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新课标必修二五年高考真题演练 第24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新课标必修二五年高考真题演练 第24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11-01 18:15: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4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五年高考新课标真题演练
1.(2007宁夏文综)2007年是美国宪法制定220周年、十月革命胜利90周年和抗日战争爆发70周年。下列各项中,2007年为其签订60周年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是
A布雷顿森林协定
B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C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2.(2007广东卷)邓小平l992年南方谈话贯穿的一个中心思想是,抓住有利时机,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就外部环境而言,“有利时机”指的是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B.经济危机使西方国家实力大减
C.世贸组织接纳中国为新成员
D.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
3.(2008年广东文基)如果我们把经济全球化看作是一个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联系加强的过程,那么下列论断正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是自新航路开辟以来就存在的现象
B.经济全球化给各国带来了同样的经济发展结果
C.二战后两大阵营的建立大大加速了经济全球化
D.各国之间人口迁移的增多不是经济全球化的标志
4.(2009广东文基)欧盟建立的背景是
A.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日益加剧
B.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加强且相互间消除了贸易障碍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使欧洲国家感受到竞争压力
D.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使欧洲各国急欲联合自保
5.(2009江苏卷)分析右图可知,导致中美贸易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A.全球剧变令人忧虑
B.国家之间对抗激烈
C.世界联系日益密切
D.民族矛盾逐渐缓和
9.(2009全国Ⅱ卷)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总结20世纪的历史时说,最简单明了的一点,就是到了80年代,保加利亚与厄瓜多尔之间相似之处,远比其各自与1939年时的本国或对方更为接近,他强调的是
A.走向现代化的国家经济上共同之处增多 B.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C.不同国家之间的社会发展水平差距缩小 D.各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10.(2009山西文综)拉尔夫·达伦道夫在1998年写道,20世纪“在相当大程度上为各种分裂所主宰,导致热战冷战不断,但20世纪同时也是一体化的起源”;全球化开始“主导人们的生活、想像和恐惧”,人们不得不“从全球的角度去思考,以回应这一日益全球化的现实”。达伦道夫在这里强调的是,20世纪
A.全球剧变令人忧虑
B.国家之间对抗激烈
C.世界联系日益密切
D.民族矛盾逐渐缓和
11.(2010四川卷)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期中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12.(2010大纲版全国卷1)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尔描述了一种现象: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任何大的民族企业,不论是“美国的”、“德国的”还是“法国的”大企业,都难以生存。这表明经济全球化时代
A 世界经济发展趋于合理平衡
B 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都出现变化
C 跨国大企业的民族属性消失
D 发达国家的资本扩张到全球范围内
13.(2011年新课标文综32)图5是选自菲利浦 费尔南德兹所著《世界:一部历史》中的一幅示意图。该图反映了
A.单一商品出口国在经济全球化中陷入困境
B.贸易往来对国家间关系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C.贸易不平衡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化
D.资本流动在经济全球化中具有重要作用
14、(2011年江苏省单科历史18)古巴前领导人卡斯特罗称:“全球化是客观现实,它显示了在这个大家居住的星球上我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乘客。一小撮乘客居住在豪华的客舱,85%的乘客拥挤在不卫生的船舱里。很显然,这艘船上不公正的事太多了,它很难浮在水面上。它的航程是如此不合理和荒唐,以致它不可能抵达安全的港口。”这段材料无法揭示出
A.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休戚相关 B.全球化造成利益分配不均
C.缺乏公正性的全球化难以为继 D.全球化的潮流应该被抵制
15.(2010广东文综)(2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18世纪时,英国的纺织业靠着差不多100%关税的保护,避免了廉价的印度纺织品的进口冲击。直到成为全世界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英国才拆掉这些壁垒。即使在19世纪末自由贸易的鼎盛期,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仍然是自由贸易的禁区,多种工业品的市场基本上只准英国人插足。——[美]彭慕兰等《贸易打造的世界》
材料二:1820—1985年英美进口关税率(%)
1820 1875 1913 1926 1931 1952 1965 1985
英国 45~55 0 0 4 17 17 6 1.7
美国 34~45 40~50 33 20 53 9 6.7 3.5
——据[美]赫尔德等《全球大变革》等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在英国是“自由贸易成就了工业革命”还是“工业革命成就了自由贸易”,并说明理由。(8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26~1985年美国进口关税率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9分)
(3)在当代贸易自由化趋势中,出现了哪些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 这些组织的出现对贸易自由化趋势有何影响 (7分)
16.(2011年北京市文综40)
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1974年联合国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日益突出全球理念,倡导全球合作。
(1)分析90年代以来推出全球合作解决环境问题的历史条件。(6分)
17.(2011年天津市文综历史13)(2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493年5月,为解决对外探险中国家之间的争执,教皇亚历山大六世规定,以佛得角群岛之西约500公里的大西洋上划界(史称“教皇子午线”),线东新“发现”的土地属于一国,线西的归另一国。1494年,两国又签订了托得西拉斯条约,将这条线向西移动了约1300公里。——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所涉及的两个国家及各自扩张方向,并概述两国扩张对世界产生的直接影响。(6分)
材料二:
——资料张东刚等《世界经济体制下的民国时期经济》
(2)材料二中,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各类商品出口比重出现了怎样的变化?(3分)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这些变化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之间的关系。(6分)
材料三:
右图为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中有关经济全球化的一幅漫画。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漫画的寓意。(2)根据你的认识,谈谈中国等发展中国家面对经济全球化应采取的态度。(4分)
4.解析:A。欧盟正式建立是在1993年,它的建立是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日益加剧的结果。B项错在“消除了贸易障碍”;C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欧盟成立之后;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于2001年,比欧盟建立的时间要晚。
5.解析:此题考查中美关系中的贸易关系,以图表的形式出现,加大了试题的难度。①时间不符合,中国入世在2001年,④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不一定就得出中美贸易必然要增长,况且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是在1991年。答案:B。
6.解析:D。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大量的资源被浪费和消耗;南北贫富分化加剧以及劳动力的转移带来的问题等。①②③④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全球化带来的问题。
7.解析:A。亚洲新兴市场国家以劳动密集型加工为主,劳动力成本低;而美国等发达国家生产高科技产品为主。这便宜和贵反映了国际分工体系的不平等现象。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压低初级产品价格,体现了美国在国际分工中占据主导地位,B、C、D三项表述均不符合史实。
8.解析:属容易题。"全球化开始主导人们的生活、想象和恐惧”、“以回应这一日益全球化的现实”即全球政治经济生活联系日益密切。
9.解析:A。从材料中的信息可以看出霍布斯鲍姆强调各国在经济上的共同之处增多。
10.解析:C。本题考查经济的全球化和冷战后的国际形势。由材料中的“全球化主导人们的生活、想象和恐惧”,不得不“从全球的角度去思考,以回应这一日益全球化的现实”,这里强调的是世界联系越来越密切,故选择C项;当今世界总的趋势是走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局部性的、区域性的、小规模的冲突比起冷战时期甚至有所增加,故B、D项均表达错误;A项不是文意的主旨所在。
11.B.本题考查经济的全球化问题。早在新航路开辟之前,世界不同民族就有经济文化交流。而国际联盟建立后成为英法统治世界的工具,固不可能有效保障世界和平;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故A、C、D三项表述都错误。
12.B.“民族企业”难以生存,说明这些企业要想发展,必须走出国门,建立跨国公司,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这说明了跨国公司已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力量。
13、D
14、D
15.(1)工业革命成就了自由贸易。在贸易保护政策下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经过工业革命,英国的竞争力增强,采取贸易自由政策。(2)低——高——低。低——高的原因: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