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初中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知识点汇总
?一、淝水之战?
1、形势:①南方:司马睿重建晋朝,都城在建康,史称“东晋”。
②北方:氐族人苻坚建立的前秦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
2、概况:(1)大战时间:公元383年????
(2)作战双方:前秦与
东晋?????
(3)结果: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3、淝水之战的影响:?
(1)淝水之战以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2)东晋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4、前秦苻坚失败的原因:?(1)
从前秦方面看:苻坚骄傲轻敌;前秦军队内部有民族矛盾,军心不齐,指挥不当,战线过长。(2)从东晋方面看:东晋团结一致,不畏强敌,奋勇抗战,指挥得当。
?启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不是力量的强弱,而是人心向背、战术得当等;民族团结、内部团结对于一个政权的成败具有重大意义。
?5、与淝水之战有关的成语或典故: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6、淝水之战同以前历史上哪几次战争相似?(以少胜多的战争)—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北魏:(1)建立:4世纪后期,鲜卑族建立;
(2)统一北方:439年统一北方。
2、改革的背景:
3、1、439年,北魏统一了北方;2、鲜卑习俗治理国家困难重重;3、当时北方出现了民族交融的趋势。(目的是加强对中原的统治。)?
3、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1)迁都洛阳(494年)
(2)
推行一系列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
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
(1)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2)促进了民族交融
(3)使少数民族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上逐渐与汉族趋同
(4)也使中原文化得到了丰富与发展
5、你从孝文帝身上学到了什么??
学习他顺应历史潮流、坚持改革、积极进取、拥有智慧、以身作则的精神和优秀品质。
6、我们应该怎样评价北魏孝文帝及其改革??
评价: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改革家。他顺应历史潮流,不顾守旧势力的反对,坚持改革,促进民族融合,促进了社会发展。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封建帝王,是一位有胆识的改革家。
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1、时期: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2、民族交融表现:(阅读了解)?
(1)经济、习俗方面: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农业技艺,从事农业生产,成为农业居民。而汉族人民学习少数民族的畜牧经验,学习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融入到汉族的生活中。?
(2)政治制度:北朝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3)文化方面:西晋时期,内迁各族大多已使用汉语;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4)民族心理: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汇,思想感情日益沟通,“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
3、民族交融的特点:民族关系有时矛盾激化,甚至发生战争,但在总体上,民族隔阂趋于消解,民族关系趋于缓和。?
★4、民族交融的影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并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2020-2021学年度初中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为了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北魏孝文帝迁都到( )
A.洛阳
B.平城
C.成都
D.北京
2.北魏新都洛阳城的设计吸纳了中原传统文化,采用平城和建康城的样式。该设计体现的时代特征是
A.国家富强
B.对外开放
C.江南开发
D.民族交融
3.为促进民族融合,北魏孝文帝采取了(
)
A.将都城从平城迁到长安
B.禁用北方少数民族语言
C.创立科举任用汉族官员
D.鼓励鲜卑族与汉人联姻
4.在北方民族交融的趋势下,北魏原有旧俗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统治需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北魏孝文帝进行了改革。改革的措施有
①迁都北京
②改鲜卑姓为汉姓
③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
④以汉服代替鲜卑服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内迁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A.沟通了中外文明
B.消除了民族矛盾
C.促进了民族交融
D.促进了道教产生
6.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它使前秦很快土崩瓦解,东晋统治局面相对稳定。这次战役是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7.“汉帝国崩解后,中国陷入一段黯淡无望的长期动乱时代。豪强兼并所引起的社会不安仍未解决;甚至在一连串政治斗争激化下,导致战事连绵不断,胡人入侵,使社会秩序彻底瓦解。”这段“长期动乱时代”是
A.夏商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8.下列对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的“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现象的解释,说法正确的有( )
①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在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 ②说明民族交融成为一种历史趋势 ③北魏孝文帝改革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④那里的人们行为怪异,喜穿其他民族的服装,吃其他民族的食物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③④
