国对中国的侵略活动输了血。”这里的“犯罪活动”是指(
)
A.向中国传播宗教
B.从中国贩卖茶叶
C.向中国走私鸦片
D.对中国诉诸武力
4.1842年,英军进犯长江门户吴淞时,年近七旬的老将江南提督率众抵抗,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扔挥旗督战,力竭牺牲。材料中的“江南提督”是(
)
A.林则徐
B.关天培
C.陈化成
D.魏源
5.如图所示岛屿位于黑龙江出海口之东。该岛的面积约76400平方公里,比两个台湾岛还要大。岛上拥有超过6000条河流及1600个湖泊,自然资源丰富,物产丰裕。强行割占中国这个岛的国家是(
)
A.美国
B.俄国
C.日本
D.英国
6.2020是鸦片战争爆发180周年,我们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主要原因是(
)
A.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
B.国家主权遭到严重破坏
C.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D.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7.“丙辰年破东门向荣。是年七月,东王升天,北王亦丧。丁已,翼王远征。”下列受这段材料相关历史事件影响的是(
)
A.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B.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
C.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D.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8.1860年英使额尔金振振有词地说:“此举之足以使中国及其皇帝生极大的震动,余尚有理由:圆明园乃是清帝所最宠爱的行宫,是他燕居之所,如焚毁足以稍戢其骄佚。”可见英国“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
A.掠夺中国的财富
B.打开中国的市场
C.给清朝统治者施加压力
D.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9.在科举道路上屡屡失败的洪秀全和同学冯云山在广西传道,两年多发展会众两千多人。这些信徒共同信仰(
)
A.佛教
B.伊斯兰教
C.拜上帝会
D.道教
10.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起义的时候,正是资本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时候,列强和封建势力结合在一起,就变成了比较顽强的敌人。单纯的农民战争遇到这样的敌人,就不能不再失败。该观点反映出太平天国(
)
A.把反侵略作为革命的侧重点
B.肩负着双重的历史使命
C.缺乏正确的革命理论的指导
D.失败的根源是内外夹击
11.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导致“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根本原因是(
)
A.定都天京的战略失误
B.天京变乱的严重内耗
C.农民阶级的自身局限
D.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
12.钱穆先生在谈到太平天国时曾说:“他们对下层民众,想推行均田制度,实行粗浅一些的社会主义。”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
A.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
B.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C.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D.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13.林则徐在《谕各国夷人呈缴烟土稿》中说:“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下列举措与“此事”不相符合的是(
)
A.勒令吸食者限期戒烟
B.设立烟局,向鸦片商颁发营业许可证
C.捉拿烟贩,收缴烟土、烟枪
D.命令外国鸦片商交出鸦片,并保证“永不夹带”
14.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有(
)
①白银大量外流
②官员吸食鸦片,政治腐败
③军队战斗力削弱
④国土大量流失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英国欲将大机器生产出的商品打入中国市场,当面对着新奇的洋货,很多中国家庭会出现这样的对话:“儿子:爹爹,街上卖洋布了,可好看了。父亲:好看管什么用?结实才行。儿子:那洋布又细又结实。父亲:光结实管什么用,便宜才行。儿子:那洋布可便宜了。母亲:再便宜也要花钱,妈妈给你织,咱一文钱都不用花。”由此可见,英国商品滞销的原因是(
)
A.遭到中国男耕女织式的自然经济的排斥
B.英国生产出的商品不适合中国家庭应用
C.中国家庭没钱,买不起英国生产的商品
D.中国老百姓认为英国的商品价廉物不美
二、简答题(共10分)
16.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二反映的是哪一农民运动的纲领?这一农民运动的领导人是谁?转折点是什么?失败的标志是什么?(4分)
(2)图一规定怎样平均分配土地?它要建立什么样的理想社会?(2分)
(3)图二的作者是谁?他提出了什么主张?(2分)
(4)图一、图二所提出的主张最终都没有实现的原因是什么?(2分)
三、材料解析题(共21分)
17.材料一:马克思在论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谈道:“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材料二:19世纪五六十年代,俄国人趁中国危难之机,通过外交手段获得了黑龙江流域和太平洋沿岸的大片领土。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俄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指什么?(2分)
(2)俄国主要割占了中国什么方位的领土?其中一次割占中国土地最多的条约是什么?(4分)
(3)材料二中“中国危难”指的是哪一次战争?此次战争开始于哪一年?(4分)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地球某个角度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民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是神话性的东
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洗劫,另一个放火焚烧。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法]维克多雨果《致巴特力尔上尉》
材料二: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被委派到世界那一边(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子。甚至他还接到训令,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他应当出来调停。
——美国学者德涅特《美国东亚外交史》
(1)两则材料反映的事件发生在哪次战争中?(1分)
(2)材料一中的“两个强盗”、材料二中的“树上的伙伴”都是指谁?“果园的主人”指谁?“果子”指什么?(3分)
(3)当“伙伴”与“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美国公使出来调停时,你认为他会维护“果园的主人”的利益吗?为什么?(2分)
(4)与上述材料有关的这场战争给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影响?(2分)
(5)西方列强一向标榜自己是来自“文明社会”的“文明人”,读了上述材料后你有何认识?(3分)
四、探究题(14分)
19.这是一页沉重的历史,记载着一个个悲壮的故事,硝烟与热血铸就着民族铮骨,大地和长夜激荡着忠魂浩气,1840—历史将永远不会忘记!
