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中的知识与体验

文档属性

名称 言语中的知识与体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1-01 10:23: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言语中的知识与体验
——2011年学业考试思考录
赵微《来得及的明天》
想要飞翔因为强壮的翅膀
花朵盛开因为无忧的成长
什么让翅膀变强壮
让花开放
为何有些小鸟来不及飞翔
为何有些花朵等不及开放
孩子你为何流泪啦
为何眼中有惊慌
天空因为飞鸟变得更宽广
大地因为花开传递着芬芳
每个孩子都该无忧地成长
带着希望而芬芳
带着我们爱成长
知识来得及,体验等不及。
作文何求——体验与表达
童心是一种向往 童心是一种想象 童心是一种创造
我们曾关切蚂蚁王国的命运,猜想浩瀚宇宙的奥秘,还有堆沙、玩水、痴想……纯粹而真实。
少年的心里住着童心,不经意间,你会发现枝头的花儿在匿笑,墙角的蟋蟀在欢唱……
大人的心里藏着童心,不信你看,爷爷与你的忘年之交,严谨的老师天真的一笑……
让我们用眼睛去“听”,用耳朵去“看”,童心可以装下整个世界。
以“ 童心”为题写一篇文章。
童心是一种唤醒。
童心是一种无畏。
童心是一种本真。
拥有童心,拥有一种完整的体验;
我们的冷漠与局限,在于我们知识地理解这个世界。
只有知识,没有体验。
体验是什么
体验就是用心投入,在知识与现实,知识与心灵之间,不断的来回,探索,发现,验证,那是微风拂动思想的会心一笑,那是顿彻顿悟的醍醐灌顶,那是绵绵不绝的心灵回声。
观世音菩萨
表达是什么
表达是人的一种欲望,如同食色一样是人的原初欲望,所思所想,有情有义,就是要表达出来、表现出来。
阅读何求——理解与发现
理解是什么
视点1:矛盾分析
视点1:矛盾分析
12.孩子与小鸡之间只隔着盖子,为什么父亲却觉得是“咫尺天涯”?阅读第(6)段作答。
答:当挑担的将盖子无情地冒上的时候,孩子与心爱的小鸡被活生生地隔开了,父亲体会到了孩子们此时极其失落(痛苦)的心情。
视点2:重拾一些必要的知识(表现手法)
视点2:重拾一些必要的知识(表现手法)
13.第(14)段画线句描写的春景有什么特点?作者描写这春景有什么用意?
庭中柳树正在春光中摇曳柔条,堂前的燕子正在新巢上低徊软语。
发现是什么
视点1:发现言语形式之妙
9.第6段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与“芦苇开得很茂盛,清早的露水变成了霜”、“我要和你结婚”是汉语中同一意思的两种不同表达,你认为后者失去了汉语的哪些美感?
答:后者丧失了汉语的音韵美(节奏美、韵律美)、凝练美(简洁美)、意蕴美、含蓄美。
视点2:谛听文本空白之音
14.关于文章结尾处“我不说下去了”,读者有两种看法。第一种看法是“父亲应该说下去”,第二种看法是“父亲不应该说下去”,你赞同哪一种看法?请简述理由。
我赞同第 ▲ 种看法,理由: ▲ 。
我赞同第一种看法,作为父亲就要教孩子们学一点生活的技巧(处事的本领),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好地生活。
我赞同第二种看法,作为父亲不能让孩子过早接触现实而变得世故,这是对孩子心灵的呵护。
我赞同第二种看法,因为说下去就是教孩子撒谎,这是对孩子的伤害。
谢谢大家!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