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新课标必修二五年高考真题演练 第15课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新课标必修二五年高考真题演练 第15课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11-01 18:15:18

文档简介

第15课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五年高考新课标真题演练
1.(2008宁夏)据记载,188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西苑修建了一条铁路,慈禧太后因火车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开车,弃用了从德国引进的蒸汽机车而改用太监牵拉。这说明
A.顽固势力拒绝引进西方科技
B.封建等级制度阻碍社会发展
C.清朝天朝大国思想根深蒂固
D.封建迷信阻碍近代科技传播
2.(2009上海历史)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样的竹枝词也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
A.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B.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
C.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
D.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对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
3.(2010福建文综卷)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
A.电报业 B.大众报业
C.铁路交通业 D.轮船航运业
4. (2010天津文综)“盖天津(城)市发展之趋势,其初围绕旧城,继则沿河流,复次则沿铁道线,自有电气事业则沿电车道而发展。”这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化进程的显著特点是
A.以老城区为中心不断扩展 B.伴随交通方式的变化而发展
C.由城市周边的不断开发而发展 D.伴随工商业的发展而发展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