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荣成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威海荣成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1-26 18:53: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荣成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29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材料一:
饶毅:马化腾提到了教育。夏志宏老师,您觉得深圳高等教育有哪些优势?有哪些需要提高的部分?
夏志宏:我来南方科技大学后有一个感觉:我们对基础科学不够重视。作为一个数学家,我希望国家对基础科学投资更多。很多技术最本质的问题就是数学问题,比如:人工智能。对大学生、中学生等各阶段学生的数学素质培养,也尤为重要,无论他们将来从事数学、工程还是其他领域的工作,都将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因此,提高国家整体数学素质非常重要。现在深圳市成立了很多实验室,尤其是诺贝尔奖实验室。未来我们希望,不仅让已经拿到诺贝尔奖的人到深圳发展,更多的精力应该放在将来可能拿诺贝尔奖的人,将来能做出非常重大成绩的人身上。
饶毅:毛淑德老师天天仰望星空,研究着不太可能在一万年内有使用价值的学科。毛老师,您觉得清华设立天文学系代表了什么?深圳是不是也应该设立自己的天文台?
毛淑德:深圳肯定要考虑建立天文台。天文确实是让人开阔心胸的一个学科,天文涉及很多基础学科,如物理学等。天文系里一个基本问题是宇宙当中有没有生命,可能更广义的意思是,宇宙里生命应该怎么定义,像这些问题其实是基础学科里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想强调的是,天文学看上去没有用,但其实可以非常有用。我们的导航GPS要用到天文学的理论,手机用的WiFi,很多人会觉得这跟天文有什么关系?其实WiFi技术里,有一部分是天文学家的贡献。有时候看似没用的东西可能有很大的长期价值。
饶毅:请物理学家季向东老师说一下,物理学之于基础科学有很强的关系,也对应用有很大的推动,您有什么想法?
季向东:我们现在看到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GPS不但用到狭义相对论,还用到广义相对论;很多量子计算或者量子通讯,都用到量子力学。我想21世纪可能还是物理学的世纪。如果我们把量子计算、量子通讯、量子思维都纠缠起来的话,还会带来新的改变。物理学最重要的一点,它不是创造物理学的知识,而是学会怎么去解决问题,学会怎么探索发现,这非常重要。如果很多人都能学会这个方法,那么就能在其他领域中起到更多创新性的作用。我想深圳以后应该需要很多物理学家。最后我再说一句,数学也好、天文也好,物理学也好,其实有用、无用只是一线之间——法拉第当年在做电力学研究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它会有非常大的用处,但它最终改变了我们的世界。
现场观众:我们在做基础研究的时候,还是不能完全凭借个人兴趣,社会价值还是需要考虑,老师们怎么看这个问题?
季向东:并不是说大家都要去做“无用”的东西。科学最初是好奇心驱动,有些东西你只有掌握原理是什么,你才能进行创新,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现在有很多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没有系统的去研究它的原理。这个社会环境得允许一批人做“无用”的东西,允许他去看天上的星星、看白云、看流水。美国有些科学基金只资助人,而不是资助项目,因为这些人有聪明的脑袋,他们总能做出好东西。所以,我们也希望资助一些人去做一些不是针对眼前问题的研究。我希望我们的社会环境,特别是深圳,能够越来越多的容忍那些“没有用”的研究。
饶毅:我代表生物学家补充几句。生物学是基础和应用很难分开的学科。基因是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它帮助我们推测生命的起源。同时,基因相关的技术有立即的应用,基因分析对于诊断疾病很重要,基因操纵对于治疗疾病很重要。很多年轻人可以学习一些基础学科,而后既可能选择继续研究基础问题,也可以选择适当时间通过应用去直接服务人类。
(选编自《基础科学研究为什么重要》2019.05)
材料二:  
