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猫》导学案(含答案)
【学习目标】
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
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3、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含的哲理。
4、培养宽容仁爱、同情弱小、善待生命的情感。
【学习重点】
1、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含的哲理。
【学习难点】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含的哲理。
【学习时间】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猫,是一种温顺、活泼、乖巧、惹人喜爱的动物,很多家庭因而而把猫当作宠物来养。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曾养过三只小猫。从养这三只小猫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究竟是什么样的哲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散文《猫》。
二、有关资料
1、作者介绍
郑振铎(1898—1958),笔名西谛,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文学史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全国作协理事等职。著有短篇小说《家庭的故事》《桂公塘》,散文集《山中杂记》,专著《文学大纲》《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等。另有《郑振铎文集》。
2、写作背景
由于受五四运动前后西方传入的科学、民主、自由、平等等思想的影响,郑振铎很早就树立了平等、公正地待人接物,不伤害无辜,不欺凌弱小的人生态度。《猫》这篇作品,正是他这种人生态度的真实反映。
预习设计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污涩(
)
郁(
)闷
相称(
)
懒惰(
)
一缕(
)
怂恿(
)(
)
怅然(
)
诅(
)骂
蜷(
)伏
惩(
)戒
虐(
)待
2、给形近字注音并组词
⑴凌(
)_____
绫(
)_____
⑵详(
)_____
祥(
)_____
⑶诅(
)_____
沮(
)_____
⑷译(
)_____
择(
)_____
3、解释下列词语
⑴污涩:
⑵怂恿:
⑶提心吊胆:
⑷预警:
⑸怅然:
⑹蜷伏:
⑺畏罪潜逃:
⑻悲楚:
。
⑼妄下断语:
4、朗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5、划分文章层次,并概述内容。
四、合作探究
1作者笔下三只猫各有什么样的来历?外形、性情各有什么样的特征?“我”和家人对它们的态度怎样?三只猫各有什么样的结局?对它们的亡失或屈死“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默读课文,直接摘录或自己概括相关内容,填写下表
来历
外形
性情
在家中的地位
结局
我的情感
第一只猫
第二只猫
第三只猫
2、在三只猫中,作者重点写了第几只猫?为什么要重点写这只猫?
明确:第三只猫。这只猫最终被冤死在邻家的屋脊上。它让“我”明白自己冤屈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小动物,它的亡失让“我”刻骨铭心。
3、指导学生按
“读文中
一句,我看到一只
猫。”的句式说话。
例:⑴“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常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猫。
4、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写了第三只猫的可怜?
五、课堂检测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忧郁(
)
诅咒(
)
污涩(
)
潜逃(
)
怅然(
)
蜷伏(
)
nüè(
)待懒duò(
)chéng(
)戒
2.指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辨诉 凝望 冤妄 略胜一筹
消耗 慌惚 悲楚 眼花潦乱
_____改为_____
_____改为_____
_____改为_____
_____改为_____
3.根据下列括号内的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⑴三妹便
(
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着她去拿一只来。?
⑵心里便有些亡失的
(
事先觉察可能发生某种情况的感觉
)。?
⑶我也
(
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
)地,愤恨地,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
⑷我没有判断明白,便
(
胡乱地下一个判断
)。?
4.判断下列句子所使用的描写方法。(
只填选项
)
⑴三妹常常地,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
)
⑵当时只得安慰着三妹道:“不要紧,我再向别处要一只来给你。”(
)
⑶我心里还有一线希望,以为它偶然跑到远处去,也许会认得归途的。(
)
⑷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的,但并不好看,又很瘦。(
)
A.外貌描写
B.语言描写
C.动作描写
D.心理描写
E.细节描写
5.整体感知。
⑴本文一共写了三只猫,即从隔壁要来的一只猫、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重点写了第
只猫。?
⑵作者三次写猫的方法基本一样,都是先写
,再写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
隔了几天,二妹从虹口舅舅家里回来,她道,舅舅那里有三四只小猫,很有趣,正要送给人家。三妹便怂恿着她去拿一只来。礼拜天,母亲回来了,却带了一只浑身黄色的小猫同来。立刻三妹一部分的注意,又被这只黄色小猫吸引去了。这只小猫较第一只更有趣,更活泼。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祥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儿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一天都要“小猫呢?小猫呢?”地查问好几次。每次总要寻找了一回,方才寻到。三妹常指它笑着骂道:“你这小猫呀,要被乞gài捉去后才不会乱跑呢!”我回家吃中饭,总看见它坐在铁门外边,一见我进门,便飞也似的跑进去了。饭后的yú乐,是看它在爬树,隐身在阳光隐约里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捕捉什么似的。
⑴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怂(
)恿 乞gài(
) yú(
)乐
⑵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正确写法是“
”。?
⑶“提心吊胆”在文中的意思是
。?
