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共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1-26 15:43: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
碳的几种单质
二氧化碳的制法
碳的化
学性质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C60
金刚石
物理性质


仪器装置
收集、检验
碳和碳的氧化物
还原性
可燃性
化学性质


知识清单


常温不活泼

性能优良
无定
形炭
药品
药品
选择
与氧气反应
与CuO反应
实验
密度、溶解性
状态、条件
足球
结构
解决实际问题
碳的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用途
碳的单质





C60
分子
深灰色,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的细鳞片状固体
、软、滑腻、导电导热
电极、电刷,铅笔芯,润滑剂
钻石,钻头、
玻璃刀,
切割大理石
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固体、最硬的矿物质、不导电
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高温下较活泼
b、可燃性。
c、还原性
新型材料
(充分燃烧)
(不充分燃烧)
C
+
O2
==
CO2
点燃
2C
+
O2
==2CO
点燃
2CuO
+
C
==
2Cu
+
CO2↑
高温
2、碳的氧化物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物理性质
色味态
密度
溶解性
化学性质
可燃性
还原性
毒性
与水反应
与可溶性碱反应
用途
无色无味的气体
比空气密度略小
比空气密度大
难溶于水
能溶于水
2CO
+
O2
点燃
2CO2
一般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CO+
CuO
加热
Cu
+
CO2
不具有还原性
有毒
无毒
不反应
H2O
+
CO2==
H2CO3
不反应
Ca(OH)2
+
CO2
==
CaCO3
↓+
H2O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燃料、冶炼金属
灭火、光合作用、气体肥料、化工原料等。
无色无味的气体
课件下载,请加入QQ群:1137879233
写出变化中的化学方程式
2CO+O2===
2CO2
点燃
C+O2===CO2
C+CO2===2CO
2C+O2===2CO
2CO+O2===2CO2
点燃
点燃

点燃
CO2+Ca(OH)2=CaCO3
+H2O

CO2+Ca(OH)2===CaCO3
+H2O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2CuO===2Cu+CO2
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高温

CO+CuO===Cu+CO2
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CO2+Ca(OH)2===CaCO3
+H2O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CO+O2===
2CO2
点燃
碳及氧化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C
CO2
CO
O2点燃
O2点燃
C,高温
O2点燃或
CuO加热




CuO高温
(5)
用不同的方法鉴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①分别点燃,能燃烧的是一氧化碳,不能燃烧
的是二氧化碳。
②分别到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
不变的是一氧化碳。
③分别通入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的是二氧化碳,
不变的是一氧化碳。
④分别通过灼热的氧化铜,能使黑色固体变为
红色的是一氧化碳,另一个是二氧化碳。
设计实验除去括号内的杂质
(1)
CO(CO2)
(2)CO2(CO)
氧气和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的比较
物质
反应原理
实验装置图
检验方法
氧气
二氧化碳

2KMnO4==K2MnO4+
MnO2+O2↑
MnO2
2H2O2===2H2O
+
O2↑
CaCO3+2HCl==CaCl2+H2O+CO2↑
将带火星的木
条放入集气瓶
内,木条复燃
,证明是氧气
将气体通入澄
清的石灰水,
石灰水变浑浊,
证明该气体是
CO2
2KClO3

2KCl+3O2↑
MnO2

C
CO2
H2CO3
CO
CaCO3
O2
点燃
O2点燃
C
高温
O2点燃或
CuO加热
Ca(OH)2
HCl
或高温
H2O








CuO高温
请你设计碳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图
(8)
H2CO3

CO2

+
H2O
(3)
2CO+O2=2CO2
点燃
(7)
CO2
+
H2O

H2CO3
(5)
CO2
+Ca(OH)2

CaCO3↓+
H2O
(6)
CaCO3+2HCl=CaCl2+H2O+CO2↑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1)
2C
+
O2
=
2CO
点燃
(2)
C
+
O2
=
CO2
点燃
(4)
C
+
CO2