当前,世界科技和人才竞争日趋激烈,但我国尚无法单纯依靠移民政策吸引来自世界其他国家的高科技人才,只能更多依赖本国教育,特别是以研究型高校为主体开展的拔尖创新人才教育。因此,定位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起步阶段只在“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布局试点的强基计划,将成为“强国建设之基”,从人才供给端为我国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文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一方面,通过逐步建立起选拔、培养、使用拔尖创新人才的有效机制,强基计划将为我国基础学科、原始创新等关键领域输送更多人才,进而强化国家科研“地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量子信息、人工智能、 5G 等关键核心技术均需要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提供有力支撑。李克强总理也曾在多次考察中强调理论数学等基础学科对于原始创新的重要意义,鼓励科研工作者夯实基础科研“地基”。为此,教育部在设计强基计划政策框架时,就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要求参与强基计划的试点高校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相关专业进行招生,并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制订单独人才培养方案和激励机制,加强就业教育和指导,以实现选才、育才、用才的前后贯通,为科技强国建设输送更多素质高、情怀深、视野广的拔尖创新人才。
另一方面,通过重点在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人文学科专业招生,从本科生培养抓起,探索建立“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强基计划还将缓解这些事关我国文化传承学科的高层次人才紧缺问题,进而筑牢文化强国建设“根基”。例如,作为一门事关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冷门“绝学”,古文字学就担负着为国家筑牢文化根基的崇高使命。但当前该学科人才培养主要从研究生教育阶段开始,由部分高校和研究机构分散在中国语言文学、考古学、历史学等一级学科下属的有关二级学科进行招生培养。尽管这种培养模式确实突出了古文字学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的特点,但也造成学生在知识结构、素质、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而古文字学被列入强基计划后,将从本科生培养抓起,有望通过建立本科、硕士、博士相衔接的培养模式,克服以往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
(选自《透视强基计划内涵:从“强化”到“自强”》)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深圳市建设实验室可以吸引优质人才,但要真正提升基础科学素养,还是要立足人才的培养。
B.物理学研究的目的不是创造知识,而是探索发现,解决实际问题,快速实现学科社会价值。
C.面对现场观众提问,季向东认为要允许有人做无用的东西,间接表达对过度功利化的批评。
D.与天文学相比,生物学的应用性更明显,年轻人完成学业后,可以将所学直接用于服务人类。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采用对话形式,主持人、嘉宾、观众在互动中阐述基础科学研究为什么重要。
B.材料二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培养、使用机制,回应了材料一夏志宏对未来的期望。
C.两则材料均体现基础科学的重要性,前者侧重于学科特点,后者侧重于人才培养。
D.强基计划不只强科技之基,还要强文化之基,其人才培养责任主要由全国高校承担。
3.下列属于季向东先生所说的“无用的研究”的一项是(3分)
A.美陆军资助了对短鳍灰鲭鲨皮肤的研究,研究结果可以帮助工程师理解如何降低飞机上的压差阻力,以便使飞行器更加灵活和敏捷。
B.作家周国平说:“世上有味之事,往往无用。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钟无用之情,终于成一无用之人,却因此活得有滋有味。”
C.上世纪50年代,党中央确立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决定研制中国自己的核武器。1958年中国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
