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11-01 10:48: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学习目标:
【知识】1、讲述张謇办实业的故事,说出张謇办实业的背景、影响和结局。
2、能概括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几个阶段、发展特征;能分析出不同时期发展速度不一的原因。
【能力】通过对张謇办实业的了解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原因的探究,使学生掌握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和思维方法。
【情感 态度 价值观】认识到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历程,感受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形成振兴祖国、自强自立的民族认同感。被张謇等施己所长、报效国家的爱国操行所感染,树立勤奋学习、振兴中华的远大志向。
学习重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学习难点:正确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导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听说过老年人把铁钉、火柴分别叫什么吗?为什么那时的中国人要在这些日用品前加一个“洋”字?这表明了什么?今天我国的民族工业品牌已走向国际市场,你能举个例子吗?这又说明了什么?
生:老年人叫铁钉为洋钉,叫火柴为洋火。说明近代中国技术水平十分低下。走向世界市场的民族工业品牌有海尔、康佳、TCL等。这说明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工业品出口大大增加。
师:民族工业的过去和现在形成强烈反差,这其中的历史值得我们去探究,回味!本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板书题目)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自学课本100页“状元实业家张謇”,完成下面的问题:
1、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近代民族工业” ?
(近代民族工业是指产生于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中的民办资本主义机器工业.)
2、张謇为什么要舍本逐末创办实业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状元实业家张謇”一目,并圈点你所获得的信息,稍后我们一起来交流。
(1、张謇是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2、《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利用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3、张謇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并创办了大生纱厂。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张謇的大生纱厂等企业获得了进一步发展。5、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又一次在中国大量倾销棉花和棉织品,纱厂的产品被迫削价销售,收不抵支,负债累累,最后被吞并。)
3、张謇创办了哪些实业呢?由张謇创办实业你感受到了什么?请同学们每4人为一小组展开讨论,稍后由小组中心发言人发表本小组的讨论意见。
(外国人在中国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对中国人民剥削很严重;张謇非常爱国,希望通过办实业抵御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张謇舍本逐末,具有非凡的勇气;张謇有较高的经营管理才能;张謇非常有远见;张謇有不屈不挠的精神。……)
4、大生纱厂的结局说明了什么?
(1、民族工业的发展不能适应当时的社会发展。2、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压迫迫使它无生存空间,势必倒闭。3、封建势力对民族工业不但不能予以支持,而且进行压制。)
继续自学课本101页“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思考并完成下面的问题:
1、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三个阶段:洋务运动到清末、“一战”期间、“一战”后到解放前夕。)
2、洋务运动到清末,民族工业的发展特征是什么?
(民族工业出现了萌芽,但这些民族工业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难以生存和发展,辛亥革命的成功促进了实业集团的纷纷出现。)
3、民族工业出现萌芽的原因是什么?
(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的促进作用。)
4、“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怎样呢?
5、“一战”后到解放前夕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怎样呢?这一时期为什么民族工业又呈现萎靡不振的状态呢?
6、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是什么?
(发展阶段艰难曲折,发展程度极不平衡,发展水平整体落后。)
三、解疑释疑,拓展升华。
1、我的疑问:
解答:
2、老师质疑:
1、旧中国民族工业尽管发展艰难曲折,但对于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有哪些影响呢?
(给中国带来了重大的经济、政治变化,也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生活。)
2、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得到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内因:辛亥革命扫除了一些障碍;外因: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另外,使用国货,抵制洋货的运动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四、课堂小结,回扣目标。
我的收获:1、简要构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
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
状元实业家张謇 提出“实业救国”口号,创办大生纱厂等企业
虽有较大发展,但最后被吞并
①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出现民族工业的萌芽
过程 ②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③一战后至新中国建立前:民族工业的凋谢、萎缩
曲折发展
①发展短暂且艰难曲折
特征 ②发展不平衡,集中于轻工业和沿海地区
③整体水平落后
老师归纳总结。
五、达标检测,巩固提高。
检测题A
一、单项选择
1、张謇“舍本逐末”,创办企业的背景是( )
A.鸦片战争后 B.《马关条约》签订后 C.《辛丑条约》签订后 D.一战后
2、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是在( )
A.辛亥革命后 B.洋务运动后 C.一战期间 D.抗战胜利后
3、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 )
A.棉纺织业 B.面粉业 C.重工业 D.轻工业
4、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得到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B.日本给北京政府贷款
C.北洋军阀的分裂 D.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二、阅读下列材料:
1、材料:“1899年5月23日,坐落在南通唐家闸的大生纱厂开工试车了…………这在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过呢?更使人感到疑惑的是,当时投资办厂的风险是非常大的,许多人都赔了血本……难道他这个状元在办实业方面也比别人技高一筹吗?”