⑷文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六、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下列词中加点的字注音。
nüè( )待
懒duò( )
惩戒(
)
屋jǐ( )
蜷伏(
)
乞gài( )
叮zhǔ( )
相称(
)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藤椅 消耗 暴怒 豪无生意
B.洗刷
罪状
凝望
忘下断语
C.和谐
悲楚
辩诉
提心掉胆
D.冤枉
红绫
安详
性情忧郁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⑴三妹便怂恿着她去拿一只来。
⑵找了半天,却没找到。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⑶我也怅然地,愤恨地……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一天都要“小猫呢?小猫呢?”地查问好几次。
B.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
C.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D.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因为它非常惹人喜爱,所以很多家庭都养它。
B.随着部分地区高大树木的减少,使某些珍稀鸟类只能选择在高压电塔上筑巢。
C.每个学生都有创新的潜能,要激发这种潜能,就要看能否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D.在国人的期待中,国产大型客机C919圆满完成了第一趟蓝天首飞之旅。
6.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
⑴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
(
)
⑵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
(
)
⑶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
(
)
二、导入新课
作者的家里曾经养过三次猫,三次养猫的经历给他带来了不尽相同的感受,有快乐,有辛酸,有愤恨,甚至还有无尽的懊悔。作者是如何来表达自己的这种人生感悟的呢?
三、合作探究
1、阅读课文,按:“读
一句,我体味到
。”的句式说话。(
依次板书:酸辛、难过,怅然、愤恨,十分难过。)
例:⑴“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
“我”为第一只猫的病死而酸辛、难过之情。
2、在一、二两部分中,作者都着力描写了两只猫的外形和性情,这有什么作用?
3、读第三部分,找出当鸟被猫吃掉后“我”“妻”“三妹”三人对猫的态度的细节描写,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为什么“我”对第三只猫的死亡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5、作者通过回忆三次养猫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人生道理?
四、拓展延伸
1、假如你是第三只猫,当时你会怎样为自己辩护呢?(请用第一人称写一段话,语言要符合其身份和地位。)
2、世间万物,和谐相处,构成了多姿多彩的大千世界。为了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某班开展了以“关爱生灵”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为了帮助同学们明确“关爱生灵”的意义,营造活动的氛围,请你拟写一句内容相关的话,作为宣传标语。
五、课堂检测
阅读课文“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到结尾部分,回答下面的问题。
1.⑴写出“芙蓉鸟事件”的发展过程。
买鸟→
→
→
→
→真相(
每空限填两字
)?
⑵说说这样安排情节的原因。
2.对第三只猫的亡失,“我”的情感如何?为什么?
3.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⑴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⑵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4.文章最后一句话在内容和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
5.从第三只猫受冤而死这个事件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至少写两点
)
六、布置作业
1、完成《同步练习册》。
2、请以“关爱弱小,善待生命”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参考答案
三、1、sè
yù
chèn
duò
lǚ
sǒnɡ
yǒnɡ
chàng
zǔ
quán
chénɡ
nüè
2、⑴凌(líng)凌厉
绫(líng)绫罗
⑵详(xiánɡ)安详
祥(xiánɡ)祥和
⑶诅(zǔ)诅咒
沮(jǔ)沮丧
⑷译(yì)翻译
择(zé)选择
3、⑴污涩:肮脏且不光滑。⑵怂恿:鼓动别人去做某事。⑶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⑷预警:指事先觉察可能发生某种情况的感觉。⑸怅然: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
⑹蜷伏:弯着身体卧着。⑺畏罪潜逃:犯了罪怕受到制裁而偷偷地逃跑。⑻悲楚:悲哀痛苦。
⑼妄下断语:随便地下结论。
4、明确:写“我”家三次养猫的经历。
5、第一部分(1-2段),写第一次养猫的情景,突出描写小猫的活泼可爱。
第二部分(3-13段),写第二次养猫的情景,这只小猫更活泼,更可爱。
第三部分(14-34段),写第三次养猫的情景,这只小猫不讨人喜欢,最后受了冤枉死去。
四、1、
来历
外形
性情
在家中的地位
结局
我的情感
第一只猫
从隔壁要来的
花白色的毛
很活泼
很喜欢
病死
一缕酸辛
第二只猫
从舅舅家要来的
浑身黄色
更有趣更活泼
被它吸引
丢失
怅然愤恨诅骂
第三只猫
从门口捡来的
毛色花白,不好看
不活泼懒惰、天生忧郁
不喜欢可有有无
死亡
难过良心受伤
2、明确:第三只猫。这只猫最终被冤死在邻家的屋脊上。它让“我”明白自己冤屈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小动物,它的亡失让“我”刻骨铭心。
3、⑵“有时蝴蝶安详地飞来飞去时,它也会扑过去捉。”-----一只更活泼
、更有趣的小猫。
⑶“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一只可怜的小猫。
我们对三只猫有了整体印象:⑴活泼可爱(指名读第一自然段)⑵更活泼、更有趣(指名读第二自然段)⑶不活泼、可怜(齐读文章十五自然段)
4、两个月后,第三只猫悲苦地死去。这真是一只“可怜猫”,它来得可怜(在冬天的早晨它被人遗弃,无家可归,几乎为冬寒与饥饿所杀),活得可怜(不好看,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不像别的小猫那样喜欢玩游,对它不加注意;仍不活泼,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不去捉鼠),去得更可怜(受了冤苦,遭“我”毒打而屈死)。让我们用一颗宽容的心,一起关爱生活中的“可怜猫”!
