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一章-运动描述-1.3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物体在甲、乙两地间往返一次,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是v1
,
返回时的平均速度是v2
,
则物体往返一次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分别是(??
)
A.?0,
??????????B.?,
????????????????????C.?0,
????????????????????D.?,
2.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它的速度由v1变为v2
,
通过的位移为x,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这段时间内它的平均速度
=
B.?这段时间内它的平均速度
=
C.?通过
时,它的瞬时速度为
D.?通过
时,它的瞬时速度为
3.某中学举行秋学期运动会,在100m竞赛中,测得某一运动员5s瞬时速度为10.4m/s,10s末到达终点的瞬时速度为10.2m/s。则他在此竞赛中的平均速度为(?
)
A.?10.2m/s??????????????????????????????B.?10m/s??????????????????????????????C.?10.3m/s??????????????????????????????D.?10.4m/s
4.骑自行车的人沿着直线从静止开始运动,运动后,在第1s、2s、3s、4s内,通过的路程分别为1m、2m、3m、4m,有关其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4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B.?在第3、4s内平均速度是3.5m/s
C.?第3s末的瞬时速度一定是3m/s????????????????????????????D.?该运动一定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5.根据速度定义式
,当t极短时,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下列物理方法中的(?
)
A.?控制变量法??????????????????????????????B.?假设法??????????????????????????????C.?微元法??????????????????????????????D.?极限法
6.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前一半位移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后一半位移内的平均速度是2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A.?5m/s???????????????????????????????B.?2.5m/s???????????????????????????????C.?2.4m/s???????????????????????????????D.?无法确定
7.某短跑运动员在100m比赛中,测得50m处的速度为9.5m/s,10s末到达终点时速度为11.2m/s,则运动员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
A.?9.5m/s????????????????????????????????B.?9m/s????????????????????????????????C.?11.2m/s????????????????????????????????D.?10m/s
8.北京时间2019年10月12日,在41名配速员的配合下,基普乔格以1小时59分40秒冲过终点,成为人类历史上首位跑进2小时的马拉松运动员。这个成绩意味着需要基普乔格在42.195km的马拉松中维持5.88m/s速度跑完全程,超过了常人的冲刺速度。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小时59分40秒”指的是时刻
B.?“42.195km”指的是路程
C.?“5.88m/s”指的是平均速度
D.?“5.88m/s”指的是冲刺速度
9.电动自行车以其时尚、方便、快捷深受广大中学生的喜爱.但由电动自行车引发的交通事故也在逐年增多.学习交通安全常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是确保学生交通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按规定电动自行车在城区限速20
km/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动自行车限速20
km/h,指的是平均速度
B.?电动自行车限速20
km/h,指的是瞬时速度
C.?交通事故发生时,相互碰撞的速度指的是平均速度
D.?在某一路段行驶的速度,指的是瞬时速度
二、多选题
10.一小球在水平桌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用照相机对着小球每隔
拍照一次,得到一幅频闪照片,用刻度尺量得照片上小球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照片与实物的比例为1:10,则(???
)
A.?图中对应的小球在通过
距离内的平均速度是
B.?图中对应的小球在通过
距离内的平均速度是
C.?图中对应的小球通过
位置处的瞬时速度是
D.?图中对应的小球通过
位置处的瞬时速度是
11.如图所示,—个人沿着一个圆形轨道运动,由A点开始运动,经过半个圆周到达B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从A到B的平均速度方向由A指向B
B.?人从A到B的平均速度方向沿B点的切线方向
C.?人在B点的瞬时速度方向由A指向B
D.?人在B点的瞬时速度方向沿B点的切线方向
12.如图所示是某辆汽车的速度计.汽车启动后经过l5s,速度计的指针指在图中所示的位置.由此可知(
??)
A.?图中指针表示15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的大小是
60
km/h
B.?图中指针表示第15s末汽车的瞬时速率是
60
km/h
C.?图中小方框中125988表示该汽车已经行驶的总路程为125988km
D.?图中小方框中125988表示该汽车已经行驶的总位移为125988km
13.某班同学去部队参加代号为“猎狐”的军事演习,甲、乙两个小分队同时从同一处
出发,并同时捕“狐”于
点,指挥部在荧光屏上描出两个小分队的行军路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小分队运动的平均速度相等
B.?甲队的平均速度大于乙队
C.?两个小分队运动的平均速率相等
D.?甲队的平均速率大于乙队
14.日常生活中,我们都称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为“速度”.下列所说的速度中,指瞬时速度的是(??