D.上世纪科学家克劳泽团队研究以基因组测序重建古人类迁徙路线,被认为缺少实用价值。今年该技术被用于重建新冠病毒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时间和路径。
4.我国推行强基计划的必要性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概述。(4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头脑中的旅行
彭 程
①对当代人来讲,旅行是一件平淡无奇的事情,但在古代,技术落后,交通不便,旅行经常和冒险联系在一起,另外还要有相当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因此,旅行对于很多人来说并非易事。那时候的一些人尤其是文人,愿望难以满足,只好经常借助于幻想,在头脑中旅行。文人许多是贫穷而兼病弱,却拥有敏锐的感受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现实生活中的阻碍反而进一步激发起他们的热情。一幅图画,书里一段并不起眼的描绘,都能够成为点燃他们灵感的火种。借助无限的想象,他们能够生动地描绘出一个地方的景色氛围,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
②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就突出地体现了这样一种才华。他的不少篇章,都表达了对于远方的向往。远方,始终是一个充满魅力和诱惑的巨大泉眼,汩汩涌流出诗意和美。波德莱尔的女友有着一半非洲血统,据说正是她周身所散发出的异域气息令他痴迷,她的秀发,她的一颦一笑,都让他恍惚感受到了遥远的、另外一个大陆的奇异魅力。他有一首散文诗《头发中的半球》,其中有这样的描绘:
你的头发蕴藏着一个完整的梦,充满了船帆和桅杆的梦;它也包藏着大海,海上的季风把我带到那些迷人的地方,那里的太阳显得更蓝更深,那里的大气充满果实、树叶和人类肌肤的香味。
③从这些文字中,你能强烈地感觉到诗人感受力的灵敏和丰盈,视觉、嗅觉等都在全方位地、酣畅地敞开着,借助于一些要素,他生动地描绘出遥远地方的风光气氛,栩栩如生。而这一幅幅巨大的、声色流溢的画面,最终是靠着强大的想象力来加以拼接、连缀和粘合的。
④终其一生,波德莱尔都被港口、轮船、铁路、火车以及酒店客房所吸引,因为这些都连接着远方,通向另外的生活。因为很难真正具备出行的条件,波德莱尔更多的是从想象中获得满足。
⑤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俄罗斯作家蒲宁,也是一位善于运用想象力的大师。在自传体长篇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中,他回忆了自己在俄罗斯腹地的一个庄园里度过的童年时代。在漫长寒冷的冬夜,《鲁滨逊漂流记》等书里的插图,让他想象遥远的热带。狭窄的独木船、拿着弓箭和长矛的光身子的人、椰子树林,都让他感到甜蜜和陶醉,产生了一种身临其境的幻觉:“我不但看到,而且以自己的整个身子感觉到了那么多干燥的炎热,那么多阳光!”以至于多年后,他有机会来到那些地方时,心中浮现的第一感觉就是:对,对,所有这一切正如我三十年前首次“看到”的那样!
⑥拥有这样一种强大的想象能力,堪称生命中获得的宝贵奖赏。它打通了一条连接诗和美的道路。
⑦以上种种都表明,一个善感的灵魂,可以创造出怎样的奇迹。这是一些具有异禀的人,能够通过一棵树想象一片森林,借助一片贝壳想象一片大海。一些零散寒伧的线头布片,到了他们手中,竟被拼接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织锦。读这样的作品,与其说是观赏作者借助于想象而描绘出的风景,不如说是欣赏灵魂的奇观。这样的灵魂正是艺术的摇篮和息壤。
⑧当然,我们都是凡夫俗子,不具备那样卓越的才华。不过,从他们的这种嗜好中,还是可以悟出一些有益的东西。虽然如今旅行成本大大降低,但一个人的时间、精力、财力等,永远处于一种短缺的状态。相对去过的地方而言,更多的地方是去不成的。这样,就不妨退而求其次,借助想象的力量来作为一种弥补。
⑨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有必要向那些杰出作家学习,培养和丰富自己的想象力,努力使自己变得细腻善感:欣赏一泓碧蓝的山涧溪水的图片,仿佛感觉到浸入脚底的丝丝寒凉;目光流连于画面上一间江南小城临水的茶楼,似乎嗅到一缕明前龙井的清香。对于气氛、情调的细腻感知和把握,才堪称旅行最重要的收获。
⑩如今技术的快速进步,为这种想象的旅行提供了极好的帮助,鼠标轻轻一点,你可以从白雪皑皑的北极冰原,到花木葳蕤的热带海岛。瞩目于图片,充分调动想象力,把感受的旋钮调到最高档,庶几可以获得几分真切的、身临其境般的体验。
?当然,对于这种替代的旅行,你尽可以不以为然,但我只需要用一句话来辩护:人生奄忽,步履真正踏及的地方,能有几处?
