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 统计(平均数) 沪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 统计(平均数) 沪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1-26 15:38: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平均数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事例初步认识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引入平均数的必要性。
2、能正确的求出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3、知道平均数的取值范围在该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
4、培养初步的统计意识和统计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初步感知平均数
出示情境
前几天咱班开展了一次踢毽子男女对抗赛,你们希望谁赢?(男、女)各持不同意见,咱们用数据说话最有说服力。请看数据
出示第一组数据
问:第一轮谁赢?理由
男生队 女生队
序号
踢毽个数
1
18
2
18
3
18
4
18
序号
踢毽个数
1
16
2
16
3
16
4
16
追问:有更简单的方法吗?
小结:对呀,男生个个踢了18个,女生个个踢了16个,一眼就可以看出第一轮男生胜出。
出示第二组数据
师:比赛还在进行呢,请看,第二轮谁赢?
男生队 女生队
序号
踢毽个数
1
12
2
18
3
16
4
14
序号
踢毽个数
1
17
2
16
3
14
4
17
师生交流讨论
小结:是呀,两个队都是4个人,人数相同,我们只需要看总数。这里女生队总数高,所以第二局女生胜。
出示第三组数据
师:目前男生赢一局,女生赢一局,平局,比赛还在继续,请看第三轮,这次谁赢?
男生队 女生队
序号
踢毽个数
1
19
2
15
3
16
4
20
5
15
序号
踢毽个数
1
18
2
20
3
19
4
19
问:这次我们还能直接比总数吗?为什么呀?
师:是呀,人数不一样,再比总数就不公平了,你有更好的办法比出结果吗?
①先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怎么比下去。
②师生讨论
板书:
女生队:(18+20+19+19)÷4=19(个)
男生队:(19+15+16+20+15)÷5=17(个)
揭题
师:17和19指的是平均每人踢毽个数。
揭题:在数学中我们将一组数值的总和除以这组数值的个数,所得到的数就要做这组数值的平均数。
深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出示条形统计图
师:胡老师把男女生的成绩放在了条形统计图上,这个红线表示的是两队的平均数,请你认真观察,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问题1:将每个队员的成绩和平均成绩对比,你发现了什么?
问题2:因为男生队平均成绩小于女生队平均成绩,所以男生个个不如女生。对吗?
①同桌讨论
②师生交流
发现:平均数的取值范围应该在最大值20和最小值15之间。
问:这个发现在女生队中成立吗?谁来说一说
预设:平均数19在最大值20和最小值18之间。
问:胡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问大家,男生队平均数是17个,可是男生队没有人踢毽子17个,是怎么回事?
得出:也就是说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并不指某一个具体的数
师:胡老师再来考考你们,女生队平均数是19个,和女3号的19个表示意思一样吗?
小结:通过这个条形统计图,我们发现,平均成绩是在最高成绩和最低成绩之间的。虽然女生队平均成绩高,但并不是每个人成绩都比男生高。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表示的只是这个整体的平均水平。
模仿练习
(出示)有一篮子鸡蛋,每个鸡蛋的重量如下:56g,55g,54g,58g,55g,52g,这篮子鸡蛋平均一个有多重?
①猜一猜
②生计算
小结:在动手求平均数之前,可以先估后算,有助于我们养成初步验算的好习惯。
追问:增加一个60g的鸡蛋,平均数会变化吗?变得怎么样?要想让平均数不变的话,应增加多少g的鸡蛋?
生活中的平均数
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是平均数,在生活中你有听到过这个词吗?
胡老师也准备了一些,平均身高,平均体重,平均成绩,你有关注过这些吗?我们来看一下,请你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对它们的理解。
学校篮球队队员平均身高是160cm。
判断:学校篮球队队员平均身高是160cm,有的队员身高会超过160cm,有的队员身高不到160cm。
小巧5次跳远的平均成绩是2m。
判断:小巧5次跳远的总成绩是10m,她每次的跳远成绩肯定都是2m。
小亚所在小组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6kg。
判断:小亚所在小组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6kg,小胖所在小组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4kg,小亚一定比小胖重。
这样,把你的理解分享给大家,三个中选择一个你喜欢的说一说你的理解。
生活中其实有很多平均数的情境,胡老师希望课下小朋友们再去找一找,把和你的小伙伴们分享一下。
总结反思
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本领?
头脑风暴
还记得我们之前学过的平均分吗?
板书设计
平均数
平均水平
女生平均每人踢了多少个?
(18+20+19+19)÷4=19(个)
男生平均每人踢了多少个?
(19+15+16+20+15)÷5=17(个)
总数÷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