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章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
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2020四川甘孜)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
A.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是升华现象
B.夏天会看到冰棒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C.深秋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是液化现象
D.寒冷的冬天室外飘起了雪花,是凝固现象
2、(2020黑龙江省龙东)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不是放热的是(
)
3、(2020重庆A卷)下列热现象中,描述正确的是(
)
A.“结气而成露”露是液化形成的
B.“凝气而成成霜”.霜是升华形成的
C.滴水而成冰”,冰中分子陈止运动
D.“融雪自成溪”雪熔化时内能不变
4、(2020湖南常德)下列物理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这个过程要吸热
B.湿衣服被太阳晒干是升华现象
C.抗疫值班医护人员眼罩的玻璃片常常模糊不清,这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冬天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水蒸气发生了凝华
5、
(2020南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蒸气引起的烫伤往往比开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还要放出大量的热
B.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C.夏天,汽车内开冷空调,被冷气对吹的车玻璃上有小水珠,小水珠主要集中在玻璃内侧
D.水沸腾时,在水中有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
6、(2020湖北黄冈)下列现象由液化产生的是
A.
吉林雾淞
B.
草上露珠
C.
浓雾消散
D.
冰雪融化
7、.(2020湖北孝感).下面是与热现象有关的四幅图形,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寒冷玻璃上
冰花是水蒸气升华而成
B.
图乙中昆虫和植物上的露珠是水蒸气液化而成
C.
图丙是某次温度计读数的示意图,这样读数会使测量结果偏大
D.
图丁是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曲线,其中晶体在BC段不吸收热量
8、图甲是观察熔化现象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这种物质是一种晶体,它的熔点是100℃
B该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升高
C.这种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15min
D.加热一段时间后,从烧杯中冒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
9、(2020武汉)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并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线①.现将烧杯中的水冷却至室温,倒掉约三分之一-的水,保持其他条件不变,重做上述实验并绘制了图线,此图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0、.(2020自贡)
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
雾的形成
B.
霜的形成
C.
水结成冰
D.
露的形成
夏天,打开冰箱门会看到一股“白气”,形成该“白气”的物态变化是( )
A.
液化
B.
汽化
C.
升华
D.
凝华
12、(2020黔东南州)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B.“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C.“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D.“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13、(2020广州)物质M因发生物态变化放热,M在该物态变化前后都具有流动性,则这种物态变化为( )
A.
熔化
B.
凝固
C.
液化
D.
汽化
14、(2020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后,复学期间学校坚持每天早中晚给同学们测量一次体温。下面属于人体正常体温的是( )
A.0℃
B.36.8℃
C.68℃
D.100℃
15、如图所示温度计的使用情况中正确的是(
)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6、(2020四川成都A卷)做“纸杯烧水”实验时,小科用蜡烛火焰加热盛有适量冷水的纸杯,一段时间后水沸腾了。沸腾过程中,他多次测得水温为97.5℃
,这说明当地水的沸点为
_________
;他把蜡烛移开,水停止沸腾,这说明水沸腾需要
________
热量。
17、
(2020凉山)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战役”中,我们最可爱的逆行者﹣白衣天使们戴的护目镜往往会因为起了一层水雾而看不清,形成这层水雾的物态变化是____ ;护士们在护士站听到病床呼叫器的蜂鸣声是由物体 _____ 产生的。
18、(2020黔西南州)阅读下面的短文:
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这种固体在常温下不经熔化就会直接变成气体,所以叫干冰。干冰具有很好的致冷作用,可用于人工降雨。这是由于干冰在常温下会迅速变为气体,吸收热量,促使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或小冰晶,从而达到降雨的条件。
仿照示例,指出短文中包含的任意两种物态变化(示例除外),并说明是吸热还是放热。
【示例】二氧化碳气体凝华,放热。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2020德州)如图甲所示,是小蕊同学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
(1)图甲的实验装置,安装时应按照_______(选填“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的顺序;实验中除了图甲的器材之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
(2)图甲装置中硬纸板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小蕊用质量为
的水做实验,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出图乙中的a图线,由a图像可知: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______。
(4)若换用初温相同的质量为
的水做实验,得到的图线是图乙中的_______。(选填“b”“c”或“d”)
三、实验题(20题12分,21题16分,共28分)
20、(2020辽宁丹东).小明进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和“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
(1)组装实验器材时,图甲和图乙两套实验装置器材的组装顺序都是由下至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使酒精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用图甲实验装置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采取“水浴法”对试管中的海波加热,这种加热方法的好处是使试管中的海波_______________;
(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科书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完整展示了探究实验要经历的七个探究要素。请把下列五个探究要素按照探究实验过程的顺序正确排序_____________(
只填字母);
A.设计实验
B.猜想与假设
C.评估
D.分析与论证
E.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4)如图乙,小明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中,中心有孔的纸板,除了有固定温度计的作用,还有_______________的作用,从而缩短加热时间使水尽快沸腾。
(5)如图丙,小明完成实验后,根据所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与时间的图象,图中___________(选填
“AB”、
“BC”
或“CD”)段图象是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
21、(2020山东临沂)小明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水的沸腾特点。
(1)除温度计外,本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___________。
(2)组装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时,应按照 _____________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3)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 __________℃,这时小明观察到水中产生气泡的现象如图 __________ 所示。
(4)图丁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描绘的水的沸腾图象,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不是100℃,这是因为 __________ (选填序号)
A.实验操作错误造成的
B.实验误差引起的
C.当地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
(5)根据图象可知,水的加热过程有以下特点:(写出2点即可)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室中另有三组同学测出水沸腾时的温度分别为97℃、98℃、99℃,有同学猜想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各组的温度计刻度有偏差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法检验这个猜想
四、简答题(22题3分,23题4分,共7分)
22、小彤看见妈妈在家煮粽子时,锅中水沸腾后改用“小火”继续煮而不用“大火”继续煮,为什么?
23、(2020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4分)我们同学在医院打针时,护士都要先用酒精棉球在皮肤上消毒,皮肤擦拭酒精后会感觉到凉凉的,这是为什么?
答
案
一、选择题
1、C
2、A
3、A
4、B
5、C
6、B
7、B
8、C
9、D
10、B
11、A
12、B
13、C
14、B
15、D
2、
填空题
16、97.5℃
吸收
17、 液化 振动
18、(1)水蒸气凝华放热
(2)水蒸气液化放热
19、(1)由下到上
秒表
(2)缩短加热时间(减少热量散失)
(3)不变
(4)c
3、
实验题
20、
(1).
外焰加热
(2).
受热均匀
(3).
BAEDC
(4).
减小热量的损失
(5).
CD
(6).
水在沸腾过程中,继续从外界吸热,但温度保持在水的沸点不变
21、(1)秒表;(2)自下而上;(3)93;乙;(4)C。
(5)a.沸腾前吸热,温度上升;b.沸腾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6)将三组同学所用的三支温度计一起放进同一杯沸腾的水中(继续加热),观察三支温度计的示数是否一致
4、
简答题
22、答:因为水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仍要继续吸热,无论用大火还是小火,水的温度保持不变。如果火太大不仅浪费燃料,而且会把水烧干。
23、答:用酒精棉球擦皮肤,皮肤表面的酒精很快消失,由液态变成了气态,这个变化属于汽化中的蒸发;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因此病人会感觉到擦酒精的地方比较凉爽。
8题
9题
23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