(本文有删改)
5.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文人多与贫穷相伴,这使得他们对生活有着更加深刻的体验,从而拥有了敏锐的感受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B.童年时的蒲宁身处寒冷的俄罗斯腹地,却从书本中获得灵感,借助强大的想象力,在头脑中完成了到热带的旅行。
C.第⑦段“线头布片”指作者搜集到的零散信息,“织锦”则是指作者借助想象对信息加工并创造出的精妙作品。
D.“头脑中的旅行”不是才华横溢的作家的专利,普通人也有可能在这种替代性的旅行里获得身临其境般的体验。
6.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②段以泉眼喻远方,形象写出远方无尽的诗意和美,这些诗意和美成为波德莱尔头脑旅行的不竭动力。
B.《头发中的半球》借助想象,从视觉、嗅觉角度描绘出远方的秀美风光。引用此诗意在展现诗人的文字魅力。
C.第⑨段画线处列举了两种场景下的感觉转换,将想象力的内涵具体化,强调细腻善感对于旅行的重要意义。
D.文章运用古今对照手法,从文学写作延伸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鼓励人们在步履未及之处,调动想象去弥补。
7.文章第⑦段反复提到“灵魂”,你怎样理解“灵魂”的含义?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8.你认为“头脑中的旅行”能够替代现实中的旅行,满足人们对远方的向往吗?请结合文章内
容和个人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三事忠告》二则
张养浩
治官如治家
治官如治家,古人尝有是训矣。盖一家之事,无缓急巨细,皆所当知;有所不知,则有所不治也。况牧民之长,百责所丛,若庠序,若传置,若仓廥,若囹圄,若沟洫,若桥障,凡所司者甚众也。相时度力,弊者葺之,污者洁之,堙者疏之,缺者补之,旧所无有者经营之。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夕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堕矣。前辈谓:公家之务,一毫不尽其心,即为苟禄,获罪于天。
禁家人侵渔
居官所以不能清白者,率由家人喜奢好侈使然也。中既不给,其势必当取于人,或营利以侵民,或因讼而纳贿,或名假贷,或托姻属,宴馈征逐,通室无禁,以致动相掣肘,威无所施。己虽日昌民则日瘁己虽日欢民则日怨由是而坐败辱者盖骈首骊踵也 呜呼!使为妻妾而为之,则妻妾不能我救也;使为子孙而为之,则子孙不能我救也;使为朋友而为之,则朋友不能我救也。妻妾、子孙、朋友皆不能我救也,曷若廉勤乃职,而自为之为愈也哉!盖自为虽阖门恒淡泊,而安荣及子孙;为人虽欢然如可乐,而祸患生几席也。二者之间,非真知深悟者,未易与言。有官君子,其审择焉。
(选自《三事忠告》。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下列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二人相与牧羊 ②况牧民之长
B.①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②相时度力,弊者葺之
C.①不拘于时,学于余 ②其势必当取于人
D.①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②有官君子,其审择焉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己虽日昌民∕则日瘁己∕虽日欢民则日怨∕由是而坐败∕辱者盖骈首骊踵也
B.己虽日昌∕民则日瘁∕己虽日欢∕民则日怨∕由是而坐败辱者∕盖骈首骊踵也
C.己虽日昌民∕则日瘁己∕虽日欢∕民则日怨∕由是而坐败辱者∕盖骈首骊踵也
D.己虽日昌∕民则日瘁∕己虽日欢民∕则日怨∕由是而坐败∕辱者盖骈首骊踵也
11.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治官如治家,这是古代的教诲。官府所司范围更广,责任更重,更应尽心尽力。
B.作者认为做官的人之所以不能保持廉洁清白,大多是由于家人喜好奢侈导致的。
C.文中列举了官员家人种种“侵渔”行为,认为若不加制止,祸患就会发生在身边。
D.前一则谈做事,后一则言做人,两则忠告都彰显出张养浩宁静而淡然的为官态度。
12.把文中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3分)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3分)
(3)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夕代去,自苦奚为?(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3~14题。
劳停驿
欧阳修
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
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
【注】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劳停驿,驿站名。
