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设计思路
课题分析:本课题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并开展,首先探究氢气的燃烧试验有水生成,然后从反面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分析推导出水的组成。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又能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逐步形成相好的科学素养,为后续的学习提供一个合理的思维方式。
设计思路:学生对于生活中的水有一定的了解,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和所学科学学知识,能说出水的一些物理性质及用途,但是从化学角度,学生并不完全了解其组成和物质类别。学生通过在《元素》一课中已经了解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这是本课学习的基础。通过氢气的燃烧实验,组成这两种物质的元素都转化到了水中,从而得知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通过反应物来推测水的组成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紧接着通过水电解的实验再次反向证明水的组成,如何用生成物来确定水的组成,学生可能会比较疑惑,如何让水分解?怎样检验水电解的产生的气体?这些都是课堂上需要解决的问题。本节课的设计遵循着初中化学教学具有启蒙性、基础性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倡导学生参与、体验、合作、研究,最终期望学生产生乐于学习化学、学好化学的欲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
了解氢气的基本性质,知道检验氢气的方法。
②
认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过程与方法
①
通过观察电解水的实验,尝试从定性、定量两个角度描述实验现象。
②
通过观察电解水的实验,初步了解根据分解反应的产物来推断纯净物的组成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
通过氢气燃烧和水电解的实验,体验科学家探究水的组成的艰辛历程,加强科学精神的培养。
②
在分析推理的思维活动中,渗透从假说到实验再到建立新假说的思想,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
电解水实验及实验现象的描述;水的组成的确定
2.教学难点
研究纯净物组成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
教师实验演示、启发式教学、探究式学习、师生合作、小组讨论等。
五、实验仪器、药品及教学设备
实验仪器:启普发生器、水电解仪、锥形瓶、分液漏斗、小烧杯、试管、酒精灯等
实验药品:锌片、稀硫酸、10%氢氧化钠溶液、肥皂水等
教学设备:ipad、希沃授课助手(软件)等
六、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景激趣
明确目标
活动一:播放视频《一滴水的奇
妙之旅》
[提问]视屏中播放的是谁的故事?
关于水你知道哪些知识?
[过渡]人类对水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观看视频
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用精彩的动画吸
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对未知知识的探究欲
历史初探
疑窦丛生
[过渡]在认识水之前,我们先来进行知识储备:
一、氢气
活动二:制取氢气球
[提问]根据实验现象你能得出氢气有哪些性质?
活动三:氢气验纯及燃烧
[提问]如何检验氢气?
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根据实验现象总结
出:氢气“小”、“难”、
“燃”等性质。
根据氢气的燃烧现
象讨论得出:点燃气体,往蓝色的火焰上
罩一个干而冷的烧
杯,烧杯内壁有水
雾。
通过趣味实验,让
学生体会到探究
学习的乐趣,轻松
学习的同时发展
总结归纳能力。
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来解决实际问
题,并未后续电解
水的产物检验打
基础。
[过渡]其实我们对水的认识就是从一瓶未知气体开始的:
活动四:播放视频《普利斯特里实验》
[提问]瓶子里的水是哪来的?
[提出矛盾]水是一种元素,可以结合别的元素化合生成新的物质,然而现在水却由氢气和氧气化合得到。
介绍普利斯特里和卡文迪许对水的组成研究的历史史实。
了解化学史实,对
“魔术”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
对矛盾充满好奇,了解相关史实。
将化学史趣味地
展现在学生面前,
不仅巩固了氢气的相关知识,而且润物细无声的强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合作探究
实验释疑
[提出]直到拉瓦锡做了一个实验,证明了水不是一种元素,而是一种物质。
讲解分解法确定纯净物的元素组成。
活动五:电解水实验演示
[讨论]两电极中产生的可能是什么气体?如何检验?
活动五:检验电解水实验产生的气体
[得出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管中的气体可能为氢气和氧气,分别用燃着的小木条检验
得出两种气体分别
为氢气和氧气。
通过对电解水实验的研究,让学生主动体验探究过程,认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初步了解利用分解反应的产物来研究反应物组成的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科学品质,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总结反思
发展能力
[过渡]至此我们完成对于水的组织
的认识,实验做完了,故事也讲完
了,对于这段历史,你有什么样的
感悟?
[升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
准,普利斯特里和卡文迪许离真相
只有一步之遥,我们应当坚定自我,
不人云亦云,一定会取得属于自己
的成就。
[课堂小结]课后练习“活学活用”
积极分享自己的感
悟,如“我们要有批
判精神”、“要敢于
向权威发起挑战”等
回顾所学的知识,积
极思考,完成习题
通过了解化学史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坚韧的科学品质。
使知识结构化和系统化,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板书设计
4.3水的组成
一、氢气
二、电解水
1.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
水
氢气+氧气
密度小于空气
H2O
H2
O2
难溶于水
实验结论:水是由氢元素
2.
化学性质:可燃性
和氧元素组成的。
氢气+氧气
水
H2
O2
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