【鸦片流毒,为害甚巨】
材料一:臣窃见近来银价递增,每银一两,易制钱一千六百有零,非耗银于内地,实漏银于外夷也。…其初不过纨袴子弟,习为浮靡,尚如敛戢。嗣后上自官府缙绅,下至工商做优吏,以及妇女僧尼道士,随在吸食。…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易此害人之物,渐成病国之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臣不知伊于胡底。
——黄爵滋《请严塞漏卮以培国本折》
一位英国人也说:““奴隶贸易’比起‘鸦片贸易’来,都要算是仁慈的。我们没有毁灭非洲人的肉体…没有败坏他们的品格、腐蚀他们的思想,也没有毁灭他们的灵魂。可是鸦片贩子在腐蚀、败坏和毁灭不幸的罪人的精神存在以后,还危害他们的肉体……”
——马克思《鸦片贸易史》
(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危害?(2分)
【虎门禁烟,扬眉吐气】
材料二: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重大事件?这一事件的领导者是谁?我们应如何评价这一事件?(3分)
【战火燃起,国门洞开】
材料三:1839年的这场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
材料四:一八四二八月间,中英《南京条约》签。割让香港岛给予英,赔款二千一百万。广州、厦门和福州,宁波、上海五口岸。英商货物税协商,一八四三获特权。领土主权遭破坏,中国近代史开端。
(3)材料三中的“运动”“战争”分别指什么事件?有人说,没有这场“运动”就不会有这场“战争”,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3分)
(4)结合材料四,以表格的形式,分析《南京条约》给中国带来的危害。(3分)
【铭记历史,提升认识】
材料五: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5)为什么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从鸦片战争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3分)
【参考答案与解析】第一单元测评卷
1.a
2.b
3.c
4.c
5.b
6.d
7.a
8.c
9.C
10.B
【解析】据“太平天国起义的时候,正是资本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时候,列强和封建势力结合在一起,就变成了比较顽强的敌人。单纯的农民战争遇到这样的敌人,就不能不再失败。”可知,该观点反映出太平天国肩负着反帝反封建的双重历史使命。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故选B
11.c
12.c
13.b
14.b
15.a
16.(1)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天京事变。天京陷落。
(2)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3)洪仁玕。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
(4)《天朝田亩制度》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在实践中难以施行;《资政新篇》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未能付诸实践。
17.(1)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了150多万平方千米的中国领土。
(2)东北和西北。《瑷珲条约》。
(3)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
18.(1)第二次鸦片战争。
(2)英国和法国。中国。列强在华的特权和利益。
(3)不会。美国只会以调停为名,要求清政府妥协让步,满足英法的侵略要求。因为美国是英法的帮凶,它也想在中国夺取侵略权益。
(4)使西方列强的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5)西方列强是一伙地地道道的强盗、魔鬼和杀人狂,他们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行为足以证明这一切。标榜自己是来自文明社会的“文明人”,既是欺世盗名,也是自欺欺人。(相近的说法即可)
19.(1)①经济上:白银外流,清政府陷入财政危机;人民负担加重;②政治上:清政府更加腐败;③军事上:削弱军队战斗力;④生活上:严重摧残吸食者的体质。总之,鸦片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2)事件:虎门销烟。领导者:林则徐。
评价: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3)运动:虎门销烟。战争:鸦片战争不同意这种说法。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只是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借口。由此可见,即使没有林则徐的禁烟运动,英国侵略者也会以别的借口发动战争。
(4)
(5)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勿忘国耻,奋发图强。(言之有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