13.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写景极富特色,前两联一句一景,富于变化,远、近、高、低,布置非常巧妙。
B.从时间节点来看,第一联为白昼,第二联为暮夜,表明小舟昼夜兼行,奔波劳顿。
C.三、四联,“一刀田”即田形如刀,极言田面之小;“鸟”道即小道,言山高而险。
D.全诗用字极为传神,如“荒”“瘦”二字极写数缕荒烟、瘦野薄田的荒凉贫瘠之态。
14.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4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15.根据上下文提示,补写下列空缺处的句子。
(1)陶渊明《归园田居》“ , ”描写了农村极为平常的鸡犬之声,传神地表现了农村的生活气息。
(2)《劝学》中 “ , ”,经常用于激励他人刻苦钻研、坚持不懈。
(3)李清照《声声慢》“ , , ”连用7组叠词增加了诗词的音韵美,白居易《琵琶行》“ , ”以两组叠词对比,写出乐声沉重、清细的不同特点。
(4)《念奴娇》和《永遇乐》两首怀古之作,都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仰慕。《念奴娇》 “ , , ”句赞周郎雄姿,《永遇乐》“ , ”句赞刘裕奋勇杀敌之姿。
(5)古诗词中常以流水意象传达韶光易逝的感慨,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
《登高》中“ ”等。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6小题,2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21题。
走不多远,天色已经完全( )下来了。不过,快要满圆的月亮从东拉河对面的山背后静悄悄地露出脸来,把清淡的光辉洒在山川大地上。万物顿时又重新显出了面目,但都象盖了一层轻纱似的朦朦胧胧。暑气消散,大地顿时凉爽下来。公路两边庄稼地里的无名小虫和东拉河里的蛤蟆叫声( )在一起,使这盛夏的夜晚充满了纷扰和骚乱。
孙少安穿一件破烂的粗布小褂,外衣搭在肩头,吸着自卷的旱烟卷,独个儿在公路上往回走。……什么时候才能过几天轻松日子?①人啊!有时候都比不上飞禽走兽,自由自在地在天空飞,在地上走……
一种委屈的情绪使他忍不住泪水盈眶。他停在路边的一棵白杨树下,把烫热的脸颊贴在冰凉的树干上,两只粗糙的手抚摸着光滑的杨树皮,透过朦胧的泪眼愁怅地望着黑糊糊的远山。公路下面,东拉河的细流发出耳语似的声响。夏夜凉爽的风从川道里吹过来,摇曳着树梢和庄稼。月亮升高了,在清朗的夜空冷淡地微笑着。星星越来越繁密,象在一块巨大的青石板上缀满了银钉……孙少安在白杨树下站了一会,又开始往回走。走不多远,他就看见了双水村星星点点的灯火。
一股温暖的激流刹那间漫过了他的心间。那灯光下,有他亲爱的家——亲人们的脸庞都在他的眼前浮现出来了。于是,头脑中迷茫的云雾倾刻间消散,滚烫的额头重新又凉了下来。他顿时感到他刚才的情绪充满了危险。②是的!一家老老少少都依靠和指望着他,他怎么能这样( )呢?不,他应该象往常一样,精神抖擞地跳上这辆生活的马车,坐在驾辕的位置上,绷紧全身的肌肉和神经,吆喝着,呐喊着,继续走向前去。如果他垮了,说不定人仰马翻,一切都完了……
(选自《平凡的世界》)
16.文中加点词语读音或书写无误的一项是(3分)
A.纷扰 粗糙(cāo) 倾刻间 B.愁怅 摇曳(yè) 飞禽走兽
C.朦胧 脸颊(jiá) 人仰马翻 D.委屈 刹(shà)那间 精神抖擞
17.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阴 交错 胡思乱想 B.暗 交错 痴心妄想
C.阴 交织 痴心妄想 D.暗 交织 胡思乱想
18.与文中①②两处感叹号作用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你好啊,欢乐的精灵! ②他接到了通知——考上了!
B.①父母都不在了,可怜的孩子啊!②我们必须去一趟,马上就走!
C.①啊,啊!我终于回来了! ②我怎么办呀,我可怎么办呀!
D.①还有手表,比指甲盖还小哩! ②别扒窗户,危险!
19.(1)试赏析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修辞手法以及对塑造孙少安形象的作用。(5分)
(2)《平凡的世界》中,还有很多情节体现了孙少安这一形象特点,请任选情节加以阐述,120字左右。(5分)
20. 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找出其中三处,标明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3分)
①近年来,国货的美誉度不断增多,②新鲜有趣的促销手段与优秀品质,抓住了许多年轻消费者的心。③中青校媒调查显示,大学生们往往会在电子产品、服饰、家具家电、护肤彩妆等领域购买、使用国货。④阿里研究院发布的《2020中国消费品牌发展报告》,过去一年,中国人购物车里的商品超八成是国货;⑤购买新锐国货品牌的消费者中,超过半数以上是95后。
21. 下面一首小诗由臧克家先生创作于1932年。臧克家的诗歌少有直白灼热的呼号,更强调炼意炼字,注重意象的精致营造。请任选一意象对这首诗歌进行点评。(5分)
洋车夫
臧克家
一片风啸湍激在林梢,
雨从他鼻尖上大起来了,
车上一盏可怜的小灯,
照不破四周的黑影。
他的心是个古怪的谜,
这样的风雨全不在意,
呆着像一只水淋鸡,
夜深了,还等什么呢?
