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5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1-26 20:27: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二年级联合考试
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桔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P 31 Fe 56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1.“生物质”是指由植物或动物生命体衍生得到的物质的总称。作为人类解决能源危机重要途径之一的“生物质能”,主要指用树木、庄稼、草类等植物直接或间接提供的能量。古老的刀耕火种、烧柴做饭、烧炭取暖等粗放方式正在被现代科学技术所改变。下面有关生物质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生物质能就是间接利用太阳能 B.生物质能是可再生的能源
C.生物质能是解决农村能源的重要途径 D.生物质能的缺点是严重污染环境
2.一定温度下,某容器中加入足量碳酸钙,发生反应CaCO3(s) CaO(s)+CO2(g)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充入He,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B.增加CaCO3(s)的量,平衡正向移动,CO2的浓度增大
C.将体积增大为原来的2倍,再次达到平衡时,气体密度不变
D.将体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当体系再次达到平衡时,CO2的浓度为原来的2倍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已知S(s)+O2(g) ==SO2(g) ΔH1;S(g)+O2(g) ==SO2(g) ΔH2,则ΔH1<ΔH2
B.由C(s,金刚石)==C(s,石墨) ΔH=-1.9 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500℃、30 MPa下,将0.5 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 kJ,则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2NH3(g) ΔH=-38.6 kJ·mol-1
D.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若将1 mol NaOH固体溶于含0.5 mol H2SO4的稀硫酸中,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
4.以太阳能为热源,热化学硫碘循环分解水是一种高效、环保的制氢方法,其流程图如下:

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I:SO2(g) + I2(g) + 2H2O(l)=2HI(aq) + H2SO4(aq);ΔH1 =﹣213 kJ·mol-1
反应II:H2SO4(aq) =SO2(g) + H2O(l) +1/2O2(g);ΔH2 = +327 kJ·mol-1
反应III:2HI(aq) =H2(g) + I2(g); ΔH3 = +172 kJ·mol-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过程实现了太阳能到化学能的转化
B.SO2和I2对总反应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C.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O(l)=2H2 (g)+O2(g);ΔH = +286 kJ·mol-1
D.该过程降低了水分解制氢反应的活化能,但总反应的ΔH不变
5.炭黑是雾霾中的重要颗粒物,研究发现它可以活化氧分子,
生成活化氧。活化过程的能量变化模拟计算结果
如右图所示。活化氧可以快速氧化 SO2。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是
A.每活化一个氧分子放出0.29eV能量
B.水可使氧分子活化反应的活化能降低0.42eV
C.炭黑颗粒是大气中SO2转化为SO3的催化剂
D.氧分子的活化是O-O的断裂与C-O键的生成过程
6.一定温度下,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2HI(g)??H2(g)+I2(g)。若c(HI)由0.1 mol·L-1降到0.07 mol·L-1时,需要15s,那么c(HI)由0.07mol·L-1降到0.05 mol·L-1时,所需反应的时间为 (  )
A.等于5 s B.等于10 s C.大于10 s D.小于10 s
7.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吸热反应只有加热才能发生
B.水的离子积常数KW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水的电离是放热反应
C.CaCO3(s)===CaO(s)+CO2(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ΔH>0
D.N2(g)+3H2(g)===2NH3(g) ΔH<0,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v(H2)和H2的平衡转化率均增大
8.常温下,将pH=a的NaOH溶液与pH=b的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后,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则该温度下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
A. 1014-a-2b B. 10 a+b-14 C. 10a-2b D. 10a-2b+14
9.室温时,配制一组c(H2A)+c(HA-)+c(A2-)=0.10 mol·L-1的H2A和NaOH混合溶液,溶液中部分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随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1(H2A)的数量级为10-5
B.pH=4的溶液中,c(HA-)=c(H2A)+c(A2-)
C.pH=7的溶液中,c(Na+)=c(A2-)+c(HA-)
D.c(Na+)=0.10 mol·L-1的溶液中,c(A2-)-c(H+)=c(H2A)-c(OH-)
10.如图装置中,容器甲内充入0.1 mol NO气体。干燥管内装有一定量Na2O2,从A处缓慢通入CO2气体。恒温下,容器甲中活塞缓慢由D处向左移动,当移至C处时容器体积缩至最小,为原体积9/10,干燥管中物质的质量增加了2.24 g。随着CO2的继续通入,活塞又逐渐向右移动。(该条件下NO与O2反应程度很大,不考虑该反应可逆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容器甲中NO已反应完