请回答:
(1)这里的大生纱厂是什么人创办的?或材料中的“状元”指的是谁?
如何评价他?
(2)材料中说“这在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过呢”是什么意思?
(3)我们要学习这位状元什么样的精神?
(4)大生纱厂的结局如何?它的结局说明了什么?
2、材料一:在兴力实业的同时,张謇按照他:“父教育、母实业”的思想。在南通兴办了一系列文化教育事业。
材料二:中国今日若不知注重科学,中国工业有何希望?!——范旭东
请回答:
(1)以上两位“我国人民不可忘记的”(毛泽东语)实业家的言行表达了同样的思想,你认为是什么?
(2)你认为他们的上述思想与当前党中央制定的什么发展战略最接近?

(3)你认为科学技术的落后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落后的根本原因吗?
(4)如今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那么在加入WTO前,我国主要是采取什么手段保护民族经济的?如今我们要如何应对入世后民族经济带来的挑战?
(5)当今许多人认为,考取大学就是人才,你怎么样看?
检测题B
一、填空题:
1、张謇是 人,清末 。著名的 家和 家。2、他在《马关条约》签订后,提出了“ ”的口号,并毅然回乡创办了 等一系列企业。
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于 。
4、从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我国的民族工业处于 状态。原因是这些民族工业受到了 的阻碍,难以生存和发展。
5、 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使 一度受到鼓舞。他们认为,“所谓 者,今也其时矣。”
6、 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进了 “ ”。
7、一战后, 经济势力卷土重来,特别是 的侵略,使民族工业再度受挫。抗战胜利后,由于 和 ,民族工业也没能得到很好的恢复。
8、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在 、 、 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总的来说是比较 的。而且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 部门。地区之间的发展也很不平衡,像 、 等沿海沿江大城市的民族工业比较发达,而在广大内地却非常薄弱。
二、材料:据记载,1882年李松云的上海均昌船厂在其制成的一艘小艇船头悬挂着英国国旗,船尾悬着中国龙旗。
请回答:
(1)请你想一想他为什么这样做?
(2)这种不伦不类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三、简答题
1、为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能得到发展?
2、旧中国民族工业的总体特征是什么?这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参考答案:
检测题A
一、选择题
1、B 2、C 3、D 4、D
二、1、答:(1)张謇,清末的实业家,教育家。
(2)指的是张謇本来是状元的身份,却回到家乡去创办实业,从事工商业。
(3)张謇出于爱国之心,兴办实业的爱国精神和不惧世俗的勇气值得敬佩和学习。
(4)说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双重压榨下,民族工业的最终归宿注定是悲惨的。
2、答:(1)必须培养自己的人才,提高中国科学技术水平,才能改变中国民族工业落后的状况。
(2)科教兴国
(3)不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即使科技技术水平提高了,也不可能使民族工业发展起来,更何况,在这样的性质的社会,科学技术也不会全面提高的。
(4)用保护中国市场、提高进口关税的办法来保护民族经济。然而入世后,我们只能从增强企业素质、提高科技含量等方面来增强竞争实力,同时运用世贸组织的“游戏规则”来捍卫中国企业的利益。
(5)我认为不能以是否考取大学作为评价人才的标准,如果上了大学仍然平平庸庸,或是只为自己的个人利益而着想,就不能算人才,相反,没有考上大学的人,只要对社会有贡献,有开创精神,他就是人才。
检测题B
一、填空题答案
1、江苏南通,状元,实业,教育
2、实业救国,大生纱厂
3、洋务运动
4、萌芽,封建制度
5、辛亥革命, 民族资产阶级,产业革命
6、第一次世界大战,黄金时代
7、帝国主义,日本帝国主义,国民党发动内战,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8、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落后,轻工业,上海,武汉
二、答:(1)为了谋求生存,只好寻求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庇护。
(2)说明民族工业力量弱小,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在夹缝中生存,处境艰难,不能正常独立的发展。
三、1、答:(1)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
(2)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掠夺。
(3)群众性的抵制洋货运动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2、答:(1)发展短暂且艰难曲折;
(2)发展不平衡,集中于轻工业和沿江沿海地区;
(3)受中国社会性质制约,整体水平落后。
原因:由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制、排挤和打击。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