(选自《臧克家诗选》)
四、写作(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2019年12月23日新华社曾推出“我们的新时代·字述2019”年终系列报道,以十个关键字为题,每天一篇,讲述我们的时代故事。这一活动引发强烈共鸣。
身处时代浪潮中,青年的你或耳闻,或目睹,对我们的时代,对我们的生活,对我们周遭的人、事、现象,一定也有自己的体悟。你又会如何讲述你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呢?
请以“字述 ”为题,写一篇记叙类的文章。要求:补足标题;可用一个关键字也可用两三个关键字讲述;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一语文期中测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现代文阅读(29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13分)
1.(3分)B(应该是“学会……”,且“快速实现”错)
2.(3分)D(“由全国高校承担”错)
3.(3分)D
4.(4分)一是我国对基础科学还不够重视,需要加大基础科学投资。二是社会环境存在功利性,缺少对基础学科的系统性研究。三是关键核心技术需要基础学科支撑,而高科技人才紧缺,急需培养本国的拔尖创新人才。四是人文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弊端,需要改变培养模式解决文化传承学科高层次人才的紧缺问题。(每条1分,共4分。意思基本正确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Ⅱ(16分)
5.(3分)A(“作者认为文人多与贫穷相伴,这使得他们对生活有着更加深刻的体验,从而拥有了敏锐的感受力和丰富的想象力”错,强加因果。)
6.(3分)B(“意在展现诗人的文字魅力”错,是为了展现诗人的想象力。)
7.(4分)此处的灵魂是指内心世界细腻善感、富于想象力、才华卓越的作家(文人),(2分)他们能依据零星的信息,借助卓越的想象力,细腻地感知和把握远方的美景,创作出动人的艺术作品。(2分)(意思基本正确即可)
8.(6分)
本题为探究性题目,具有开放性,回答时应在联系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题干中的条件和要求并结合文章内容来谈,说明理由时,也要结合现实,根据个人体悟从整体上作出理性分析。每条2分,共6分。只答能或不能不得分。
(示例一)头脑中的旅行足以满足我们对远方的向往。①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束缚不可避免,我们未必有条件、有能力踏遍万水千山。②头脑中的旅行能超越现实旅行的局限,我们可以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感受力领会旅行的真正精神,领略远方的精彩。③我们向往远方,实质上是为了摆脱平庸的现实,获得别样的生活体验,精神的漫游可以拓展生活中的诗意空间,令平凡的现实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示例二)头脑中的旅行无法满足人们对远方的向往。①现实中的旅行能够把我们带到真实的远方,让我们在现场获得直接体验,而头脑中的旅行毕竟是一种替代性的旅行,想象出的远方再美好也不真实。②一些细腻微妙的感受与体验只有身临其境才能获得,不可能通过头脑中的旅行得到。远方风景里动人的韵致,不亲眼目睹,不亲身感受,就永远无法真切地体会到。远方,如果只能想象,不能亲至,将是巨大的遗憾。③头脑中的旅行能否满足对远方的向往,与人的感受力和想象力密切相关。如果一个人没有善感的心灵,缺乏想象力,就无法想象充满魅力的远方,也就不能满足他对远方的向往。
(示例三)现实中的旅行与头脑中的旅行各有优势,不可替代,二者互补,能够更好地满足我们对远方的向往。①百闻不如一见,条件具备时,我们不妨踏上旅途,去欣赏远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②如果不具备实地旅行的条件,大可借助想象,在心灵世界中构建“第二自然”,感受远方的魅力。③现实有限而想象无垠,头脑中的旅行能够使我们超越现实,突破束缚。真实与想象交融,头脑中的旅行就能为眼前的风景增色添彩,令现实的旅行更加富有意趣,从而更好地满足我们对远方的期待和向往,同时也使我们的想象力得到丰富和提升。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9.(3分)C
10.(3分)B
11.(3分)D(“宁静而淡然”错。应为“勤勉清廉的为官态度” )
12.(10分)(每句1分)
(1)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能游水,却能横渡江河。(3分)
(2)所以不论是地位低还是地位高,不论是年少还是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3分)