B.NO2转化为N2O4的转化率为20%
C.活塞从D处移动到C处的过程中,通入的CO2气体为2.24 L(标准状况)
D.活塞移至C处后,继续通入a mol CO2,此时活塞恰好回至D处,则a小于0.01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 多选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就得0分。
11.在不同浓度(c)、温度(T)条件下,蔗糖水解的瞬时速率(v)如下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6.00
B. b<318.2
C. 同时改变反应温度和蔗糖的浓度,v一定改变
D.相同温度时,蔗糖浓度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与蔗糖浓度成正比
12.25 ℃时,将1.0 L w mol·L-1CH3COOH溶液与0.1 mol NaOH固体混合,充分反应后向混合液中通(加)入HCl气体或NaOH固体,溶液pH随加入HCl或NaOH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点混合液中c(Na+)>c(CH3COO-)
B.加入NaOH过程中,减小
C.若忽略体积变化,则25 ℃ 时CH3COOH的电离常数
D.a、b、c对应的混合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13.现有三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按下图所示投料,并在T℃条件下开始反应,其中容器Ⅲ保持恒压100kPa。已知: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对于2NO2(g)N2O4(g)ΔH<0,T℃时,容器Ⅲ达到平衡,其平衡常数K=p(N2O4) /{[p(NO2)] }2=7.5×10-3 kPa-1, 式中p(N2O4) 、p(NO2)为气体分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达平衡时,容器Ⅱ中N2O4转化率大于50%
B.达平衡时,容器Ⅰ中N2O4的体积分数比容器Ⅲ中的大
C.达平衡时,容器Ⅰ中N2O4的体积分数比容器Ⅱ中的大
D.若起始时向容器Ⅲ中充入2molN2O4、2molNO2,达到平衡前v(正)14.已知:pAg=-lg[c(Ag+)]。Ksp(AgCl)=1×10-10,Ksp(AgI)=1×10-17。如图是向10 mL AgNO3溶液中加入0.1 mol·L-1NaCl溶液时,溶液的pAg随着加入NaCl溶液的体积变化的图像(实线)。根据图像所得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图中x点的坐标为(10,5)
B.图中x点表示溶液中c(Ag+)=c(Cl-)
C.原AgN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
D.把NaCl溶液换成0.1 mol·L-1的NaI溶液,则图像在终点后变为虚线部分
15.下列有关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
A.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三种物质的溶液:①NaAlO2,②CH3COONa,③NaHCO3,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③>②
B.等pH的①(NH4)2SO4,②NH4HSO4,③NH4Cl,c(N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③>②
C.等浓度的①NH4Al(SO4)2,②(NH4)2CO3,③(NH4)2Fe(SO4)2,c(N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②>③>①
D.相同温度下,将足量AgCl固体分别放入相同体积的①0.1 mol·L-1盐酸,
②0.1 mol·L-1MgCl2溶液,③0.1 mol·L-1AgNO3溶液中,c(Ag+)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③>②>①
三、非选择题:共5题,60分。
16.(12分)
锂离子电池是目前具有最高比能量的二次电池。LiFePO4可极大地改善电池体系的安全性能,且具有资源丰富、循环寿命长、环境友好等特点,是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理想选择。生产LiFePO4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①Ksp[Fe(OH)3]=4.0×10-38,Ksp(FePO4·xH2O)=1.0×10-15。
②葡萄糖分子式为C6H12O6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合成磷酸铁时,步骤Ⅰ中pH的控制是关键。如果pH<1.9,Fe3+沉淀不完全,影响产量;如果pH>3.0,则可能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Ⅱ中,洗涤是为了除去FePO4·xH2O表面附着的________等离子。
(3)取三组FePO4·xH2O样品,经过高温充分煅烧测其结晶水含量,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1 2 3
固体失重质量分数/% 19.9 20.1 20.0
固体失重质量分数=×100%
则x=________(精确至0.1)。
(4)步骤Ⅲ中研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步骤Ⅳ中生成了LiFePO4、CO2和H2O,则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6)H3PO4是三元酸,如图是溶液中含磷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δ)随pH变化示意图。则PO第一步水解的水解常数K1的数值最接近________(填字母)。
A.10-12.4  B.10-1.6
C.10-7.2 D.10-4.2
17.(12分)
近期发现,H2S是继NO、CO之后的第三个生命体系气体信号分子,它具有调节神经信号传递、舒张血管减轻高血压的功能。常温时,H2S在水中的电离常数
Ka1=1.3×10-7,Ka2=7.0×10-15。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H2S在水中的二级电离常数表达式Ka2=________;0.1 mol·L-1 Na2S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温下,向0.1 mol·L-1 H2S溶液中通入HCl气体或加入NaOH固体,测得c(S2-)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及H2S的挥发)。