9.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开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为了改变这种局面,魏主决定
A.推行移风易俗的政策
B.迁都洛阳
C.采取措施统一中原
D.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10.北魏孝文帝改革推行了用汉语、穿汉服、姓汉姓、与汉通婚等许多汉化政策,你认为这些政策能够推广的根本原因是
A.孝文帝的胆略和卓越见识
B.顺应了地主阶级改革的时代潮流
C.符合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
D.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11.成语故事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知识,下列成语所描述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①朝秦暮楚
②问鼎中原
③破釜沉舟
④草木皆兵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
D.②①③④
12.下列历史上的战役同淝水之战相似的是( )
①围魏救赵 ②巨鹿之战 ③官渡之战 ④赤壁之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下列内容,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的是(
)
①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②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③增强了国家军事力量
④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4.淝水之战,前秦失败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前秦军队战斗力不强
B.前秦军队不得人心
C.前秦军队不习水战
D.前秦军队战线太长
15.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中,最有利于吸收先进文化的是(
)
A.采用汉制汉礼
B.使用汉姓
C.与汉族联姻
D.迁都洛阳
二、综合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前秦军队虽然有80多万人,但向南进军时前后相距千里,战线过长,力量分散,到达前线的只有30万人。隔着淝水,苻坚远望对岸八公山上的草木,误以为都是晋兵,开始有所畏惧。这一情景被后人描述为“草木皆兵”。淝水阵前溃退后,败逃的前秦士兵,一路上听见风声鹤唳,都以为是晋军追来,因此昼夜不敢停歇。
(1)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次著名的战役?
(2)请写出这次战役的时间、交战双方和结果。
(3)这次战役的结局对历史发展有何影响?
17.
材料一: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甚为难。崤函帝圣,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引自《魏书》
材料二:孝文帝曰:“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卒草,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言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
──引自《资治通鉴》
请回答:
(1)材料一提出的中心问题是什么?
(2)材料中的“平城”是今天哪个城市?魏主决定将都城迁到哪里?
(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魏主迁都的主观原因是什么?
(4)材料二中的“北语”“正音”分别指什么?
(5)材料反映的改革起了什么作用?
2020-2021学年度初中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同步练习解析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为了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北魏孝文帝迁都到( )
A.洛阳
B.平城
C.成都
D.北京
【答案】A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为加强统治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494年,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并实行一系列汉化措施,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A正确,B排除;成都曾经是蜀国的都城,C排除;北京是明清时期的都城。D排除;故选A。
2.北魏新都洛阳城的设计吸纳了中原传统文化,采用平城和建康城的样式。该设计体现的时代特征是
A.国家富强
B.对外开放
C.江南开发
D.民族交融
【答案】D
【详解】
北魏新都洛阳城的设计吸纳了中原传统文化,采用平城和建康城的样式,说明该设计体现的时代特征是民族交融,北魏孝文帝顺应当时北方民族交融的趋势,进行改革,他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政策,有利于民族交往,D正确,ABC排除。故选D。
3.为促进民族融合,北魏孝文帝采取了(
)
A.将都城从平城迁到长安
B.禁用北方少数民族语言
C.创立科举任用汉族官员
D.鼓励鲜卑族与汉人联姻
【答案】D
【详解】
考查点:北魏孝文帝改革。解题思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促进民族融合,北魏孝文帝采取了一系列汉化措施,如鼓励鲜卑族与汉人联姻等。故D正确;迁都是为了巩固统治,故排除A项;任用汉族官员也是为了巩固统治,故排除C项;禁用北方民族语言,有利于学习汉族,故排除B项。故选D。
4.在北方民族交融的趋势下,北魏原有旧俗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统治需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北魏孝文帝进行了改革。改革的措施有
①迁都北京
②改鲜卑姓为汉姓
③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
④以汉服代替鲜卑服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C
【详解】
为了巩固统治,北魏孝文帝进行了改革,大力实行汉化政策,改革的措施有改鲜卑姓为汉姓、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
、以汉服代替鲜卑服等,②③④正确;
孝文帝迁都洛阳而非北京,
①错误。故选C。
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内迁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A.沟通了中外文明
B.消除了民族矛盾
C.促进了民族交融
D.促进了道教产生
【答案】C