(3)那些事情不去做,与我有什么相干?反正不久我就要卸任,为什么去自找苦吃呢?(4分)
(原则上每句1分,落实重点词语或语法现象)
(二)古代诗歌阅读(7分)
13.(3分)B(“昼夜兼行”错,从标题、“帆落”“明发”等可知,作者是夜宿驿站的)
14.(4分)一是旅途的忧虑和烦闷。作者被贬途中山高路险、孤静寂寥,既写出对行程的忧虑,也表达了被贬的苦闷。(两点各占1分)二是对民生凋敝、百姓困苦的忧虑。山区农村的苦瘠贫寒,使作者充满对百姓的同情和忧虑。(2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8分)
15.(8分)
(1)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1分,错一字不得分)
(2)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1分,错一字不得分)
(3)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1分,错一字不得分)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1分,错一字不得分)
(4)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1分,错一字不得分)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1分,错一字不得分)
(5)古来万事东流水(1分,错一字不得分)
不尽长江滚滚来(1分,错一字不得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7分)
16.(3分)C
17.(3分)D
18.(3分)B
19.(10分)
(1)(5分)运用比喻修辞,将生活比作马车,将自己比作驾辕人,形象写出孙少安以一己之力奋勇担负起家庭重担的精神。(3分,手法1分,分析1分,效果1分)精神抖擞、绷紧、吆喝、呐喊等词语,都生动展现了孙少安作为长子尽心竭力的责任和担当。(2分,分析1分,效果1分)
(2)(5分)示例:老祖母半瘫在床、还有年幼的弟弟妹妹,一家人都靠父亲、姐姐苦苦支撑,孙少安6岁开始干农活,13岁辍学挣工分供弟妹上学。无论家里光景多么烂包,孙少安都从未显露出对家庭的厌恶和嫌弃,他懂事,牺牲自我,帮助父亲支撑起风雨飘摇的家,他对全家老少的责任感令人肃然起敬。(情节准确2分,分析到位3分)
20.(3分)①修改为“近年来,国货的美誉度不断提升”;②修改为“新鲜有趣的促销手段与优秀的国货品质”;④修改为“阿里研究院发布的《2020中国消费品牌发展报告》显示”;⑤修改为“超过半数是95后”或“半数以上是95后”。(每条1分,答对3条即可。格式错误不得分)
21.(5分)参考答案:
示例(1):臧克家善于借助意象传达自己的情感。诗歌中“小灯”的意象独具匠心,车上的小灯是为了照亮路途的,但风雨之夜,这盏可怜的灯与浓重的暗夜形成鲜明的反差,刻画了洋车夫等待乘客时孤独凄凉的形象。小灯“照不破四周的黑影”,暗示了洋车夫身处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表达了作者对苦难劳动者的深切同情。(意象正确1分,意象的使用分析正确2分,意象的作用分析正确2分)
示例(2):臧克家善于借助意象传达自己的情感。诗歌中“风雨”的意象别具特色,诗歌以狂风骤雨勾画了险恶的环境。雨从鼻尖上大起来,写出车夫站立街头,无遮无蔽的悲苦情景;大雨倾盆淋成落汤鸡“全不在意”、苦苦等候等场景,深刻表现了底层劳动者迫于生计、劳碌奔波的悲惨命运,表达了作者对苦难劳动者的深切同情。(意象正确1分,意象的使用分析正确2分,意象的作用分析正确2分)
其他意象,如“黑夜”等,分析准确均可。
四、写作(55分+5分卷面)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2019年12月23日新华社曾推出“我们的新时代·字述2019”年终系列报道,以十个关键字为题,每天一篇,讲述我们的时代故事。这一活动引发强烈共鸣。
身处时代浪潮中,青年的你或耳闻,或目睹,对我们的时代,对我们的生活,对我们周遭的人、事、现象,一定也有自己的体悟。你又会如何讲述你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呢?
请以“字述 ”为题,写一篇记叙类的文章。要求:补足标题;可用一个关键字也可用两三个关键字讲述;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2.参照2019年高考评分细则。
(一)立意分析
2019年12月23日新华社曾推出“我们的新时代·字述2019”年终系列报道,以十个关键字为题,每天一篇,讲述我们的时代故事。这一活动引发强烈共鸣。
身处时代浪潮中,青年的你或耳闻,或目睹,对我们的时代,对我们的生活,对我们周遭的人、事、现象,一定也有自己的体悟。你又会如何讲述你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呢?