①当溶液中c(S2-)=1.4×10-19 mol·L-1时,溶液中c(OH-)=______,水电离产生的c(H+)=________。
②当pH=13时,溶液中的c(H2S)+c(HS-)=________。
(3)在工业废水处理中常用H2S将Mn2+转化为MnS除去。常温下,向含有0.010 mol·
L-1 Mn2+废水中通入H2S以调节废水的pH,当c(HS-)=2.0×10-4 mol·L-1时,Mn2+开始沉淀,此时废水的pH=________。[已知Ksp(MnS)=1.4×10-15]
18(12分)
S2Cl2和SCl2均为重要的化工原料。
已知:Ⅰ.S2(l)+Cl2(g) S2Cl2(g) ΔH1;
Ⅱ.S2Cl2(g)+Cl2(g) 2SCl2(g) ΔH2;
Ⅲ.相关化学键的键能如下表所示:
化学键 S-S S-Cl Cl-Cl
键能/kJ·mol-1 a b c
Ⅳ.结构式 S2Cl2 (Cl-S-S-Cl) SCl2(Cl-S-C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反应ⅡΔH2 =__________kJ·mol-1(用含a、b、c的代数式表示)。
(2)若反应Ⅱ正反应的活化能E1=d kJ·mol-1,则逆反应的活化能E2=________kJ·mol-1(用含a、b、c、d的代数式表示)。
(3)一定压强下,向10 L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S2Cl2(g)和1 mol Cl2(g),发生反应Ⅱ。Cl2与SCl2的消耗速率(v)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A、B、C、D四点对应状态下,达到平衡状态的有________(填字母)。
②该反应正反应的ΔH 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0。
(4)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Ⅰ和反应Ⅱ,达到平衡后缩小容器容积,重新达到平衡后,Cl2的平衡转化率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理由为____________。
19(12分)
滴定是一种重要的定量实验方法:
I.酸碱中和滴定:常温下,用0.1000mol/L 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mL 等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得到两条滴定曲线,如下图所示:
(1)滴定盐酸的曲线是图_______(填“1”或“2”)
(2)达到B、D状态时,反应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a_______b(填“>”“<”或“=”)
Ⅱ.沉淀滴定法是测定粒子浓度的方法之一,为了测定某废水中SCN-的浓度,可用标准AgNO3溶液滴定待测液,已知:
银盐性质 AgCl AgI AgCN Ag2CrO4 AgSCN
颜色 白 黄 白 砖红 白
Ksp 1.8×10-10 8.3×10-17 1.2×10-16 3.5×10-11 1.0×10-12
(3)滴定时可选为滴定指示剂的是________(填编号);
A.NaCl B.K2CrO4 C.KI D.NaCN
(4)如何确定该滴定过程的终点:_______________。
(5)向溶液中加入盐酸,生成沉淀。试求:
沉淀生成后溶液中为_________,溶液的pH是_________。
20(12分)
某校化学活动社团做了如下探究实验:
利用H2C2O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之间的反应来探究外界条件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如下:
实验 序号 实验
温度/K KMnO4溶液
(含硫酸) H2C2O4溶液 H2O 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时
所需时间/s

V/mL c/mol·L-1 V/mL c/mol·L-1 V/mL
A 293 2 0.02 5 0.1 3 t1
B 293 2 0.02 3 0.1 V1 8
C 313 2 0.02 V2 0.1 5 t2
(1)写出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通过实验A、B可探究______(填外部因素)的改变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其中V1=__;通过实验_____可探究温度变化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3)利用实验B中数据计算,用KMn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KMnO4)=_____。
(4)实验中发现:反应一段时间后该反应速率会突然加快,造成此种变化的原因是反应体系中的某种粒子对KMnO4与H2C2O4之间的反应有某种特殊的作用,则该作用是___________,相应的粒子最有可能是___________。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二年级联合考试
化学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C D C B C C A D D A B C AD B A
16.(12分)每空2分
(1)生成Fe(OH)3杂质,影响磷酸铁的纯度
(2)NO、NH、H+(只要写出NO、NH即可)
(3)2.1
(4) 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物混合均匀,提高反应产率(答案合理即可)
(5)24∶1
(6)  B
17.(12分)每空2分
(1) c(Na+)>c(S2-)>c(OH-)>c(HS-)>c(H+)
(2)①1.0×10-13 mol·L-1 1.0×10-13 mol·L-1 ②0.043 mol·L-1
(3)5(或5.0)
18.(12分)每空2分
(1)a+c-2b
(2)2b+d-a-c
(3) ① BD ② 小于
(4) 不变 反应Ⅰ和反应Ⅱ均为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总数相等的反应,压强对平衡没有影响
19.(12分)每空2分
(1)1
(2) >
(3) B
(4) 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时,出现砖红色沉淀,且半分钟内沉淀颜色不再改变
(5) 2
20.(12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5H2C2O4+2MnO4-+6H+=2Mn2++10CO2↑+8H2O
(2) 浓度(1分) 5 mL B、C
(3) 0.000 5 mol·L-1·s-1
(4)催化作用 (1分) Mn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