【详解】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的战乱,导致北方游牧民族内迁,游牧民族与汉族的杂居,促进了民族的交融和交流。C符合题意;游牧民族内迁属于民族融合,不是外来文明。排除A;游牧民族和汉族的融合,并不能消除民族矛盾,排除B;道教产生于东汉末年,是土生土长的宗教,与民族融合没有关系,排除D。故选C。
6.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它使前秦很快土崩瓦解,东晋统治局面相对稳定。这次战役是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答案】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383年的淝水之战中,晋军大败苻坚领导的前秦军队,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它使前秦很快土崩瓦解,东晋统治局面相对稳定。选项D符合题意;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的著名战役是巨鹿之战,A排除;200年,曹操在官渡大败袁绍,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B排除;208年,孙刘联军在赤壁大败曹军,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C排除。故选D。
7.“汉帝国崩解后,中国陷入一段黯淡无望的长期动乱时代。豪强兼并所引起的社会不安仍未解决;甚至在一连串政治斗争激化下,导致战事连绵不断,胡人入侵,使社会秩序彻底瓦解。”这段“长期动乱时代”是
A.夏商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答案】D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段“长期动乱时代”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东汉灭亡后,中国历史进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期间出现了魏蜀吴、西晋、东晋、南北朝等割据分裂政权。各政权之间的纷争导致战事连绵不断,胡人入侵,使社会秩序彻底瓦解,所以D项符合题意;而ABC三项都发生在汉帝国崩解之前,排除。故选D。
8.下列对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的“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现象的解释,说法正确的有( )
①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在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 ②说明民族交融成为一种历史趋势 ③北魏孝文帝改革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④那里的人们行为怪异,喜穿其他民族的服装,吃其他民族的食物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③④
【答案】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的北魏政权进行了孝文帝改革,推行汉化政策,学习汉族先进文化。“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现象说明了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在生活习俗上的相互影响。孝文帝改革的成功,说明了民族交融成为一种历史趋势。孝文帝改革对促进北方民族交融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现象在当时是很正常的,不可能怪异,所以④错误,因此只有选项①②③正确,故选C。
9.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开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为了改变这种局面,魏主决定
A.推行移风易俗的政策
B.迁都洛阳
C.采取措施统一中原
D.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494年,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往洛阳。故B符合题意;A项推行移风易俗的政策是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的措施;C项采取措施统一中原不符合史实;D项实行重文轻武政策的是宋太祖,由此分析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10.北魏孝文帝改革推行了用汉语、穿汉服、姓汉姓、与汉通婚等许多汉化政策,你认为这些政策能够推广的根本原因是
A.孝文帝的胆略和卓越见识
B.顺应了地主阶级改革的时代潮流
C.符合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
D.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439年,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那时候,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民族融合已经成为趋势。为了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也为了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顺应民族融合的趋势,孝文帝进行了改革。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11.成语故事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知识,下列成语所描述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①朝秦暮楚
②问鼎中原
③破釜沉舟
④草木皆兵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
D.②①③④
【答案】D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问鼎中原”指春秋时楚庄王北伐,并向周天子的使者询问九鼎的重量,大有夺取周朝天下之势;朝秦暮楚是战国时期各国的合纵连横;公元前207年项羽破釜沉舟大败秦军主力;草木皆兵出自于383年的淝水之战。先后顺序是②①③④,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12.下列历史上的战役同淝水之战相似的是( )
①围魏救赵 ②巨鹿之战 ③官渡之战 ④赤壁之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淝水之战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除淝水之战外,以少胜多的战役还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巨鹿之战。故②③④项符合题意;①项围魏救赵是战国时,魏将庞涓和齐将孙膑之间的一次战役,但不是以少胜多的战役。由此分析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13.下列内容,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的是(
)