)
A.?百米赛跑运动员冲过终点线时的速度达到9.5
m/s?????B.?足球以12
m/s的速度射入球门
C.?由于堵车,在隧道内的车速仅为1.2
m/s???????????????????D.?汽车速度计指示着速度50
km/h
15.为提高百米赛跑运动员的成绩,教练员分析了运动员跑百米全程式的
录像带,测得:运动员在前
7s
跑了61.6m,跑到终点共用10.8s,则:(???
)
A.?运动员在百米全过程的平均速度大约是
9.26m/s?????
B.?运动员在前
7s
的平均速度是
8.8m/s
C.?运动员在
7s
末的瞬时速度是
8.8m/s???????????????????????
D.?运动员在百米的终点冲刺速度为
9.26m/s
三、填空题
16.速度是描述质点________的物理量;平均速度,体现了________思想方法。
17.一汽艇在相距2km的甲乙两码头之间往返航行,逆水时用1.5h,顺水时用1h,则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平均速率为________.
18.一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若前t/3
内的平均速度为6m/s,后2t/3时间的平均速度为9m/s,则这段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若质点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3m/s,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6m/s,则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19.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4m/s,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8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若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4m/s,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是8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又是________m/s。
20.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由静止开始运动,第1秒内通过5m,第2秒内通过10m,第3秒内通过20m,第4s内通过10m,第5s内通过5m,5s末停止.则最初两秒内汽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最后两秒内汽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5秒内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四、解答题
21.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沿平直公路从甲地运动到乙地,又以30m/s的速度从乙地运动到丙地.已知甲、乙两地间的距离与乙、丙两地间的距离相等,求汽车从甲地开往丙地的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22.一辆汽车以速度v1匀速行驶全程的
的路程,接着以v2=19km/h走完剩下的路程,若它全路程的平均速度v=28km/h,则v1应为?
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
C
【解答】物体往返一次,位移为零.则物体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0
设A、B两地的距离为L.物体从A到B运动的时间为:
从B到A运动的时间为:
则物体往返一次的平均速率为:
?
,C对,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位移等于0可以判别平均速度等于0;利用运动的路程和运动的时间可以求出平均速率的大小。
2.【答案】
D
【解答】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知,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根据平均速度的推论,知
,AB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
、
知,经过
时,它的瞬时速度
,因为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位置的速度与中间时刻的速度不等,所以不等于平均速度.C正确,不符合题意,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求出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结合平均速度的推论得出平均速度的大小.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求出经过中间位置时的瞬时速度.
3.【答案】
B
【解答】由平均速度的定义,总的位移是100m,总的时间是10s,所以V=
=10m/s,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位移和时间可以求出平均速度的大小。
4.【答案】
B
【解答】A.4s内的平均速度
A不符合题意;
B.在第3、4s内的平均速度
B符合题意.
CD.根据第1s、2s、3s、4s内,通过的路程分别为1m、2m、3m、4m,无法判断自行车所做的运动,无法求出第3s末的速度,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平均速度公式可以求出平均速度的大小;由于不知道自行车的运动情况不能求出瞬时速度的大小。
5.【答案】
D
【解答】当时间极短时,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以代替瞬时速度,该思想运用了极限法的物理方法,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当t极短时,
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物理方法为极限的思想方法.
6.【答案】
C
【解答】设总位移为2x,则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
故答案为:C。
【分析】平均速度是矢量,利用位移的位移除以对应的时间即可,平均速率是标量,利用物体移动的路程除以对应的时间。
7.【答案】
D
【解答】根据平均速度的公式,可求得运动员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全程的位移和运动时间可以求出平均速度的大小。
8.【答案】
B
【解答】A.“1小时59分40秒”指的是时间,A不符合题意;
B.“42.195km”指的是路程,B符合题意;
CD.“5.88m/s”指的是平均速率,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时刻的长度为零,对应时间轴上的一点,时间的长度不为零,有一定的长度,对应时间轴上一块线段;位移与路程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位移是由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9.【答案】
B
【解答】A、B项:电动自行车限速20
km/h,是指电动自行车最高时速即为瞬时速度,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C项:交通事故发生时,相互碰撞的速度指的是碰撞瞬间的速度即的瞬时速度,C不符合题意;
D项:在某一路段行驶的速度,指的是平均速度,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平均速度是矢量,利用位移的位移除以对应的时间即可,平均速率是标量,利用物体移动的路程除以对应的时间;速度是矢量,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向和快慢,根据研究范围的不同,可以把物体的速度分为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当研究范围非常小时,物体的速度就是瞬时速度。
二、多选题
10.【答案】
A,D
【解答】AB.照相机每隔
拍照一次,所以图中对应的小球通过
距离所用的时间
,照片与实物的比例为1:10,所以图中8cm对应的实际距离为
,则图中小球在通过8cm距离内的平均速度
A项正确,B项错误;
CD.图中对应小球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通过6cm位置处的瞬时速度可用图中小球通过
这一段距离的平均速度表示,所以小球通过6cm位置处的瞬时速度
C项错误,D项正确.
