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四课时 乘加 乘减》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四课时 乘加 乘减》人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1-27 13:43: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课时 乘加 乘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加、乘减式题的意义,知道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2.过程与方法:在计算乘加、乘减式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运用乘法口诀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乘法口诀的实用价值,培养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乘加、乘减式题的意义,知道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乘加、乘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看图列式。
口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口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恰当评价学生的掌握情况。
2.师:星期天,妈妈带明明去儿童游乐场玩。游乐场的人可真多呀!同学们,你们想随聪聪一起去看看吗?
(教师课件展示例5的情景图)
3.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找找这里面隐藏着什么样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
师:根据这个画面,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旋转木马上一共坐了多少人?
师: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你们先自己想想,再在小组里互相说说。
1.小组讨论,指名汇报。
(生说师板书)
3+3+3+2=11
3+3+3+3-1=11
3×3+2=11
4×3-1=11
2.生根据列式说说自己的想法。
生1:前3个座椅上,每个座椅都坐了3个人,最后一个座椅上坐了2人。所以用加法列式为:3+3+3+2=11(人),用乘法列式为3×3+2=11(人)。
生2:一共有4个座椅,每个座椅上有3个座位,前3个座椅都坐满了,但第4个座椅上还空着1个座位。要求一共坐了多少人,用加法列式为:3+3+3+3-1=11(人),用乘法列式为:3×4-1=11(人)或4×3-1=11(人)。
3.观察算式,说说自己的算法。
如:3×3+2=11
这个算式在计算时先算什么?(指名回答)
(师在3×3下面画上横线)在图中求的是什么?
4×3-1=11
这个算式在计算时先算什么?(师在4×3下面画上横线)在图中求的是几个几?为什么要减1?(指名回答)
师:(指算式)这些算式中有连加、连减混合、减法……你们猜这几个算式叫做什么?
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乘加、乘减。(板书课题)
师:(指画面)这个问题可以用乘加、乘减的方法解决。以后我们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要多观察、多思考,希望大家能够寻找出自己喜欢而且简便的方法。
4.小结:
在乘加、乘减的算式中,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三、巩固新知
1.完成教材第58页的“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59页练习十二的1~4题。
四、归纳新知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
小结:算式中既有乘法又有加、减法时,应先算乘法。
五、板书设计
乘加 乘减
  
六、教后反思