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圆
的
认
识
新课导入
2.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上。
3.食指和拇指捏住手柄旋转一周,就画出一个圆。
1.把圆规的两脚张开。
用圆规画圆:
圆心、半径和直径
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用小写字母r表示。半径的长度就是圆规两脚间的距离。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用小写字母d表示。
用圆规画圆时,针尖所在的点叫做圆心。用字母O表示。
什么决定了圆的位置?
什么决定了圆的大小?
圆心决定了圆的位置。
半径决定了圆的大小。
1、请观察下图中,哪些线段是直径,哪些线段是半径。哪些不是,为什么?
D
H
M
o
C
G
N
B
OG
是半径。因为它是从圆
心到圆上一点的线段
OB
不是半径。因为它的另
一端不在圆上
CD
是直径。因为它经过圆
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
GH
不是直径。因为它的另
一端不在圆上
MN
不是直径。因为没有经过
圆心
练习1
探究(一)折一折:
拿出我们的圆形卡纸折一折,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它有多少条对称轴?
2.不借助任何工具,你能找到这个圆形卡纸的圆心吗?
合作探究:
探究(二)画一画:
给你10秒钟你能在圆形卡纸上画出多少条直径?多少条半径?
合作探究:
o
?
在同一个圆里,直径有(无数条),长度都(相等)。
o
?
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有(无数条),长度都(相等)
。
探究(三)量一量:
测量刚才我们所画的直径和半径,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合作探究:
o
?
d
r
r
d=r+r
d=2r
在同一个圆里,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在同一个圆内,它有无数条对称轴,所有的直径都相等,所有的半径也都相等,它们都有无数条,并且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
总结发现:
(在同一个圆里)
半径r
0.2米
?
1.03厘米
?
2.6米
直径d
?
0.8分米
?
1.4厘米
?
0.4米
0.4分米
0.7厘米
2.06厘米
5.2米
一、填空。
二、判
断
题:
1、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2、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是直径。
3、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4、画一个直径是4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4厘米。
5、直径是3厘米的圆要比半径是2厘米的圆大。
√
╳
╳
╳
╳
课堂小结
今天你都学了哪些知识?
先贤智慧
其实早在2400年前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墨子就对圆这种平面图形有了研究和概括并总结出“圆,一中同长也”这样的话。圆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7-5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学会用圆规画圆,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并掌握其特征以及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2.
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思考等探索活动,提升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我国古代数学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圆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深刻认识圆的特征。
教学准备:PPT课件、直尺、圆规、硬币、瓶盖等圆形物体、圆形卡纸
教学过程:
1、
谈话导入
师:(展示手中拿着的圆形卡纸)同学们看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
生:圆
师:对于圆,我们并不陌生,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一些圆形的东西,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圆呢?谁能说一说?
生:硬币、轮胎、……….
师:很好,同学们说了很多,足见圆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就请同学们来欣赏一下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美:(课件出示)
师:圆把我们的世界点缀的这么美丽纷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圆这种平面图形。
板书:圆的认识
2、
新课讲授:
1.师:圆既然这么漂亮,我们能想到哪些方法可以画一个圆呢?
学生:……..
师:你们觉得哪种方法更好用呢?为什么?
生1:圆规,
因为可以画不同大小的圆
生2:其他的只能画固定大小的圆。
2.师:既然大家都认为用圆规画圆方便那么用圆规怎么画圆呢?(课件出示画圆的方法步骤)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圆规
边操作边叙述:第一步:张开圆规的双脚
第二步: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上。
第三步:把装有铅笔尖的一只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一个圆。
(提示:大拇指和食指捏住圆规的指手柄,细心的同学可能会发现老师在画的过程中圆规是倾斜的,这样画起来更方便。)
请同学们看着画圆的3个步骤在练习本上画一个圆。
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师:同学们画得真好!但是,我们不光要会画圆,它还有三个重要的家庭成员他们分别是:圆心、半径和直径。
师:边讲解边操作标出圆心、半径和直径
(重点讲解半径和直径都是线段,它们的两个端点分别在哪里!同时提醒直径还得过圆心才行。)
看完后和同学们一起给刚才所画的圆画上圆心、半径、直径。
师:同桌相互检查一下对方画的对吗?(教师巡视指导)
师:刚才同学们在画圆的的时候老师发现:有的同学把圆画在了纸张的中间,有的画在了左上角,有的画在了右上角,每个同学画的圆的位置都不一样,大小也不一样,请同学们思考:什么决定了圆的位置?
什么决定了决定了圆的大小?。
生:针尖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针尖所在的地方就是圆心,所以圆心决定了圆的位置
生: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决定了圆的大小。
师: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所以圆的半径决定了圆的大小。(课件出示)
师:同学们把这两句话记录在我们课本58页最上面。
师:同学们请看这里有一幅图(课件出示),图中哪条是圆的半径?哪条是圆的直径?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并思考:
(同学回答)
4.师:刚才我们认识了直径和半径,那么在这样一个圆里面又隐藏着怎样的奥秘呢?(课件出示)
师:拿出我们的圆形卡纸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课件出示探究活动一):
拿出我们的圆形卡纸折一折,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它有多少条对称轴?
2.不借助任何工具,你能找到这个圆形卡纸的圆心吗?
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汇报:通过对折发现两边完全重合,所以圆是轴对称图形,这样可以对折无数次所以有无数条对称轴;对折两次后发现两条折痕有一个交叉点,这个交叉点就是这个圆的圆心。(掌声鼓励)
(课件出示探究活动二):
给你10秒钟你能在圆形卡纸上画出多少条直径?多少条半径?
小组汇报:
师:如果不限制大家的时间,你们能画多少条多少条直径?多少条半径?
生:无数条
(课件出示)让学生观察演示过程,引导学生思考所有的直径都相等、所有的半径都相等必须有一个前提条件:在同一个圆内或者相等的圆内。
(课件出示探究活动三):
测量刚才我们所画的直径和半径,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小组汇报: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二分之一。
课件出示,让学生观察演示过程,,加深理解。
师:同学们很聪明发现了这么多!老师把同学们发现的总结成了一句话(课件出示):在同一个圆内,它有无数条对称轴,所有的直径都相等,所有的半径也都相等,它们都有无数条,并且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
三、课堂练习:
师:下面通过一些练习题来深化一下我们对圆的认识(课件出示)
找学生回答,教师相机解说。
四、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都学了那些知识?
生:…….
师:其实早在2400年前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墨子就对圆这种平面图形有了研究和概括并总结出“圆,一中同长也”这样的话。古人的智慧是不是非常了不起啊?
生:是。
五、作业布置:
师:课下请同学们完成课本练习十三的第一、二小题,再来巩固一下这些知识。
师: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
d
r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