故答案为:AD.
【分析】利用照片和实物比例可以求出距离的大小;利用位移和时间可以求出平均速度的大小;利用平均速度公式可以求出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的大小。
11.【答案】
A,D
【解答】AB.人从A到B,位移方向是从A到B,所以平均速度方向由A指向B;A对,B不符合题意;
CD.人在B点,将继续做圆周运动,瞬时速度方向沿B点的切线方向.C不符合题意,D对。
故答案为:AD。
【分析】物体的平均速度利用位移的位移除以对应的时间即可,通过公式可以看出物体的平均速度方向与位移同向。
12.【答案】
B,C
【解答】汽车仪表盘显示的是汽车的瞬时速度和里程,即此刻汽车的瞬时速度为60
km/h,行驶了125988km的路程.
故答案为:BC
【分析】速度是矢量,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向和快慢,根据研究范围的不同,可以把物体的速度分为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当研究范围非常小时,物体的速度就是瞬时速度;位移与路程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位移是由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13.【答案】
A,D
【解答】AB.由图可知,起点和终点相同,位移大小相等,用的时间也相同,根据公式
可知,两个小分队运动的平均速度相等,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CD.由图可知,甲的路程大于乙的路程,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所以甲的平均速率大于乙的平均速率,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D。
【分析】利用初末位置相同可以判别位移相等,结合时间相等可以判别平均速度相等,由于运动的路程不同所以平均速率不相等。
14.【答案】
A,B,D
【解答】A.冲过终点线时的速度达到9.5
m/s,与终点这一位置对应,为瞬时速度,A符合题意
B.足球以12
m/s的速度射入球门,与位置对应,为瞬时速度,B符合题意.
C.在隧道内的速度,对应隧道这一段距离,为平均速度,C不符合题意.
D.汽车速度计指示的速度是瞬时速度的大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BD
【分析】速度是矢量,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向和快慢,根据研究范围的不同,可以把物体的速度分为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当研究范围非常小时,物体的速度就是瞬时速度。
15.【答案】
A,B
【解答】A、运动员在百米全过程的平均速度大约是
,A符合题意;
B、运动员在前7s的平均速度是
,B符合题意;
C、瞬时速度是某个时刻的速度,可以用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代替,条件不足,无法求解7s末时刻速度和通过终点的速度,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B
【分析】平均速度是表示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的物理量,等于该段时间内总位移与总时间的比值,不同的时间段,平均速度往往不同。
三、填空题
16.【答案】
运动快慢;等效替代
【解答】速度是描述质点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等效替代法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转化为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故平均速度为等效替代法
【分析】速度是矢量,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向和快慢,物理学中用到的试验方法有很多,质点和点电荷是同一种思想方法,加速度、电场强度、电势都是采取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重心、合力和分力、总电阻都体现了等效替换的思想。
17.【答案】
0;
【解答】往返一次位移为0m,故平均速度为0;路程为4000m,平均速率为
【分析】平均速度等于总位移除以总时间,平均速率等于路程除以时间.
18.【答案】
8;4
【解答】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根据题意
【分析】平均速度是矢量,利用位移的位移除以对应的时间即可,平均速率是标量,利用物体移动的路程除以对应的时间。
19.【答案】
6;5.3
【解答】令全程时间为2t,则根据平均速度关系有全程位移为
全程的平均速度
令全程位移为2x,则根据平均速度关系有全程通过的时间
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
【分析】结合物体两段的平均速度求解物体的总位移,物体的平均速度利用位移的位移除以对应的时间。
20.【答案】
7.5;7.5;10
【解答】最初两秒内的平均速度为
;
最后两秒内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
这5秒内平均速度为
。
【分析】利用位移除以对应时间可以求出平均速度的大小。
四、解答题
21.【答案】
解:前半程的运动时间
后半程的运动时间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
【分析】前半程的位移和速度已知,可以利用速度公式可以求出运动的时间,同理可以求出后半程的时间,结合平均速度的公式可以求出全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22.【答案】
解;设汽车行驶的总路程为4s,则汽车在匀速行驶前
的路程时,所用的时间:
汽车在行驶后
的路程时,所用的时间为:
则汽车在行驶整段路程时的平均速度为:
带入数据,联立上述各式得:
【分析】利用路程和速度大小可以求出运动时间大小;利用接下来做匀速直线运动;利用位移公式可以求出速度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