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将相和 课件(22张)

文档属性

名称 6.将相和 课件(22张)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1-26 20:37: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史记》
学习目标:
1.能连词成句地读课文,提高阅读的速度。
2.了解课文内容,领悟3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
3.结合具体事例,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简介背景:
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当时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国家并存。秦国最强大,要统一中国,不断向其它六国进攻。赵国紧邻秦国,是一个比较弱的国家,常受到秦国的侵略。
“将”指______
“相”指______
“和”的意思是
________
从“和”字可以
推想出什么?
廉颇
蔺相如
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这个故事发生在______时候,
主要讲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三个故事.
默读课文,回答问题:
战国
完璧归赵
渑池相会
负荆请罪
课文通过对三个小故事的记叙,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立下了那么多战功,他蔺相如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要是我碰见他。一定要让他下不来台!”
蔺相如是仅仅靠一张嘴吗?
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如果秦国提出用城换璧,我国却不答应,那理亏的是我们。如果我们把和氏璧给了秦国,秦国却不给我们十五座城,那理亏的就是他们。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完好无缺地送回来。”
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THANK YOU
SUCCESS
*
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
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秦王拒绝了。蔺相如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同学们,再想想,蔺相如立功究竟靠的是什么?
他真正靠的是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爱国精神。
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不计较个人恩怨
思考: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
与“负荆请罪”之间有什么联系?
三个故事各有情节,但又紧密联系。
“渑池之会”是“完璧归赵” 的发展, “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的结果是 “负荆请罪” 的起因。
文中哪个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送璧
指毛病
撞璧
送璧
击缶
廉颇
动画
对话
课文通过对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赞颂了他们的爱国思想。
家和万事兴,国家也是同样,一个国家既要有骁(xiāo)勇善战的武将,又要有能言善辩的文官,大家团结一致,国家才能兴旺发达。
分角色朗读课文,练习排演课本剧。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