五、yù
zǔ
sè
qián
chàng
quán
虐
惰
惩
2.辨→辩
妄→枉
慌→恍
潦→缭
3.⑴怂恿
⑵
预警
⑶怅然⑷妄下断语
4.⑴CE⑵B⑶D⑷A
5.⑴从舅舅家要来的一只猫
拾来的一只猫
三
⑵猫的特点
猫的遭遇和结局
⑴sǒng
丐
娱⑵
安祥
安详⑶
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⑷对比
第二课时
一、1.虐
惰
chéng
脊
quán
丐
嘱
chèn
2.D(A项“豪无生意”应为“毫无生意”;B项“忘下断语”应为“妄下断语”;C项“提心掉胆”应为“提心吊胆”。)
3.(1)鼓动别人去做某事。(2)害怕承担罪责而偷偷逃跑。(3)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
4.C(解析:C.“我的暴怒”“我的虐待”中间应用顿号。)
5.A(B项成分残缺,删去“随着”或“使”;C项一面对两面,可删去“看能否”;D项语义重复,“第一趟”与“首飞”删去其中一个即可。)
6.⑴外貌描写
⑵动作描写
⑶神态描写
三、1、⑵“我也怅然地,愤恨的,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
“我”对第二只猫的怅然,对“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的愤恨。
⑶“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我”对自己的自责,对自己良心的责问,满含着十分难过的思想感情。
2、明确:作者用这两只猫的外形和性情描写来突出这两只猫的可爱,这是为了与第三只猫的外形和性情作对比。但这两只如此可爱的猫的逝去,并没有让我产生永生难忘的悲痛感,而第三只难看的猫的逝去却让我有了这种感觉,这就能体现出作者“民主、自由”的思想了。这种写法就叫欲扬先抑。
3、明确:当鸟被吃掉后,这三个人的行为都表现出愤怒,特别是“我”,还因此“惩戒”了这只可怜的猫。我们的这种不公平,正是这只猫悲剧的源头。这说明了不民主,不自由给身份低微者带来的会是多大的伤害!这些细节描写不仅是对伤害别人者的批判,也是对受害者的同情。
4、明确:因为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我”的主观臆断,认定鸟是它咬死的,暴怒之下“我”用木棒打它,它受到冤苦无处辩诉,最后死在邻家屋脊上。“我”认为是“我”把它害死的,而且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
5、明确:这篇课文通过回忆三次养猫的经历,告诉我们要平等地对待生命。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也会有与其他的小生命共同相处的时候,我们只有平等地对待它们,尊重它们,才能感受到生命之美,才能避免看到生命之悲。
四、1、示例:主人,您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我真的没有偷吃鸟,我久久凝望着它们,只是出于好奇心,没有一点不轨的图谋。您不分青红皂白打了我一通,深深地伤了我的自尊。我真的是被冤枉的,请您相信我,好吗?
2、[示例]
①关爱生灵,从我做起。②情撒万千生灵,创建和谐家园。
五、1.⑴买鸟→ 凝望 → 被疑 → 蒙冤 → 受罚 →真相
⑵前五个情节详细叙述了第三只猫的不幸遭遇,把读者置于疑云当中;直到最后一个情节,才用寥寥数语揭示了真相,使疑云顿开。这样安排,不仅使情节显得曲折跌宕,而且容易激起读者对第三只猫的同情与怜悯。
2.“更难过得多”。理由:①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完全在“我”;②“我”永远无法弥补这个过失。
3.⑴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畏罪潜逃”一词将猫人格化,赋予它以人的心理和动作,形象生动,让人更容易理解,使文章更具幽默感;也表达了“我”自以为是的心理,与下文“我”的自责形成鲜明的对比。
⑵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我”对第三只猫的虐待比作“针”,具体形象地表达了“我”内心的极度自责、痛悔与不安。
4.①在内容上,这句话是对全文的总结。“我”目睹了前两只猫的不幸后,又亲自制造了第三只猫的悲剧,深感内疚、懊悔,为了不再看到这样的悲剧重演下去,“自此,我家永不养猫”。②在结构上,照应了文章开头,首尾呼应。
5.示例:①看待问题不能主观臆断,凡事要弄清事实,明辨是非。②要知错即改,严于自省。③要懂得仁爱,关爱弱小动物及群体。④对人对事不应存偏见、私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