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圆
的
认
识
长方形
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
梯形
三角形
圆
直线图形
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画圆
用
圆
规
画
圆
1.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定长)
2.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上。(定点)
3.握紧手柄,把装有铅笔的一只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了一个圆。(旋转)
操作要求:
1.用圆规画两个位置不同,大小不同的圆。
2.边画边思考:
(1)圆的位置是由什么决定的?
(2)圆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
用
圆
规
画
圆
圆心
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
O
半径
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r
d
直径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活动要求:
利用手中的圆形纸片,四人为一小组,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探究出更多的关于半径和直径的知识。
o
?
有(无数)条半径,
它们的长度都(相等)。
在同一个圆里,
半
径
的
特
征
o
?
有(无数)条直径,
它们的长度都(相等)。
在同一个圆里,
直
径
的
特
征
(1)在同一个圆内只可以画100条直径。
(
)
(2)圆的直径都相等。
(
)
(3)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
)
(4)等圆的半径都相等。
(
)
×
×
√
×
r
(米)
d
(米)
2
0.8
1.4
6
5
4
0.4
2.8
3
10
3.
体育老师要在操场上画一个半径4米的圆,请你利用所学的知识帮帮他。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57—58页。
教学目标:
1.学生在画圆的过程中,认识圆,掌握圆的各部分名称。
2.通过动手操作、实验观察探索出圆的特征及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5.通过生活实例、数学史料,感受数学之美,了解数学文化,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圆的特征及圆的画法。
课前准备:生自己画圆,剪一个圆。圆形实物、硬币、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学具、剪刀、圆规等
教学过程:
一、点题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同学们,请大家试着回忆一下,我们都学过哪些平面图形?
生: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
老师今天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平面图形,一个圆片,这是……
生答:圆形
这是我们小学阶段要研究的最后一个平面图形--圆形。
接下来,下面老师想和大家做一个小游戏,找一个同学闭上眼睛,从下面这些图形中找到圆形。
生上台找,并说说是怎么找到的。
出示课件,像刚才这位同学说的这五种图形都是有角的,而圆形没有角。除了这个区别,还有其他的区别吗?
生答:那五种都是直线围成的,而圆是弯弯的。
嗯,这五种图形都是由直线围成的,我们可以叫它们直线图形,而圆是弯弯的,我们把这种弯弯的线,叫曲线,所以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出示课件)
同学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圆形吗?
生说一说生活中的圆形。
看来生活中的圆还真不少,接下里欣赏老师给大家带来的圆。
有什么感受?
生:真美!
是的,古希腊的数学家毕达哥拉斯也大家有同样的感受,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停顿一下
其实,圆的美是有内涵的。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进圆,探索圆的奥秘。
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设计意图:直接出示课题,让学生最快知道这节课学习的内容,不绕弯,不浪费时间。让学生说学习的内容与目标,做到心中有数,带着目标去学习,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人翁地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打造高效课堂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自主探究新知。
(一)交流总结画圆的方法
1.师:课下同学们已尝试过用圆规画圆,谁来说一说如何才能成功画一个圆.
老师示范画圆,生说步骤师提醒注意点。
生答:针尖不能动,两个尖都不能动之类的话。
一起总结:a、画圆的时候要先确定位置,点上一点,把钢针定在点上,b、用手捏住圆规的头,将圆规略微倾斜一点,c、旋转一周,一个圆就画好了。请大家也一起试试看。)
现在你能成功的画一个圆了吗?请大家在纸上按下面的要求去画圆。
要求:画两个位置不同,大小不同的圆,并思考怎么画大小不同的圆?圆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生画圆。(让生多说几次,这里强调为了后面做铺垫)
师巡视。
生答:圆规两个脚之间的距离决定圆的大小,针尖在哪圆就在哪?(完美的回答o(
 ̄︶ ̄
)o这不太可能)
通过刚才同学们说的我们知道了,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决定了圆的大小,那从哪到哪的距离是两脚间的距离?你能在你画的第一个圆中标出来吗?请同学们试一试
拿学生的一个展示。我发现大家在画的时候,其中一个端点都画在了(用手指圆心)生答
:中心。
在数学上我们把这个中心又叫做圆心,我们用大写的字母O来表示。那么另一个端点在哪里?
生:圆边上,圆的周围等等。
师:我们把这一周圈叫做圆上。像这样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用小写字母r表示。请同学们在你的圆中标注出来。
师板书圆心,O,半径,r。
现在你能不能用数学的语言说一说,谁决定了圆的大小了。
生:半径。
那么问题来了,半径除了能决定圆的大小,它还有哪些特征呢?请同学们利用剪的圆和你画的圆,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半径有哪些特征。(出示课件)
生讨论,师巡视。
生回答:大概有三种情况:
半径是无数条,为什么?
预设1:圆上有无数个点,圆心到圆上就可以画无数个半径
怎么接?
预设2:对折,对折的次数越多
半径越多,如果可以的话,能无限次对折就有无数条半径
预设3:对称轴,圆有无数条
半径都相等,为什么?
预设1:量了几条半径长度都相等
预设2:画圆的时候,两脚间的距离不变,也就是半径都相等
预设3:
对半径有认识了吗?难怪在2000多年我们伟大的思想家墨子就说过这样一句话;出示
圆,一中同长也。解释一下“一中”,“同长”的意思。
虽然半径有无数条,我们只需要几条就可以确定圆的大小了?
生:一条。
嗯,在数学上除了半径还有一条线段也能确定圆的大小?知道是什么吗?
直径。请同学们在另一个圆中画出圆的直径,并说一说什么是直径?
生说:
师总结:通过圆心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我们用小写字母d表示。
刚才我们发现了半径是无数条,且都相等,猜猜直径呢?嗯直径也有类似的特点。
活动:小组为单位发现直径的特点有哪些?为什么?
请同学们思考
除了测量之外还有什么办法能说明直径长度都相等。
生答:从图上可以看出直径是由两条半径组成的,半径长度都相等,所以直径长度也都相等。
通过这个引出半径是直径的一半。直径是半径的2倍。
板书:d=2r。
再来简单回顾一下。
本节课学习过的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感知特征;互动交流,生成特征;测量推理,验证特征。学生在操作探究、合作交流中主动地获得了知识。)
三、感受圆的特征。
在刚才的学习中,我们不仅知道了圆的各部分名称,还了解了圆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及它们的特征,同时我们还学会了如何使用圆规画圆。那如果我们要去更大的地方去画更大的圆,该怎么画呢?比如去操场、广场、公园等等地方。
生思考。
师:好,接下里就让我们走进体育场,去看看体育老师是怎么画圆的。
播放视频,体育老师画圆。
师:老师最后能画成功这个圆吗?
生:可以。原理和圆规画圆是一样的。感受半径决定
圆的大小。
再来看看美术老师是如何画圆的。
生欣赏。
师:学会了吗?发现他画圆的诀窍了吗?
生:先确定圆心,然后确定直径,等等之类语言描述。感受直径决定圆的大小。
师: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更离不开数学,只要同学们善于观察、乐于思考,总能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最后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播放视频--一滴水落入平静的水面。
本节课到此结束。
(设计意图:通过体育老师和美术老师不用圆规画圆来感受圆的特征,感受生活中的圆,最后一幕让生在安静的空气里,静静的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圆,带给我们的震撼。)
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
圆心
O
半径
r
无数条
相等
直径
d
d=2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