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13课东汉的兴衰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13课东汉的兴衰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1-26 15:04: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教案
班级: 时间: 日期: 授课人:
课题 东 汉 的 兴 衰
教 学

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东汉兴衰的基本脉络,引导学生思考“光武中兴”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认识、分析历史问题和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对东汉盛衰原因的分析与思考,培养学生对历史现象、历史问题初步的分析、归纳和反思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东汉的建立及“光武中兴”局面的形成,认识光武帝调整统治政策,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教 材

析 重点 东汉的建立、光武中兴措施;外戚、宦官专权的影响;黄巾起义
难点 对“中兴”现象的理解。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原因的分析和归纳,得到启示和思考
教具 多媒体PPT



程 【新课导入】
汉武帝以后,统治阶级日益腐朽,西汉开始从强盛走向衰落。到公元前后,阶级矛盾异常激烈,西汉政权已像一个病入膏肓的患者,无可救药了。东汉政权是怎样建立的?东汉后期为什么会爆发黄巾起义?这些就是我们本节课要一起探讨的内容。
【新课探究】
目标导学一、光武中兴
[多媒体展示《东汉形势图》
教师:为什么汉朝又被称为西汉和东汉呢?一起来看这张地图。从地理位置上,东汉都城洛阳位于西汉都城长安以东,所以人们习惯上把刘秀建立的朝代称为“东汉”。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63页的内容后回答,东汉是怎样建立的?
学生:王莽政权被推翻后,西汉宗室刘秀在公元25年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
教师:观看PPT材料东汉建立之初当时社会面临的境况如何呢?回顾11课学习内容:新生政权西汉面临怎样的社会问题?
学生:新生政权西汉面临的问题: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国家残破荒凉、经济萧条; 东汉建立之初社会情况:社会经济凋敝、社会矛盾尖锐。
教师:东汉建立之初,熊熊烽火逐渐熄灭,经济凋敝,社会矛盾尖锐。阅读教材第64页第一段的内容,为了巩固统治,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来稳定社会局面呢?
师生共同探讨:光武帝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罚;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教师:多媒体课件展示《东汉宅院画像砖》和《东汉彩绘陶击鼓说唱俑》
教师过渡:安逸祥和的东汉宅院画砖,表情幽默的说唱俑,这些文物用无声的语言展示了东汉的兴盛。
教师:光武帝统治后期,经济恢复,人口增加,出现“中兴”局面。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他使衰败的汉朝重新振兴,所以谥号“光武”。历史上称他统治的时期为“光武中兴”。可是到了东汉后期,为什么会形成外戚和宦官轮流专权的现象呢?
目标导学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教师:阅读课本第65页“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内容(包含“相关史事”),提问:外戚、宦官为什么能专权?
学生:东汉中期以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大权就由皇帝的母亲太后主持。太后重用自己的亲戚,导致外戚的势力膨胀。皇帝长大后,不甘心被外戚摆布,想亲自行使君权,就依赖身边的宦官,设法除掉外戚,宦官由此得到宠信,把持朝政。
教师: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师过渡:外戚、宦官轮流把持朝政,任用亲信,导致政治腐朽不堪,正直的官员受到排挤陷害,社会混乱,其中最遭殃的就是广大人民,面对这样的状况,民间有什么样的情绪呢?
目标导学三、黄巾起义
[多媒体观看黄巾起义视频]
教师:阅读课本第65页黄巾起义一目第二段、第三段的内容,黄巾起义的领导人是谁?爆发于哪一年?最后的结果如何?这次起义有何影响?
学生:领导人:张角。时间:184年。结果:失败。影响: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四、课堂小结
西汉后期,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公元25年,刘秀即位称帝,建立东汉。光武帝刘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到光武帝统治后期,出现了“光武中兴”的盛世局面。东汉中期以后,几代皇帝即位时年龄都很小,造成了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政治黑暗,终于导致黄巾起义爆发。经过黄巾起义的沉重打击,东汉的统治一蹶不振。
五、课堂检测
见PPT



业 完成第13课巩固训练
2、预习书本第14课 板


计 东汉的兴衰
光武中兴
1.东汉的建立
2.光武中兴的措施
3.光武中兴
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1.原因
2.影响
三、黄巾起义
1.概况
2.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