2CO
高温

C+2CuO
=
2
Cu
+CO2

高温

CO+
CuO=
Cu+
CO2
加热

CaCO3
=CaO+CO2↑
高温
工业制取二氧化碳

CaCO3
=CaO+CO2↑
高温
1、下列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有哪些错误?
A.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没有插到液面以下。
B.广口瓶内导气管插到了液面以下。
C.用向下排气法收集。
D.集气瓶内导管没有插到
集气瓶底部。
E.集气瓶口没有放玻片
思考:
1、如果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CO2行不行?
答:不行,因为浓盐酸易挥发,使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
中含有较多的HCl气体,导致CO2不纯。
2、实验室为何不用碳酸钠粉末跟稀盐酸反应制取CO2?
答:
碳酸钠粉末跟稀盐酸反应生成CO2,但反应速度太快,
不利于收集,因此不用于实验室制取CO2
气体。
答:不能用。因为开始时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薄膜,
附着在石灰石的表面,使它不能接触到稀硫酸,阻止反应继续进行

3、可否用硫酸代替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CO2,为什么?
思考:
1、下图是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金刚石
石墨
C60
碳纳米管
A.这四种物质都很软,可作润滑剂
B.这四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C.这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
D.这四种物质的结构中都是每个碳原子连接3个碳原子
能力提升
C
碳在地壳中的含量不高,但它的化合物数量众多,而且分布极广。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图①为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
,(填“活泼”或“不活泼”)。
(2)图②、③、④对应三种碳单质:图②单质的名称是
,图③单质的名称是
,图④单质的化学式是

(3)C为+4价,Cl为-1价,由C和Cl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4
不活泼
金刚石
石墨
C60
CCl4
在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中,下列物质用途是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
A.用活性炭除去冰箱内的异味
B.用天然气作燃料
C.用金属铜制作电线
D.用金刚石刻划玻璃
B
下图分别二氧化碳的制取、干燥,收集和性质检验的装置图。其中错误的是
(
)
C
把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气的混合物依次通过:①炽热的炭层
②炽热的氧化铜
③浓硫酸(起干燥作用)经充分反应后,最后得到的气体是

CO2、N2
6、根据此试验证明二氧化碳的哪条化学性质
和物理性质?
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大于空气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做有关CO2气体的实验:
(1)甲同学将收集满CO2气体
的试管倒插入紫色石蕊试液
中(见装置A),并轻轻振荡
试管。
①描述产生的现象:

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乙同学挤压装置B中滴管的胶头,使其中的Na0H溶液滴入烧瓶,并轻轻振荡,系在导气管一端的气球慢慢胀大。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试管内水面上升
CO2+H2O=H2CO3
NaOH与CO2反应,使内部压强变小,气球慢慢胀大
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检验它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用装置A来制取二氧化碳,所用药品的名称是

(2)若用装置B检验二氧化碳,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若用C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装置C中可盛放的试液是
,观察到的现象是

(4)检验集气瓶里的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

石灰石和稀盐酸
Ca(OH)2
+
CO2
====
CaCO3
↓+
H2O
紫色石蕊溶液
石蕊溶液变红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已满。
硫化氢(H2S)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它的水溶液叫氢硫酸。实验室通常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FeS)与稀硫酸(H2SO4)在常温下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同时生成硫酸亚铁(FeSO4)
。实验室可选择下图中


组成制取硫化氢气体的装置,若改变装置中的药品,还可以制取
。若用F收集硫化氢气体,气体从
端进入。
F
B
c
CO2
A
10、由于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的石灰水,而不用氢氧化钠溶液,因此小亮同学认为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不反应,小丽同学不同意小亮同学的观点,认为能反应。请你与他们一起探究,验证小丽同学的观点。
(提出假设)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向集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倒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立即拧紧瓶盖,振荡。
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塑料瓶中的二氧化碳气体
取上一步骤中所得的溶液,加入盐酸
化学方程式为:
塑料瓶变瘪
有气泡产生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