①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②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③增强了国家军事力量
④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的改革适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加速了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增强了国家军事力量,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因此只有选项①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D。
14.淝水之战,前秦失败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前秦军队战斗力不强
B.前秦军队不得人心
C.前秦军队不习水战
D.前秦军队战线太长
【答案】B
【解析】淝水之战是魏晋时期东晋抵御前秦进犯的著名战争。383年,前秦统治者在统一北方后,强征各族人民南下,前秦王苻坚征集了八十多万兵力,企图消灭东晋。东晋派谢石、谢玄率八万精兵迎战。双方在淝水决战,东晋要求秦兵略向后移,以便渡河决战。苻坚企图乘晋军半渡时猛攻,命令军队后退。晋军乘秦军后退时发动攻击,秦军由于军心涣散,大败而归。导致前秦大军被东晋军队8万人在淝水之战中打败。淝水之战,前秦失败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前秦军队不得人心。由此可知,B符合题意;ACD不合题意。由此分析可知ACD不合题意,选择答案B。
15.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中,最有利于吸收先进文化的是(
)
A.采用汉制汉礼
B.使用汉姓
C.与汉族联姻
D.迁都洛阳
【答案】D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为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北魏孝文帝决定改革,而其采取的第一个措施便是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从而使鲜卑族更便于学习汉族先进文化,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二、综合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前秦军队虽然有80多万人,但向南进军时前后相距千里,战线过长,力量分散,到达前线的只有30万人。隔着淝水,苻坚远望对岸八公山上的草木,误以为都是晋兵,开始有所畏惧。这一情景被后人描述为“草木皆兵”。淝水阵前溃退后,败逃的前秦士兵,一路上听见风声鹤唳,都以为是晋军追来,因此昼夜不敢停歇。
(1)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次著名的战役?
(2)请写出这次战役的时间、交战双方和结果。
(3)这次战役的结局对历史发展有何影响?
【答案】(1)淝水之战。
(2)383年。前秦、东晋。结果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3)淝水之战后,前秦的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解析】
(1)
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前秦”“淝水”“苻坚”“晋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383年,苻坚征集了80万兵力,打算一举灭亡东晋。秦军前锋与东晋军队8万人隔淝水对峙。东晋将领要求秦军稍向后退,以便晋军渡河与秦军决战,苻坚想趁东晋军队渡河时予以打击,同意后退。秦军中的氐族人不多,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将士占大多数,他们不愿为前秦卖命,秦军一退就溃不成军,晋军趁机发起进攻,以少胜多,大败前秦。因此,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的淝水之战。
(2)根据材料及上述分析可知,淝水之战时间、交战双方和结果分别是:383年;前秦、东晋;结果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淝淝水之战的影响是:水之战后,前秦的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要熟悉淝水之战。淝水之战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除淝水之战外,以少胜多的战役还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巨鹿之战。
17.
材料一: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甚为难。崤函帝圣,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引自《魏书》
材料二:孝文帝曰:“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卒草,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言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
──引自《资治通鉴》
请回答:
(1)材料一提出的中心问题是什么?
(2)材料中的“平城”是今天哪个城市?魏主决定将都城迁到哪里?
(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魏主迁都的主观原因是什么?
(4)材料二中的“北语”“正音”分别指什么?
(5)材料反映的改革起了什么作用?
【答案】(1)迁都
(2)今山西大同。洛阳
(3)孝文帝有统一全国的决心,平城作为都城已不适应形势的发展
(4)鲜卑语,汉语
(5)促进了我国北方的民族大交融,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城,为统一奠定了基础
【详解】
(1)
材料一“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甚为难。”大意是说我们国家兴起于北方,现在定都于平城,虽然统一了北方,但民族之间存在着严重隔阂,文化冲突剧烈;平城偏居塞上,民风强悍,崇尚武力,难以文治,要在此地开展变法改革,一定很难.”,可见孝文帝强调了平城作为都城的不合理性,希望迁都。
(2)依据所学知识,材料中的“平城”是今天山西大同。魏主即北魏孝文帝将都城迁到了洛阳。
(3)迁都有着主观、客观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抱有改革图强的雄心,平城作为都城也远远不能适应形势需要。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要求鲜卑官员说汉语的措施,因此“北语”“正音”分别指鲜卑语,汉语。
(5)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改革即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我国北方的民族大交融,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城,为统一奠定了基础。
试卷第1页,总3页
试卷第1页,总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