(1)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标题中“字述 ”,需要补足的部分为写作的对象,可以是某一个时间段,某一个领域,某一种生活,某一个或某一类人等等。开放性很大。
(2)字述,要注意用“字”而不是“词”,可以一个,也可以是两三个,概括出写作对象特点,并紧扣关键字展开叙事。
(3)“时代浪潮”“青年”等字眼,限定了所写内容应反映时代、生活,感情基调应积极向上。
(4)文体上,应为记叙文。文体混乱的应在四类上三类下。
评分标准
作文分类
具体要求:重点关注内容、表达、发展三个方面内容
占比
一类文
55-50
符合题意,主题明确;选材恰当、新颖;叙述有层次,有条理;文体特征鲜明;语言流畅,有感染力。
15%
二类文
49-42
比较符合题意,主题比较明确;选材比较恰当;叙述有一定调理;文体特征比较鲜明;语言通顺,有一定感染力。
45%
三类文
41-36
有偏题现象,主题不够明确;结构比较完整;体现了文体特征;语言基本通顺。
30%
四类文
35-20
文章偏离中心,语言不通,错别字多。
10%
五类文
19分以下
大段抄袭、完全抄袭、残文等。
注:切入分为42分。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1.对于文体特征鲜明,主题明确,叙述有层次、有波澜、条理性强,语言有感染力、体现较高语文素养的作文,要敢于打高分。
2.没有标题扣2分。
3.错别字1字1分,不累计,上限3分。标点符号错误多,酌情扣分,不超过2分。
4.字数不足:600字以上,每50字扣1分;600-400字,35分左右;400-200字的,25分左右;200字以下的,15分以下。
5.抄袭:全篇抄,10分以下;抄袭一半左右,20分以下。大段抄背无关内容,在五类文中酌情赋分。
22.1 卷面打分
作文卷面由单人单独打分。可依据卷面情况按照三个档次打分。
得分
具体要求
占比
5分
字体工整美观,卷面干净整洁,无涂改。
15%
4-3分
字迹清楚,卷面比较干净,不超过2处涂抹。
60%
2-1分
字迹不清楚,大小不一;卷面乱,涂抹多。
25%
参考译文:
治官如治家
治理官职好比治理家庭,古人曾经有这样的教诲。大概一家的事情,不论缓急巨细,都应当知道;如果有些不知道,就不能治理好。何况治理百姓的长官,要做的事有那么多,比如学校、驿站、粮库、监狱、农田水利、桥梁堤坝等,凡是要做的事,都要适时努力去做。破旧的修葺它,肮脏的清扫它,堵塞的疏通它,缺失的补上它,旧的地方没有的把它经营好。如果说:“那些事情不去做,与我有什么相干?反正不久我就要卸任,为什么去自找苦吃呢? ”这样的念头一旦产生,那么一切政务都会做不成了。所以,前辈说:对待公家的事务,只要有一点不尽心思,就是无功而受俸禄,就会得罪了苍天。
禁家人侵渔
(有的人)担任官职之所以不能保持清廉,大都是由于(他的)家人喜好奢侈造成的。做官的本人不能满足家人的欲望,他的趋势一定是从别人那里获取,有的谋取私利侵扰百姓,有的趁着打官司收受贿赂,有的以借贷为名,有的以婚姻相托,一个接一个宴请接受馈赠,全家人没有禁止,以致于动不动就受到牵制,威力无处施展。自己虽然一天天兴旺,老百姓却一天天劳累;自己虽然一天天高兴,老百姓却一天天埋怨。因为这个而名声败坏,遭受污辱,最后一并被拘禁。唉,如果为了妻妾来做这些事,那么妻妾是救不了我的;如果为了子孙来做这些事,那么子孙是救不了我的;如果为了朋友来做这些事,那么朋友是救不了我的。妻妾、子孙、朋友都不能来救我,哪里比得上任职时廉洁勤勉,自己把它做得更好呢!大概为了自己廉洁勤勉,即使全家总是清贫,但子孙安康荣耀。为了别人侵吞牟利即使欢然安乐,但祸患随时会在身边发生。上述两种情况,如果不是真正懂得深切领悟的人,是不轻易与他讲的。做官的君子,一定要谨慎作出选择。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